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你身边从事文字材料的体制内人员,有什么显著特征?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20:02:37 10次浏览

关于问题你身边从事文字材料的体制内人员,有什么显著特征?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雪飞扬的读写世界】的最佳回答: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好人不屑干,孬人干不了”

这可能是体制内写文字材料的人最喜欢自嘲的两句话了!

我在体制内写了 17 年材料,深谙从事材料工作的苦与累、笑与乐。

若要问我们这类人有什么显著特征,那应该是自卑与自傲并存,郁闷与开心交织,失意与得意同在。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虽然把写文章提到千古的高度,但实际上文人的地位除了有宋一朝以外一直都非常卑微。从“刀笔小吏”“酸腐文人”“百无一用是书生”等称呼中就可见一斑。

而在企业,虽然所有的领导离不开写材料的,先进经验要总结、典型事迹要宣传、汇报材料要有内容和高度、发言材料要激情和文采,但实际上只要材料一写完,写材料的人立刻被领导忘之脑后,若遇上评优、涨薪、提拔更是被边缘化。

在领导和同事眼里,写材料属于后勤部门,既没有销售人员把产品变现不可一世的龙头作用,也没有生产人员从无到有创造价值的砥柱作用。我们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坐在空调屋里只是动动嘴、动动笔,不过锦上添花而已,有我们不多,无我们不少。

自然而然,我的工资水平也是企业最低的一档,除了领导班子外,工资最高的一档是销售,其次是生产,最后是我们管理人员。

让人郁闷的是,生产部门因为有班可加,所以拿到手的工资并不低。而我们文字工作者无论你点灯熬油写稿子多晚,都不会有任何加班工资。虽然大家都不爱写材料,但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写材料是手到擒来、小菜一碟。

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材料是轻轻松松能完成的。若遇重大事件,或重要领导要来调研,而且时间紧、任务急,那汇报材料简直就是三座大山压在身上,焦虑、无助、烦躁、茶饭不思、寝食难安,有时睡梦中灵感突至,也必须立刻披衣而起,以免疏忽而过,踪迹难觅。直到你的稿件完美出炉。

从事写材料的人地位低、工资低,还不被人理解,你说郁闷不郁闷?自卑不自卑?失意不失意?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再乏味再无趣再辛苦的工作它也有让人心情愉悦的一面,更何况写材料的人天生都有一种文人的自傲、自负、自适,所以给人的印象很少苦大仇深,而更多的时候是斯文、儒雅、博学、淡定、自信。

每当一篇稿件大功告成的时候,仿佛千斤重担突然卸下,顿时身轻体健、周身通泰。而当稿件得到领导的认可、同事的好评,那更是轻飘飘有凌云之志,之前所有的苦、所有的倦都灰飞烟灭。

我曾见过一个宣传部长,每次写材料之前都愁眉苦脸,但是一旦写完立刻神采飞扬,而每有自得的精彩段落,必反复诵读,逼着我们洗耳恭听,还一个劲地自夸:“你看,行吧?简直是神来之笔!”

其实不用笑话这个宣传部长,我多多少少也有点这个毛病,一篇好文章写成后,也是回味良久、沾沾自喜。

闲来也盘点自己所写过的文字,写过的各种宣讲材料、演讲稿、征文、联欢会串词、领导的新年致辞、学习体会、调研报告、职代会报告、汇报材料,也算著作等身,估计早就数百万字了,甚至上亿了。

有时也自我否定,写了这么多为他人做嫁衣的文字,可又有多大价值呢?一旦时过境迁,这些文字都随风而去,仿佛春梦了无痕。

然而更多的时候,我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满意的,笔耕不辍,至少让我保持了对文字的敏感力,能与政策、企业战略、领导意图、员工休戚保持同频共振,更重要的是,写材料不仅是我的衣食父母,也是源源不断带给我自信和快乐的源泉。

白岩松也曾在《白说》里说过:“人的一生中只有 5%的精彩和 5%的痛苦,剩下的 90%都是平淡。但我要说的是,在百分之九十的平淡人生里,也经常会有小小的幸福感,比如一顿美食,一处美景,一句称赞,一个笑容,这些点点滴滴不起眼的细节,同样也点缀着平淡的人生,让人心情愉快,生命灵动,这或许就是人生的意义。

对我这个文字材料工作者来说,又何尝不是,虽然经常对它又恨又爱,但我依然无怨无悔,也不断鞭策自己,与时俱进,写出更多更好的稿件,给自己更多体验大功告成的快感。

【2】、来自网友【大花猫 71373869】的最佳回答:

我有个高中同学,上高中的时候语文成绩也不算出类拨萃的存在——他至少每次考下来,语文成绩没有一次比我高。仅仅是中等偏上而已。这位同学,1984 年从一所中专毕业以后,在乡镇工作了两年多。期间因为晚上不睡觉,老拉着同事们聊天、下象棋、打扑克。而一到白天,就萎糜不振,一副瞌睡模糊的样子。被分管领导和书记乡长批评过好几次,也改观不大。他说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是一到晚上,头脑就特别清楚。

有一年,上级组织部门到乡镇考察工作。带队的县委副书记本来是和乡里的领导们谈话,了解情况的。不知道是谁反映他晚上不睡觉,白天总瞌睡的情况,引起了县委副书记的兴趣。打发人把他叫过来一看,这小子长得精精干干,眉清目秀的。谈了一会儿,觉得这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还不错。语言表达能力很强,领会领导意图的能力也不错。稍加指导和雕琢,就是一个不错的秘书嘛!

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县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长碰了下头。觉得这个人选不错:新来的县长,也是一个“夜猫子”。跟他的秘书年龄大了点儿,实在是有些吃不消。县长也不满意,几次向组织部长示意,推荐个合适的人选。但是现有人员中,谁也受不了县长半夜里也不睡觉,给秘书口授讲话稿或某个文件的要点,要求明天上会讨论前,形成个“象样儿的东西”。老这样,都不敢接这个活儿。

如今,这不是个定制的人选吗?于是俩人一合计,让这小子写一篇指定范围的文章,一个小时内交回来。俩人一看,虽然文笔有些稚嫩,但是点到的东西都有了。这小子看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行,就他了!

于是一指调令,就把他从乡里调到了县政府办,跟着政府办主任锻炼公文写作。半个多月后,政府办主任乐滋滋地向组织部长汇报,这孩子上道儿了!我也能轻松轻松了!

一个月后,他正式成了县长的秘书。后来县长升了书记,仍然带着他。职务也从政府办副主任升到了县委办主任。有一年,书记去省委党校培训去了。他难得有个休闲放松的时间。有个从外国回来,投资建厂的高中同学。电话中一邀请,他就和我们过来相聚了。

多年没有在一块儿聚了。我发现他变化很大:首先是烟瘾很大,左手食指、中指都熏的黄了。一晚上除了吃饭喝酒,其余时间都夹着一枝烟。弄得这个四十多平方的房间里,烟雾燎绕。其次是不管见了谁,都礼节甚多,笑容可掬。说话都很有分寸,有种咬文嚼字、文绉绉的感觉。说什么事儿,基本上是岀口成章。把他说的话稍加整理,就是一篇中心突出的文章。

寻思这家伙本事大了,再也不像上高中时,被语文老师拍着作文本,骂他乱用典故,狗屁不通了。

看来这些年,进步不小哇!不但职务提高了,连修养也大有提升。语文水平已经超过我这个当年班里的第一名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呀!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