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你对《红楼梦》的晴雯怎么评价?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09:30:28 6次浏览

关于问题你对《红楼梦》的晴雯怎么评价?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梅子诗词】的最佳回答:

晴雯是《红楼梦》丫鬟中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也是一个叛逆者,她性格率真,伶牙俐齿,长相酷似黛玉。聪明、能干,有高洁自尊的品性。可惜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心”指的是她对自身价值、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她高洁的品格;而这”身”则是指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中她作为奴婢的卑贱身份。这”心”与”身”的差距,构成了她命运的悲剧。

晴雯和宝玉的情感纯正无邪,一清二白。她只作宝玉心灵上的知己,而绝不作供玩弄的妾身丫头。

然而,晴雯紧紧地防护着自己的尊严与人格,以免被这种污秽所玷染。赢得宝玉的尊重。并称她为”冰雪不足喻其洁”。与其他丫头相比,晴雯与宝玉的关系更多的是纯真的友谊,犹如黛玉和宝玉的关系一样,透露出她心灵的美丽。晴雯至死都不甘心的是:”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咬定我是个‘狐狸精‘?

在贾府那种封建家族中,那能容得像她这样敢于大胆反抗不奴颜婢膝丫鬟,被当作大逆不道而加以拒杀。”风流灵巧”的晴雯,被赶出贾府抑郁而死。

正道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2】、来自网友【祁门小谢】的最佳回答:

天下冤晴雯黛玉者久矣!

我不明白现在的读者都是怎么读的书,又是怎么去理解的人物。

好好的一本书,好好的人物,到了有些人的嘴里都变成了什么?

人物是书中的人物,不是个别人臆造的人物。

曹公那么心爱的晴雯黛玉,在有些人的嘴里猪狗不如,烂泥一样,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读红楼梦?

红楼梦中每一个人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缺陷,也有自己的美好,难道你喜欢的人物就金光闪闪,完美无瑕,你不喜欢的人物就头顶生疮,脚下流脓?

这种解读方法不仅恶心曹公,还恶心大家,以卑鄙的思想和龌龊的灵魂来强奸广大朋友们的眼睛。

读书是为了什么,为了让你看清世界,让你趟过泥潭还能初心不负。

不是让你热衷向往肮脏,还像是得到了珍宝一样大书特书。

回到正题,我们说晴雯,我总结为以下四个点:

1、过慧易夭

就是太聪明的人容易早死。这是上天的规律,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而晴雯也无法逃脱这个规律。

上天赐给晴雯的太多太多。首先就是她的相貌,她长得像黛玉,姿色是怡红院里相当出众的。其次是她的针线,晴雯会界线,这是怡红院里独一份。再就是她通文墨,宝玉的笔墨以及字帖等,都是晴雯照管的,写绛云轩是晴雯研磨,妙玉拜帖是晴雯所收,她喜欢的占花名也是以诗词为签。还有晴雯夜间警醒,这是在奴才行列里非常了不得的“功夫”。还有她善于为宝玉分忧解难,比如贾政回家,宝玉临时抱佛脚,晴雯就四处张扬宝玉唬着了,让宝玉装病。

她太聪明,太灵巧,这样的人物,通常结局都不好。她在丫鬟里实在是太特别,太出挑了,一向爱才的凤姐,也在王夫人面前替她遮掩,可见得晴雯之能,是受人肯定的。

但事实如此,人何以堪,曹冲死时 13 岁,夏完淳死时 16 岁,霍去病死时 24 岁,

王勃死时 26 岁,

李贺死时 27 岁,天妒英才,过慧易夭,人无法和天命相抗。

2、过刚易折

晴雯的刚无时不刻在表现着,很多人把这种刚叫做很傻很天真。

秋纹得了王夫人赏袭人剩下的衣服,得意洋洋的炫耀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就表示,她不会要,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

小红另择良木而栖,晴雯就说她能不能长长远远地在高枝上。

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晴雯病中也挣扎起来,一定要将坠儿赶出去。

就算病着,她还要补雀金裘。

抄检大观园,众人唯唯诺诺,独晴雯捉着箱子底,朝天往地下一倒。

晴雯啊,她说了我们想说不敢说的话,做了我们想做不敢做的事。我们多么想活成一个晴雯,可我们低下我们的头,不流露一个眼神,还自以为是的嘲讽她不通世事。

事情难道不应该是它原本该有的样子吗?

这世上的很多人,一开始都是有棱角,有锋芒的,可我们在前进与流浪中,失去的自己的棱角和锋芒,我们变得圆润,为了生存下去,在没有月亮和星星的夜晚,我们偶尔也怅然若失。可我们要活下去,就只有改变自己。晴雯是个例外,她如一把锋利的铁剑,不肯钝了锋芒,于是被这无情的世界折断。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坚持自己的,只是坚持,就必须付出代价。晴雯付出的代价是:生命。

如果这个世界,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那么的虚假,那么,是不是只有晴雯才是那个真实的人?可我们失去她了,我们失去的,也是我们自己。

3、生不逢时

她不该生在那个时代,也不该活在怡红院里。她的理解者不多,能欣赏她的人也不多。

就像千年以来,有才学的臣子得不到机会和赏识,有武功的将领永远也上不了战场,就像是美丽的女子深锁后宫不见天日,才绽放的花朵被风雨肆意的摧残。

屈原受尽谗言,被流放湘江。当以金屋藏之的阿娇,也只是幽闭长门。

晴雯的处境也没什么不同,小丫头们看不起她,诋毁她。

老嬷嬷们看不惯她,为她下绊子,设圈套。

王夫人打心里不喜欢她这种长得有些姿色的俏丽丫鬟,她注定永无出头之日。

可宝玉欣赏她,喜欢她。

所以对王夫人评价她是狐狸精,她只有三个字:太不服!

只有宝玉清楚地知道晴雯和其他的女孩子都不同,她的慧、她的真、她的刚,他都看在眼里。只是宝玉什么都做不了,晴雯的希望,其实如同海上的泡沫,被汹涌的海风一吹,就再也没有了。

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不独是这个小小的侍女的错误,诗人,将军,名臣,都做过这样错误的决定,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悄无声息的逝去。

4、情深不寿

晴雯对宝玉的感情,经常被人嘲讽,很多人说她本质上和袭人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袭人是知道自己给了宝玉,所以不越礼,于是和宝玉有了云雨之实。

晴雯从来没有确定自己会成为姨娘,所以她所奢求的,就是留在宝玉身边,“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个门”。

就像宝玉自己说的那样,“活着,咱们一处活着,

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

”。

这种感情不是占有,不是名分,而是陪伴。

晴雯自己说“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她心中想的也只是千年万年这样过下去,却从没想过“谁能守谁一辈子呢”?

宝玉说: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

在这一点上,这两人一样的痴。

所以晴雯不屑于用袭人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她看不起袭人。这是两个女子不同的表达方式罢了。

后来被赶出去,她觉得担了虚名,于是做出越礼的事情,与宝玉换了贴身的衣服。

她说:我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像还在怡红院的一样了。

这种感情,不就是宝玉期待的“看着我,守着我”吗?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美好的东西一定会被摧毁,所以过慧易夭,过刚易折,生不逢时,情深不寿,她的一生就是这样,一个注定的悲剧,永远无法逃脱的宿命。

——–丸——–

文:祁门小谢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