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康熙初见12岁乾隆的时候就喜欢他?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22:54:14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康熙初见 12 岁乾隆的时候就喜欢他?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小文观史】的最佳回答:

康熙第一次见孙子弘历的时候,弘历都快 12 岁了。

孙子都十岁了,还没与爷爷见过面?这要是在普通人家,无异于天大的笑话。但是对于子孙兴旺的帝王家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康熙皇帝一生共有 35 位儿子,除去早年夭折的,长大成人的也有 20 位。而这 20 位儿子给他生下的孙子就有 100 多个。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康熙皇帝日理万机,这一百多个孙子,就算康熙皇帝每天见一个,也要轮个百来天。孙子们没见过爷爷,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不过,康熙皇帝与乾隆的祖孙初见,弘历既没有排号,也没有预约,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地“顺其自然”。

公元 1721 年 3 月 15 日,离康熙过 67 岁大寿还差三天,四皇子胤禛在圆明园牡丹台设宴,邀请康熙老爹来喝酒赏花。

康熙皇帝近两年精神大不如从前,尤其是九子夺嫡事件,闹得他脑袋嗡嗡响。对于亲身经历过手足相残惨剧的康熙来说,他实在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将这种悲剧重演。

有时候康熙心烦意乱的时候,他会出宫透透气。他晚年去得最多的地方,应该就是四皇子胤禛的园子。

胤禛喜欢种花养草、逗鸟喂鱼,相比于那些对皇位虎视眈眈的皇子,他总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态度。

而且,胤禛从未加入任何党派,他自诩“天下第一闲人”。每日不是坐在家中读书,研习佛法,就是在园子里养花种菜,堪称一股清流。

老四虽然不争不抢,但是他的工作能力倒也出色。譬如康熙帝曾指派他办理太后丧事、清查仓米发放弊端等事,他都能完成得快速且周到。

想到这个老四,康熙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不少。所以,胤禛的圆明园,自然成为他散心的去处。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晚年时一共去了十一次,这是其他皇子无法比拟的。

胤禛虽然远离朝廷中心,但散心工作却做得非常到位。

这不,1721 年的春天,老四又给皇阿玛来信了。他在信中提及园子里上百株牡丹开得正旺,恭请父皇前往观赏,共享家宴。

“也好,就当是出门散散心了。”康熙皇帝放下手里的奏折,动身前往牡丹园。

圆明园内牡丹台鲜花盛绽,姚黄魏紫,争相斗艳。康熙看到此情此景,心情也随之大好。

父子俩品酒赏花,聊得正欢,这时候,胤禛的母亲德妃说道:“四阿哥的儿子弘历经常嚷嚷着想见皇帝给您磕头祝寿呢”

胤禛也在旁边附和道“您的两个孙儿打生来还没见过您呢,今年都有十多岁了,要不要带他们来见见您?”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见见自己从未谋面的孙子倒也不错,康熙便随口答应:

“那带他们来,我瞧瞧吧。”

雍正的这两个儿子,正是弘历和弘昼。

弘历和弘昼一起走到爷爷康熙皇帝的面前,还没等康熙仔细瞧,弘历就先跪倒在地,磕头说道“孙子弘历给爷爷磕头,恭请万福金安。”

弘历声如洪钟,康熙皇帝不经意地朝弘历看了一眼,结果竟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是什么原因,令康熙顿觉手中的美酒也不香了呢?

只见弘历样貌清秀、一双大眼睛充满了灵气和沉静,一点都没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

别的皇孙见到康熙,都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而弘历却颇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他抬头挺胸、声音洪亮,面相也机灵喜庆。

康熙不由得在心中惊叹:这孩子长得也太像年轻时候的我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旁的弘昼慢半拍地照着哥哥弘历的样子给爷爷磕头,康熙皇帝的语气就平淡多了,只说道“免礼平身,坐下吧”。

没想到弘历刚刚起身,他又噗通一下又跪下了。

康熙不解地问他道,“刚才不是行过礼了吗?”

弘历不紧不忙地说“刚才是拜见皇帝,这是给皇上拜寿的。孙儿弘历恭祝爷爷万寿无疆!”

自古礼多人不怪,康熙见到如此乖巧懂事的弘历,决定考考弘历:“你可知爱新觉罗的意思?”

弘历回答:“爱新觉罗便是金子”。

康熙又问:“那么世界上最贵的可是金子?”

弘历回答:“不是金子,而是仁义,仁义可贵,千金难买”。

康熙摸了摸胡须,笑得眉眼都弯了。他喊弘历走到自己跟前,慈祥地问他在读何书,是否会背?

弘历答曰:在读《爱莲说》。

随后,他拿出自己过目不忘的看家本事,将全文一字不差地背出,还把章节含义细细讲解了一遍。

弘历的表现,令康熙又惊又喜,对弘历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按《清高宗实录》中所说的是“见即惊爱”。

随后,康熙还点名召见了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

钮祜禄氏的谈吐也是落落大方,康熙十分满意,连声称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

后来事实也证明,这个普通的女子,果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有福的太后之一,长寿延年,尽享荣华。

家宴结束后,康熙回了宫。

几天后,宫里的太监到圆明园,让胤禛写下了弘历的“八字”带进宫去,呈送康熙。

康熙笃信风水命理,在康熙六十年的时候,年羹尧打算进京办事时,康熙帝就曾建议他找下京中某位相术师算下某件事,年羹尧上奏回复称打听到此人不怎么老实,就不去了,康熙帝却在奏折上批:“此人原不老诚,但占得还算他好。”

说明在此之前,康熙帝已多次找过该相术师占卜算命,而且效果还不错。

而这次,康熙要来了弘历的生辰八字后,很显然就是他对弘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对弘历的运势进行分析。

最终的推算结果显示:弘历有天子之福。

听到这个消息,康熙当机立断,命人将弘历带回宫中,亲自授课抚养。

那么,乾隆的生辰八字,究竟有多么玄妙呢?

在 1929 年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就有乾隆生辰八字的详细介绍和专业的评语:

乾隆八字:辛卯(康熙五十年)、丁酉(八月)、庚午(十三日)、丙子(子时)

此命贵富天然,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

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弘历)大富大贵,子孙众多,寿命长久。

这种命格,无异于抽中了“上上签”。

这个结论,对晚年的康熙来说,实在是最能安神去燥的和沐春风。

就这样,弘历被康熙接到宫中。

弘历从小机灵嘴甜,他除进皇宫看到了康熙,便赶紧跑过去。由于跑得得快,弘历不小心摔了一跤,他连忙爬起来继续跑,跑到康熙面前又噗通跪倒请安。

康熙问:“你为什么如此着急,是不是摔疼了?”

弘历不假思索地说道:“我想早点见到爷爷,下次不敢了”。

康熙颇为感动,从此他将弘历养在宫中,祖孙二人开启了祖慈孙孝的相处模式。

只要一有时间,康熙就让弘历陪在一旁。

康熙批阅奏章时,弘历就在旁边研磨写字;康熙会见大臣时,小弘历就乖乖坐着旁听。

盛夏时节,康熙皇帝带着弘历前往避暑山庄,康熙泛舟湖上,弘历在山上玩耍,看到龙舟,他急忙跑了过去,急得康熙站在船头高喊:“慢点跑,别摔了”。

祖父焦急的声音印在弘历的脑海里,六十年后他在诗中《晴碧亭忆旧》还提到这件事。

有了弘历的陪伴,康熙人生中最后半年的时光更加温情。

除了陪玩、陪读之外,康熙还亲自教他射箭、使用火枪。

弘历天分很好,第一次练习就连中五矢,康熙非常高兴,还赐给他一件黄马褂。

在一次围场射猎中,康熙用火枪射中了一头大熊,大熊轰然倒地。

康熙决定历练一下弘历的胆量,便对弘历说道:“你过去检查一下,如果黑熊没死,你就再补射两箭”。

谁知,平时动作敏捷的弘历,这次却有些走神,他似乎是没听清康熙的话,愣在了原地毫无反应。

经旁边人的提醒,弘历这才慢腾腾地准备上前。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弘历策马前去查看的时候,那只大熊突然站起来了,它朝着弘历冲了过来。

好在康熙皇帝眼疾手快,他又朝着熊的脑袋开了一枪,这才使弘历幸免于难。

这事让康熙心绪万千,如果弘历没有迟疑,早一步奔向大熊,估计他已经成为大熊的腹中之物了。一向坚毅果敢的弘历这次竟然磨磨蹭蹭,看来也是命中注定他会躲过此劫。

当天晚上,康熙回到帐中,他对随驾和妃瓜尔佳氏感慨:“这孩子的命太贵重了,他的福气比我还要大啊”。

弘历与康熙相处了半年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皇四子胤禛即位,是为雍正帝。

同年十二月,朝鲜便从敕使那里得知了康熙帝驾崩的讣告和一些情报:

康熙皇帝在畅春苑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

画个重点,这段话中康熙所说的“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说的就是将弘历将来会被封为太子。

这绝非康熙的预言,更像是一个嘱托。

这份康熙遗诏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因此雍正登基的背后,一直存在着众多争议。

争议最大的说法,就是说雍正有篡改遗诏之嫌疑。还有人认为,他是凭借着自己的儿子来加分。

不过,这些争议也并非空穴来风,确实不排除康熙因宠爱乾隆而传位给雍正的原因。

正是因为康熙对乾隆的宠爱,才促使雍正突出重围,坐实了皇位,颇有点“父凭子贵”的意味。

早在康熙被皇储之争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雍正皇帝胤禛就开始立“风轻云淡”的人设。

当时胤禛在九子夺嫡的前期没有优势,于是他就不走寻常路,开始“无欲无求”过日子,与其他兄弟和和气气,一副不图功名权力的样子。

但实际上,胤禛只不过是换了个以退为进的方式,他开始化身为关爱父亲的贴心儿子,时不时地在康熙面前刷存在感,来增加自己成功的筹码。

就比如那场带弘历亮相的家宴,胤禛深知康熙皇帝逐渐体力不支,恰逢牡丹花开正盛,于是他就巧借东风,打出了感情牌。

说白了,所谓的与世无争,其实是在背后,做最有野心的布局和争取。

在家宴上,趁着康熙心情舒畅,胤禛漫不经心地打出自己的王牌——儿子弘历。

弘历的表现,令康熙眼前一亮和眉心舒展,这一切都被胤禛尽收眼底。

家宴结束后,康熙派人来要弘历的生辰八字,胤禛就明白了,此次饭局的目的达到了。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反过来说,最了解父亲的,也莫过于儿子了。

当年康熙两立两废太子,一定程度上是考虑到第三代继承人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康熙要立的储君,不仅要本人优秀,储君的后代也不能差。

雍正摸清楚了康熙选储君的参考指标,所以他才借此饭局的机会,把儿子弘历推到桌前,让父亲康熙看到自己下一代的实力。

这无异于一场“赌局”。雍正也绝非毫无把握的盲目自信。胜算的基础就在于乾隆弘历的足够优秀,康熙才会对他另眼相看。

康熙与乾隆的这场祖孙会面,我们不能断定它是雍正的别有用心,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结局走向是符合雍正心意的,也最终促成了他的帝业。

雍正也十分清楚,他能成功登基,他的亲儿子弘历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所以他登基后,也顺理成章将弘历扶上了皇位。

雍正在位期间十分勤政,国家实力得到了空前提高,积攒下了大量财富,所以乾隆完全有资本游山玩水,逍遥自在。

而弘历登基后,他却十分厚待当年那位在爷爷康熙面前表现木讷的弟弟弘昼。弘昼“甘当绿叶”,用自己的木讷衬托出了幼年乾隆的聪慧,由此博得康熙的喜爱和关注,从而保证了“面圣”成功率。

或许这对兄弟俩一开始就经过了雍正的培训演练,契合度超高的父子三人,也最终成为了最大赢家。

【2】、来自网友【侬行盖碗茶】的最佳回答:

乾隆是 12 岁那年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爷爷康熙帝,那时年幼的他还全然不知这一次见面将会彻底地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跟自己 12 岁的孙子乾隆在圆明园“偶遇”了,其实这一次偶遇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纯粹。乾隆的父亲雍亲王并非等闲之辈,他看出自己的儿子弘历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就趁一次闲聊装作无意地跟康熙提起:“您还有两个孙子从生下来都还没有机会一睹他们爷爷的圣颜呢。”康熙听儿子这样说,没有想太多,况且只是跟自己的孙子见面而已。事实上,老康熙并非看不出雍亲王要引荐两个孩子的意图,只是眼前自己的这个儿子也非平庸之辈,就算临时布置给他的任务,从来都能很好地完成,想必他想推荐的人定有值得一见之处。更何况,一享天伦对于此时的康熙也算一件欢喜之事,所以便欣然应允。于是便约定了时间、地点见见自己的孙子。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驾临牡丹台,品酒赏景。刚看到这两个孩子,康熙便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弟弟弘昼倒没是给他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当时的弘历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眉宇间充满了灵气与淡定,相貌上就显示出与众不同。所以在行礼的时候,皇帝也特别注意了他,弘历行为敏捷得体,一点也没有这个年纪的孩子常有的紧张和局促,与跟在他身后的弘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丰富的阅人经验告诉康熙,这个孩子绝对能成就一番大事。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开始询问他的功课。弘历便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并全部清楚地讲解了一遍。这让康熙更加高兴,确定这是他见过的所有孙子当中最出色的一个。但康熙毕竟是一朝明君,不能依靠所谓的感觉行事。清朝是一个封建的王朝,比较迷信生辰八字,康熙更是对此深信不疑,甚至还专门有一个比较认可的“罗瞎子”。所以牡丹亭见过弘历几日后,便命雍亲王写下弘历的八字给自己审阅。

批算的结果正如康熙所料,这孩子的八字果然与众不同。1929 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并附带了康熙六十一年时人的批语。

内容如下:此命贵富天然,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

我国自古的命相之理,是有固定的推算方法的。按命相理论,乾隆的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炼秋金,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术语称为“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

所以又过了几天,康熙又一次驾临圆明园,一顿饭后,宣布了一个影响历史的决定: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此前,康熙仅见过这个小孙子一次,但因为弘历给他的印象的确与众不同,处事不惊慌、不争夺,容貌清秀,充满灵气,加上弘历与众不同或者说具有帝王之象的八字,促使他最终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