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如果最后没当上公务员/白领,是不是意味着学就白上了?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9 02:04:44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如果最后没当上公务员/白领,是不是意味着学就白上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米正功】的最佳回答:

这个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其理由有以下三条:

第一,公务员/白领,现今就是指考公考编入职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人民团体的管理工作人员,其特征是工作规律,收入稳定,以脑力劳动为主,穿戴整洁,工作体面,所以叫白领。一般有学业成绩较好的,有一定专长的人担任。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入职基本是大中专以上学历或有从军履历的人。因此,读书基本是步入此通道的唯一途径,是许多学子追求的目标。如果读书最终有这样的结果,那是很好的事情,值得庆贺.

第二,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中国十四亿多人口,白领不到一亿,支持这个大系统的的还有许多蓝领工人,耕作养殖的农牧民,军人,商人,艺人……他们也在工作,也在创造财富,他们大都上过学读过书,因为读书学习,才有劳动工作的技能专长,才能工作生活生存,能说书别读了吗?

第三,我们生活在文化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读书已经像吃穿住行一样成为生存生活的第一需要。试想,一个不读书学习的人,无论如何,在社会上是无法立足的。至于读书到一定程度成为干啥工作的人,那是有多种因素决定的,但绝不是公务员/白领一条路,路很多的。这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读书学习是何等重要。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2】、来自网友【汤水悠悠】的最佳回答:

你之所以如此提问,可见中毒太深!

这种读书只为做官或者社会管理者的思想,追根溯源,应该在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把读书和做官联系起来。古代的读书人,人生意义只有一个,就是通过读书考取功名进而做官,成为社会的管理者。而读书却没有获取功名成为社会的管理者,比如孔乙己之类,就会别人普遍公认为失败者,当然他们也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意义没有实现。

当然,如此提问,还有今天的现实原因,那就是疫情导致的经济形势低迷。失业危机的现实压力,让人们渴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养家糊口,且不说收入高低,被社会尊重与否,但就是一个稳定的衣食来源,就足以让广大的在疫情之下如惊弓之鸟的普通劳动者趋之若鹜了。而公务员或者白领之类的社会管理者岗位,就顺理成章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不过,尽管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还是不赞同上学的意义仅仅是为了当公务员或者白领,因为上学除了有当公务员或者白领之类的出路,还有其他价值。

比如,上学读书让我们眼界更宽。大家还记得路遥先生在小说《人生》里面塑造的两个人物吗?女孩名叫家珍,男孩名叫高加林。女孩是村长家的千金,为人随和,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容貌美丽。高加林高中毕业,无业在家。两个年轻人郎才女貌,相互吸引,走到了一起。本来两人应该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哪里想到高加林因为叔叔的关系成了县城的一名记者,眼界因此变宽,再加上他本来就是高中生,他的谈吐情趣就和家珍有了差距。比如他们在一起时,家珍谈的大多数是谁家的母猪下崽了,谁家的庄稼怎样了。而高加林更愿意提的显然不是这些。当然高加林忘情负义结局悲惨不值得同情,但是如果家珍有不错的受教育的经历,眼界再宽一点,两人最后或许不会劳燕分飞。这就是读书的价值。

另外,就算当不了公务员和白领,读书依然给了我们其他的谋生本领。我们不管从事哪些工作,最基本的书写,算数总是要用的。就是赶集卖菜之类的最简单的工作,不也得用到数学的加减乘除吗?

还有,读书能够让我们脱离低级趣味。如果不读书,我们的眼光始终在生存层面徘徊,眼光也只会盯着物质层面。如果我们读书了,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超脱,就能从物质的束缚之中解放出来。我们就会更多的关注形而上的存在,去发现人生当中更多的美和意义。

所以,就是不当公务员,不能成为白领之类的社会管理者,读书也依然有其他方面的价值。“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今天仍然不过时!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