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甲午战争时候,陆军还能打为什么之后不能打了?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1 14:00:12 6次浏览

关于问题甲午战争时候,陆军还能打为什么之后不能打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老伊先生谈史】的最佳回答:

谁说甲午战争的清军陆军还能打的?

整个战争中,清军陆军表现极其糟糕:在日本人看来,清军陆军就是日军物资运输大队的水平。

日军的陆军,在甲午战争期间有一支部队叫“缴获炮队”。靠着清军丢弃的武器,都能武装出一支部队,这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此外,日军在战争期间还碰到过粮食危机,但都被清军的“贴心捐赠”给解决了。

清军在成欢之战中,装备和技术条件皆差,在短短的三两天构筑起了极其烂的阵地,聂士成在月峰山上所修建的工事,其简单粗率竟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据目击的日本随军记者报导:“观其堡垒建筑, 笨拙可笑之处甚多。其法是在山岳上直接修建堡垒,掘周围泥土以筑胸墙,呈四方形。 故中央帐幕所在之处,儿乎与胸墙上沿成水平。对胸墙所发射的炮弹,每每掠过胸墙而卒于堡垒中央。其胸墙亦甚薄,上部仅不过五、六寸厚,故村田步枪射出的子弹足能贯穿胸墙。又堡垒外侧乱堆松树枝,其鹿砦粗率已极,并无沟壕环绕。因此,我军一且逼近,则极易冲进堡垒。”

牙山之战,清军不战而全军溃逃,顺便给日军送上了 8 门火炮,以及海量的粮食弹药补给。

凤山之战,清军再次不战而溃,给日军送上了火药、菱铁的补给。

中和之战,4000 清军被四五名朝鲜路人吓得以为日军来袭,前哨胡乱开枪,后队着急向枪声处开火,变成了自己军队的大混战。混战了 3 个小时,才发现打错人了,死伤一大片,然后就溃退了,日军过了半天才赶到,不费一点力气占领阵地,发现满地清军号服和乱丢的武器,打听到事实后把日军都给笑晕了。

金州之战,清军遇敌即溃。日军拿着清军遗弃的火炮,击败了清军。

清军军纪很差,到朝鲜的清军一路抢劫,并且拆房子生火。[宋庆请求查办卫汝贵的奏折里有详细描述]。而这些大爷败退回国后,更是变本加厉:毫无组织纪律,肆意掠夺财物,奸淫妇女,行军也不带粮食,完全靠沿途抢劫,同时还要抓很多民夫。所以日军刚进东北的时候遇到了这种奇哉怪也的场景:日军到达后颇受欢迎,并且给日军打柴挑水,侦察军情,帮助运输的愿当顺民者众多,同时给日军送去很多慰问品劳军。

总之,甲午之战,清军陆军表现更烂,海陆军只有更烂没有最烂。

【2】、来自网友【forever 快乐 162462543】的最佳回答:

这是谁出的题目,水平太低,说实话压根不屑于回答,但不希望大众被误导,现在大众对于甲午战争很多都停留于甲午中日海战邓世昌等海军将领与日海军死战而牺牲的印象之中,但实则,影响力更大的是初始于日军进攻朝鲜半岛而清军驻于朝鲜半岛的陆军实力不济,而后日军未宣而战,直接击沉了清军增援朝鲜半岛并悬挂英国旗的运兵船让朝鲜半岛局势雪上加霜,而日军更是以此为契机扩大对华侵略,所以甲午大海战来了,实际上日海军与北洋水师拼力一战导致北洋水师丧失制海权并退守港口,但其自身也元气大伤,但奈何日本陆军随即从朝鲜半岛为前进基地,击溃清军鸭绿江防线,攻至旅顺,之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随后继续从陆路和日海军配合进攻北洋水师的大本营威海卫刘公岛,而正是由于清陆军的战斗力极差,基本上没有对日陆军进行有效抵抗和打击,才致使北洋水师最后全军覆没,清廷为武装旅顺这个军事重镇花费几千万两白银,经营了十多年,而日军仅用一天时间就攻占了这一驻军有一万四千多士兵的军事要塞,而日军付出四百多士兵的牺牲造成了清军牺牲三千余人并取得其军事重镇的成果。换句话而言,清廷内部贪污腐败,军纪涣散,再有能力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恐怕也难凭一己之力改变战局,而甲午战争恰恰是中日海军对比势均力敌,而陆军的战力差距极大,随即导致当时胜利的天平倒向了日方。题外话,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日军破译了北洋水师的通讯电码,而清廷内部充斥着大量日军间谍,在战争开始前的情报搜集方面,清军早已输给了日方,这也就是为何在甲午海战前清军运兵船能遭到日军精准打击,当李鸿章在战争失败后去日本谈判时,日方早已知道清廷高层告知李鸿章的战争赔款金额底线以及可承受的割让条件,换句话而言,从开战前,到开战后,从清军调动到清军高层的战术方案制定等所有的一举一动,基本上日方了如指掌,而清军却对日军的作战却只能处处被动防守。所以,甲午战争的失败看上去是偶然,毕竟中日陆军和海军账面数据对比,谁也不比谁差,甚至北洋水师吨位亚洲第一,然而,在战争面前,第一要素是人,其二才是武器。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