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吗?有可能死亡是另一种“开始”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22:12:22 5次浏览

关于问题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吗?有可能死亡是另一种“开始”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趣谈科学】的最佳回答: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还是另一种“开始”?听听爱因斯坦怎么说。

爱因斯坦曾给逝去的亲友米歇尔家属写过一封信:

现在他已经离开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在我前面一点。这意味着什么?像我们这样相信物理学的人,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是一个顽固存在的幻觉。

思想与记忆能否代替已故的亡灵?

死亡是什么?是呼吸停止,身体无法进行有氧代谢,细胞停止运转。是心跳停止,血液不再循环,无法为各个细胞输送维持运转的物质。最严重的是脑死亡,相当于硬盘被格式化了。我们或许可以更换身体的某一部分,但换了大脑,人也就换了。

当生命体征消失后,告知亲戚朋友,意味着逝者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环消失了。当认识逝者的最后一个人也从世界中消失,他就真的在这个世界中完全消失了。不过,爱因斯坦却不这么认为。

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是一个顽固存在的幻觉

想象一下,每一个人眼中的世界是相同的吗?

举一个例子:

有个人的视觉细胞与常人不同,绿色在他眼里是红色。不过,每次看到植物他还是会说绿色。因为大人从小就指着树叶就告诉他这是绿色,所以他以为自己看到的“红色树叶”就是绿色。

颜色只不过是人为定义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一个共识,代号却可以随便替换。万物本身并不存在颜色,它们只是发出了频率不同的电磁波而已,颜色只是感光细胞把接收到的电磁波频率的数据转换成一种更容易理解方式告知大脑。

你永远无法确认任何一个人所看到的颜色是否和你一样,但是大家说出来的颜色却是一样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他没错,错的是你呢?你看到的绿真是绿吗?会不会在别人眼里是红色或者其他颜色呢?细思极恐。

我们继续思考下一个问题,你的手表此刻正一分一秒向前流逝着,你习惯了这个节奏,在你的思维中,时间是一把向前一去不回头的箭。那么时间为什么会向前流动呢?有没有可能向后流动呢?有人会说不可能,先有因才有果,如果倒流变成了果因。举例子:

A 必须先开枪,B 才会中弹。光速比声速更快,因此 B 会先看到 A 扣动扳机,子弹速度又比音速快,所以他会先中弹,才会听到枪响。排列一下 B 所经历的顺序:

扣动扳机 →中弹→枪响

如果子弹速度超过光速,也就是 A 扣动扳机的影像信息以光速传向 B,而子弹却以更快的速度飞出去。那么 B 经历的顺序就会变成:

中弹→扣动扳机→枪响

在 B 看来,因果倒置了。不过,子弹具有静止质量的物质速度无法达到(超过)光速,但是子弹可以通过虫洞(或折叠空间)实现超光速跨越。

虽然能够容纳人类通过的虫洞难以制造,但是微观世界中量子虫洞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早在 2015 年,中科大潘建伟带领的团队就实现了量子瞬间传输。还有双缝干涉延迟擦除实验都在诉说着:未来只是在帮助我们回忆过去的事情。

如果时间就像我们的空间坐标一样,可以向前也可以向后,那么再无死亡,只有永恒。或许时间只是更高纬度在三维空间的投影,更高纬度时间就像空间一样,你可以随意穿梭。不过,这只是科幻,并不是爱因斯坦的思想。

爱因斯坦认为你此刻的一颦一笑,每一瞬间的动作都是有固定坐标的,包含了空间坐标与时间坐标,称之为时空。时空就像一张照片,记录你每一刻的影像,把这些照片串起来你就有了动作。太阳光是 8 分钟之前从太阳发出的,它携带着太阳自身的信息,如果此刻有个人接触到太阳死去,那么你需要在 8 分钟后才能知晓,同样在更遥远的星系,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接收到该信息。

通过高速运动与强引力场,我可以追赶时间的脚步,因为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时间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如果此刻我登上一艘高速(0.5 倍光速)飞船呆上 8 年,回到地球,地球却已经 2030 年了,相当于向前快进了两年时光,来到了未来。

如果飞船无限接近于光速,那么当宇航员回来时,地球上的人类或许早已灭绝。如果我可以利用虫洞,或者科幻片中的曲率引擎,或许我们可以打破光(时间)的限制,回到过去,找到已故的人,那么死亡还有何意义?你的未来、现在、过去,对于时间旅行者来说只是一部电影中的不同片段而已。不过对于自己,一生真的只有一生,结束了就是结束了。

【2】、来自网友【科学黑洞】的最佳回答:

每个人都惧怕死亡,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很清楚,死亡意味着终结永远的消散在这个世界。

有这样一种说法,人的一生中会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是脑死亡、心跳停止、呼吸停止,这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离去;第二次是葬礼,亲朋好友参加完你的葬礼宣布着你从社会关系中消失;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却或者说已经离世,这一次才是真正的死亡。

在不同的文化中大家都有自己对于死亡的看法,最典型的就是各种神话的出现。自然界中有一些事物人类无法很好的掌握,也解释不清背后的科学原理,这个时候就喜欢把这些事情单独的幻想成一个体系。即使现在看来很简单的风雨雷电,但是在远古时期人类是解释不清的,因此就出现了各种神来掌握这些自然现象。而对于人类最惧怕的死亡在各种宗教中也有了很好的归属,最常见的就是死后还可以轮回。

经常看见古装剧里刑场上有人高呼“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我想如果这个时候你告诉他人死后根本没有什么轮回,十八年后就剩一下一具白骨了,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不那么镇定了。

实际上死亡是所有生物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永远都不可以避免。从科学上来讲人体内的细胞就是有寿命的,要想保持我们自身的活力,细胞会不断的进行分裂形成新的细胞。但是每个细胞分裂的次数几乎是固定的,主要受到染色体上的端粒影响,每一次复制分裂端粒都会减短一分,因此细胞的分裂次数固定那么人类的寿命就是存在极限的,永生是不可能的,除非可以抛弃掉这具身体不要。

那么问题就来了,所有生物体从有序状态最终都变成无序状态,身体最终变成基本粒子,那么我们的意识哪?意识是否真的可以单独存在?

说的意识就让很多科学家都犯了难,生物体死亡意识是否能单独的出现,以灵魂的方式继续生存下去。当然在个神话体系中灵魂是存在的,死亡并不是最后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有理论认为即使灵魂存在,那也不会停留在我们这个世界,我们现在生活的、感知到的世界,是四维时空的,也就是三维空间加上一维时间。

而目前对于高维空间的理论研究也存在,这是弦理论的研究内容,在上个世纪弦论最开始出现的时候认为宇宙是 26 维时空的。随着发展超对称的加入,理论完善形成超弦理论,认为宇宙是 10 维时空的。但是科学家发现超弦理论在不同的条件下出现多种情况,最终被统一成 M 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宇宙是 11 维时空。除去我们感知到的四维时空,剩下的都蜷缩在微观世界普朗克尺寸之下,即使真的存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也无法观测确定。

除了高维空间理论外,可以解释说明的就还有平行世界或者说多元宇宙论了。这是量子力学研究的领域,从量子角度来看,它们被观测塌缩的时候处在某种状态都是随机的,把整个世界的量子处在某种状态也都是随机的,最终可能会出现多个宇宙。从薛定谔的猫思维实验出发,猫在这个世界中是活的,可能在另外的世界中是死的,只要在打开门的那一刻才能确定按照哪个宇宙的“剧本”往下进行,而另外的宇宙也依然会继续。

目前的主流科学认为人死就是终结,灵魂一说并不科学。当然了随着人类的发展认识,是否会有不同的结论出现,只能拭目以待了。


文/杜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