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17:17:23 11次浏览

关于问题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读书悟道】的最佳回答:

在秦始皇大一统后,封建制登上历史舞台,但在前进的途中,也曾遭遇过倒车,没有生命力的分封制曾三次入侵,分别是西汉分封、西晋分封和明初分封。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次分封也无一例外地引发了内乱,西汉分封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分封引发八王之乱,明初分封引发了靖难之役。这三次历史教训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分封制在封建历史的进程中确实没有机会了。

如果说西汉、西晋的分封还可以被视为对分封制的倚重,那么在封建制运行了一千多年后,朱元璋再兴分封,他又是出于何种考量呢?

一般被认为有三重因素:

其一,来自内部,实现“平民”对地主的管控

朱元璋和刘邦一样,都是平民出身。一个平民要建立一个封建王朝,如果没有封建地主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实现梦想的。

元朝在中原的统治,重在掠财轻于治理,北方人口少也相对落后,南方经济则相对发达。因此南方多地承担起了为元朝输送粮财的重要经济通道,江南是元朝的税收基地,粮食供应也主要来自江浙、江西、湖广等地,外加河南、陕西、辽宁等地。

元朝又将人口进行了四等划分,其中第三等为汉人,四等为南人。元朝的汉人意义有些特殊,是指原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而南人则专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

元朝在人口等级上的划分,也使得汉人,特别是南人,对北方的元朝统治在情感上更为憎恨,从而引发南北方在思想文化上的对立与隔阂。元末农民起义较为频繁的地区也戏剧性地出现在南方,最后致使元大都、元军都出现缺粮现象,釜底抽薪走向灭亡也正常。

尽管元朝对人口进行了等级划分,抬高蒙古贵族地位,对汉人实行高压政策,但这其中并不包括汉族的地主豪强在内。

早在蒙古灭金初期,汉族豪强地主就乘势建立起自己的军队以自保,并很快向蒙古靠拢,成为了蒙古统治者的帮凶。对于早期投靠蒙古的汉族豪强,蒙古统治者给予的是与蒙古贵族同等的至高地位。

特别是在忽必烈主政中原后,他利用汉人文化进行治理,控制了北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在南征大理、吐蕃也取得了胜利之后,他的声望在汉族地主阶级中日渐上升,许多汉族豪强士绅向他靠拢,愿意接受他的统治。比如刘秉忠、张文谦、许衡、姚枢、杨惟中、郝经、王文统等汉族地主知识分子,都是忽必烈的谋士,以及刘整、史天泽、张柔等一批武将。这些人为忽必烈攻灭南宋也奠定了基础。

在忽必烈夺取汗位之前,他早已跳出了蒙古“黄金家族”的小圈子,逐渐成为懂得汉法的新的封建统治者。元朝灭宋时,忽必烈已建立起完备的封建统治秩序。

鉴于江南地区在财政上的重要性,元军南下作战时采用了较为温和的手段,他们已经意识到注意保护江南财富,在取得江南后,也十分重用汉族地主,因此,南方的汉人地主在元朝也是受到优待的。

封建王朝本身就是一个地主阶级的政权,元朝的统治同样也是一样。到元末时,元朝军队早已失去了元初时的勇猛彪悍,不论军官还是士兵都早已腐化,元末的最后二十年基本都是地主阶级武装力量在战斗,而数量最多的也是汉人地主的武装力量,特别是安徽、浙江地区的地主阶级。

在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之前,尽管农民军起义的面很广,战争区域也很大,军事力量发展也很快,但不论是刘福通,还是徐寿辉,均各自为政,互不配合,很难取得大得进展。

在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之后,他出身农民,痛恨地主是肯定的,但随着军事斗争的不断升级,他发现单单只是打击地主、消灭地主,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对地主的打击只会激发他们的顽强抵抗,但如果要想建立一个政权 ,没有地主阶级的支持是不行的。所以,只有联合地主阶级,与他们合作,取得他们的支持,起义军才有可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而这些地主阶级看到元朝政府不行了,转头支持朱元璋也不失为一种上策。于是很快,在朱元璋的阵营里出现了刘基、李善长、冯国用、宋濂、章溢、叶琛等,这些人都阳浙江、安徽地区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地方上很有威望,也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由此可见,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既有群众基础,也有地主阶级的拥护。那么对于北方,特别是蒙古政权还未完全消灭之际,如何加强对北方的管控,特别是对那些被元朝统治过的汉族豪强的控制,这是他要考虑的问题,实行藩王分封,让军队进驻进行威慑,在当时情况来看,也不失为一种上策。

相比西汉的分封,明初的藩王权力有限。西汉时的诸侯在自己的地盘上是完全自治的,有调兵权、使节权、官员任免权。这些权力在文景帝时期才逐渐被收回。而明朝的封藩区域,官员任免权、治权都是通过中央的官僚系统运作。

朱元璋对儿子们的分封,只给予了兵权,没有给予治权。所以,明朝分封的藩王,从本质上来看,仅是就藩于边境一线,对内可以震慑北方汉族地主豪强,对外又可抵御外部势力入侵,是拥有精锐重兵的监军塞王。

其二,来自外部,对蒙元残余势力的忌惮。

1368 年,朱元璋的军队拿下了北京,但元顺帝跑了,跑到了蒙古。元顺帝虽然舍弃了北京,但他的军事力量依旧强大,并且仍然保持着完整的政治机构。所以,朱元璋拿下北京并不代表着元朝统治的结束,元统治者只是跑到了蒙古继续执政。1402 年之前国号以“大元”为主,史称北元;1402 年之后国号则以“蒙古”为主,成为明朝的强硬的外敌。

所以,在明初洪武年间,明朝与北元政权有过几次激烈的战争。比如太原之战、岭北之战、沈儿峪之战,捕鱼儿海之战。甚至到了朱棣篡位之后,在永乐年间也进行了三次大战,比如克鲁伦河之战、兀儿古纳河之战、忽兰忽失温之战。再往后还有土木堡之战、北京保卫战等。可以说,北边蒙元势力一直“伴随”着明朝的统治。

对于明朝所面临的外部局势,朱元璋也了如指掌,从明朝的东北到西北,再到西域,相继被北元、东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等蒙古势力包围和占据。他们对于明朝的江山虎视眈眈,随时想着要重返中原,明朝的外部局势并不乐观。

在面对外患的形势下,为了加强北边的防御,防止蒙元势力的反攻,在北方设立防御系统派驻重兵就成为一种必然。那么把军队交给谁呢?交给部将,朱元璋不放心,一旦部将叛变,就会给老朱家造成不小的麻烦。只有交给自己人,他才放心,于是就实行了分封,将军权交到自己的儿子手上。

藩王府都设有自己的军队,同时如果接到皇帝的命令后,还可以指挥当地的军队。在有军事行动的时候,地方军都要接受藩王的指挥。这样一来,就把每一个边防地区的军队基本都直接控制在了中央指挥之下了。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分封制私心很重。那么他有没有想过藩王不听话的情况呢?从他分封的布局来看,实际他也考虑了。

明初分封有讲究,北部的辽、宁、燕、谷、代、晋、庆、肃,以及南部的蜀、岷、靖江,为最外围,主要负责守卫边疆,直面外患。而秦、周、鲁、齐、湘、楚,则在内部拉开一圈五百公里外的内部屏障。

朱元璋这样的设计是有用意的。如果外围的藩王要叛乱,那么必须要经过内围藩王的属地,这样,内围藩王与中央就形成了一股与之对抗的力量。如果内围的藩王要叛乱,同样,外围藩王与中央也可形成夹击之势。总之,中央的统治是有保障的。

那么,为什么朱棣叛乱成功了呢?一是太子朱标过早去世,无形之中改变了很多局势;二则是朱元璋对开国功臣的杀戮太过庞大,动则几万人。朱棣起兵时,明朝的战将都是二三流角色,军事优势已然丧失;再者,由于功臣集团与帝王在利益上的一体性,如果他们还在,势必会全力拥护建文帝的统治。但遗憾的是,功臣集团覆灭了,随之建立起的是一支官僚体系。对于做官的人,朱棣叛乱就是皇家内部事务,没有改朝换代的风险,从利益上来看,和他们关系不大,谁当了皇帝,他们还一样当官。所以,这些官僚大多呈观望态度,不会尽力去为建文帝服务。其三,李景隆确实是一大败笔,空耗了五十万大军,最后还大开城门迎接朱棣,让朱棣很快收到了“擒贼先擒王”的效果。最终,分封制又一次宣告失败。

其三,来自都城。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建都南京,也有着他的考量。国家是建立了,中央政权也有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吃饭问题。

国家的官员和军队靠什么吃饭呢?此时南京的地理位置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江苏、浙江、安徽这些地方经济发达,是粮食和棉花的产区。这样的地理条件为朱元璋建都南京提供了食物和穿衣的保证。

那么以往朝代建都洛阳、开封、西安时,他们靠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我国历史发展中经济重心转移的问题。在汉唐时,有丝绸之路,边境贸易,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基本是一体化的。到了唐中期后,由于西北政局长期动荡,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在宋朝之前,国家的政治中心长期在关中和洛阳,到了宋代之后,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出现了分离,经济重心转移到了东南沿海地区。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乱,历史中的战乱基本发生在北方,战乱也是诱发人口迁徙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以往古都不会有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情况,但到了朱元璋时代,如果再回到北方,就会面临这种尴尬的问题。

其次,朱元璋的势力也是以南京为基地发展起来的,地理位置也算险要。但南京偏安江左,对北部边防鞭长莫及。但此前在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都是短命王朝,这也令朱元璋很是纠结,他甚至还想过回凤阳建都呢。

所以,朱元璋最终建都南京,是对自身实力以及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双重考虑的结果。那么到了朱棣为什么要迁到北京呢?

其一,北京是朱棣的肇兴之地,本身地理位置也险要,此前辽、金、元在此经营过,也有着一定的建都基础。其二,从政治需要来看,明初北方的蒙古贵族不断南下袭扰,为了有效抵御蒙古贵族的入侵,加强北边防务,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也比南京更为合适。其三,在永乐时期,在东北、西北地区的开发经营有了一定的成绩,国土面积也进一步扩大,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建都北京也比南京更为有利。其四,京杭大运河的疏通,有效解决了南粮北运的问题,北京也没有了后勤保障的困扰。因此,朱棣迁都北京是明智的选择。

朱元璋建都南京有自己的理由,朱棣迁都北京也有着成熟的条件,从一国统治的大角度上讲,没有什么问题。但从对边疆统治上来看,建都北京更有利于对周边的管控。

朱元璋当然也意识到南京建都的利弊,更加看到北边蒙元势力的凶猛,所以,分封制的出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为弥补建都南京不足之处的一个补充办法。

综上所述,以上三个因素,最终导致了朱元璋再行分封制。

【2】、来自网友【Mer86】的最佳回答:

明初,有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着朱元璋。

一是外部形势很不乐观。

明军北伐,虽然推翻元朝,收复汉地。但明军未能将退回漠北的北元残余彻底歼灭。而未能彻底歼灭北元残余的结果,就是蒙古人虎踞漠北,复辟之志犹甚。始终对中原虎视眈眈。明朝外部形势很不乐观。

二是内部存在统治隐患。

明军推翻元朝前,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中原汉地,有两百多年被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历史。长时间的不统一,导致明朝初年时,南北方汉人在很多方面都有隔阂。这种隔阂,不小于今天的海峡两岸。

三是都城的选址不理想。

这个不必多解释。南京位置偏东南,对北方鞭长莫及。朱元璋其实也很早就意识到了都城问题,有过迁都考察。

西安、洛阳、开封,都在他的考察范围内。

只是迁都一事,牵扯太大。需要朱元璋做通盘考虑后,再下定夺。

因此朱元璋在迁都考察前,便想到了委派儿子镇守边关,以分封暂代迁都的办法。

而这也正是朱元璋在 1370 年,要重启分封制的原因。

搞清楚了朱元璋重启分封的原因,再来看明朝分封的特点。

相比于西汉和西晋,明朝的分封不太一样。

具体区别表现为两点。

第一点是西汉和西晋的藩王,都是对内的。

西汉建国之初,六国遗民不认什么皇帝,就认他们的齐王、楚王、赵王……

谁来做齐王、楚王、赵王……。不重要。

反正老百姓也不认识以前的王。

但是,一定要有人来做这些王。

刘邦搞郡国并行制,在帝国的西部实行郡县制度,东部实行分封制。初衷,是希望藩王治理关东,稳定内部统治,争取不再重演秦朝二世而亡的局面。

西晋也一样。

晋之前的秦、汉、魏三朝。

秦朝不搞分封,二世而亡。

西汉实行分封,虽然搞出了七国之乱。但汉室成功摆脱了二世而亡的命运,依靠藩王完成了中央集权,国祚延绵了近两百年。

曹魏不搞分封,建国仅 29 年,皇帝就失去了权力。差不多也是三世而亡。

司马氏和曹氏一样,都是以士族为基础,篡权上位。

有秦、魏这些珠玉在前,司马炎建晋后,自然是吸取了秦、魏教训,以宗室掌兵,抑制各地不断膨胀的士族。

因此,西晋的分封也是对内的。

皇帝以封藩,压制士族势力,慢慢完成中央集权。

不过相比于西汉,西晋的封藩策略明显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那就是皇帝过分信任藩王,把藩王都封到京城周围,寄希望藩王能和中央联手,制衡士族势力。

而这会导致士族与皇帝离心离德。

一旦当藩王造反,反噬皇权的时候,没人能站出来制衡藩王,拱卫皇帝。

相比于司马炎,刘邦当年的手腕明显要棋高一着。

他把藩王分封到关东,把功臣集团和外戚笼络在关中。

功臣或外戚反噬皇权,藩王能起兵勤王。

藩王在外地造反,功臣和外戚在中央能协助皇帝平叛。

皇帝始终能平衡各派势力,保持一个比较稳固的统治基础。

西汉和西晋的分封都是对内的。

明朝的分封则是对外的。

朱元璋把辽、宁、燕、谷、代、晋、庆、肃王分封在九边,扼守边境要塞,直面外患。

这是外屏藩王防线。

把秦、周、鲁、齐、楚王分封在二线。刻意与驻守九边的一线藩王拉开几百里的距离。

这是内屏藩王防线。

至于南京附近,则不封王。

他此等操作的目地,再明显不过了,就是想让藩王在外线镇守,做为中央的屏障存在。

蒙古人要想入侵,先得过外屏藩王一关。

过了一线屏障,还有二线屏障。中央有充足时间调兵遣将。不至于像宋朝一样,北方防线形同虚设。只要外敌入侵,就能杀至京城附近。

另外,两道屏障的设置,对藩王也是一种天然制衡。

一线外屏藩王如果造反,有二线内屏藩王在中间顶着。前者的造反很难成功。

二线内屏藩王如果造反,有一线外屏藩王负责抄后,配合中央两面夹击。后者的造反也很难成功。

中央附近因为没有藩王,不担心重演西晋藩王反噬皇权,导致八王之乱的一幕。

也不必担心像唐朝一样,边境藩镇造反,皇帝拿藩镇一点办法没有。

很多人批判朱元璋,说他小农心态,分封就是为了宠儿子。

这是不对的。

因为朱元璋分封,如果真的是为宠儿子,那他没必要把儿子们分封到北方边境,让儿子们替他戍边。把儿子们养在富庶的江南,吃香喝辣的,这不是更宠儿子?

实际上在朱元璋眼里,他的儿子就一个。

就是朱标。

其余儿子,在他眼里,都是为了维护朱标地位而存在的人形工具罢了。

第二点是汉、晋的藩王,都有很大权力。

西汉藩王在自己封国内,政军财一把抓,说翻脸就能翻脸。

西晋的藩王弱化了一点。在封地内有收税权和拥兵权,没有行政权。

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政权出自枪杆子。

藩王有钱有枪,还怕没政权?所以西晋的藩王还是可以说翻脸就翻脸。

相比于西汉和西晋,明朝的分封更像是元朝诸王出镇制的翻版。

藩王没有地盘,所谓的地盘就是王府。

藩王也不能拥兵,所谓的拥兵权,就是自己王府的护军。

朝廷的军队,没有中央命令,藩王调不动一兵一卒。

藩王在没有地盘,没有兵权的情况下,实际地位只相当于总兵。

他们与总兵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是皇子。

朱元璋的这种操作,明显就是仿效元朝的宗王出镇制度,试图把一部分兵权捏在自己家人手上。避免兵权旁落,陷入唐朝、宋朝那种君弱臣强的局面。

综上。朱元璋重启分封制的初衷,是为了巩固统治。

他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把藩王封到外地,刻意得封在一、二线,也是为了巩固统治。

一切,都是为了巩固朱家的统治服务。

不过,尽管朱元璋老谋深算,尽可能的想避免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但他还是失策了。

他的失策,具体表现为两点。

一是他挑选的继承人朱允炆,以及他给朱允炆选的辅臣黄子澄、方孝孺都太迂腐了。

朱允炆继位后,启动削藩。

削藩,这本身没问题。如果朱允炆采纳齐泰的建议,直接派人逮捕朱棣,就没后来的靖难之役了。

但朱允炆偏偏要采纳黄子澄的建议,先削周王等二线内屏藩王。

这么搞,既打草惊蛇,导致朱棣有所防备。

也导致朱元璋布置的第二道内屏藩王防线出现了漏洞。

齐王和周王被废黜,鲁王又是个娃娃。

当朱棣起兵靖难时,北平与南京之间,缺乏内屏藩王拱卫。燕军就像进菜园子一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第二个失策是朱元璋滥杀功臣,导致外姓功臣集团与皇帝缺乏之间起码的利益绑定。

前面说了,西汉分封比西晋强的地方,在于刘邦把功臣和外戚的利益与皇权绑定了。

功臣和外戚只有效忠于皇帝,才能维持家族荣耀。一旦帝位易主,藩王登基,重用自己的一班心腹,大家都可能要靠边站。(实际上从文帝继承大统开始,旧有的功臣集团就渐渐退出了西汉的政治舞台)

皇帝有周勃、陈平、灌婴、周亚夫这些强人的辅佐,饶是不可一世的吕氏,兵强马壮的关东藩王,最终都被强大的中央给碾碎。

如果,我是说如果。

如果朱标不死,靠着朱元璋给他留下的太子党辅佐,朱棣根本不可能造反。

即便造反,也会被中央碾碎。

但朱标的死,打乱了朱元璋的部署。

为了扶持朱允炆上位,朱元璋不得不对太子党痛下杀手。顺带手,还把晋王朱济熺的老丈人傅友德,周王朱橚的老丈人冯胜给一并弄死。

而朱元璋滥杀功臣,让不谙世事的朱允炆继位的结果,就是中央的政治军事失衡,藩王对中央离心离德。非功臣家族出身,靠科举上位的职业官僚对皇帝也离心离德。

在藩王和一班职业官僚看来,无论是奉建文帝为正朔,还是改尊永乐帝。大家都是效忠朱明皇室。

他们利益、志向取向,是多元的。不像功臣集团,是与皇帝高度绑定的。

朱允炆在在位时,缺乏强人辅佐,就连可用的次阶储备人才也极度匮乏。他自然也就无法遏制朱棣的谋反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了。朱棣造反成功,一大半的“贡献”都来自朱允炆。

他但凡听一点齐泰建议,快刀斩乱麻。都不至于沦落到兵败失踪的下场。

所以我们也不能因为朱允炆的失误,就把朱元璋恢复分封制的举动,给一棒子打死。

毕竟一个政策推出之初,肯定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时实际情况的。

咱们现在看历史,一眼争百年的同时,也要理解当事人的选择。

作为当事人,是很难感知到错误,尤其是感知到几十年之后才可能出现的错误。

出现了错误,后世子孙在根据新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进行一定的改革就好了。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永远的真理,只有不断的革新,社会才能进步。所以我们没必要追根溯源,揪着辫子不放,老是把靖难之役的责任归咎于朱元璋。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