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你对《论语》哪些句子有自己深刻的见解?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7 23:03:11 5次浏览

关于问题你对《论语》哪些句子有自己深刻的见解?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看透古今】的最佳回答:

“无小人无以养君子,无君子无以养小人”。这是孔夫子一生中,唯一一句有良心的话。在周朝官民一体,互养依存的政治生态中,君子和广大小人百姓是平等的。二者是互相依靠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但孔夫子在如何看待社会问题与民众的关系上走向了歧途。当时的东周,诸侯纷争,唯利是图,没有底线,礼崩乐坏。孔夫子看到这种情况很着急,很想解决这些问题。可他没象文王曾经那样,分清责任,还百姓清白,在君子身上找原因,向君子追究责任(小人无咎,君子吝)。他却相反,认为君子没有错,君子始终都是完美的,无可指责的。而是广大小人群众不好,是小人百姓过错咎丑多,把社会搞乱了。所以,孔子及其追随者们,就大肆搜罗广大小人百姓的过错咎丑,以此为据对广大小人群众横加指责,大加挞伐,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由于他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错了。尽管奔波了一辈子,也没能解决道德缺失,礼崩乐坏的社会问题。倒是给后世的腐儒们污化,谩骂广大小人百姓,留下了不良依据。他老人家,由一个深谙官民关系的明白人,沦落为人民群众的公敌。这不能不说是他他人生的一大悲哀。

【2】来自网友【刘老师 96283】的最佳回答:

《论语》中令我启迪深刻的一句话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来自网友【田野 4616】的最佳回答:

《论语》中大量做人智慧存焉,仅择一二分享: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巧言令色,鲜矣仁。”

【4】来自网友【环评红楼】的最佳回答:

《论语》共 20 篇,512 章,15900 个字,记录了孔子及其门第子的语录。其中,孔子关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论断很多,像一座座灯塔,指引着我们踽踽前行。

但是给我印象最深、指导意义最实用的语句,当属子夏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張篇》)。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学习要广博,“六艺”要学,“文行忠信”要学,争做“君子儒”,不做“小人儒”。

同时,要立下恒志。孔子曾引用恒卦的爻词,说明做事为人的“笃”:“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切”就是扣题、切入;“问”就是《中庸》里说的“审问之”;“近”就是孔子所说的“近取于譬”,就近、眼前的意思。“思”就是孔子提出的“九思”。

子夏得到孔子智慧真传,后来成为魏惠王的老师,帮助魏国率先实现大国崛起。

【5】来自网友【道咸斋】的最佳回答:

至少一半的章句都有深刻的意义,而且不是当下流行的解读方式。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惟女子与小人……

君子……小人……(十三组)

……

都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