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丰台大营到底有多少人?为什么是雍正帝成功继位的关键?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11:19:57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丰台大营到底有多少人?为什么是雍正帝成功继位的关键?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追着梦想奔跑 Vlog】的最佳回答:

丰台大营到底有多少人?

丰台大营主要都是八旗子弟,有超过 40000 多人,全都是骁勇善战,是一支精锐之师。

康熙年间丰台大营有四万人,到了乾隆年间丰台大营一分为二,分成了锐键营与丰台大营,每个营有两万余人。当时雍正帝登位时,通过十三阿哥稳定了丰台大营的人,所以他才可以成功继位。

清入关后,将八旗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在京八旗,也叫“京旗”,一个是直省八旗,称“驻防八旗”。如果再细分,那么还有一个畿辅驻防。前面两个很好理解,关键是畿辅驻防。

清代的八旗军队总人数约为 20 万人,京旗约 10 万,直省和畿辅驻防约 10 万。京旗驻防在北京内城。清定都北京后,将内城的汉人全部逐出,将北京内城分为八个区域,由八旗分别驻守。

京旗分为左右两翼,左翼为:镶黄旗(驻皇城东北角,安定门两侧、东直门北侧),正白旗(驻皇城东侧,东直门南侧),镶白旗(驻皇城东侧,朝阳门南侧),正蓝旗(驻皇城东南角,崇文门两侧)。右翼为:正黄旗(驻皇城西北角,德胜门两侧),正红旗(驻皇城西侧,西直门南侧),镶红旗(驻皇城西侧,阜成门南侧),镶蓝旗(驻皇城西南角,宣武门两侧)。


在军事系统上京旗又有不同的军兵种组成。具体分为骁骑营、护军营、步军营、前锋营,这四大营是八旗中的精锐。此外,还有虎枪营、火器营、健锐营、善扑营、神机营等,这些营属于特种兵。

自康熙晚年以后,尤其是雍正初年,随着圆明园的营建,京旗的驻防方位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八旗各旗又抽调一部分兵力守卫圆明园。

畿辅驻防顾名思义,就是驻防在京师附近的军队,主要职责是拱卫京畿。畿辅地区的八旗驻防军共有 8 处,分别是:沧州、保定、天津、郑家庄、采育里、山海关、密云、热河。

从地图上来看,这 8 处驻军分布在顺天府、保定府、天津府和永平府。若是以京师为参照中兴,采育里最近,其次是密云,然后依次是天津府、保定府、沧州、郑家庄、山海关、热河。

从兵力配置上来看,以上八处驻防军人数普遍不多,沧州为 525 人,采育里为 55 人,保定府为 526 人,天津为 2251 人,郑家庄为 621 人,密云为 1935 人,山海关为 1128 人,热河为 2261 人,总计 9302 人。

不难看出,清代的八旗驻防中,不管是京旗还是外旗,都没有丰台大营这个机构。这恐怕和大家想象中有不小的出入。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清代统治者都不可能在丰台驻军,原因有两个。

其一、距离京师太近

丰台现在是北京的城区,清代时属于南郊,清末时划为城属区。满打满算,丰台和京师不过几十里的路程,如此短的距离,完全在京旗兵力的覆盖之下,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抵达。

离京师南面最近的畿辅驻防地是采育里,这里里京师的距离也不过上百里,正南方向又有天津府、西南方向又有保定府,这两个地方都有规模不小的八旗驻防军。丰台正好夹在中间,完全没有必要设防。

此外,京师除了八旗驻防军还有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这两个衙门,它们下属的还有几万军队,只不过这些军队大多不是八旗,以绿营为主。丰台属于顺天府辖区,即便有驻军,也是以绿营为主,其级别也不会超过千总、把总一类的下级军官,人数也不会超过 500 人。

其二、八旗兵力不足

《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曾说过,丰台大营的兵马要比步军统领衙门要多很多,步军统领衙门的人数有据可查,大约 2 万多人,以此推算,丰台大营的兵力应该不下于 3 万人。

很明显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上面提到,八个畿辅驻防军中,兵力最多的热河不过才 2261 人。这一点也可以从直省驻防八旗的兵力上进行对比,比如:西安驻防军为 6711 人,江宁驻防军为 2620 人,成都驻防军为 2064 人,荆州驻防军为 5839 人,杭州驻防军为 1986 人,福州驻防军为 2162 人。

这些军事重镇的八旗驻防没有一个超过一万,最多是西安和荆州,也不过 6000 人左右。这个兵力配置是大致可以满足基本的防守需要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所谓的丰台大营不过是子虚乌有,历史资料上并无丰台大营这一说法,至于丰台大营有多少兵力就更无从谈起了。《雍正王朝》中的丰台大营,不过是影视渲染而已

【2】、来自网友【冷兵器研究所】的最佳回答:

所谓丰台大营其实是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制造出来的伪概念!

小说就是小说!

在清代,丰台大营并不存在!最早在丰台驻扎大规模军队的是民国时代的傅作义……

其实看地图就知道,在没铁路的时代,在丰田驻军纯是闲的……

接下来,具体说一下清代北京的驻军情况

入主中原后的八旗分为“京营八旗”和“驻防八旗”。

京营八旗即为皇室禁卫军,包括骁骑营、护军营、火器营、虎枪营等等。

骁骑营起于皇太极所设的阿礼哈超哈营。顺治时满蒙汉八旗均设骁骑营,为八旗都统的直属部队。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各设都统一员及副都统、参领、佐领、骁骑校若干员,辖治八旗人丁和骁骑 3.5 万余名。

护军营始于皇太极时期的巴牙喇营,上三旗守皇宫禁门,即午门、东西华门和神武门等,下五旗守王公府门。雍正时改为均司禁卫。雍正三年增设圆明园八旗护军营。设护军统领八旗各一员及参领等官。

前锋营始建于皇太极时期的葛布什贤超哈营,负责皇帝巡幸时的前哨警卫。设左、右翼前锋统领各一员及参领等官。

健锐营也称云梯兵,乾隆十四年(1749 年)设立,驻扎在北京香山实胜寺旁,习攻坚之战。建制为 2000 人,多为满人。设总统大臣管理,下有翼长、参领等官。

步军营负责守卫京师,满蒙汉八旗分驻京城,康熙十三年定制兵额 21158 人。设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一员及左右翼尉、参将等官,辖领八旗步军和五城巡捕营步兵(绿营兵)。

神机营始建于咸丰十一年(1861 年),主要职责是守卫紫禁城三海(中南海、北海、什刹海)并从皇帝巡行。

虎枪营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设立,负责扈从围猎,设总统一员,如皇帝在木兰围场(清代皇家猎苑,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狩猎时,他们负责守卫。

京营八旗军队总的职责是“环拱宸极”、“绥靖疆域”,即“宿卫扈从”,守卫皇宫、京城,随侍皇上出巡,用兵各地,对外征战。各营官兵又有各自具体职责。京师满蒙汉八旗都统从一品,共设 24 处都统衙门。

乾隆年间,统计北京的八旗兵共有骁骑 3.4 万余名、护军 1.5 万余名、前锋 1700 余名、步军 2.1 万余名、亲军 1700 余名、健锐兵 2000 名、火器营兵 6000 余名、虎枪营兵 600 名,以及藤牌兵等等,约 9 万余名。

总体布局是紫禁城内各门各宫各殿,由领侍卫内大臣调派侍卫、亲军、上三旗与内府三旗前锋、护军、骁骑宿卫。

紫禁城外周围,由下五旗护军守卫;紫禁城外皇城以内,由八旗步军守卫;皇城以外,大城以内,由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步军守卫;大城以外,即安定门、朝阳门、广渠门、永定门、西直门、东直门、右安门、广宁门、德胜门以外,由五城巡捕营之一万绿营兵守卫巡逻。

总之,满清核心的八旗兵力都蹲在京城之内呢,城外都是绿营兵。

没事在丰台驻什么军?嫌不够折腾吗?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