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水浒传》宋江为什么一心要寻求招安?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8 22:38:55 7次浏览

关于问题《水浒传》宋江为什么一心要寻求招安?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邱莫言】的最佳回答:

我认为宋江一心想被招安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 宋江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家庭,入仕求取功名便是那个时代文人的出路。宋江作为一个读书人,忠君报国的思想在他的心里也是根深蒂固。在上梁山之前, 他已经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吏。他的本意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效忠朝廷,赢得功名,为家族争光。
  2. 宋江走上梁山,也是出于无奈。从他自己的内心来讲,他并不愿意落下一个贼寇的名号,给家族蒙上厚厚的一层污垢。最初晁盖等人几次相邀他入伙,他都婉拒掉了。由此可见,他并不想落草为寇。所以向朝廷靠拢,便能洗掉贼寇这个名号。
  3. 宋江在真正做了江山之主后,看着日子壮大的队伍,心里开始担忧了。因为他是文人,跟那些草莽英雄的兄弟不同。虽然,梁山聚义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目的是要打出个清平世道。但是,宋江他们也想过,即便是打下来天下,就凭这些莽夫糙汉,是治理不了天下的。

所以,宋江为了自己的人生包袱,也为了给兄弟们留一个好的出路,才一心想要被朝廷招安,寻找机会,向朝廷靠拢。

【2】、来自网友【初晓儿】的最佳回答:

忠君思想,功利思想,以及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促使宋江接受朝廷招安。

一,宋江忠君思想的体现。

晁盖死后,宋江一是改“聚义厅”为“忠义堂”,“忠”字当先,“义”为忠君服务;二是竖起“替天行道”的杏黄旗,所谓“替天行道”的“天”,并非“上天”,而是指“天子”,与“忠义堂”三字相呼应,共聚大义以效忠君王之宗旨明了。

小说《水浒传》中,宋江所做的诗句里,忠君思想也是随处可见:

宋江见李师师时,赋《念奴娇 . 天南地北》,说“义胆包天,忠肝盖地。” “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 ; 在梁山泊英雄大聚义时,作《满江红.喜遇重阳》,说“日月常悬忠烈胆。”,“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忠君思想一目了然。

即便是浔阳楼上所谓的反诗《西江月 》里“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不幸刺文双颊, 那堪配在江州。” 以“刺文双颊”为耻,以“配在江州”为憾,以至于心中愤懑到“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大好男儿渴望效忠君王而不可得的思想昭然若揭。

要真正忠君,当然必须接受朝廷招安。

二,宋江功利思想的体现。

作为仗义疏财的“及时雨”,宋江名副其实、当之无愧!但宋江的仗义疏财,最终目的他自己说得很清楚:“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面对每一个初上梁山的头领,宋江的说辞始终如一,都是“博得个封妻荫子”、“光耀门楣”之类的话。这里的封妻荫子、光耀门楣,无可置疑,也是宋江自己心中的愿望。

要想达到封妻荫子、光耀门楣的愿望,当然也必须接受朝廷招安。

三,宋江的阶级局限性。

梁山泊农民起义,与中国历史上所有农民起义一样,其根本宗旨不是改变不合理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小的起义,无非啸聚山林,攫取“不义之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称分金银,落得逍遥快活而已;大的起义,根本目的是“彼可取而代之”,也无非试图终结一个旧王朝,开辟一个新王朝,对于最广大的人民大众而言,换汤不换药,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小说《水浒传》里,李逵的话说得很直白:“大宋皇帝姓宋,我家哥哥也姓宋,为何做不得皇帝?”

宋江的反诗《七绝》“心在山东身在吴, 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其实,个中内涵与李逵的话并无二致。

黄巢最后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再后来被唐王朝扑灭,兵败身死。即使宋江成为了第二个黄巢,也无非黄巢同样结局。

人民革命家刘志丹说得好:“梁山好汉为老百姓做过多少好事呢?他们为贫苦百姓分田分地了吗?他们是为了解放受压迫的老百姓吗?不是,他们不过是封建社会的一部分,招安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决定了宋江只能接受朝廷招安。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