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野生哺乳动物是不是很少能善终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1 01:52:41 6次浏览

关于问题野生哺乳动物是不是很少能善终的?一共有 3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猎奇动物社】的最佳回答:

它曾是南非克鲁格公园威风凛凛的狮王“天空之痕”(Skybed Scar),但是年迈后的它被其他的雄狮挑战落败逐出了狮群,由于战斗时的受伤和年迈,它已经丧失了捕猎能力,变成了如今皮包骨头的落魄模样,从它的状态看,显然已经时日无多了,等待着它的将会是活活饿死。

确实,大自然是残酷的,优胜劣汰是这里永远的法则,没有动物去怜悯弱者,所以弱者总是会被淘汰,甚至弱者连传宗接代的权利都没有,这一点尤其在哺乳动物中体现最为明显,食草动物年迈后会成为食肉动物优先的猎杀目标,食肉动物年迈后,通常会因为无猎可捕,最终活活饿死,就像上面那头曾经作为统治者的狮王一样。

不过,这里还有两个问题,第一,为何年迈的食草动物的后代不出来救自己的“父母”呢?第二,为何食肉动物的后代不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两个问题。

食草动物为何不营救自己年迈的“父母”?

哺乳动物中的食草动物基本上都是群居动物,而且它们的体型都不小,既然我们上面用到了狮子和非洲水牛的配图,我们不妨就以非洲水牛为例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非洲水牛是非洲“五大兽”之一,作为非洲五大兽,非洲水牛有着平均 2.8 米的体长以及 650 公斤的体重,它们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常见的食草动物之一,通常以数十头,甚至上百头的大群出现。

虽然非洲水牛是一种食草动物,但是它确实非洲大草原上最危险的动物,它们脾气暴躁,攻击性极强,据不完全统计,非洲水牛每年杀死约 200 人,比非洲狮对人的威胁都要大。

按理说,体型大、群居、攻击性强,只要是非洲水牛们团结起来,即便是狮群也要忌惮三分,但事实上,非洲水牛是非洲狮食谱之中占比最大的,原因就出在它们不会救年迈同类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团结背后的逻辑。食草动物大多数是群居动物,但是它们的群居本质是为了提高个体的生存几率,毕竟与其各个击破,不如抱团取暖,这种逻辑的背后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狮子捕杀的不是自己,那么基本上就与自己无关,而且年迈的水牛无论是从繁殖还是从增加群体实力上,都已经不重要了。

当狮群来袭,跑得最慢的往往就是年迈的,从这个角度看,正是年迈的水牛给了年轻水牛逃跑的机会,既然好不容易跑掉了,自然就没有水牛来帮忙了。

第二:水牛虽多,但至亲不在。水牛虽然是群居的,但是对于年迈的水牛来说,族群中是没有至亲的。首先,年迈的水牛是没有配偶的,这是因为水牛的配偶争夺也是强者为先,显然年迈的水牛,雌性已经没有水牛选择,而雄性更没有了选择的权利,这样就没有了另一半奋不顾身救“丈夫”或者“妻子”的行为了。(年轻水牛是存在这一现象的,比如下面这头顶飞狮子的水牛就是前来营救自己的“妻子”的)

其次,年迈的水牛是有“孩子”的,但是等到年迈之时,它们的孩子也已经不在身边了,这与水牛的生存习性有关。水牛的哺乳期比较长,约有 10 个月左右,但是从断奶后,水牛只能在族群中待 5-6 个月的时间,到了 15-16 个月大时,它们就会被赶出族群。

这其实是一种避免近亲繁殖的策略,被驱逐后的小牛会寻找同龄的水牛组成新的水牛群,所以,原族群中年迈的水牛是既没有妻子(丈夫),也没有孩子在身边的,这就导致了一旦遇险,其他水牛是不会伸出援手的,有的只是集体的冷眼旁观。

对于其他的食草动物来说也是一样的,年迈的个体总是容易被食肉动物抓住,同时它们通常也是孤立无援的,这就导致了食草的野生哺乳动物很少能够善终。

老虎捕杀年迈的水鹿

食肉动物的后代为何不照顾自己的“父母”?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的食肉动物都是独居动物,比如除了狮子以外的所有猫科动物、狐狸、熊等等,它们都是“独行侠”。对于这些动物来说,雄性通常只跟雌性待极短的时间(发情期),而雌性虽然独自照顾幼崽,但是等幼崽长到一定的年龄(老虎通常是 2-3 年,棕熊通常是 2.5-4.5 年)也会被赶走,这样它们就没了联系,自然谈不上照顾了。

群居的食肉动物与独居的有一定的差异,我们以狼和狮子为例简单地来说一下。首先是狼,狼是非常团结的食肉动物,但是,它们的结构决定了很少会出现子女照顾父母的行为,因为狼群的结构是由狼王、贝塔狼以及基层狼三个阶层组成的,其中只有狼王夫妇有资格繁育后代,贝塔狼通常是它的孩子,而基层狼往往是接纳的流浪孤狼构成的,地位最低。

当狼王年迈后,它们的孩子基本上都离开了,因为在原族群中待着是没有繁殖的权利的,只有离开族群自己组建新族群成为狼王才可以,当贝塔狼消失后,年迈的狼王夫妇通常会被基层狼赶走最终饿死,或者直接战死,无法善终。

狮子与狼略有不同,它们会在雄性后代 2-3 岁时,将它们赶出狮群,这样就少了雄性后代的助力了。之后,雌性后代会一直待在族群中,这些后代会在母狮年迈之后,出现照顾年迈母狮的行为,包括带着它们捕猎但不让它们参与以及帮助年迈母狮撕开猎物等。

至于雄狮,也就是它们的父亲的死活,是无人问津的,因为狮王更替是狮子的生存法则,在这方面母狮是不干预的,毕竟只有这样才有更强壮的雄性加入,不但能避免原狮王与雌性后代近亲繁殖,还能尽可能的生下强大的个体。

总结

野生哺乳动物大多数年迈后确实很难善终,它们要么饿死,要么被杀死,下场是比较凄惨的,这与它们的生存习性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子女”只是短暂的与它们相处,之后就各奔东西这个特点,让它们年迈后极难得到照顾。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狮群中的母狮,它们会得到自己雌性后代的照顾,毕竟从出生到死亡,它们都在一起。

【2】来自网友【荆塬太学生】的最佳回答:

万事都有例外,比如大象。

大象是目前已经最大的陆生动物,母系社会的群居生活是其主要生活特征。

象群中已生活经验最丰富的“老祖母”为家群首领,这位“老祖母”会在方圆几百公里内记得哪里有嫩草嫩叶,哪里有水源,一处栖息地到另一处栖息地的路径……

母象孕期有十几个月,非洲大草原上危机四伏往往母兽产仔是最危险的时候,所以每当母象产仔象群则围在一圈保护,在象群迁徙途中也是象群把小象围在当中……所以,在非洲草原上幼象的成活率是最高的,

而只有象群中,象群会维护年老的老象直至临终,老象临终时象群会陪老象到大象墓地,老象死去后象群还会摘下树叶覆盖尸体……

所以,野生哺乳动物也有可以善终的,如大象。

【3】来自网友【游乐场贺州 4v】的最佳回答:

人类都有不养父毌的人,就算能养老人的子女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只不过是在走过程,并不是为了至亲至爱,何况低级动物。这事并不奇怪,这也是自然法则使然,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大自然的规律让人们产生了不全心全意养老的心理,认为到了该走的年纪了,人心不太痛苦了嘛!所谓喜丧不就是这种心理吗?反过来,要是自己的子女死了是一种什么心情?不难理解嘛!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