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一名乡镇教师周末无社交、无外出宅在家里,而上班时间却早出晚归,对于这种状态你怎么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5 14:37:07 3次浏览

关于问题一名乡镇教师周末无社交、无外出宅在家里,而上班时间却早出晚归,对于这种状态你怎么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俱是一飘蓬】的最佳回答:

这不仅是乡镇教师的生活状态,也是大多数老师的日常生活状态。很多人羡慕老师的寒暑假、周末、节假日休息,但是不在其中的人,并不真正了解教师的工作。

*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是教师工作的常态。

本人五十岁,教龄接近二十八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工作。每天早晨七点前出门,七点十分左右到学校。进了教室,就开始一天的忙碌,督促学生打扫卫生,组织学生晨读,提醒家长健康打卡,每人汇报学生出勤情况……

只要进了校门,就永远有干不完的工作。

夏季正常放学时间五点三十五,课后服务到六点二十。每周至少两次课后服务。即使没有课后服务,也很少有正常放学的时候。我的习惯是把今天的工作完成,不拖到明天。

六点以后到家是常态,我回家进小区,经常碰到邻居们出来遛弯,每次人家都很奇怪地问我:“你怎么这么晚才下班?”不是我不想下班,活实在是干不完。

如果在乡镇学校,应该有学生住校,老师需要轮流在学校值班,每周还需要一到两个晚上在学校宿舍里度过。

学校检查多,加班加点整理材料迎接各种检查也是常态。所有的加班加点都是没有加班费的,必须随叫随到,教师就得讲奉献,否则就是格局太小,境界不高,师德不强。

早出晚归虽然辛苦,但是用心体会,也乐在其中。

*无社交,也许是因为对社交对象的要求太高。

何为社交?百度词条中的解释是:就是社会交往,简称“社交”,是指在一定的心理活动下,几个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精神上的交流。

从不同的角度,把社会交往划分为:个体交往与群体交往;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竞争、合作、聊天等。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和学生、家长、同行交往比较多,能够跨越自己的圈子去交往其他行业的人,机会不多。我想题主所谓的社交是指和对个人有帮助的高层次人群的交往。

一个老师,对其他人而言,除了能给孩子补个课,其他方面并无用处?所以想要和高大上的人物社交,请问你有什么资本和资源?

但是三五好友、同学小聚聊天,这个应该并不太难。严格意义上讲也叫社交。

*无外出,和教师职业无关,纯粹是自己的事。

周末可以适当安排外出活动,和家人一起短途旅行。也可以培养自己的爱好特长,打乒乓球,跑步等。

我身边有很多年轻的老师,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通过打球、跑步等,有了自己交往的朋友,朋友来自于各行各业,除了一起运动,偶尔小聚,小酌几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也算是人生一大乐事。

另外,可以随团爬山,旅游。即能怡情又能锻炼。旅途中,可以邂逅山水,结识新朋友。

眼界开阔了,心胸自然也开阔了。工作再忙碌,也不要忘了用心生活,享受当下。

【2】、来自网友【指尖教育帝国】的最佳回答:

现在,几乎所有的乡镇一线在职教师的生活现状,都是这样的:周末无社交,无外出宅在家里,而上班时间却早出晚归。

为什么绝大多数乡镇一线教师周末无社交,无外出宅在家里?

一、因为穷

拿小徐老师所在地来说,2000 年以后,我校折了老校舍,新建了教学楼,而有了新教学楼,却没有了教师的宿舍楼,于是逼得老师们纷纷跟亲戚朋友们借钱买房,而我校的部分老教师们却纷纷回到了村里的老房子里住。

问他们,人家都纷纷往城里奔,你们怎么又混回去了?他们当时意味深长的说:“没钱,在哪里混都一样!”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我们这群在城里买房的老师早已醒悟那句话“没钱,在哪里混都一样”的深意。城里的楼房虽然在涨价,但老师们仅有的这套房是不会卖,使用价值和村里的房子一样。因为没钱,在城时有房的老师过得日子还不如在村里住的老师滋润,起码在村里住的老师们房前屋后还能种点蔬菜,而城里有房的老师,即使吃个菜叶也得掏钱去买,而唯一省钱的方法,就是周末宅在家里,哪也不去。

二、因为地位低

现在的教师见人要“矮三分”,虽然老师们觉得自己一片冰心,奈何人们觉得现在的老师师德堪忧,久而久之,为了保持自己的那点尊严,老师们只得远离热闹的人群。

三、因为老师单一的生活圈子,和繁华的世界没有交集。

学校是最封闭的地方,我们教给孩子的要么是知识,要么是诗与远方,最不曾涉及的如何融入世俗,再加上在学校工作繁重,生活单纯,很少与社会人打交道,久而久之,无法融入到繁华的人群中去应酬,也不习惯和世人应酬。

四、因为疲惫

很多人认为老师们的工作很清闲,但只有老师们知道这种操心受累的活不好干,拿小徐老师来说,每天上完班回到家,我很少说话,因为在学校一天已经跟学校说够了。同样周末就会静静地享受会无琐事,杂事,乱七八糟处理学生问题的事的烦忧,对老师而言,清静会就是幸福,又怎么会出去应酬呢?

而老师们上班时间早出晚归,更是工作的常态。拿我们寄宿中学而言,每天有早自习的老师要 6 点到校,没有早自习的老师 7 点 10 分到校,晚上最早下晚自习的老师可以 19 点下班,而上最晚一节晚自习的老师要 21 点下班。除了节假日,每天如此。

也许,大家认为老师们应该过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生活,这样封闭而沉闷的生活状态不利于生发出教育的活力,小徐老师也不知道,为什么久而久之,曾经年轻时的热血沸腾,热情似火,一天到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变成这般模样,大家还有什么高见,欢迎留言补充。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