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堪称“A级车之王”的轩逸,为什么败给了比亚迪秦?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16:21:33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堪称“A 级车之王”的轩逸,为什么败给了比亚迪秦?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乔木的十三爷】的最佳回答:

轩逸再完美也是一台燃油车,而秦虽然不算完美,但它是一台插电混动车,大部分工况可以用电。它们之间的差别,是电驱动与燃油驱动的区别,是一台诺基亚与一台智能机的差别,是降维打击而不是实力相当的 pk,轩逸没有被哦 ko,主要还是靠着燃油车时代累计下来的名气,这种商誉资产很快会被计提光。

【2】来自网友【天和 Auto】的最佳回答:

轩逸败给秦系列是注定的结果,其技术水平太差

日产轩逸九月痛失轿车销冠的头衔,取而代之的是比亚迪秦系列。

轩逸差在哪,秦 PLUS DM-i 又好在哪呢?

这是一个讲透了会很尴尬的问题,因为这两台车压根就不像同一时代的产物;轩逸分为三个版本,分别为经典款和新款,以及新款的 e-POWER(增程)版本,先看燃油版本吧。

燃油版的轩逸使用的是 1.6 升自然吸气发动机,而且还是采用了低压喷油的“歧管喷油”技术;在进气歧管喷油的压力很低,一般都在 3.0bar 左右,可是喷油空间更大的缸内直喷可以达到 350bar,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系统可以达到 2000abr,差距是非常大的。

所以这台发动机的动力表现很一般,参数如下。

  • 最大功率 99kw
  • 最大牛急剧 159N·m
  • 最大净功率 88kw

净功率是发动机装车之后测试得出的真实功率, 最大功率只是台架测试的结果,两者悬殊 11 千瓦,这确实有些夸张了;不过日产和三菱的数据总是这样,不明所以的新手司机如果只以最大功率为参考的话,在实际用车过程中总会感觉到动力不足。然而这还不是最差的水平,经典款的轩逸为 90kw/155N·m,净功率只有 82 千瓦。

轩逸很轻,作为紧凑级轿车还有 1188-1318kg,经典款最大为 1243kg。

可是动力表现还是很差,因其动力储备实际不高,经典款的最大推重比为 89Hp/T,新款高配的标准为 90Hp/T;这个数值低于 100 就是标准的“小马拉大车”,破百是很难突入 10 秒的,所以轩逸的百公里加速只是十几秒的水平。当然加速慢还与其使用的无级变速器有关,这种变速器的传动效率很低,本就一般的动力会再次被拉低;但日产加特克的 CVT 最突出的问题还是故障率过高,常规的低温保护和使用寿命短是存在的,换挡顿挫也能接受,可是出现异响就不能接受了。

燃油版的轩逸是一辆没有什么技术亮点的车,综合水平能看齐吉利帝豪,比使用直喷 1.6L 的逸动 PLUS 还要低一些;至于 e-POWER 版本也非常尴尬,该车用的是增程技术,但是却没有纯电驾驶的能力。

说白了就是只要开车就得启动内燃机,其使用的 1.2 升三缸机在全速域区间都需要启动并发电。

那么三缸机的所有缺点都会在这辆车上体现出来,奇骏是怎么凉的呢?

不过三缸增程的轩逸 e-POWER 油耗确实低,众测油耗的最新动态数据是 5.2L/100km,秦 PLUS 能低到这个程度吗?

比亚迪秦 PLUS DM-i 是一辆插电混动轿车,使用的是直驱串并架构,能实现的最低荷电油耗为 4.5L/100km 左右;这个油耗不是先用电跑一段距离再测试油耗,而是在设定 SOC 最低,启动内燃机以激活 HEV(油电混合)模式之后的耗油量。也就是说秦 PLUS DM-i 即便当作普通混动车来使用,其耗油量也要低于轩逸 e-POWER 版本,比燃油版的轩逸当然要低更多。

实现节油的原因说来简单但每个环节都很复杂,节油的基础是时速 80 公里以内用增程模式,其 1.5 升的四缸阿特金森发动机在这个车速区间内不参与驱动,只负责稳定转速发电;超出时速后才会进行辅助驱动,但主要动力单元还是高效率的电动机,内燃机只是“打辅助”,能耗当然会相当低。

秦 PLUS DM-i 实现了低于轩逸最省油的 e-POWER 版本的油耗,同时还多出了纯电驾驶能力,最短 55 公里,最长 120 公里;平时开车不需要耗油,充电即可作为电动汽车使用,而充电通勤的成本可以再低好几倍哦。

不过秦 PLUS 不单纯是省油的车,如果一辆车省油的前提是没有性能,只能在公路上龟速驾驶并造成对其他车辆的困扰,这样的车还是扔了吧;因为这么驾车不仅影响别人,还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样的车不开。

秦 PLUS 低功率版本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是 7.8~7.9 秒,高功率版本达到了 7.0 秒,性能远超轩逸的所有版本;其次在车辆的智能化方面也有优势,内饰的用料标准也更理想,至于碰撞保护能力就不评价了。

综上所述,轩逸的经典款价格很低,和秦 PLUS 实际没有重合;但是新款和 e-POWER 版本还是与秦 PLUS 重合的;把重合的版本放在一起对比,轩逸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马车,秦 PLUS 才像是汽车。

轩逸之前之所以能维持热销,原因与其经典款符合网约车的标准有关,如果只依靠新款的话,其销量早就被秦 PLUS 或其他车辆超越了;其次则是轩逸虽然是日系车但在有些司机的眼中也还算是个洋品牌,某些因素也成就了轩逸,但现在的年轻司机们大多都已经觉醒,轩逸不再有逆转的机会了。


编辑:天和 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 MCN 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3】来自网友【自由荷塘鲤鱼】的最佳回答:

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加持,比亚迪秦除了省钱,其他方面的技术暂时还比不上轩逸。

【4】来自网友【火星人飞飞】的最佳回答:

不是轩逸败给比亚迪,是传统燃油车败给了电动汽车,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性价比越来越高,会有更多的燃油车销量之王败给一个个新能源车。

【5】来自网友【元亨利 2】的最佳回答:

充电桩再加速普及一下,混动,纯电会拿下车市 6 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历史潮流不可以阻挡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