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脾胃不好的人,到底该不该吃晚饭?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8 18:05:41 6次浏览

关于问题脾胃不好的人,到底该不该吃晚饭?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中医朱苏妮】的最佳回答:

首先不管脾胃功能怎么样都要吃晚饭,规律的三餐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食物是人体气血营养的主要来源,每个人都脾胃功能状况都不一样,体质也有所不同,饮食机构自然不一样。今天给脾胃不好的人有关饮食和调理的几点建议:

1、一定要规律三餐

规律的三餐饮食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是我们营养的来源,脾胃虚弱的人建议要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一定要吃早餐。脾胃需要慢慢养。

2、不吃宵夜

脾胃虚弱的人不适合经常吃宵夜很难吸收运化,还会给脾胃带来负担增加问题的出现,最常见的就是胃肠道的积滞,便秘,胃胀胃痛打嗝等症状。

3、少吃肥甘厚腻生冷甜腻的食物

少吃肥甘厚腻和寒凉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非常伤害脾胃,使脾胃功能越来越多,体质也会越来越差。

4、按照自身的体质和季节来饮食

多吃五谷和蔬菜和少量的肉食待脾胃功能慢慢恢复再逐渐增加和调整。尤其是要按照季节来选择食物少吃反季节的食物。要顺应自然规律。有需要的可以请专业的医生帮忙调整。

【2】、来自网友【鲁南小郎中】的最佳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不光是脾胃病治疗问题,也是脾胃养生问题,我认为,脾胃不好的人,还是应该吃晚饭的,与朋友们浅谈如下。

一、脾胃养生文献:

《尚书》中指出:”食哉惟时。”

《黄帝内经》云 “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

《养病庸雷》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

唐代,孙思邈主张:“善养生者,常须 少食肉,多食饭。”

以上文献,足以看出,古代医家对脾胃养生非常重视,讲到了需要按时、细嚼慢咽、适温、营养均衡等。《黄帝内经》中指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可见脾胃养生的重要性。中医上又讲到脾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可见脾胃养生所占比例之大,之重要性。

至于脾胃不好的人,该不该吃晚饭,我认为是应该吃的。早在《尚书》中指出:“食哉惟时。”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有规律地按时吃饭,不然人的一天不能及时提供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对身体是有影响的。晚饭还需要提供人体一夜的营养供应,好第二天,精力充沛,从事第二天的工作,特别是体力劳动者更为重要。所以晚饭还是需要吃的。

二、那脾胃应怎样做好养生呢?浅谈以下:

1、按时规律饮食:分早、中、晚,定时吃饭,早上吃饱,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少吃零食,这样,脾胃也有充足的时间得到休息,脾胃之气不过于消耗,过劳耗伤脾气。

2、细嚼烂咽:《养病庸雷》中说:“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 狼吞虎咽不可取,会损伤脾气(脾主运化),损伤胃气(胃主腐熟水谷)。狼吞虎咽,食物得不到充分咀嚼,胃难以腐熟,脾难以运化升清(吸收精微物质),西医上就是胃难以消化吸收食物。

3、食物不可过热过凉:过热过凉都容易伤脾胃,过热容易内生胃热,过寒容易寒邪直中脾胃,损伤脾阳。西医上讲容易对胃有刺激,伤害胃粘膜。

4、饭后不可过怒:怒伤肝,肝疏泄气机异常,就不能正常疏泄脾胃,脾胃气机异常,脾气不能生,胃气不得降,脾胃运化腐熟失常,影响对食物的运化(西医指吸收),胃的腐熟(西医指消化)。

5、营养均衡:《素问》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 益,五菜为充。”荤素要搭配合理,营养均衡,人体才能不缺营养,也不至于营养过剩。

6、注意食物清洁卫生:腐败的食物或者污染的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因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

7、不可过饥过饱:过饱脾胃难以消化,引起腹胀,食物久留肠胃,会郁而化热,出现嗳腐吞酸,就是有伤食味。过饥人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物质,会消瘦。

8、不宜过食辛辣,少饮酒:过食辛辣,酗酒,都会内生湿热,湿热中阻于胃,出现反酸烧心,腹胀腹痛。

9、饭后适当运动:有句谚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一小时后,适当运动,有助于脾胃运化。但不可饭后立即做运动,脾胃不易运化食物。

10、不可过劳:劳者耗气,过度劳累会损伤脾胃之气,运化腐熟功能下降,人也就不想吃饭了。

11、有脾胃需要及时治疗:脾胃病需要及时治疗,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好,影响对食物的运化腐熟,人体不能及时得到营养物质,会消瘦。

以上对晚饭该不该吃的问题、以及脾胃养生作以浅谈,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祝愿朋友们,脾胃杠杠好,吃嘛嘛嘛香!若朋友们对脾胃养生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文下可以留言,互相探讨!

(温馨提示: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