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怎么才能坚持住不卖出自己的股票?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7 16:47:21 5次浏览

关于问题怎么才能坚持住不卖出自己的股票?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生活如牛】的最佳回答:

因为疫情呆在家里没事,我才重新下载了软件,想看看自己买的股票怎么样了。结果,我只记得账户的后四位,试了几次都进不去。

后来没办法,从网上找到了经理的电话,打过去向他问前几位代码。那个经理态度还倒挺好的,帮我查了持仓信息,然后对我说:“李姐,你这几年怎么没炒?”我说我怎么没炒,我不是一直持仓吗?

那个经理在电话里笑。

其实,我也明白,他一直希望我一直在“炒”,最好今天买了明天卖,这样他们也能挣到佣金。可是,他们才不管我的交易成本呢,哪怕我赔死,只要不离开股市,他们都高兴。

赔的人,是不想离开股市的,其实我知道这一点。就像我老公年轻的时候和别人打牌,留到最后的都是输家,赢家全跑光了。

我理解这一点,也付出了好多代价。刚开始就是听消息,各种消息,也加入过什么群,一天推荐好几个的那种。有的挣,有的赔,赔多赚少。

有段日子忙的团团转,还随时就想看一下股票,好像不看就要失去多少机会一样。

后来,我也跟一个大哥学,也学精了,他是选好股票就把交易系统删掉,等交易所的人多了才去交易所卖股。我也学着他操作。

我买的都是本地国企股,虽然效益都不太好,但也不差,最起码没退市风险。我买的时候都选择比较低的价格,一般是连续下跌的时候,是分两到三批买。等全仓的时候,就把软件删了。

还行,比存款强,我也知足。

【2】、来自网友【白猫财眼】的最佳回答:

普通散户之所以拿不住股票,最大的问题在于所有的交易行为都没有统一的标准。

当标准缺失的时候,交易行为就是扭曲变形的,因为受到了市场情绪的影响。

我对于一只股票卖出的标准只有两条。

第一,中长期趋势发生改变。

资金入市带来了流动性溢价,股票将长期处于上涨通道,这取决于资金的共识。

一旦资金本身产生分歧,并且绝大多数资金觉得股票本身贵了,就会开始卖出股票,趋势就会出现反转。

当然,每个人判断趋势的标准不同,我是按照 20 周均线判断个股和大盘的中长期趋势的。

第二,业绩发生了不可逆转的下滑。

每一只股票背后,是一家上市公司。

支撑一家上市公司持续不断吸引资金入场的,肯定不是单纯的讲故事,背后一定有业绩支撑。

所以,当一家上市公司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降,且预期不会在短期内改善的,我也同样会选择卖出。

因为股票本身开始变质,就不再值得长期持有。

所以,当一只股票出现长期走好,不触发我定下的两条标准时,没有任何理由会让我卖出自己手里的股票,哪怕中途有波折,哪怕短期出现大涨大跌,都不会受到任何情绪影响。

每一次卖出之前,一定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卖,什么原因,是趋势改变,还是业绩问题。

在股市中,人一旦有了原则,就不会离成功太远了。

情绪,是炒股路上的绊脚石

人本身不是机器,一定会有情绪。

市场本身,这一定是带着情绪的。

就好比上涨的时候成交量偏大,下跌的时候成交量偏小,本质上就是因为情绪的波动造成的。

同样的,追涨杀跌本身也是受到情绪的影响。

可以说,绝大多数散户,在做交易决策的时候,都是带着情绪的。

这本是人的天性,只不过在股市中成了人性的弱点。

大资金的操盘是不带任何情绪的,散户的情绪化成了这些资金低位获取筹码入场,高位桃之夭夭的资本。

在真金白银面前,贪婪、恐惧、犹豫、担心等情绪,被一次又一次的放大。

卖了怕涨,拿着怕跌,结果最后就是见利就走,小亏就割,大亏死扛。

散户永远成了赚小钱亏大钱的那一方。

其实,情绪本身一定是存在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只不过,在任何的交易环节,不能带着情绪去做判断,主观臆断未来的行情,往往出错概率比正确概率要高。

因为慌乱的人多了,与之对立的资金就可以有所作为了。

情绪,始终是股票交易路上的绊脚石。

标准和原则,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股票交易只有三件事。

第一,买什么样的股票?

做投资,必须明确投资标的。

股票有高价低价股,有大盘小盘股,有绩优股和垃圾股,有白马股和黑马股,还有各种衡量股票优劣的维度。

明确自己想买的股票是什么样的,哪个行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市值的范围,股价的范围,净利润的范围和成长空间,未来的发展前景,当下成交的情况,等等。

连想买什么都没搞清,只是看到一串代码,一个价格,就无厘头买入,连公司做什么的都不清楚,能赚到钱吗?

第二,什么时候买入?什么形式买入?

选好股票后,是当下买入,还是等下跌买入,是一次性梭哈,还是分批建仓。

到底是追涨买入,还是等着回调入场。

这些都要有答案,如果没有,那么当下买入就是最合适的。

第三,什么时候卖出?哪种情况下卖出?

这个问题是最关键的。

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股票如果一直涨,其实可以一直拿着。

在买股票的时候,就要想明白,什么情况下会卖股票。

因为大盘跌了卖股票,还是个股跌了卖股票,因为跌多少要卖,还是涨多了可以卖,因为市盈率偏高了要卖,还是业绩变差了要卖,因为股价走出头部形态了要卖,还是监测到大资金出逃了要卖。

这个问题特别特别关键,直接决定了能不能拿的住大牛股。

股票交易的三个事情,如果都想明白了,想透彻了,那么再也不用担心把股票卖飞了,也不用担心会被深套。

坚持不卖,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选择

如果真的想要不卖股票,只要把交易密码让身边的人换掉,直接把账号锁了就行。

这个本质上不解决问题。

有一部分价值蓝筹股值得长期拥有,但事实上,绝大多数股票并不值得长期持有。

很多散户在情绪上会存在被害妄想症,认为主力资金就是想要自己手里带血的筹码,只要自己不割肉,谁都抢不走。

可事实是,主力资金建仓,要么是把股价打出新低,然后拉升建仓,要么就是直接拉升建仓。

我们都知道,只有上涨,交易才会活跃,才会有筹码出来。

所以下跌途中,大资金是不建仓的,所谓的建仓只是拿了筹码继续往下打压价格用的。

在没有主力资金关照,成交量极度萎靡的个股身上,死拿着筹码,意味着损失不断扩大,本金被不断蚕食。

交易讲究顺势而为,势不在,不强求。

很多人因为要拿住股票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导致越陷越深。

注册制时代,死死拽着垃圾股不放,终将走向灭亡。

唯一值得拿的一类个股,就是我们眼中的成长股,不管是业绩成长,还是价格不断上涨。

回过头来说,只要明确自己卖出的理由,卖出的标准,卖出的原则,就不会错失大牛股。

炒股这件事,既要有标准有原则,又不能太认死理太偏执。

行情不仅千变万化,还会与时俱进。

只有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对股票市场的认知,才能走在别人前面。

如果市场真的只有 10%的人能赚钱,那为什么自己不去做那 10%。

如果你觉得自己就是那 70%亏钱的人,那为什么不及早收手,退出股市呢?

永远为成功找方法,不要为失败找理由。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