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第一次海湾战争,伊拉克为什么敢和联军开战?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0 22:24:33 5次浏览

关于问题第一次海湾战争,伊拉克为什么敢和联军开战?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迷彩先生】的最佳回答:

【喜欢军事,欢迎关注:迷彩先生】要知道二十多年前的伊拉克是中东经济强国、军事大国、政治大国,军力达到惊人的 120 万!光投入科威特的军力总数就超过 54 万人,拥有 77 个师,2600 辆作战坦克、4000 辆装甲车、3000 门火炮。

这是 1987 年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见到最多的一张壁画,图中萨达姆手拿 AK47 向敌人开火,背后则是妇女儿童和城市,据悉,当年伊拉克共引发超过 4000 张萨达姆画像,两千万伊拉克人家里都有这样的壁画。

萨达姆为庆祝自己 56 岁生日,在老家举办大型阅兵,西方国家评论道:这是一个绝对专制主义的独裁者,必须铲除!

萨达姆的野心绝非一个伊拉克总统这么简单,他是想成为整个阿拉伯国家的临头羊。上图是 1988 年在巴格达召开的阿拉伯国家会议,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萨达姆、巴勒斯坦解放运动领导人阿拉法特,整个八十年代,萨达姆其实获得了阿拉伯很多大国的支持。

海湾战争爆发之前有导火线,伊拉克为统一阿拉伯世界领导权,他认为必须先把波斯人赶出去,这也就发生了 1980 年 9 月的两伊战争,这是萨达姆霸权主义的第一步。

萨达姆的洗脑能力绝对是阿拉伯国家中最厉害的了,不得不服其核心领导力,两伊战争结束后,其实没有绝对的赢家,战争中两国伤亡总数超过一百万人。

1988 年 9 月,伊拉克一所学校组织儿童参观两伊战争中被俘获的伊朗坦克。两伊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约 100 万,双方边界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战争中,伊拉克军队人数从 24 万上升至 120 万,军力号称世界第四。

1990 年伊拉克决定入侵科威特,一天就占领了整个科威特,这也让本就十分膨胀的伊拉克更加自负,这也是萨达姆为何对西方国家毫无畏惧的原因。

但萨达姆入侵科威特也成为伊拉克噩梦的开始,两伊战争已经欠了 900 亿美元外债,入侵科威特让伊拉克国内负债累累,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给出的解释是石油资源分配问题不合理,要求控制石油价格,这也触动了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神经!

入侵科威特不到 5 个月,美国就觉得组织军队将伊拉克铲除。1991 年初,美国号航母通过苏伊士预运河准备前往波斯湾对伊拉克进行包围打击,北约也开始准备联合武力解放科威特,此时的美国联军已经组织超过 50 万兵力。

美国总共集结 34 个国家参加对伊拉克的打击行动,这次行动被命名为——沙漠风暴。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叙利亚、伊朗这些现在的美国对立国家也在美国联军中,站在了萨达姆的对立面。

战斗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伊拉克军队就决定开始战略撤退到国内,驻扎在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在 80 号公路上遭到美军的集中打击,主要是空中打击,一天内让伊拉克军队丧失全部战斗力,装甲车残骸蔓延三十多公里,这段公里从此被称为“死亡之路”,至今仍然荒无人烟。

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也成为现代军事理论的重要典范,美国用一次快速、高效的信息化现代战争让强大的萨达姆军队瞬间破产,这样的结果在当时其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对现代军事力量发展造成重要影响。

【2】、来自网友【落叶 168704159】的最佳回答:

萨达姆犯了个现在还有很多人爱犯的错误:低估美国的胆量与决心。

在萨达姆眼中,早已穿上了鞋的美国人是无力承受大规模战争的,只要时间一长,死伤数目一大,浪潮般的反战游行就会席卷全美,民主国家的民意只会逼得政府退兵言和。只要伊拉克军队能给美国人造成一定的伤亡,伊军自身损失多少无所谓,丢掉多少国土也不在乎,可美国人脆弱的心脏能承受得起一万条人命的代价吗?

当然萨达姆也有自信的本钱,毕竟所谓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规模庞大的坦克和二代机群,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至今都有网民执着地认为彼时的伊军强过解放军,其曾经气势之盛可见一斑。更何况翻开地图看,伊拉克也是个面积不小的国家,越南打得,我为何打不得?相比取胜而言,消灭美军万余人好像难度小了很多,何况萨达姆手里还是有几把家伙的。

然而坊间传言美国开战前光裹尸袋就准备好了一万个,给伤病预留好的床位也以几万计。

这画风完全不一样啊。

说白了,美国不怂,只要打你就是有心理准备来硬杠的,损失这么少是你们菜,和人美国没关系。

扯远点说,认为美国不敢打仗,怕死人,是很天真的看法。美国能有今天,发的不是两次大战的战争财,那可是亡命财,是用人命堆出来的。为了援助中国,驼峰航线坠毁的飞机之多,以至于喜马拉雅山脉上的飞机铝片残骸在阳光下宛若银河;著名的孟菲斯美女号,只因为完成了 25 次轰炸任务就被搬上了荧幕,可见派去轰炸德国的机组能熬过 24 次任务的数量之少。

“美国兵命金贵,美国人怕死,美国承受不起损失。”这种坊间传言看似有理而无害,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惯性思维,进一步很可能导致危险的战略决策,萨达姆信了,萨达姆被抽的七荤八素。类似的一厢情愿,还有坚信某皇家海军无力越洋作战的阿根廷,坚信俄罗斯不会反击的格鲁吉亚,小国玩火还玩的自以为是,下场都很惨。

扯了这么多,最后就想夹点私货:现在有些人言必称战,坚信美国不会为东南某岛、南海某国出头,这些都是一厢情愿。有些事情看似小,可事关美国的信誉与霸权,美帝不出来晃悠恶心你,我是不信的。对于大国来说,一切要看国家利益,去考量对方愿意付出的代价,来预测或判断其动作,不要低估任何大国保卫自身利益的胆识和承受力。都是爹生娘养先生教的,都是两次大战打过来的,都爆揍过小国,这里面哪个怂过啊?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