•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河南有哪些历史深厚的县?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1 18:14:38 4次浏览

关于问题河南有哪些历史深厚的县?一共有 4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6373 空格】的最佳回答:

我看整个河南都是历史深厚,整个陕西山西……或者整个中国都是历史深厚。

【2】、来自网友【夜读春秋书】的最佳回答:

禹州、夏禹故里,大禹出生在玲珑山。治水成功,受封禹州,舜死后,在禹州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禹死后,启在禹州钧台大享诸候。春秋战国时,禹州是韩国都城,秦灭韩后,在禹州建立颍川郡。是秦汉时期三十六郡之一。金大定年间。因境内有古钧台。被改钧州。明朝中期,因大禹是禹州人,被朝延改为禹州。明未,被李自成改为钧平府。清初又改为禹州。民国元年,废州存县,禹州降为禹县。新中国成立继续称禹县,1988 年恢复禹州市。禹州与华夏五千年同步,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3】、来自网友【且听且看且走且歌】的最佳回答:

河南古称中原,位于我国中东部内陆地区,地处黄河中下游,自古为华夏核心区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悠久的县市很多。飞鸿认为河南历史深厚的县当属汤阴县,

汤阴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为地级安阳市辖县,其地处中原腹地,因地处汤水之南而得名。汤阴县历史悠久,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的“千年古县”,为民族英雄岳飞故里,也是周文王演《周易》之地、扁鹊墓庙所在,因此又有“三圣之乡”之称。汤阴自古为华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商末周文王被囚于羑里城,羑里城就位于今汤阴西南。西汉初,汉高祖于此设荡阴县,此为汤阴建制之始,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建县史。南北朝时战乱频繁区划混乱,荡阴县被废,到隋朝时才复置仍称荡阴县,唐时才改称汤阴县,汤阴之名自此沿用至今。北宋时,汤阴属相州或浚州,岳飞就于北宋末出生于汤阴,金、明、清时汤阴属彰德府。建国后,淇县曾并入汤阴,而现地级鹤壁市也是五十年代于汤阴县分设而来的,汤阴县先后隶属于平原省安阳专区、河南省安阳专区、新乡专区、安阳地区、安阳市。

【4】、来自网友【中牟齐治平】的最佳回答:

中牟县历史极为深厚,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春秋时期建县、不改名、不改地、延续至今的县。这里仅列举汉朝之前的事。

上古时期

黄店镇业王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诸多石器,石磨盘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同期文化遗存还有雁鸣湖镇韩寨遗址、郑庵镇的大庄遗址和前杨遗址等,证明早在 8000 年前中牟县境内已经有广泛人类活动。–(有文物及文化遗存)

公元前 23 世纪,火工祝融死后,其子孙向全国迁移。其中一支北迁,定居大泽南岸,称为牟(村)。–《中华牟氏族谱简编》

公元前 21 世纪,天下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舜帝委派大禹前去治理,中牟是中原地区治洪的主战场。大禹在此命名圃田泽并,疏通黄河、济水,开凿大沟(古渠水、今贾鲁河)东通淮、泗,在圃田泽周围修筑围堰,水患遂消;划定豫州,修补圃田泽南岸的东西大路等。史家谓之:“分九州、陂九泽、通九道”。–《逸周书》等。

牟人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牟国,后世称为中牟国。–《中华牟氏族谱简编》

中牟国繁荣发展,繁衍生息。

中牟国没有被商王续封,部分牟人东迁齐鲁大地。

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

公元前 1046 年,西周建立,周武王封其三弟姬鲜于管(郑州市区),为周初三监之一。公元前 1041 年。三监(蔡叔度、管叔鲜、霍叔处)三监叛乱,三年失败,管国被废。封周公第五子为祭国之君,居于祭伯城(郑州祭城村)。

牟发展为较大村落。迁往莱芜的牟人被周成王封为牟国,因是子爵,世称牟子国。前牟国为其根基所在,故加中字以示区别。遂有中牟之名。

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 964 年),周穆王狩猎于圃田泽,高奔戎活捉猛虎一只,穆王命令将虎关养于东虞(今荥阳汜水镇西),号为“虎牢”。

周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 782 年),宣王率诸侯狩猎于圃田泽。

春秋(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03 年)

前 770 年,周平王元年,郑武公随周平王东迁,在新郑一带开疆拓土,中牟遂属郑。

公元前 719 年,中牟舌辩之士宁翊游说卫君州吁讨伐郑国。

郑文公(公元前 672 年-公元前 628 年在位)建筑清邑城,为公子高克封邑。公元前 660 年高克率郑军救邢,《诗经》云:“清人在彭”,久驻黄河南岸,后弃军投奔陈国。清邑遂废。

公元前 659 年,狄族侵略华夏,河北之地尽失,齐桓公率各国在河东建筑中牟等城以卫华夏。因城近中牟村故得名。–《管子》

公元前 631 年,晋、秦围郑,秦军驻扎汜水南(姚家镇南)。

公元前 608 年,宋公、陈侯、卫侯、曹伯和晋君等带领军队到达县南棐林,共伐郑国。

公元前 597 年,晋、楚战于邲(郑州市区北)。

公元前 564 年,晋召集诸侯讨伐郑国,联军驻扎在汜水(姚家镇南),此时中牟城已属晋。

公元前 550 年左右设立中牟县,晋平公(公元前 557 年―公元前 532 年在位)让赵武推荐县令人选,赵武推荐邢伯子为中牟县首位县令。史赞赵武:外举不避仇。–《艺文类聚》

公元前 539 年,齐景公九年,晏子出使晋国,在中牟遇到落魄的越石父,就用一匹马赎回他,带到齐国后敬为上宾。–《晏子春秋》

公元前 522 年,大批奴隶在中牟东北的萑苻泽聚集,爆发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郑国执政太叔率大军镇压,杀死全部参与者,史称“萑苻泽奴隶起义”,也叫“萑苻泽暴动”。

公元 501 年秋,晋车千乘在中牟,卫灵公从箜篌城去五氏城,犯险过中牟城。

公元前 494 年,列御寇出生在圃田。

前 493 年夏天,佛肸任中牟宰,其欲招孔子为幕僚,子路劝阻孔子而止。义士田基怒斥其有不臣之心。赵简子来伐,杀戮甚众,孔子直书“简子屠中牟”。田基携母入楚,封为司马,终老于楚。

公元前 476 年,简子死。中牟降齐。襄子来伐,复归赵。–《淮南子》

任登为县令,向襄子推荐中章、胆胥己两个当地读书人,襄子重赏二人,此后中牟大治,兴起读书之风,传为华夏美谈。胆胥己后人以胆为姓,中牟县是其唯一郡望。–《韩非子》、《胆姓族谱》

公元前 423 年,年少的代君赵浣继承赵国君位,史称赵献侯,都中牟城,桓子逐献侯自立于代(河北省蔚县)。

战国(公元前 403 年~公元前 221 年)

公元前 384 年,赵敬侯三年,赵国救魏,大败齐于廪丘,宁越劝赵将孔青归还齐军三万尸体。宁越,战国著名谋士,曾为周威王师。–《汉书•艺文志》

公元前 382 年,赵敬侯五年,赵国以马车运兵的方式突袭中牟城,打破外郭未能克,因齐、魏两国援卫而撤退。–《战国策》

公元前 372 年,赵成侯三年,赵国伐卫,取七十三邑,中牟城属赵。

公元前 362 年左右,魏国和赵国互换城池,魏用边城繁阳(在内黄县境内)易中牟。中牟一直属魏。

公元前 361 年,魏惠王十年,疏通古渠沟,引黄河水到大梁城,解决了饮水问题。–《竹书纪年》

公元前 355 年,魏惠王十六年,秦公孙壮伐郑,围焦城不克。魏国开始修筑长城,北起黄河,经圃田泽西岸向西南进入密县(新密市),今郑州市区和新密皆有长城遗址。

公元前 354 年,郑釐侯在清邑城拜会梁惠成王。–《竹书纪年》

赵武灵王(公元前 326 年—前 295 年在位)时楼缓在中牟反赵入魏。–《战国策》

公元前 245 年,赵悼襄王元年,赵国想打通平邑(河南南乐县)到中牟的路,没有成功。

秦(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

秦灭魏后,中牟全境归三川郡阳武县管辖,阳武县城设在渠水北岸,在南岸设官方渡口,方便公文传送。阳武县辖境很大,以郑州市区加中牟县的宽度向东北到山东东明县境内,相当于今开封地区。后分出户牗、小黄、东明等县–《水经注•济水》

公元前 218 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东巡到阳武南搏浪沙(姚家镇北),有大铁锥落下,砸烂副车。此为张良为报灭韩之仇也。秦始皇大怒,令全国大搜捕十日,没有结果。

西汉

公元前 201 年,汉高祖六年,拆分阳武县复立中牟县。属河南郡管辖。县治为中牟城。封庄不识为武强侯(武强城在中牟县西南)。

阳武县辖区缩小,县城西迁至长城东(郑州金水区),这是阳武县第二座县城。–《水经注•济水》

公元前 195 年,汉高祖十二年,封单父圣为中牟共侯,设立中牟国。因单父圣在刘邦还是平民时,遇到难处,送给他一匹马。食邑二千三百户。后单父缯为敬侯、单父终根为戴侯,公元前 112 年 ,汉武帝元鼎五年,单父舜因酎金事件失侯,共传四世八十三年。废中牟国,复为中牟县。

以上就是关于问题【河南有哪些历史深厚的县?】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要实行请慎重,任何后果与本站无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