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对物理学家杨振宁,为什么争议一直不断?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12:29:02 17次浏览

关于问题对物理学家杨振宁,为什么争议一直不断?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物理思维】的最佳回答:

前一阵读了《杨振宁文集》,现在根据我的了解说一说。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先生是我国早期著名的数学家。中国老一辈的知识分子都是很爱国的,毕竟那时候外患不断,国家穷弱,知识分子想用自己的学识使国家富强起来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杨武之先生,著名数学家。用今天的话说杨振宁就是个学二代。

杨振宁先生是 1957 年得的诺贝尔物理奖,随后的 1962 年杨武之先生在日贝瓦与杨振宁见面,虽然没有把杨振宁劝回来,但杨武之的话还是对杨先生造成了很大触动。

想来这么一位爱国的老人,对自己的儿子后来(1964)加入外籍是会耿耿于怀的。

当然,我们站在杨振宁先生的角度考虑,二战刚刚结束的二三十年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白银年代,同时也是冷战的高潮,他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加入美籍是非常有利于他继续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

不能否认,杨振宁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对物理学最重要的贡献——规范场论——甚至不是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可以说杨振宁没有选择在那个年代回国,继续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对他个人是最有利的。

杨振宁先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敢于直言,在学术观点上,他不看好弦理论,不看好重型加速器得罪了很多圈内人,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杨先生虽然是做基础科学研究的,但他的思路很开阔,知道国家在不发达的时候应该重点投入有应用背景的新物理研究,所以他一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呼吁年轻人重视做凝聚态物理,比如现在很热的华人物理学家张首晟就是在杨振宁的影响下由高能物理转投凝聚态理论的。

但杨振宁争议最大的还不是以上这些事,他争议最大的是以下三件事:

李政道和杨振宁在一起工作。

一、与李政道的交恶:李政道比杨振宁小一些,也是非常有才华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们因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分享了 1957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但这个奖也是日后交恶的开始。李政道显然认为自己在这项研究中更关键,而杨振宁则认为他更资深。这最终导致两人在学术上分手,再也不合作做研究了。两个人的恩师吴大猷先生曾试图说和,但于事无补。

这里我不想做谁是谁非的评价,但这个事件必将成为未来科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话题。

二、杨振宁在原配杜致礼女士去世(2003)后,转年(2004)就娶了年轻的翁帆女士,这可能是杨先生争议最大的一件事了。这里我也拒绝作出任何更进一步的评价。

杨振宁回清华做了不少实事,包括给学生讲过大学物理课。

三、杨振宁在晚年回清华创立了高等研究中心,并最终在 2015 年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了中国国籍。杨先生创立的清华高研中心非常厉害,最近崭露头角的祁晓亮等新锐研究者就是高研中心培养的博士。

杨先生是物理学史中殿堂级的人物,他很有可能是还活着物理学家中对物理学贡献最大的一个人。从这个角度,我们更需要多了解杨先生对物理学的贡献,而搁置我们暂时无法理解的争议。

【2】、来自网友【种花人的头条】的最佳回答:

我想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他回国晚,不像钱学森钱老一样,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回国,而是在老了才想着回国,钱老他们是雪中送炭,而杨老是锦上添花,所以说最感激的最怀念的是雪中送炭,最争议的是锦上添花。

第二个就是杨老把他最巅峰时期的研究留在了美国,而当今的中美关系是全球最复杂的关系,而美国又在各个领域处处针对中国,围堵中国。现如今他已经老了,除了能起到带头作用,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显然作用不是很大,但是他的权威依然在那。

第三个就是他反对国家建造大科学装置“粒子对撞机”,我不是物理学家,只是一个本分的中国公民,站在一个普通的公民角度,是希望国家建科学装置的,现在国际关系这么复杂,美国欧洲那些政客明着抢,简直就是不要脸,强盗。

不过,虽然对杨老一直有争议,但是也不可否认,杨老对国家的贡献虽然没有两弹一星那么巨大,但是也绝对没有我们世人眼中的那么小。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