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啥春秋七国打的外族不敢抗,而到了汉朝打的刘邦不敢出头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14:04:35 9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啥春秋七国打的外族不敢抗,而到了汉朝打的刘邦不敢出头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历史紫陌阁】的最佳回答:

匈奴不仅打的汉高祖刘邦不敢出头,在刘邦去世后,匈奴首领还写信调戏过刘邦的正妻吕后。

匈奴之所以这么嚣张跋扈是因为实力强大,当时的匈奴部落处于崛起时期,统一了蒙古草原,是北方草原上最强大的国家,反观刚建立的西汉王朝正处于虚弱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并未完成统一,同样和诸侯林立、割据争霸的中原一样。北方草原除了我们印象中比较熟悉的匈奴之外,还分布着几十上百个游牧部落,比如东胡、月氏、楼兰、乌孙、呼揭、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

这些大小不同的游牧部落也和当时中原地区的形势差不多,他们分散在北方草原各地,各部落之间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其中一些中小型的游牧部落并不能对中原上的诸侯国构成威胁,只有像林胡、娄烦、匈奴这样的大型部落才具备南下侵扰中原的能力。

不过邻近这些外族的周朝境内诸侯国,比如秦国、赵国和燕国,三国都在边疆地区部署重兵,并且筑有防御工事,比如种植树木、修筑长城等。因此相互分散在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并不能对中原构成太大的威胁,甚至在更早的春秋时期,一些游牧民族曾臣服于中原诸侯的秦国和晋国,比如赤狄、白狄、义渠、乌氏、彭卢等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曾命大将蒙恬率领数十万大军向北进攻匈奴等外族,而匈奴等游牧部落打不过秦朝,只能不断向北迁移,一直到秦始皇去世之前,分布在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都无法对大一统的秦朝构成威胁。

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胡亥即位,这时匈奴首领头曼善于的儿子冒顿杀父自立,在中原王朝进入天下大乱后,冒顿带领匈奴也开始征服分散在北方的各个部落,在汉高祖刘邦平定中原的同时,冒顿也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匈奴成为北方草原上最强大的国家。

汉高祖刘邦虽然平定了中原,继秦王朝之后建立起第二个大一统的西汉王朝,但中原地区在短时间内先后经历了秦灭六国之战、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争霸战争,可以说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刚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急需恢复生产,以及安定社会的休养生息之策。

加上当时匈奴完成了大一统,正值强盛时期,初建的汉王朝并不适合再与北方外族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而且刘邦麾下军队的战斗力也比较低,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汉军很大可能是打不过之前的秦军,以及项羽率领的楚军,对战匈奴的胜算也比较低,结果便有了白登之围。

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向北攻打匈奴,结果被冒顿率领四十万铁骑围困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

先秦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

《史记》记载:“武王伐纣而营雒邑,复居于酆鄗,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服”。”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西戎东夷等外族被驱逐到泾水、洛水以北的边远地区,并且每年都要按时向周王室进贡,这些地处偏远的地区外族统称为周之“荒服”。

后来随着周王室衰落,这些荒服之国开始不来进贡,甚至还不断侵扰周王室,西周也是申侯(周幽王之子宜臼之外祖父)联合外族犬戎灭亡。此后实力强盛的戎狄开始不断侵扰地处中原的诸侯国,一些中小诸侯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威胁,甚至连晋、齐这样的大国也经常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史记》记载:“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圁、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於秦。”

直到春秋中期,中原各诸侯国有了较大发展,并增强了军事实力后,北方的游牧民族才减少了对中原的侵扰,其中不少戎狄部落也被地处北方的诸侯诛灭。比如齐国灭莱夷;秦穆公称霸西戎;晋文公为中原作战需要,以及解除游牧民族的对晋国侵扰设立三军六卿,驱逐戎狄,之后在晋悼公时期,戎狄向晋国称臣;南方的蛮人也有楚国对抗。

《史记》记载:“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而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馀戎,然莫能相一。”

之后到了战国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基本上已经对中原各国无法造成威胁。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各国先后实行变法改革,国力更加强盛;二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没有相互统一,当时仅北方地区就有一百多个游牧部落,如义渠、大荔、乌氏、朐衍、林胡、楼烦、东胡、山戎、匈奴等戎族部落。

和这些游牧民族接壤的周朝境内诸侯国有三个,从西到东分别是秦国、赵国和燕国。秦国周边有义渠、乌氏等国,赵国北部有林胡、楼烦、匈奴等戎狄部落,燕国的北方也有东胡和山戎。不过这些游牧民族在秦、赵、燕三国的不断攻打下,不是灭亡、臣服,就是不断向更北方迁移。

  • 秦国

《史记》记载:“秦昭王时,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秦国西北部有义渠之戎,在春秋战国时期,义渠在西部地区逐渐强盛起来,开始与秦国抗衡,经常趁机侵袭秦国边境地区,是战国时期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秦国经过第一次商鞅变法后,就曾乘义渠内乱,出兵攻打过义渠国,使义渠臣服于秦国,后来在秦惠文王时期,义渠乘中原诸国混战脱离了秦国,并联合东方诸侯共同伐秦,大败秦军。于是秦惠文王在取得中原战场的胜利后,便调集重兵攻打义渠,攻占二十五城,未亡其国。

直到秦昭襄王时期,宣太后用计将义渠王杀死于甘泉宫,秦国出兵才彻底攻灭了义渠国。之后秦国占领陇西、北地、上郡,并修筑长城来抵抗北方边地的游牧民族,此后直到秦朝建立,北方的游牧民族再也没能对秦国构成威胁。

  • 赵国

《史记》记载:“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就将南向战略调整为北向攻打胡地,先后夺取了林胡和楼烦的大片土地,建立了雁门郡、云中郡和代郡。林胡和楼烦只能被迫向北迁移,接着赵武灵王便派人修建了两道长城,用来阻止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侵扰赵国,又于公元前 296 年攻灭了中山国。

后来赵国名将李牧又率军大破匈奴,斩杀匈奴十余万人,此后很多年,匈奴都不敢接近赵国的边境城镇。接着李牧又打败东胡、林胡等游牧部落。

  • 燕国

《史记》记载:“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馀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在秦国和赵国攻打游牧民族取得大胜的同时,燕国名将秦开(秦舞阳祖父)由于早年在东胡做过人质,因此熟知东胡的风土人情、军事地理等情况,后来率兵迎战东胡,一路斩关夺隘,马踏平川,迫使东胡向北北退却千余里。之后秦开效法秦、赵两国,也在边疆修建起长城,用以防御胡人。

从秦、赵、燕三国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态度和取得的军事战果来看,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军事实力上是无法抗衡中原诸侯国的,因此只能不断向北迁移,加上长城防线,北方的游牧民族始终都无法南下。

《史记》记载:“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徙适戍以充之。当是之时,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匈奴更是被蒙恬率领的数十万大军打到不敢南下牧马,当时的匈奴首领头曼善于打不过秦军,只能被迫向北迁移,直到秦始皇和蒙恬去世之前,北方的匈奴碍于秦朝强大、秦军威猛,始终不敢再犯中原。

在先秦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敢南犯中原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实力上不如中原国家,其背后原因是北方草原上有上百个游牧部落,而这些部落未能实现统一,小的部落只有几百上千人,大一点的有上万人,只有数十万人的超大型部落才能具备侵扰中原的能力。

但战国七雄哪一个不是佣兵数十万,甚至带甲百万,兵车万乘,在强大的实力面前,北方的游牧民族别说是侵犯中原,能做到自保就已经不错了。

西汉初期的匈奴

不过到了西汉初期,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形势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西汉立国开始,崛起于北方的匈奴就开始不断对中原王朝施加军事侵略与政治压力,而初建的西汉王朝被匈奴打得不敢北上,并且主动向匈奴和亲,以缓和两国关系。

《史记》记载:“是时汉初定中国,高帝自将兵往击之,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汉高祖刘邦平定中原后,因驻守在北方的诸侯反叛,并联合匈奴进犯中原,便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向北讨伐匈奴,结果却被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率领的四十万铁骑围困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后,刘邦再未出兵攻打匈奴,而是选择用和亲的方式来换取匈奴停止对汉边境的掠夺,从而争取时间休养生息,增强国力。但冒顿并没有因为与汉朝订立盟约就暂停对中原的侵扰和劫掠,反而屡次违背盟约,对西汉边境进行侵扰劫掠活动。

那么汉高祖刘邦为何会对匈奴选择忍气吞声呢?主要原因是西汉初期匈奴已经崛起,正处于鼎盛时期,反观中原久经战乱,初建的西汉王朝还未恢复国力,正处于虚弱阶段。

而且汉军的战斗力与匈奴的铁骑有着明显差距,刘邦率领的三十二万大军大多是以步兵为主,而冒顿率领的四十万铁骑大多都是训练有素的骑兵,可以说汉军与匈奴基本就不在同一高度,别说刘邦的兵力不如冒顿,就算刘邦像彭城之战一样,率领五十六万大军都不一定是冒顿四十万精锐骑兵的对手。

《史记》记载:“冒顿东袭击东胡,大破灭东胡王,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

匈奴之所以这么强大,是因为冒顿即位后,乘中原大乱之际,带领匈奴部落在北方草原开始了扩张战争,东袭大破东胡、西击赶走月氏,又先后吞并征服了楼烦、屈射、丁零等北方诸部,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当刘邦平定中原建立西汉王朝时,匈奴也成功崛起,发展成为北方草原最强大的国家。

国力尚未恢复的西汉王朝和实力强盛的匈奴属于此消彼长的情况!这时中原王朝处于实力薄弱时期,因此被迫用和亲的方式,以缓和与匈奴之间的关系,从而争取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结语:

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朝境内的各诸侯国都有较大发展,之后又经历变法图强。而当时北方草原上分散的上百个游牧民族互相敌对,还未实现统一,因此先秦时期之前的北方游牧部落无法抗衡中原诸国。

后来匈奴崛起,统一了北方草原及西北一带,在匈奴崛起鼎盛之时,西汉初建,久经战乱的中原王朝国力尚未恢复,正处于实力薄弱阶段,在此消彼长之下,处于薄弱时期的西汉王朝又如何会是实力强盛的匈奴对手呢!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2】、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战国时期匈奴其实还没有统一,著名的冒顿单于是在秦代才杀父自立,让匈奴各部有统一的领袖。他父亲头曼单于为儿子打下很好的基础。

而匈奴各部落的特点是,如果没有最高领袖就会陷入无止境的互相残杀中,争夺牧场、牲畜和人口。

所以,匈奴真正强大,是在秦代以后。

但即便如此,在战国时期匈奴和其他胡人也是很难对付的。

大家看看李牧的战绩。

自赵国建国开始,赵国就不断和林胡、襜褴等胡人作战,曾经多次吃过胡人骑兵的大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说白了就是被胡人逼迫,不得已而为之。

到了李牧时代,随着匈奴的崛起,北方的外患更为严重。

同最多出动数千兵力的襜褴、林胡不同,匈奴、东胡的部落众多,实力强大,甚至出现了拥兵万人的超大部落。

匈奴骑兵骁勇善战,机动灵活,善于骑射,利用战国陷入战乱的良机屡屡入侵,一次就能出动骑兵数万。

一时间,赵国北部边境屡屡告急。大量赵军被凶悍的匈奴骑兵杀死,更多的赵国百姓被成群屠杀或者掠走成为奴隶。

同秦国的战事久拖未决,赵国无力对抗匈奴,基本只能以被动的防御为主。

这几十年来,至少有几十万人死于匈奴人的屠刀之下,无数赵国妇女被掠走成为泄欲和生育工具,还有很多赵人沦为匈奴的奴隶,永世不得超生。

当李牧奉命驻守代郡(河北省蔚县)、雁门郡(山西省右玉县)时,面临的是一个惊人的烂摊子。

匈奴骑兵早已肆无忌惮,随意进出雁门,杀入山西腹地。

赵人的活动基本完全陷于城池之内,出了城池就是地狱般的场面。匈奴骑兵随时可能入侵骚扰,杀死男人和儿童,掠走妇女和牲畜。

到处都是累累的白骨,无数的良田被放弃,这里的老百姓一日数惊。

匈奴骑兵凶恶善战,赵军和他们交战鲜有胜利,长此以往出现了恐慌情绪。很多赵军看到匈奴战马就不敢应战,一味逃走。

李牧自上任开始,就坚定执行自己的长期战略。

他亲自出马,教授士兵们射箭和骑马,以编组大量的弓箭手和骑兵。训练艰苦又无情,几年后就建成一支强大的军队。

就带兵上,李牧非常体恤部下,每天下令宰牛犒赏士兵,不惜截留当地财政也要让士兵们生活无忧。

长期以往,李牧受到官兵的一致爱戴,官兵士气也非常高昂。

这边,李牧深知人民的支持对于战争的重要性。李牧下令赵军不得扰民,抢掠民财者斩、奸人妻女者斩、毁民田苗者斩、乱占民间房舍者斩。

在李牧的爱民政策下,赵军和民众相处和谐,民众将赵军视为保护神,全力支持。

对于匈奴人的入侵,李牧巧妙的采用坚守不出的战略。

李牧在北方部署了大量间谍,还设置了大量烽火台,只要发现匈奴骑兵的踪迹就提前报警。

这边,赵军官兵和居民就带着牲畜和财物,全部撤入营垒中!

李牧规定,如果擅自出击应战匈奴,一律斩首。

匈奴人的弓箭不可能攻破坚固的营垒,只能悻悻的空手撤退。

这样几年过去了,匈奴人每次南下都劳而无功,收获极少,无法以战养战壮大自己。

而赵军坚守不出,伤亡轻微。

更重要的是,匈奴人见李牧一味避战,认为他是个懦弱无能的庸将,对他非常轻视。

见李牧每年花费大量军饷练兵,却不敢出战,赵王非常不满。

说起来也是,哪有这样打仗的?你匈奴人敢来,我李牧就敢躲?

恼怒的赵王,终于耐不住性子,将李牧撤换。

新任的将领指挥不了李牧的军队,偶尔几次出兵也无法抓住匈奴人的主力,反而伤亡不小。

几次战斗下来,赵王被迫将李牧派回。

李牧开始拒绝上任,在得到赵王不会干涉用兵后才回到部队。

见李牧回来,赵军士气高涨。

经过几年的训练,李牧已经练成了一支十多万人的强悍精兵,让人望而生畏。

这边,匈奴人还茫然无知,一味认为李牧无能。

南下期间,匈奴非常嚣张,甚至围绕着赵军营垒乱转、表演马术、斩杀捉到的零星战俘、公开奸淫捉到的赵国妇女,对赵军百般羞辱。

此时赵军从上到下群情激奋,发誓要和匈奴决战,保卫国家和人民。

这样一来,赵军如何能够不胜?

见时机已经完全成熟,李牧终于开始了战略决战。

通过潜入匈奴阵营的间谍情报,李牧得知匈奴各部落再次集中起来,又联合东胡和林胡,共计 10 万骑兵,准备南下再次攻击赵国。

确认情报的准确性以后,李牧开始了作战部署。

战役的关键,在于要将匈奴人引入赵国境内以合围歼灭。这并不容易,为此李牧用尽方法迷惑敌人。

首先,他命令大批牧民驱赶数千牲口在边境放牧。

匈奴骑兵一来,这些牧民奉命丢弃牲畜逃走。匈奴先锋虏获大量牲口,认为此次赵国并没有准备,兴奋之余让余部迅速倾巢而来。

不过,匈奴人终究是马背上的战士,开始还是比较慎重的。先锋部队走走停停,观察赵军是否应战。

在这种情况下,李牧命令数千老弱赵军拦截,许败不许胜。

这数千人刚和匈奴先锋交手,就大败,丢盔弃甲逃走,匈奴人追击斩杀了一通,大获全胜。

由此,本来就极度轻视李牧和赵军的匈奴人,认为赵军又会不战而逃,更是没有任何顾虑。

各部落都急于先一步进入赵国抢夺战利品,不觉放弃谨慎,疯狂抢先南下。

于是, 10 万匈奴骑兵,浩浩荡荡、昂首扩胸,杀入赵国境内。

这边,李牧得知匈奴人中计,立即集中了全部精锐主力迎战:战车 1300 辆,战马 13000 匹,勇于冲锋陷阵的精锐步兵 5 万人,善射的弓兵 10 万人。

这些部队训练多年,战斗力极强,士气更是高涨到极点。

官兵纷纷表示,不需要任何奖赏,也要入侵的残酷敌人决以死战。

于是,匈奴大军首先遭遇了赵军正面的主力。

李牧这么多年来示弱的结果,让匈奴人狂妄到了极点,根本不把赵军放在眼里。匈奴人认为只要全军一次冲击,赵军一定会溃不成军,夹着尾巴乱窜。

数万匈奴骑兵耀武扬威的集结起来,向李牧的正面猛烈冲来。

按照以往的战术,匈奴人冲击到赵军的阵前,立即射出大量的弓箭,通过远程火力先重创赵军。

没想到,此次迎接他们的是赵军 10 万精锐弓箭手。

这些弓箭手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更有强弓硬弩以及金属箭头,更有甲防御敌人弓箭的衣甲。

双方激烈对射中,匈奴骑兵完全不是对手。

在赵军可怕的箭雨下,匈奴骑兵一片片的被射死。匈奴射过去的箭雨,却软弱无力,动摇不了赵军的阵脚。

匈奴人极为震惊,这是以往多年战争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下子就懵掉了。

不过,匈奴人毕竟是英勇的战士。

无奈之下,他们立即转为猛烈的冲锋,试图近距离肉搏,冲散赵军的箭阵。

在没有马镫的当年,骑兵近距离肉搏非常危险,这完全是败中求胜的方法。

没想到,冲锋的匈奴骑兵,却遭遇了 1300 辆赵军的战车。

这是古代的坦克,赵军战车不可能可以利用车速进行激烈肉搏,上面的弓弩手还可以持续射箭。

战车兵可以站在车辆上挥舞兵器,双脚可以借力,而匈奴骑兵一旦武器打空,往往会落马摔死。战车的长戈可以达到 2 米,而受技术限制,匈奴骑兵战刀才不过半米长。近战也完全是一边倒!

在赵军战车冲击下,匈奴骑兵远程近程都不是对手,很快溃不成军。

在正面交锋的同时,李牧迅速派出精锐步兵和骑兵进行两翼包抄,切断匈奴人的后路。

这里是赵国境内,赵军对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1 万 3000 名骑兵首先行动,击溃了匈奴后方殿后的小股部队,一举切断了退路。

稍后,赵军精锐步兵也纷纷赶到,配合骑兵形成了完整严密的包围圈。

此时匈奴人才感觉不对,考虑全军撤退。

遗憾的是,匈奴人并没有统一的指挥,数十个部落只能散乱的互相联络,分头向后撤退。

结果,他们很快撞进了李牧的包围圈。

此时匈奴、东胡、林胡各部落已经失去联络,各部如无头苍蝇一样乱窜。

无论他们撤退到哪里,都会遭遇赵军步兵、骑兵和弓兵的迎头痛击,丢下大片的尸体。

与此同时,李牧指挥部队迅速收拢包围圈,战车、步兵、弓兵、骑兵巧妙配合,四面推进。

此时,匈奴骑兵又体现出自己的弱点。他们毕竟是武装化的牧民,能胜不能败。遭遇毁灭性打击后,匈奴各部落出现了全线的溃散,部落领袖也控制不住自己的部族。匈奴人分为几十股,四处乱窜突围。

于是,下面的战斗成为一场单方面屠杀的歼灭战。

赵军迅速收拢包围圈,数日之内就将匈奴骑兵基本歼灭。

此次匈奴、林胡、东胡被歼灭高达 10 万之众,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几乎将草原各部落的男性扫掉了一大半。

赵国战场上,到处都是匈奴人的死尸和失去主人乱窜的战马。战国士兵割下匈奴人的首级论功,人头堆成无数小山。

主战场十多公里范围内,泥土几乎都被染成红色!

此战,匈奴、东胡、林胡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随后十多年再没有 1 骑敢于进入赵国境内。

这边,李牧乘胜追击,先将蔚县以北的襜褴部落全部歼灭;随后,李牧北上大破今天内蒙古东部的东胡残部,后者仓皇向北不毛之地逃窜;余下山西北部的林胡被李牧吓破了胆,单于丢下部落独自逃亡,余部宣布归顺赵国,林胡消亡。

强大汉朝和匈奴鏖战 200 年,才将匈奴打垮消灭。

而李牧同匈奴只进行了 1 次大仗,就将匈奴几乎打垮,太牛逼了。

此战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开创了步兵歼灭骑兵重兵集团的先例。

正常来说,以步兵歼灭 10 万骑兵基本没有可能,李牧却做到了。

李牧创造的这个经典战役,不但前无古人,也是几乎后无来者的。

战国真正的战神就是李牧大将军。

由此,北部战争全部结束,赵国得以击中主力对付南方的秦国。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