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在东北插队的知青对东北的生活及风土人情念念不忘?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18:20:44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在东北插队的知青对东北的生活及风土人情念念不忘?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心静如水 0000】的最佳回答:

为什么在东北插队的知青对东北的生活及风土人情念念不忘?

1、因为那里有我们青春的足迹。

十几岁的我们,曾经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初次踏上人生的旅途时,就饱尝了生活的困难和劳动的艰苦。

我们彷徨过,迷惘过,沮丧过,哭过,笑过,调皮过,打斗过,在那片黑土地上,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生活印记,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2、因为那里有我们最美好的梦想与故事。

懵懂少年,情窦初开,不知天高地厚的理想,不辨忠奸善恶的鲁莽,冲淡了无数苦和累的侵扰。我们做着一个又一个青春美梦,上演着一个又一个幻想。

村里的小芳,同去的战友;友谊与爱情,患难与帮助;充满期待的约会,模棱两可的困惑,都给我们编译出一串串或甜蜜或心酸的故事,永生难忘。

3、黑土地的寒冷,北大荒人的热情,让我们尝到了严寒的滋味,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

我们曾在老乡家的炕头上,用笨拙的手卷一支“蛤蟆头”叶子烟,和老乡们一起吞云吐雾;我们曾在春节的日子里,到老乡家里去蹭一顿饭,杀猪菜,酸菜粉,小鸡炖蘑菇,放开肚子可劲造。

憨厚直爽的北大荒人,用最淳朴简单的方式接纳了从城里来的孩子们,在艰苦的劳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这种友情,永生难忘。

4、东北是个民风淳朴的地方,生活习惯简单而有趣。

冬日打渔,夏日割草;白天短衫,夜间夹袄,滴水成冰的室外,温暖如春的屋中,踩着高跷的秧歌,搞笑逗乐的二人转,都给我们带来无比新奇的感受。

东北人性格粗犷,语言幽默,憨厚中透着一种狡黠,一张口就是一个段子,令人捧腹。

这样的土地,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这样的青春年华,能不令人念念不忘吗?

【2】、来自网友【快乐的浪里白条】的最佳回答:

我是 60 年代末下乡插队在东北黑龙江的一个村子里,在那里生活了五年。退休后与一批知青同返小村庄,看望当年的老乡。从本世纪开始,就有知青陆续返回当年下乡处,有的三五结伴,有的组团前往,更有甚者,包了专列前去。我也注意到,轰轰烈烈前往第二故乡“探亲”的,大多是各大城市去东北下乡的知青,写回忆录也是在这个地域生活过的知青为多。而很少见其他地域下乡知青的大规模返乡活动,和书写回忆录。多年前,香港凤凰电视台曾经做过五期的知青节目,节目的编导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当年全国 1700 万下乡在各地的知青中,唯有去东北的知青对那片土地如此眷恋?对这个问题我也认真进行了思考,大概是由于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东北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是全国最适合安置知识青年的地方。大批知青下乡,不会给当地的老乡带来利益上的冲突,反而成为他们实实在在的劳动上的帮手。而其他地方则不然,有的是地少人多,知青一去就与当地农民形成了利益上的冲突,表面上不反对内心是抵触的。有的是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极低,当地人生活都很贫困,知青去了,连饭都吃不饱。还有的是生产生活及其艰苦,管理人员把知青当作劳改人员对待…。

二是下乡的形式不同。在地少人多的地方,知识青年是分散到一人一户,成为这户人家的临时家庭成员,过的不是集体生活,每天相处的不是与自己同龄的年轻人,精神上比较苦闷。还有去贫困地区下乡的知青,虽不是一人一户,但由于土地承载力较差,一个生产队往往只有寥寥四五个知青,虽然过的是集体生活,但少了人气。知青的到来并不是当地农民所需要的,因此内心对他们是抵触的。而唯有在东北,知青在兵团、农场和农村,都是大规模的集体生活,多则上百个知青在一个连队,少则几十名知青在一个村子,集体居住生活,集体劳动,虽然物质生活艰苦,但精神世界还是很充实的。知青的到来和当地人对劳动力的需求是完全一致的。

三是东北人特有的质朴宽容,东北人大多都是第一代或者第二代移民,早年大都从山东河北闯关东,开垦土地,安家落户。还有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解放军十万官兵,集体转业在黑龙江建农场。他们与其他地方世世代代居住在农村的人不同,待人热情,淳朴宽容,容易相处,他们本身也是移民或者是移民后代,因此,与同为是“移民”的知青相处自然融洽。

总之,当年这场轰轰烈烈的致青下乡运动,其实很多地方,都不适合安置知青,如陕北、云南,还有南方地少人多地方。很少有知青把那些地方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唯有东北!知青与当地的老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