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苏联拥有1300多万的部队,军力堪称第一,为何没有在日本驻军?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2 19:08:32 5次浏览

关于问题苏联拥有 1300 多万的部队,军力堪称第一,为何没有在日本驻军?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红龙军团长】的最佳回答:

两颗原子弹救了日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原子弹的横跨出世,这个“黑天鹅”事件打乱了苏联的原来规划的战略布局。

美苏两家原先商定,由双方共同解决掉日本法西斯,半岛按照三八线划分,日本本土由美苏中英瓜分占领,苏联占领北海道与本州岛东北部。美国原先计划执行登陆日本本岛作战,介于日本的强烈的抵抗意志与山地地形,美国估算将要付出伤亡 100 万人的代价。如果苏联能够参与对日作战,将大大减少美国的伤亡。

盟军占领日本计划

苏联早在 5 月份就打败了德国,为什么直到 8 月 8 日才出兵东北。绝不是因为苏联战争准备未完成,苏联认为日本不会轻易投降,先让美国登陆作战,消耗掉日本的主力再出手,这样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美国在欧洲战场也是这么干的,直到 1944 年美英才从诺曼底登陆,此时苏军已经取得消灭了德军的大部分有生力量。在苏联眼里,西方完全是来欧洲摘桃子的。那么,对日作战苏联想以同样的方法对待美国。

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

美国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属于绝密,苏联当然没有想到美国这么快能够将原子弹投入战场。等到 8 月 6 日,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时,苏联突感不妙。立即在 8 月 8 日出兵,但是苏联的进军速度,赶不上日本的投降速度。8 月 15 日,日本就宣布投降了,苏军 8 月 18 日才越过鸭绿江。9 月 2 日,日本签署了投降书,苏联 9 月 5 日才勉强占领了北方四岛。

“八月风暴”行动中的苏联女兵

在苏联占领北方四岛之前,麦克阿瑟发挥海军优势,从 8 月 28 日至 9 月 6 日,短短 10 天时间,向日本投送了 46 万美军,占领了包括北海道在内的所有日本大城市与战略要地。9 月 8 日,

麦克阿瑟

登陆仁川,占领未被苏军占领的

半岛南部

西海岸,在半岛抢得了先机。麦克阿瑟坚决不同意苏军进驻北海道,苏军虽然有 1300 万陆军,但海军力量不行,无法大规模跨海投送重装备,拿拥有原子弹的美军一点办法也没有,从而丧失了接受北海道的可能。

苏军展示擦鞋布

两颗原子弹打破了苏军的战略部署,同样原子弹阻止了苏军进驻日本,可以说原子弹救了日本。如果北海道和本州岛东北部被苏军占领,日本将与德国一样,被分为“北日本”与“南日本”,日本将成为此后数十年冷战博弈的最前线,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影响,日本的再次迅速崛起就不可能发生。

【2】、来自网友【王司徒吃瓜】的最佳回答:

为什么日本在二战结束后被美国单方面占领?为什么没有像德国那样,变成几个盟国的分区占领?

实际上,按照盟军曾经的规划,日本本来也会被分区占领。美国甚至与苏联做出了许多利益交割,以换取苏联对日本发动进攻。

如果战争这样老老实实地进行下去,那结果就会是苏联占据整个远东,占领日本的北海道。

问题是,国际政治舞台上没一个老实人。

苏联答应的是“在对德作战结束后”再依照承诺对日发动作战。

在此之前呢,苏联与日本不仅不能大打出手,还得维护好关系。

所以自 1939 年“诺门罕事件”之后,日苏反倒握手言和了,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

苏联撤走对华援助,承认伪满地位;日本放弃敌对苏联,承认伪蒙地位;一方被与第三国打仗,另一方不得插手等等。然后其乐融融,一起开发库页岛的油田。

没办法,各自的军事压力太大,顾头还是顾腚总得顾一头。苏联有德国压力,日本亦有南侵太平洋的压力,双方通过《日苏中立条约》和解是双赢之策。

就这苏联还留了个心眼,他们坚决不签“互不侵犯条约”,只签一个为期 5 年的“中立条约”。该条约在 1941 年 4 月 25 日生效。

就这样,日、苏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稳定后方。苏联得以在 41 年莫斯科保卫战时,从远东调来大批部队。日本也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将东北的关东军当做兵员库,不停地从其中抽拿部队和装备。

实际上苏联并不放心日本,他们始终在远东维持了一批用以抵御日本的大军。日本也从未用天真的眼神看苏联,要不他们怎么拼命修筑关东军要塞呢?

在战争这件事情上,苏联将精致的利己主义发挥到了极限,在苏联红军抛头颅洒热血慷慨激昂的背后,其实还矗立着一根老辣狡猾的神经。利用两边签承诺书的做法,苏联两面讨好。

在结束对德作战以后,苏联立马秘密派遣了华西列夫斯基等战将前往远东,悄悄囤积人员粮秣,为对日作战做准备。

尽管当时的法西斯阵营已经只剩日本这根马上要死的独苗,可苏联并没有立即大军压上,他们依然在拿那个《日苏中立条约》做文章,陪日本玩角色扮演。

已经成为溺水者的日本,为了“有条件终战”,不得不与苏联不断“友好交流”,期望苏联能穿针引线,在美国面前斡旋一二。

但是,苏联这一招水磨工夫却没有机会耍全了,因为美国同样急不可耐。

美国急什么呢?他们希望对日作战能立即结束,日本赶紧投降。

美国不愿在一个已经进入垃圾时间的战场上继续投入天量的成本和人命,更不愿意自己带头冲锋,却还要给别人分一杯羹。

消耗 30 万人攻打柏林,然后再让出来划片儿的事儿,美国人是坚决不干的。

而且战争眼看已经结束,世界局势早已发生变化。

美国当年求苏联参与攻日,不过是为战争增加获胜砝码。如今打着打着,美国突然发现“咦?靠我自己都能把日本揍死”,那么何必要与别人分一杯羹呢?

不光不想分给苏联,就连那些跟在身边捡肉的小伙伴美国都不想搭理。世界大战还没打完呢,欧洲就已经有人在煽动美国撤军,一如当年一战结束的场面。

何况杜鲁门总统还指望着靠“送小伙子们回家团员”、“尽快结束战争”获得连任选票。

所以美国极度希望快些结束战争,这样便不用让出手中的利益,还能省掉时间与欧洲人玩过家家。

于是,美国想尽办法加快了对日攻击强度,比如修改了先中国后日本,先南亚后日本的路线,开始直捣黄龙。比如采用“李梅火攻”,把成千上万吨凝固汽油弹深夜扣到日本居民区上。

站在美国的角度上,他们希望日本识相地结束战争,否则美国最后一步棋就是 1945 年 11 月 1 日发动的“没落行动”,他们将云集百万大军,在最凶猛的炮火掩护下从日本最南端登上九州,然后撸肠子一样杀向东京。

而在此之前,美国基本是有什么手段使什么手段,一面削减日本的战争的能力,一面压迫日本投降的神经。

当时日本天皇早就想降了,但又不肯接受“无条件投降”,怕皇位不保,更怕主战派军人暴乱,因此迟迟做不来决定,只能拼命对苏联开空头支票,要其帮忙斡旋,拖时间。

日本当时也的确有拖字战略,他们认为苏美迟早一战,双方会迅速爆发矛盾然后大战一场,日本可以择一加入,转身变成盟军。

日本人不知道的是,苏联也是在演他们,三路大军早就安排妥当了,他们随时可以展开对日作战。

但苏联的精致利己主义毛病又犯了,他们不想冲在前头,想等到美军彻底把日本杀糊了的时候再入场,博取最大好处。

如果历史这么演绎下去,苏联自然会杀上北海道,与美军在关东地域分界,甚至制造出“两个日本”也不足为奇。

可谁都没有料到,美国启用了一个谁都没见过的武器——原子弹。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国 B-29 轰炸机“依诺拉盖伊”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小男孩”。

原子弹实际的杀伤数字还不如“李梅火攻”,但在当时那个节骨眼上却起到了催化反应。日本的上层建筑变得更加慌乱,投降的欲望更强了。

苏联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了推倒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

1945 年 8 月 8 日夜,苏联与日本大使进行了最后的“斡旋”,他们将对方晾到近 11 点,再发出了“撕毁《日苏中立条约》,立即对日宣战”的照会。(4 月 5 日苏联已经照会日本,不会延长条约)

0 时,远东苏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突然袭击,霎时间将日本关东军打得溃如山崩。

几个小时后,美军从天宁岛起飞了几架轰炸机,名为“博克之车”的 B-29 带着原子弹“胖子”直飞小仓。

因为气象原因,他们没找到小仓,于是将原子弹砸在了备选目标长崎上空。

苏联的出兵加上美军连续两颗原子弹轰炸,终于彻底击碎了日本人的一切侥幸心理。日本的投降派别迅速拉上天皇录制了投降诏书,同时开始与美军秘密接触,商议投降事宜。

8 月 14 日,投降派与主战派发生冲突,主战派占领皇宫要求“清君侧”,要“彻底抗战”、“玉碎践行”,在经历一夜闹剧后,“宫城事件”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终战,将美军请上了海滩。

日本快速彻底地向美军投降,将苏军登上日本岛,占领北海道的战略戛然而止。

没有时间给苏联继续往下打了,他们仅仅扫灭了东北地区的关东军,在沿着朝鲜半岛往南边运动的时候,与美军会师碰头,双方划了个三十八度线分界,连日本的边边都没沾到。

这是日本没有办法的办法,但这种计策的确保全了其本土,避免像德国那样被几个大国分区瓜分。

美国也当然不会将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日本自此成为美军独家占领地。

美国可能觉得吃相有点难看,后来干脆打了个“联合国军”的牌子,挂羊头秀狗肉。

其实苏联当时并不是没有想法,日本这一投降,将预定的美苏东方边界从北海道拉到了半岛,他们仅仅抢回来几个日俄战争时期失去的岛屿。

但苏联没办法不服气,他们一打日本,日本就朝美国投降,这是无解的。

而且苏联当时并不愿意同美国开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来之不易,获得的收益也相当巨大,苏联、美国都吃了个肚儿圆,忙着消化成果都来不及。

美国手里的核武器也确实给了苏联很大震撼,在没有确定美国有多少这种武器的情况下,苏联甚至担忧美国会利用原子弹发动大规模侵略。

实际上美国人真的准备这样做,他们 1946 年开始就在评估如何用核弹消灭苏联,1947 年得到的结论是恐怕需要上千颗广岛级别的核弹……1949 年苏联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此事遂告一段落。

但 1945 年的时候苏联是真头痛,斯大林极不甘心,他表示:“广岛震动了整个世界,平衡已经崩溃。苏联也应该研制这种炸弹,这将使我们摆脱巨大的危险”。

然而,苏联在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方面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其中一个麻烦是,苏联没有发现足够制造核武器的铀。

哪儿有铀呢?东欧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拥有很不错的优质铀矿,很符合苏联的需求。

于是苏联人耍了个心眼儿,斯大林在 1945 年 10 月照会了美驻苏联大使哈里曼,双方再次完成了一些“意见交换”。大致的内容是,苏联不再去提曾经的那份分得北海道的密约,但美国也在战后划分利益的时候,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问题上闭嘴。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都在苏联手中,日本在美国手中,但二者都受到另一方的非议,如果能达成口径交换,这会是双赢的局面。而且美国人并不知道苏联在觊觎铀矿。

1945 年 12 月的莫斯科外长会议上,美国以“认可苏联控制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为交换,获得日本事实上的垄断占领权。

就这样,苏联等于放弃了战后在日本驻军的可能性。

苏联的确有上千万大军不假,但美国同样有 1200 万大军,而且装备数量、质量和后勤部给方面占绝对优势。

苏联 1945 年还嗨着呢,1946 年就爆发了严重的大饥荒。再加上国家百业凋零,百废待兴,其实根本没有多少战争能力。

所以苏联在占日问题上只能打嘴炮,做不出实际动作。

46 年时,刚刚答应拿保罗二国与美国换日本占领权的苏联再次翻脸,就日本的占领问题与美国进行老调重弹,要求美国让出部分地区让苏联驻扎。

斯大林的意思是,不相信美国人能整治好日本,他说:“即使战败,像日本这样的民族也一定会站起来。”

言外之意,最好苏联能参与进对日本的监督和管控,否则他们不放心。斯大林认为应该确保日本受到严厉的占领政策,以防止其再次崛起。

这并不难理解,自俄国到苏联,他们一直在同日本发生冲突。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居然已经 3 次对苏俄发动了侵略战争(日俄战争、西伯利亚干涉、诺门罕),这必然让俄人对日本产生焦虑。

当时美国也开始将日本经营得铁桶一般,俨然变成了东亚桥头堡。除非苏联人是傻子他们才会一声不吭。

然而回答苏联的是美国的“冷战宣言”和核弹讹诈,1947 年铁幕概念的推出昭示着冷战时代的到来。西方不仅不会让苏联染指日本,反而还在西德新组建了国家,开始与苏联划线,将其视为敌人。

斯大林的对策是:巩固雅尔塔体制成果、巩固东欧阵地、明确阵营概念,同时大力发展经济和工业,研发新型武器装备,建立苏联国土周边的“防御带”,着力准备新的战争挑战。

1947 年以后的历史,其实代表着二战盟军体系的解体,以及战后新体系的建立。

美苏二国一边忙着巩固地盘,一边忙着去试探、摩擦,投入代理人去争夺新地盘。已经不会再有什么“苏联驻军日本”的可能性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酝酿一场 50 年代初的远东血战。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