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黄埔军校等是不是落后世界主要军校了?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9 00:07:20 2次浏览

关于问题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黄埔军校等是不是落后世界主要军校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真正鳄鱼不哭】的最佳回答:

说得好像黄埔有哪些方面领先其他军校一样。

20 世纪初中国军事教育(主要仿效日军),有一套相当严格的体制:培养一个正规陆军军官,要选取适龄少年,先就读各省设立的陆军小学,毕业后进入四所陆军中学(后改为两所陆军预备学堂),从中择优录取最后才输送到陆军军官学校;完成全套教育下来至少需要七年时间(不含陆军大学深造)。当时的保定军校生前几期都是经过完整教育程序的——后来有所简化(停办陆军小学,预备学堂直接招收普通中学生),但没有三四年学习,也不可能毕业。

当然,由于军阀混战实际需求,各地广泛举办讲武堂、速成学堂,招收现役低级军官,进行一年左右的速成军事教育,结业后担任中级军官。由于学员有一定军事基础,术科教育基本取消,学科也有一定简化,基础相对不扎实。这种教育体制其实是被“保定系”视为“野鸡”的。

而黄埔军校,为区别于旧式军校,原则上不招收现役军人,只招年轻知识分子;这些人在军事上几乎是白纸,直接接受苏式军校教育。按苏联顾问原定计划,将四年学制压缩为两年,本来已经相当紧张,但由于战争需要,前六期都只经过半年到一年教育就匆匆上岗。这些人在军校中几乎学不到什么军事技术,之后的发展全靠自己摸索,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他们中的佼佼者都是“实践出真知”——所谓黄埔“科班出身”,基本可以当笑话听。

至于 ZZ 教育,其实意义也不大。当时积极投考黄埔的都可算广义的左翼,在广州大环境自然会得到熏陶——如果那里面 ZZ 教育靠谱,也就不会有“孙会”和“青军会”之争了……

【2】、来自网友【萨沙】的最佳回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10052 条回答。

讨论历史问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联系当时的大环境。

比如你说一战时,为什么美国不研究原子弹去炸德国?

那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原子弹是什么!

比如你说,为什么抗战中那么多人做伪军、汉奸,明明日本 8 年后就投降了?

因为当时日本占领大半个中国,谁也不知道它最终会投降的那么惨。

道理也是一样,黄埔军校其实是一个救急的产物。

是孙中山在没有自己军队的情况下,革命长达 20 年却每次都碰壁的产物。

由于没有自己的军校,孙中山只能依靠当时五花八门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军阀的支持。

但军阀有奶就是娘,有利益无宗旨,根本就靠不住。

最终就连亲手扶持起来的陈炯明,也为夺取广东地盘炮击孙中山的总理府,也就宣告了孙中山之前政策的失败。

到了这种地步,不搞自己的军校已经不行。

结果就在一无钱,二无枪,三无人的情况下,咬牙搞出来黄埔军校。

当时环境差到什么地步?

除了黄埔小岛以外,连广州市都是敌对军阀控制。

军校开始基本是吃手控权,几千学员只有几十条枪。

经费上朝不保夕,学员每天只能吃青菜萝卜,还随时可能断顿。

人才更是奇缺,找不到合适的教官,后来苏联提供了 500 人的教官团,这才缓解了一些。

后来孙中山用尽全力,才在东北搞到一批武器:500 把步枪、4 挺机关枪。

即便如此,这点枪支也是太少了。

盘踞这里的军阀范石生曾经对孙中山说:你们搞得什么鸟军校,我派一个营去,就能缴了你们几千人的枪。

就是这种一穷二白的环境下,搞出了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不是陆军大学,是面对初级军官的学校,类似于日本的陆军士官学校。

简而言之,黄埔军校主要培养中低级军官,当时也只能如此。

但黄埔军校其实成立于战时,刚刚成立就被迫去打仗了,学制自然缩短。

而二战期间,1938 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习期限缩短为 1 年 8 个月,1941 年又再缩短为 1 年。

黄埔军校也是如此。

黄埔军校前四期时,环境非常恶劣,敌人不断发动进攻。

最惨的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 645 人,1924 年 5 月下旬入学,11 月毕业,只有半年。

第二期大体是一年,1924 年 8 月入学,1925 年 9 月毕业。

第三期则是一年半,1924 年 10 月开学,1926 年 1 月毕业。

有意思的,第四期又变短了。1926 年 3 月 8 日第四期开学,分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共 5 个科 ,10 月 4 日毕业,计 2645 人,前后才 7 个月。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 1926 年 7 月,蒋介石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在广州誓师北伐。

北伐战争开始,军队急需要人,第四期才训练 7 个月就参战了。

不过后面也就不同,因为国内局势缓和了,不需要全国性打仗。

1931 年 3 月 6 日黄埔军校第九期学生入学,1934 年 5 月毕业,前后差不多 3 年,同世界其他国家军校差不多了。

所以黄埔军校前几期,学习时间确实较短,只能教授一些最基本的军事知识,类似于速成军校。因为当时随时就要打仗,教官很重视实践教学,没有教那种单纯书本上的花架子。很多教学是在演习甚至战场上完成的,完全是学以致用。

另外教学都是非常实际的,都是用于实战的硬知识,比如步坦协同这些根本就不会教,因为当时中国基本没有坦克。

其实作为黄埔军校定位的中低级军官培养学校,差不多一年的教学也就差不多了。

因为低级军官需要掌握的军事知识,其实是有限的。日本军队是最为死板严格的,而战时 1941 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缩减到 1 年学制,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军事这种东西,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军校一般只是教授你最基本的军事知识,其余都靠军官自己在战场上学习。

解放军名将林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平型关痛揍日寇。他就是黄埔四期生,只上了 7 个月黄埔军校。

彭德怀戎马一生,威震朝鲜,多次击溃美军。彭德怀只上过短期军校,湖南陆军軍官讲武堂第三期,前后也只有几个月。

粟裕大将就更夸张了。这个战功不亚于林彪和彭德怀的名将,根本就没上过军校。他本来只是北伐军中的一个班长,随后完全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当时有种说法,军校考 100 分的做教官。意思是,在军校学习很好的,基本都是书呆子,只适合留校当老师,不适合去打仗

军校考 90 分的做参谋。意思是,这些人虽然理论知识很好,却拘泥于书本,不适合只会打仗,只能做做军事技术工作。

军校考七八十分的做将军。意思是,真正的名将未必在军校成绩优秀,但成绩也是还不错的。其实将军很多是靠天赋的,不是后天努力可以胜任的。

将军要好谋善断,有极强的战略头脑,要能够分析敌将的思维,尤其重要的事能够有抗压能力。这玩意很多是天生的性格,后天学不会的。

另外,黄埔军校其实是初期军校,培养中低级军官。国军军官如果想要升职到高级军官,还要进入陆军大学学习。

陆军大学主要招收军队中低级军官,也有部分想要深造的高级军官,学制为 3 年。

在这 3 年内,这些军官会学习更为丰富的知识,以便胜任校级将级高级军官的工作。

最后送一首《黄埔军校校歌》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

预备作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向前行,

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