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深海船钓钓上来的鱼为什么要马上放血?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2 11:15:28 5次浏览

关于问题深海船钓钓上来的鱼为什么要马上放血?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猎奇动物社】的最佳回答:

先说答案:钓到深海鱼,能让它活着,显然是最好的,因为活鱼的肉质是最好的,但是深海鱼在被钓上来后,通常很快就死亡,所以放血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要具备的鱼用具体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详细地说一下。

钓到的深海鱼为什么很快会死?

许多喜欢海钓的小伙伴可能都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钓到了深海鱼,明明放在了打氧的箱子里,鱼还是很快就死掉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深海鱼。

深海鱼通常是指栖息在 200 米以下水域中的鱼类,当然这些鱼类并不固定在 200 米以下,它们中一些也会垂直地迁移来捕猎,不过,它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 200 米以下的水域中的,因此,我们常见的黄花鱼虽然是海鱼,但不是深海鱼(栖息在 60 米以内的水域中),而大部分的石斑鱼、金枪鱼都是深海鱼。

那么,为何深海鱼在钓到之后即使给它提供氧气,它们也很快会死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简单,如果我们在深海钓到了一条鱼,一旦中鱼,必然会快速的收线,将其尽快的带出来,虽然也要溜鱼,但是溜鱼往往是离开了它们生存的深度的。

此时就牵扯到了两个问题:溜鱼和深度变化,首先是溜鱼,溜鱼其实是钓鱼人与鱼之间的搏斗,这是一场耗时耗力的工作,而往往鱼的体型越大,溜鱼的时间也就越长,在这个过程中,人几乎是精疲力尽的。

与此同时,鱼也不好受,它们在与人的搏斗中,靠的是奋力地向各个方向游动以摆脱束缚,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维持在一个高耗氧的状态下,这对于鱼是有损伤的,这就好比我们人类在跑马拉松一样,因此到了岸上氧气突然没有了供给,鱼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其次就是深度的变化,从深海将鱼拖到船上,鱼会经历一个从高压到低压的环境,一般情况下,鱼类在自由的游动时也会垂直地迁徙,但是它们的垂直游动是比较缓慢的,这样就给了身体适应的时间,但是被钓到之后,它们从深海到浅海的时间是非常短的,这样鱼的身体还在适应着高压的环境,突然就到了低压的环境,它们的鱼鳔很快就会因为压强的变化胀破,从而导致鱼类死亡。

其实还有一类深海鱼,它们的游动速度非常的快,这使得它们需要的氧气量就非常的高,一旦脱离水之后,尽管有打氧,但是由于它们在狭小的空间内无法高速游动,鱼鳃过滤氧气的频率就比较低,所以慢慢的就缺氧而死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金枪鱼,所以,我们吃的金枪鱼几乎很少有活体。

深海鱼钓上来一定要放血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不一定,因为深海鱼有太多种类了,而且体型大小不一,有的需要放血,而有的则不需要。

首先,我们来说不需要的。其实,大多数的深海鱼是不需要放血的,因为鱼虽然是脊椎动物,但是相比较其他脊椎动物,鱼类身体内的血液是比较少的,通常只占体重的约 1.5-3%,而且这些血液基本上都集中在鱼鳃之中,所以,只要保证这些鱼类的鲜度,在烹饪前摘掉鱼鳃就可以了。

其次我们再来看需要放血的深海鱼。需要放血的深海鱼具备两个特征:体型较大、血液占比较多,最具代表性的鱼类就是金枪鱼了。金枪鱼与其他鱼类最大的不同就是血液占比了,它们的血液占比高达 20%,正是如此多的血液才增加了它对氧气的吸收能力,毕竟血液是携氧的。

但是,金枪鱼离水后极容易因为缺氧而死,一旦死掉之后,这些血液不仅在鱼鳃,还在身体之中,而金枪鱼通常是用来“刺身”的,肉中含有血液,显然会影响它的口感和品质,因此,金枪鱼捕捞之后,通常要马上放血。

上图就是刚被捕捞上岸的金枪鱼被立即实行了放血,其实放血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的,通常由一位老手拿尖刀往两边的鳃盖下部边缘处也就是靠鱼腹部的方向用力往下切上一刀,这样鲜血会立即喷涌出来。

这是因为在鱼类还没有死掉之前,切这个位置就等于切断了鱼鳃与身体的血管连接,此时鱼鳃依然会本能地将血液向身体输送,而身体也会本能的回流,但是,这些血液都会从切面流出来,之后,旁边会有一个工人拿着水管对着冲洗,很快金枪鱼就“干净”了,之后再进行速冻,进而运到餐馆里变成刺身。

写在最后

深海鱼钓上来之后需不需要放血并不一定,往往取决于体型和该鱼体内的血液含量,一般情况下,鱼的血液含量较少且集中在鳃部,所以是不需要放血的,但是遇到像金枪鱼这种体型又大,体内血液又多的鱼类,最好的保鲜方法就是先放血。

【2】、来自网友【萨尔茨堡的鱼】的最佳回答:

太长不看版:鱼捕捞上来需不需要即时放血,和深海浅海捕捞的无关,主要看

鱼获的用途

鱼的体型

泛泛的说,鱼类不放血会有哪些影响:

鱼类(动物)死亡后,胴体如果没有及时放血(因为血液占能占到体液总量的 20%左右),血液就相当于身体内的高速公路,路上满载各种货物,

血液中的大量新城代谢产物会不受控制的分解产生有害物质

肌肉和血液因生物酶生化作用产生大量乳酸

并在体内累积会损害鱼肉的品质,因为血管遍布鱼体,这种情形的影响十分广泛,

冷藏和彻底放血能减缓这个过程的发生。

笼统的讲,同等保鲜条件下的鱼类,如果不放血鱼肉的腐败速率更高,

鱼肉的品质和新鲜度下降的更快

口感更酸更差

,尤其是体型越大的鱼类,和大型牲畜一样,

体型越大这种影响越明显

,尤其是具有远洋洄游习性的大型鱼类。因此

大型鱼类相比小型鱼类,从保证鱼肉口感来考量,更需要放血

其次,给鱼类放血毕竟是耗费人力的一件事,需要考虑成本,因此

鱼获需不需要放血还看这种鱼类的商业价值和鱼肉用途

,比如对鱼肉新鲜度和口感要求高的

刺生用鱼

,放血的步骤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鱼类需要放血最经典的代表就是体型较大的生食用的鱼类,比如大型的金枪鱼、鰤鱼、鲑鱼等等,这些鱼类本身的商业价值就很高,体型较大容易操作,数量不多人力成本压力小,同时对肉质的要求较高,所以需要放血。同样作为刺生用的比如沙丁鱼、鲭鱼、竹荚鱼,体型小单价低,因此很少会逐条放血。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