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感觉很多南方人对于家庭宗族的认同观念比北方人要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7 14:43:40 10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感觉很多南方人对于家庭宗族的认同观念比北方人要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若愚趣谈】的最佳回答:

我是一个生活在北方的南方人,据我的了解,北方人的宗族认同观念确实没有南方人强。在南方,如果两个萍水相逢的人相遇,在得知对方和自己是一个姓时,可能都会攀谈一番,问一问对方是祖籍何地,是不是与自己同宗,若是,可能就此结交为家族中人,日后相互联系。在北方,同姓人之间,也不过是同姓而已,没几个人会对对方的籍贯和祖宗的来源有什么好奇,最多说个“五百年前是一家”,其实,即使是相同的姓氏,五百年前还真不一定是一家。南方人的宗族观念为什么比北方人要强?这是民族迁徙、融合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族群文化差异。

自古以来,地处北方的中原,就是华夏民族的聚居地,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农耕文明讲究休养生息,互帮互助,共谋发展,因此形成了聚族而居的特点,而中原以外的游牧文化则是征服虐夺,强加于人的争霸思维。两种不同文明和不同思维也就导致了族群观念的不同。

在古代,中原因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一直受到游牧民族窥视。游牧民族在蒙古高原或东北大地相互征伐统一后,形成气候,便将触角伸到中原,先是抢劫人畜,粮草,以供温饱、泄欲,后得寸进尺,直接侵占地盘,夺去政权,奴役汉人。在一次次的游牧民族入侵中,中原及华北地区便成了华夷争霸的战场,也成了民族融合温床。

在中国历史上,导致民族大迁徙和大融合的历史大事件,就有西晋“五胡乱华”,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变”,以及后来的蒙元、满清等两朝,这些大事件的发生,不但改变了族群文化,也改变了族群观念,族群观念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宗族观念的不同。

在““五胡乱华”、“安史之乱”、“靖康之变”等历史节点上,中原很多汉人,为保族群安全,逃避外族奴役,举族南迁,他们在心理上有一种被外族驱逐的心态,于是保留了本族群的文化基因,也就形成了后来的家庭宗族观念。而在几次历史事件中没有逃避的汉人,为了生存,他们选择了臣服或融入,并和游牧民族打成一片,久而久之,曾经族群观念便慢慢淡化了。

特别是宋代,整个宋朝先是受到辽的劫虐,金的吊打,蒙元的践踏,而明朝之后,满清的统治,首先受到冲击的当属中原及华北。在这些历史节点上,中原及华北几乎被游牧民族所融合,族群基因多元化,从而导致了人们宗族观念的弱化。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元初大将张弘范,其祖上为北宋汉人,其父为金国统治时期汉人,张弘范则成为元初的大将,亲手消灭了南宋。至于西北地区,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游牧部族发祥地,因商贸的发达,民族众多,民族融合更早,族群基因更为复杂,族群观念也比南方还要淡化。

其实,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孙中山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南方汉人始终保留着一颗中原赤字之心。他们北望中原,心系华夏,随时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这就是一种深植于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虽是沧海变桑田,却一代传一代,生生不息,永不变节。因此,有了族群观念的强弱对比,就有了宗族观念强弱之分。

【2】、来自网友【问天一号】的最佳回答:

以前跟北方人在一起时,他们说他和他老婆是同一个村的,当时我吓得不轻,在南方基本不可能的,我问他那你和你老婆不是同姓吗?他轻飘一句不同姓,我们村有十多个姓,都可以通婚的,吓懵逼了。在南方基本不可能的,一个村基本一个姓一个祠堂,同一血缘的人。反而北方一个村乱七八糟的,所以不像南方人一样建祠堂与族谱,要建的话一个村十几个祠堂,现在很多人都误为南方少数民族多,跟汉人差别大,其实不然,中华民族是 1902 年由梁启超才提出来的,到民国初年 1911 年才确认五个民族,汉、蒙、满、回、藏也称五族共和,并大部分为北方的,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1952 年学习苏联民族制度,按语言习性、共同信仰、相同服装和同一区域等分出 56 个民族,因为南方语言更为多样性分出民族更多。南方汉族比北方汉族更为传统,现在的北方汉人和一千年以前的汉人没太多关系了,一千年前的汉人大部分南迁了,客家酿豆腐是汉人到南方后没有面做饺子为思念北方而用豆腐代之,南方中元节大部分过 7 月 14 而北方过 7 月 15,相传北方游牧民族打过来时,过中元节来不及了,提前一天过,过完就全家迁跑南方,为了纪念先祖,所以大部分南方汉人都过 7 月 14,南方族谱更是汉人南迁的活化石,看着我家的族谱一一个个先祖的名字,心中有种血缘的牵连。广西陆川一福建上杭一河南鹿邑一甘肃陇西就知道根在那里,这种体验也许北方人不可能体会,北方人就会骂南方人为“蛮子”但南方汉人才是真正来自中原大地, 炎黄子孙。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