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两百年里打了十次战争,俄罗斯为何总要死磕奥斯曼帝国?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9 08:10:11 4次浏览

关于问题两百年里打了十次战争,俄罗斯为何总要死磕奥斯曼帝国?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坐古谈今】的最佳回答:

题主说两国 200 年里爆发了 10 次战争并不确切,从 1676 到 1923 年,其实共发生 12 次战争。但两国其实从 1430 年开始就逐步爆发冲突,从 1430 年到 1570 年,奥斯曼帝国的臣属国克里米亚汗国就开始入侵莫斯科公国。

(1)两者都是从小国变成大国强国,但奥斯曼强大得早,后来强大者只有打败前个才可能成为强者。原因很简单,两国属于在同一地区发展,一山难容二虎

莫斯科公国和奥斯曼土耳其成立时间差不多。奥斯曼一世在 1299 年建立国家,伊凡一世 1328 年建立了莫斯科公国,由此,两个国家都进行了不断地扩张。起初,两国都是小国儿,但最终成为广袤的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 1389 年,奥斯曼打败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从这时起,奥斯曼就不再是小国了。到了 16 世纪苏莱曼一世时期(1502—1566 年)成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从巴尔干地区到中东、北非地区所占领土 550 万平方公里。

莫斯科公国就没那么幸运了。

到了伊凡三世大帝在 1462 年登位时,莫斯科公国才算站稳了脚跟,不再是一个被人小看的国家。也就是从那时起,奥斯曼和俄罗斯之间才开始爆发战争。

(2)奥斯曼帝国在崛起过程中,从扶植代言人克里米亚汗国对阵莫斯科失败后,采取“绥靖政策”使得莫斯科公国趁势崛起

从 1400 年到 1570 年,奥斯曼帝国与莫斯科公国之间并没有直接战争,奥斯曼和拜占庭一样都是站在幕后指导波兰、立陶宛、瑞典、克里米亚汗国等东欧强国与莫斯科公国鏖战。

从 1570 年开始,四方与奥斯曼一起围战莫斯科公国,双方各有胜负。当时,正巧是“恐怖的伊凡”执政,双方打得很顽强,但最终莫斯科坚持住了并逐渐强大。

在这一过程中,奥斯曼帝国趁波兰-立陶宛战败竟然和莫斯科瓜分了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区,致使反莫斯科公国同盟崩溃。

(3)奥斯曼帝国灭掉了拜占庭帝国,这个对莫斯科公国有最大影响的“精神母国”。莫斯科公国因为继承“拜占庭恩惠”而强大,自然要以打败“灭亡拜占庭”的国家作为提高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

1453 年灭掉了拜占庭帝国,攻占了君士坦丁堡。而伊凡三世在 1472 年,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为后。开始打造“第三罗马帝国”这一概念,并将自己打造成“东正教的守护者”“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等概念。

由此,极大地的笼络了俄罗斯,并将俄罗斯民族的心理逐渐定型——服从威权。

【2】、来自网友【鸿鹄高飞一举万里】的最佳回答:

俄罗斯国土面积全球第一、人口数量全球第九、GDP 总量全球第十一位,拥有 113.4 万人、400 枚洲际弹道导弹、2.5 万多辆坦克、6000 架各型现役战斗机、146 艘大型水面舰艇,拥有核武器,综合军事实力世界第二;土耳其国土面积全球第 37 位、人口数量全球第 19 位、GDP 总量全球第 17 位,现役部队 63.9 万人。无论从哪方面看俄罗斯的国力都远远强于土耳其,然而如果我们现在穿越到三百多年前,那么一定会被告知:土耳其远远强于俄罗斯。事实上当时的俄罗斯仅仅只是一个蜗居莫斯科的小小公国,土耳其却是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疆域面积高达 550 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在此后的两百余年间俄罗斯和土耳其先后爆发过十次战争,俄罗斯愣是通过这一次次战争踩着土耳其实现了自己的大国崛起,而土耳其则由一个世界级的大帝国被压制成蜗居小亚细亚半岛和伊斯坦布尔的中东区域大国。那么俄罗斯为什么会在两百余年的时间里持续死磕土耳其呢?

1453 年 5 月 29 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君主穆罕默德二世攻破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随即被重新命名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伊斯坦布尔。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公主带着拜占庭帝国的国徽辗转来到俄罗斯,东正教的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俄罗斯。然而这只是俄罗斯单方面的看法,土耳其可不这么看——虽然土耳其主体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但仍在原拜占庭帝国的土地上扶植了东正教牧首,所以土耳其自认为继承了对拜占庭帝国东正教徒的统治权。以拜占庭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的俄罗斯号称第三罗马,从此收复东正教圣地君士坦丁堡就成为俄罗斯维系国内民族团结并争取其他信奉东正教的民族的口号,而实际控制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就成为了俄罗斯的眼中钉肉中刺。

俄罗斯民族是属于斯拉夫语族的民族,土耳其则是属于突厥语族的民族,而在历史上俄罗斯和土耳其又分别以斯拉夫语族和突厥语族的盟主自居,分别鼓吹泛斯拉夫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偏偏在南俄罗斯草原上生活着大量突厥系民族,而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治下的巴尔干半岛生活着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斯拉夫民族,这意味着双方各自鼓吹的泛斯拉夫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其实无异于挖对方的墙角。要想稳固内部统治,又必须确保自家墙角不被对方所挖。在这种犬牙交错的情况之下俄土关系想不紧张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1703 年之前的俄罗斯是一个事实上的内陆国,尽管当时在俄罗斯北部有着漫长的北冰洋海岸线,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俄罗斯的军舰和商船根本无法在北冰洋航线上破冰而行,所以当时的俄罗斯实际上是没有通向海外的出海口的,这就使俄罗斯被排除在大航海时代后日渐形成的国际贸易体系之外,同样俄罗斯也无法通过海洋将自己的政治军事影响力向海外辐射。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梦寐以求朝思暮想希望获得属于自己的出海口,而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都城伊斯坦布尔恰恰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这里是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欧洲之间的咽喉要地,俄罗斯一旦得到这里就能自由进出于地中海,这无疑是对俄罗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的。反之如果任由土耳其控扼黑海门户,这就堵住了俄罗斯通向地中海进而走向世界的出海口,实际上等于卡住了俄罗斯的经济命脉航线。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