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机构改革中,事业编制的人员被安排到参公单位后,享受参公待遇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1 04:51:12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机构改革中,事业编制的人员被安排到参公单位后,享受参公待遇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梁山寶樹堂 xys】的最佳回答:

机构改革中,事业编制的人员被安排到参公单位后,享受参公的待遇吗?凡是涉及机构改革的,只有单位性质改变,人员原来是什么身份不会变。即事业编制的人员被划转到参公事业单位,不享受参公待遇,除非原单位整体转为参公事业单位。

参公待遇和公务员是一样的,公务员有的,参公人员也有,包括职级并行等《公务员法》规定的政策、车补、年终十三薪、考核奖、绩效奖等等。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参公事业人员和党政机关的公务员之间可以互通,工作需要时可以自由转任。

事业编要享受参公或公务员待遇,只有通过以下两条途径:

①参加公务员的考试,并符合公务员考试的条件:学历最低为大专,有的要求本科以上;身体条件达标;心理素质达标;政治素质达标;个人能力符合岗位相关要求;其他相关条件如年龄 18~35 岁(硕士、博士生年龄可以放宽至 40 周岁);本人及其直系亲属没有受到刑事处分等等。笔试、面试通过,体检、政审、公示没问题,被录用为机关公务员。从办事员干起→科员→四级副主任科员→三级主任科员……一级级往上晋升,这是目前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当然要通过省考进入公务员系统相当不容易,竞争力非常大。

②年龄在 45 岁以下,可以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地级市或者县政府会根据工作需要,面向本地区甚至全省、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或副科工作岗位(储备干部)。一旦入选,将有可能入列公务员队伍而享受相应的待遇。

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即删。

【2】、来自网友【职抒胸意】的最佳回答:

机构改革中,会涉及到人员的转隶,一般都是按照人随编走,编随事走的原则,但一般不会改变编制的性质。所以事业编制的人员被划转到参公事业单位,一般不享受参公待遇。

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使政府组织机构进一步的精简和优化;政府职能继续向宏观调控的方向转变;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更加凸显。最终参公事业单位可能都会消亡,变成行政单位。而机构改革对人员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增加相应的编制。所以不管是被划转到参公事业单位还是行政单位,一般都不会改变编制的性质。

虽然编制的性质不会改变,但也不用担心待遇会降低或者会裁撤,正常情况下是保持混编状态,维持人员待遇不变,等着退休后编制自然取消。时间市里对执法机构进行了重新整合,也是按照这个原则,编制性质不变,人员待遇也保持不变。不是机构改革而划转的新进人员就必须是参公或者公务员身份。

上面说的是一般情况,可能也有一些地方有极其少的划转过去改变编制性质的,在目前编制非常吃紧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极其少。如果改变了,那么你就可以享受相应的参公待遇,即可以享受车补,13 薪,适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等等事业编制不能享受的待遇。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