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小米粥如何吃才健康?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粥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20:51:39 12次浏览

关于问题小米粥如何吃才健康?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粥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何药师健康科普】的最佳回答:

糖尿病人为什么要谨慎喝粥?

有一个病人是北方人,晚饭顿顿离不开粥,小米粥、紫米粥、大米粥、南瓜粥、白薯粥……十几年前,家里的老人查出糖尿病,全家如临大敌,戒粥了,改成天天喝菜汤,但是老人家喝了一辈子粥了,不习惯喝菜汤。这是很多糖尿病人面临的问题。粥其实就是碳水化合物,经过长时间加工特别容易消化,自然招人喜欢。但是也产生了血糖升高过快的问题。

对于糖尿病人能不能喝粥,我想这不是简单的“yes”和“no”的问题,是一定程度的“yes”,一定程度的“no”。我们可以考虑在粥里边加一些什么东西,让血糖升高过快的问题得到一些解决。

另外,我们之所以让大家谨慎喝粥,除了血糖升得快,还有一个问题鲜为人知,就是低血糖问题。喝粥以后血糖升得快,胰岛素被刺激起来分泌比较多,而且喝粥又占肚子,吃的干粮就会少。如果胰岛素分泌得多,耐消化的东西又少,后期就容易发生低血糖。

所以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粥吗?与其说怕喝完粥血糖会过高,不如说是怕下顿饭前会发生低血糖,因为这种低血糖对老人的打击比高血糖引起的健康问题要严重得多。

小米粥里面加点豆

小米粥如何吃才健康?其实我们还是要通融一点。一方面,努力去控制血糖;另一方面,要考虑需不需要调整一些观念,包括喝粥。假如血糖就高一两个小时,而短时间的血糖升高对后续(比如下顿饭前,以及之后或者第二天的血糖)影响不大,是不是可以一定程度地接受它?

粥,可以巧妙地加一些杂粮,延缓消化吸收,避免喝粥以后容易饿的问题。都说喝粥养人,什么粥养人呢?小米粥养人,但小米粥的纤维相对少;玉米粥又太甜;如果黄豆跟粮食一起吃的话,会使血糖升高变慢,对避免之后的低血糖也有积极的意义。

不同的食物搭配在一起,身体消化起来就会“挠头”,比如它刚刚准备好消化大米,结果发现来了一个绿豆,又要把消化绿豆需要的消化酶调集起来,所以消化的任务就变得复杂了,消化吸收也就被延缓了。

不过杂粮粥也要注意因人而异,有的人加得量太大,尤其是年龄比较大的人,可能消化吸收又存在问题,会胀肚。

观察食物对血糖的近、中、远影响

如何知道喝粥的方法适合不适合自己?我们观察吃某种东西对血糖的影响,包括粥,是用近、中、远分别去考虑的。

近:最近也不要少于 2 小时,吃完了 10 来分钟不到 1 小时去查,没有不高的,按这个方法,就没法吃东西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的是餐后 2 小时血糖。如果喝完粥,餐后 2 小时血糖比不喝粥稍微高 1~2,也应该可以接受。

中:下顿饭前算中。

远:下顿的饭后或者是第二天就算远。

最理想的就是中和远不受影响,而近处受点影响,只要影响不太大,还是可以接受的,跟吃水果是同一个道理。大家喜欢吃的东西往往都具有升血糖快的特点,只要升得不太高,我们也不用刻意去追求近处的血糖过好。

控糖不能以牺牲病人的健康为代价

很多人觉得糖尿病是个受罪的病,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其实真不是这样的,只是怎么吃、怎么喝的问题。糖尿病人在饮食上禁忌比较多,这只是单纯从血糖而不是从整体健康来考虑的。但现在,血糖能够充分监测,我们更理解了营养的深远意义,就可以适当地放开一些,这样人生会更有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多年的临床观察中,发现理想血糖都是病人付出极大的健康代价才能达得到的,有一些人由于用了一些药物,血糖变得理想了,按说是值得庆幸的,但是病人没有食欲,产生了“生无可恋”的感觉,这对我的冲击太大了,所以要重新反思。有一些病人,原来糖化血红蛋白值 9 点多,吃药控制到 7 左右,我本来觉得这是治疗的一个成功之处,但实际上,恰恰是以病人营养衰竭和整个健康下滑为代价的。

所以,对于有些情况,我们是不敢也不能够追求极致的,因为这都是病人用健康为代价得来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应该避免的。

【2】、来自网友【谈健】的最佳回答: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而言,饮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我们制定好了糖尿病药物治疗计划和运动计划之后,饮食的调整就成为了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因素。正因为饮食如此重要,大多数糖友就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坚决杜绝吃某些食物。其实,对于每一个糖尿病的朋友而言,饮食上并没有任何一个食物是绝对禁忌食物,关键在于分量的多少。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度困扰和日益流行的疾病。除药物治疗外,高危人群和已确诊糖尿病的朋友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将它控制在目标之内。尤其是,饮食对患有糖尿病以及有患糖尿病风险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我将重点分析糖尿病朋友究竟能不能吃小米粥?

小米粥有哪些营养价值?

在我国,小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谷物。但是相比大米,小米的利用度却是非常少的。其实小米在营养上,无论是能量数值、蛋白质,还是大量营养素,小米甚至还要比其他谷物更具有优势的。比如在蛋白质含量方面,小米蛋白质含量为 11.6%,而大米却只有 7.2%。

小米中所含的蛋白质是属于优质蛋白,因为它包含重要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等。小米也具有

高含量的钙、铁、锌

等营养元素,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小米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为 8%至 9%,适度摄入可以改善肠道健康。

此外,由于其具有降低其他营养素消化率的特性,这会明显增加葡萄糖的转运时间,从而降低了血液中葡萄糖的比率。而且,我们还在小米中发现了多酚,比如

酚酸和单宁

,它们都是抗氧化剂,能够增加我们身体的免疫力。

小米含有以游离形式结合形式存在的酚酸,最常见的酚类物质是

羟基肉桂酸

,它属于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并具有抗炎活性。此外,小米中的脂肪含量约为 5–7%,其中 74.4%为不饱和脂肪,25.6%是饱和脂肪。需要注意的是,小米不含麸质,它们可替代常见的含麸质谷物引起的胃肠道刺激。

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能不能吃小米粥?

相信大家听说过这样一个事情,那就是患有糖尿病不能喝粥,比如白粥、小米粥等等。无可厚非,食用粥类之后,血糖会快速上升。另一方面,粥类消化速度又是非常快的,血糖又会快速下降。我们在“一升一降”中又会重新感觉到饥饿,这会对我们的血糖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小米,还是大米,都属于谷物。既然是谷物,那必然就含有淀粉。淀粉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可为我们身体提供急需的能量。一般而言,淀粉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消化率类型,即:快

速消化淀粉、缓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

快速消化的淀粉可以在十二指肠被消化和吸收,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进而导致随后的低血糖症。另一方面,缓慢消化的淀粉会在进食后较长时间分解为葡萄糖,因为其缓慢释放的特性,能为糖尿病朋友提供稳定的能力。

而抗性淀粉的特征在于它不能在小肠中被分解,因此被输送到大肠中。从这个角度而言,摄入抗性淀粉,我们不会将其吸收为能量,这对糖尿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益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抗性淀粉的话,我们机体很难得到能量供应。所以,我们看任何一种谷物,不能仅仅只看淀粉类型,更应该关注谷物中含有的其他营养物质。

而小米中虽然仅仅含有 2.9%的抗性淀粉,但是

小米中的淀粉 80%~85%为缓慢消化淀粉

,这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控制餐后血糖。此外,与其他谷物作物(如小麦和玉米)相比,小米的营养成分高,不含麸质且血糖指数较低,能够为我们提供高能量、高膳食纤维、氨基酸平衡的蛋白质、许多必需矿物质,某些维生素和抗氧化剂。无论是哪一种,对于糖尿病的控制都是非常有利的。其实对于糖尿病而言,控制任何食物的摄入量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该怎么吃小米才健康?

饮食在控制糖尿病的发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饮食中的血糖负荷与糖尿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们吃“错”的食物会加速糖尿病的发作。从好的方面来看,虽然小米粥对糖尿病控制具有益处,但是我们在食用的过程中,还是应该注意某些事项,从而增加它对血糖控制成功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在控制糖尿病的道路中,我们不能完全将希望寄托于小米,以及与小米相关的任何食物。

更重要的是,认真执行医生的医嘱,坚持按照正规疗程服用药物。

此外,在上面我已经说了小米属于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但是我们还是

应该注意分量

,毕竟食用过多,多出来的能量肯定对血糖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其实,除了小米,其他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我们也不能完全不忌口,而大吃特吃,结果我们发胖了,肯定是不好的。小米虽然是高纤维含量的食物,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的是,

固态食物永远优于液态

。也就是说,

干饭优于稀粥

。这是因为稀粥的糊化程度很高,很容易被肠道快速吸收,而且血糖的上升程度也要高于干饭。

所以我们宁可吃小米饭,也不能天天喝小米粥。此外,我们在吃小米饭时,坚持

先蔬菜、水果,再主食的原则

。也就是先吃一些低碳水化合物蔬菜。因为蔬菜中也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为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延缓时间,从而防止餐后血糖飙升。

结束语

糖尿病饮食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大多数糖尿病朋友不断注意饮食,但是也还是会出现某些误区。因此,这就需要广大糖尿病朋友不断去摸索,从而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食物和饮食方法。不过大家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应该明白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不一定就对血糖控制有利,我们也是需要考虑其热量水平。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