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为皇后?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7 05:48:35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为皇后?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野史日记】的最佳回答:

乾隆宠爱令妃,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令妃 10 年之间,7 次怀孕,1 次小产,为乾隆生下 6 个孩子。即便在孕期,或者生完孩子不久,乾隆都会迫不及待地翻令妃的牌子,足可见宠幸之隆。

乾隆年间,有多少秀女、嫔妃盼着得到皇帝的宠幸?又有多少后宫女人,终其一生都没能见到皇帝一面?这些人本身就是被冷落的人,这些人到底有多少,自然也没人愿意去统计。与这些女人相比,令妃的待遇恐怕是她们做梦也不敢有的奢望。

一个疑问也随之而来,乾隆既然如此宠爱令妃,为什么一直都没有立她为皇后呢?

令妃的出身其实也没那么低微

令妃出身包衣,地位低微,先做宫女,后成嫔妃,得乾隆圣宠,从此一飞冲天,一路晋为皇贵妃,与皇后仅一步之遥。

但有一点要说明,许多人刻意贬低令妃的出身,是为了放大她人生逆袭的反差。事实上,令妃的出身对于宫中其他嫔妃的身份确实要低到卑微,但与普通人相比,还是要高上很多。

令妃的父亲是魏清泰,在宫中做内管领,隶属于内务府。这种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宫中面对嫔妃和皇子们确实是家仆的存在,但对于那些宫女、太监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管理者,掌握着实权。

无论是当年令妃入宫做宫女,还是在选秀中脱颖而出,这些事情内务府全都帮得上忙。令妃家族在内务府有关系,自然能够得到不小的助力,这种关系要远比那些花钱打点的人要硬,这是令妃的优势。

而且,令妃的家族早在雍正时期就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她的曾祖父嗣兴是护军校,祖父武世宜官至内务府总管,她的祖母和母亲更是先后担任过宣册宝文女官。从内务府总管这个职务来看,令妃的家族势力不小,算是拥有了门第。

如此一个家族,若是抛开满洲正黄旗包衣的身份,将其与民间的一些家族相比,谁敢小觑?所以,令妃出身低微,身份卑微,这种对她地位的形容词其实是相对而言的。对比于其他嫔妃的出身自然没错,但对于咱们普通百姓而言,那可是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令妃的这种小小优势,等到入宫成为嫔妃之后就荡然无存了,这种家族关系放在她与其他嫔妃的竞争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此以后,令妃的逆袭人生,几乎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了。

乾隆皇帝不仅后宫佳丽三千,而且多次下江南寻花问柳,他一生中见识过的女人形形色色,无论是母仪天下、端庄典雅,还是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亦或是烟花柳巷的风尘女子,他全都不陌生,为何令妃在如此情况之下,仍然能脱颖而出,独得乾隆皇帝的专宠呢?

令妃入宫独得乾隆专宠

令妃性格保持着一种独特的“原生态”,即便在选秀入宫以后,依然保持着这种特质,并未因为环境改变而转变,这种特性难能可贵。

令妃的美丽容貌和古灵精怪的性格,深深地吸引着乾隆,这是他此前在花海中游历见所未见的特质。令妃 19 岁那年,她得到乾隆的宠幸,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乾隆的注意力完全被令妃所吸引,这一年她被封为贵人。

“答应、常在、贵人”,虽然都属于低品级,但这次被封贵人只是一道“开胃小菜”,同年她就晋为“令嫔”。而且,这个“令”字还是乾隆花了心思选定的,取自“如圭如璋,令闻令望”中的“令”字,这个待遇可是万金难买。

这个“令”字除了有《诗经大雅》所表达的“美好之意”外,还代表了“玉德”,是乾隆对她冰清玉洁的肯定。同时,“令”字的满文是“mergen”,有“聪明”的含义。古灵精怪、冰清玉洁,再加上美好的寓意,仅从一个“令”字,就能感受到乾隆对她的宠爱。

如果只是花点小心思来表达爱意,必然不能符合乾隆皇帝的身份,除了这些“真情流露”以外,乾隆还给令妃提供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东西。

短短三年时间内,令贵人就直接晋封为令妃。此后又一路晋封为令贵妃、皇贵妃,乾隆还贴心地为她“抬旗”,将她的身份从满洲正黄旗包衣,抬为满洲镶黄旗。

乾隆给令妃的待遇极高,几乎与皇后的待遇持平了,不仅住的地方是养心殿东耳房,而且以皇贵妃的身份统摄六宫。可以说,令妃虽然没有皇后之名,其实已经具备皇后之实了。

乾隆为何不立令妃为皇后?

有一个情况确实很奇怪,令妃生了那么多孩子,乾隆却始终不肯让她亲自带,全都送到了其他的妃子那里寄养。关于这件事有两种主流猜测,一种是认为乾隆的心机深,担心她的儿子成了皇帝后,会“母强子弱”,影响爱新觉罗氏的皇权;还有一种是认为乾隆心疼令妃,不想让她太操劳。

单独从这两种说法来看,第一种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说法,令妃活着的时候,乾隆的身体比她好得多,用不着担心“母强子弱”。第二种说法倒是很有可能,因为她管理后宫,事务繁杂,身体又弱,不适合再亲自带孩子。而且,有孩子在身边,也不方便乾隆和令妃享受二人世界。

既然乾隆这么爱令妃,为何始终让她处于皇后一步之遥的位置,却至死也不肯立她为皇后呢?

乾隆既是宠爱令妃的丈夫,也是清朝的皇帝。自古以来,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如乾隆这种随心所欲的程度,几乎已经达到了帝王的极限。毕竟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有几代先人为其铺路。

乾隆一生共有 3 位皇后(令妃是死后追封的皇后),前两任分别为富察氏和辉发那拉氏。与前两任皇后相比,令妃的出身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她不仅出身低微,而且身上还有汉人血统。

清朝统治期间,虽然长期倡导过满汉一家,但事实上,皇族阶层严格禁止与汉族通婚,即便是东北都长期处于封禁状态,禁止汉人大量涌入,以保持纯正的血统。乾隆能够宠爱令妃,而且将她的儿子立为储君,这已经是乾隆能做到的极限。

至于将令妃立为皇后,这是乾隆身为皇帝,出于政治考虑,万万不敢做的事情。他虽然是皇帝,但整个大清朝的稳定还要依靠各方势力,无论是富察氏,还是辉发那拉氏,她们背后都有强大的娘家撑腰,她们在朝中也是这些势力的利益代言人。

所以,乾隆可以给令妃一切,就是不能将她立为皇后。这种事情其实屡见不鲜,在此前就有顺治和董鄂妃的先例,即便是皇帝,也无法能给真爱的人一切。

令妃之死

时隔多年以后,清东陵遭到孙殿英破坏以后,令妃的遗体重见天日。令人惊奇的是,令妃的尸骨保持得十分完好,经调查发现,原因是她体内含有大量的朱砂。

这一发现顿时涌现出诸多猜测,乾隆毒杀令妃的说法满天飞。但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逻辑,乾隆那么爱令妃,为什么要毒杀她?后来专家研究得知,令妃的身体不好,往往难以入睡,每日要靠服用镇定类药物才能入眠。

而这些药物之中含有朱砂,长期服用之下,在身体内沉积,这才是令妃遗体内含有朱砂的真正原因,而非乾隆将其毒杀。

综上,皇帝虽然是九五之尊,但也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为挚爱的女人立皇后,乾隆也无法做到。

【2】、来自网友【冰糖读书】的最佳回答:

1766 年,令妃刚生完孩子,乾隆就火急火燎地临幸她,她强撑着侍寝,仅 10 年间就怀了 7 次孕。没想到 162 年后,孙殿英将乾隆裕陵洗劫一空,众人看到令妃的尸身,才发现帝王之心深不可测。

1928 年 6 月,孙殿英率领部队来到清朝东陵附近,为盗取奇珍异宝,他以演习的名义,强闯东陵,将陪葬品洗劫一空。

溥仪听闻此事后,暴跳如雷,立即派清朝遗老修缮陵墓,将乾隆和嫔妃的尸骨重新收敛。

因为地宫墙体被孙殿英炸坏了,大量的地表水渗进来,棺椁全都被泡在了积水里。

水被抽干后,在场的人竟然发现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在石床西边的两个棺椁之间,竟然有一具体貌完整的后妃遗体。

那后妃看上去 50 多岁,皮肤丝毫没有腐烂,毛发也未脱落,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见,嘴角似乎还带着微笑,如古佛一般。

根据史料记载,当初与乾隆合葬的除了孝贤纯皇后富察氏,还有 4 位后妃。

经过专家们的严谨比对,最终确认这位女尸就是令妃魏佳氏。

那么,为何乾隆和其他后妃只剩白骨,唯独令妃的尸身历经百年,居然没有任何腐烂呢?

研究发现,令妃的体内有巨量的朱砂,朱砂重金属含量很高,而重金属又防腐,所以她的尸骨才能保存完好。

关于令妃体内大量朱砂从何而来,一时间众说纷纭。

最夸张的一种说法是,伴君如伴虎,帝王之心深不可测。乾隆为了防止日后出现“母强子弱”的局面,用毒药赐死令妃。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一方面,是乾隆自己一手将令妃捧上高位的,令妃的儿子永琰被立为皇储的时候,已经有 12 岁了。

而且乾隆的身体也一直硬朗,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母强子弱”这一点,他跟本不用担心。

另一方面,乾隆对令妃是情真意切的,令妃去世后,葬礼十分隆重,仪仗礼器多达 76 件,仅比后宫地位最高的皇后少 1 件而已。

要知道,这种待遇在皇贵妃当中是绝无仅有的,足以见得令妃在乾隆心中地位之重,所以说,乾隆是不可能会去毒害她的。

事实上,乾隆爱她还来不及呢!令妃生完皇十七子永璘后不久,尚在月子当中的时候,乾隆就忍不住要宠幸她。

仅在乾隆二十一年到三十一年的 10 年间,令妃就为乾隆生下了 6 个孩子,此外还有一次小产。

而在这期间,其他妃嫔几乎没怎么生育,乾隆对令妃可谓是专宠了。

或许是“福祸相依”,正是因为乾隆太宠爱令妃了,最终才“害”了她。

据《清史稿》记载,令妃是病逝的。10 年 7 孕的生育速度,任何一个女人都受不了,每生一个孩子对身体都是一次损伤,何况令妃生育频次如此之高!

频繁怀胎生子的令妃已经很虚弱了,更要命的是,即便在月子里,乾隆也忍不住让她侍寝,再加上要操劳后宫之事,久而久之,令妃身体每况愈下,还出现了不少并发症。

疾病缠身的令妃,或许是为了止痛安神,不得已才服用朱砂。

朱砂是一种含有硫化汞重金属的中药,但属毒性物质,短期少剂量地服用并无大碍,长期服用却是致命的。

所以,令妃有很大可能是慢性中毒而亡,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令妃死时是面带微笑的,可见她不是含恨而死,受到过乾隆的万千恩宠,令妃已然心满意足了,所以她离开的时候安详的。

乾隆一生中,有名号的嫔妃达到 40 人之多,但最突出的只有 3 位,富察氏、那拉氏和魏佳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令妃。

要说乾隆是不是真的很爱令妃,那要看拿谁比了。

比起对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爱,还是缺了几分的,而比起对继后辉发那拉氏的爱,就绰绰有余了。

乾隆对富察氏是敬重,更是真爱。

富察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家世非常显赫,接受的也都是良好的正统教育,所以她娴与礼法,是标准的大家闺秀。

1727 年,在一次选秀女时,16 岁的富察氏,给雍正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雍正便将她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乾隆为嫡福晋。

富察氏温婉贤淑,善解人意,嫁给乾隆后,尽管从来不喜爱过分打扮自己,却让乾隆爱得痴迷,两人情深意笃,十分恩爱。

但是命运就是这么难以捉摸,上天给了富察氏绝好的家世和唯美爱情的馈赠后,便不再眷顾于她。

她一共给乾隆生过 4 个孩子,其中两个儿子都小小年纪就夭折了,这给富察氏的身心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在乾隆悉心呵护和陪陪伴下,富察氏才从悲伤中慢慢走了出来。

只可惜红颜薄命,没过多久,富察氏的生命就走到了终点。

1748 年,富察氏跟随乾隆东巡,在济南时高烧不退,行船至山东德州的时候,她就在船上病逝了,留给乾隆的是无尽的伤痛、遗憾和思念。

乾隆在悲痛中发布谕旨,给皇后加谥号“孝贤”,这是清朝所有皇后谥号中最好的一个。

为了纪念富察氏,痴情的乾隆写下了一百多首悼念她的诗。

他还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上千名工人,将她去世时乘的那条船整个运进了紫禁城。

此外,乾隆还下令,富察氏生前居住的长春宫内所有陈设,必须保留原样,不得有任何变动,为的就是留下她的一切痕迹。

每年富察氏的忌辰,他都会到长春宫凭吊,一坐就是半天,这一惯例一直坚持到他退位。

由此可见,乾隆对富察氏确实用情至深,这是妥妥的真爱啊!

在乾隆与富察氏的爱情中,乾隆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皇帝。他对富察氏的爱,更像是一个丈夫对妻子的最朴素的爱,简单纯粹,却又深厚绵长,无可替代。

乾隆对那拉氏是怜悯,更是无爱。

富察氏去世后,后宫不可无主,在老太后的多次催促下,辉发那拉氏按资排辈登上了皇后宝座。

那拉氏是乾隆当皇子时娶的侧福晋,也是由雍正亲自指配的。

虽然当时富察氏已经嫁过来 7 年了,但乾隆心里满满都是富察氏,在那拉氏身上完全找不到爱情的滋味,只当她是个摆设罢了。

自从那拉氏当上皇后,乾隆一看见她就想起昔日的皇后富察氏,心中总是不自觉地将她们两人做对比,觉得那拉氏哪里都不如富察氏。

所以,乾隆对那拉氏一如既往地冷淡,那拉氏本以为当上皇后,乾隆就会多看她一眼,没想到,有时一整天乾隆也不和她讲一句话。

这让那拉氏心灰意冷,终日生活在孤独中,常常在一边抹泪。

其实,那拉氏的孤单,乾隆是能感觉到的,对此他也有些许愧疚,但爱情是不能勉强的,乾隆对她更多的只是一种怜悯而已。

可是,最令那拉氏绝望的是,痛失爱妻的乾隆,私生活变得不太节制,宁愿宠幸那些烟花之地的女子,也不肯分一点点爱给她。

乾隆对她基本是无爱可言的,她是可怜的,更是可悲的。

虽然贵为皇后,但是她一直到临死前,都没有得到乾隆的爱,甚至死后连自己独立的地宫都没有,只被“塞”在纯惠皇贵妃地宫内的一个角落。

1981 年,乾隆的妃园寝突然塌陷,考古人员进入纯惠皇贵妃的地宫,发现一个没有牌位的低配棺椁。

经过深入研究,考古人员才确定,棺椁里的竟然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

那么,为何堂堂的皇后,死后非但不能入乾隆的裕陵,还被乾隆如此对待,连最后的一点尊严都没有呢?

《清史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

1765 年,乾隆第四次南巡,身边带着皇后那拉氏和一众嫔妃,恰逢那拉氏 48 岁生日,乾隆还高兴地帮她庆祝。

行船至杭州后,早上那拉氏还好好地陪着乾隆用膳,随后就和乾隆发生了很大的分歧,两人大吵了一架,那拉氏像发了疯一样,一气之下剪断了自己的长发。

在满族人眼中,女人断发可是大忌,因为只有丧夫和国丧,才能剪断头发。

皇后断发,这对皇帝是一种大不敬,一向骄傲自负的乾隆,自然是不能容忍的。震怒之下,乾隆立即下令,将她遣送回京。

接下来,乾隆游玩的兴致全无,没过多久也就回京了。

这件事之后,乾隆对那拉氏充满仇恨,不仅下令收缴她的皇后、皇贵妃、贵妃、娴妃册宝,还削减她的吃穿用度,只留下两名宫女伺候她起居。

在偌大的后宫中,那拉氏这待遇简直连一个答应都不如,相当于打入冷宫了。

至此,她的皇后之位可以说是“不废而废”,名存实亡了。

一年后,精神上饱受折磨的那拉氏,在寂寞和孤苦中抑郁而终了。

那拉氏去世后,乾隆下令将她的丧礼按皇贵妃的标准办,但是实际的规格还不及一个普通的妃子,没有自己的地宫,也没有牌位和任何祭享。

史料上记载,当时有个御史实在看不下去,请求乾隆以皇后之礼葬那拉氏,结果触怒龙颜,被乾隆贬到了新疆伊犁。

乾隆不仅让那拉氏死得没有尊严,更是将她的所有画像全部销毁,抹掉了她的一切痕迹,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一直到那拉氏死,乾隆都无法原谅她,对她的感情也由无爱、怜悯变成了无尽的憎恶和厌弃。

乾隆对魏佳氏是喜欢,更是宠爱。

那拉氏去世后,后宫再次无主,不过这回乾隆不立后了,而是将后宫一切交由皇贵妃魏佳氏打点。

富察氏去世后,魏佳氏可以说是乾隆最宠爱的后妃了。

魏佳氏比乾隆小 16 岁,包衣出身,父亲魏清泰是内务府的管领。

包衣地位地下,实际上是满清贵族的专属家仆,世世代代都要服务于皇家。

与其他妃嫔想比,魏佳氏的起点真的不是一般的低,那么,她是如何走上皇贵妃的高位的呢?

最早的时候,魏佳氏是通过内务府选秀入宫的,当了一段时间宫女后,因为容颜秀丽、古灵精怪脱颖而出,19 岁时终于第一次被乾隆宠幸,成为贵人。

因为深得乾隆喜爱,同一年魏佳氏又被封为“令嫔”。

“令”是乾隆给她的封号,“令”字出自《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有美好之义。

除此之外,“令”还代表玉德,乾隆对玉器颇为喜欢,所以可以看出,在乾隆的心中,魏佳氏如玉一般纯良美好。

乾隆宠幸魏佳氏的第 3 年,魏佳氏便被册封为“令妃”了,这种晋升速度,在整个后宫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短短 3 年的时间,一个宫女就实现了从贵人到妃子的跃迁,改变了自己的底层命运,而这一切都是仰仗乾隆的宠爱。

乾隆十六年,乾隆甚至考虑到魏佳氏出身卑微,怕她被人看不起,还特意为她的家族抬旗。

乾隆二十一年至三十一年,10 年间魏佳氏怀了 7 次孕,给乾隆生下了四子两女,还有一次不幸小产了。

也就是说,平均每一年半的时间,魏佳氏就给乾隆生一次孩子,不是在怀孕,就是在怀孕的路上。

乾隆一生共有 27 个子女,令妃一人就给生了 6 个。而在令妃生子的这 10 年间,其他的后妃们却几乎没有生育。

由此可见,乾隆对魏佳氏的恩宠真的是独一份的。

乾隆二十四年,令妃再次晋升,成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乾隆又下诏,将魏佳氏晋为皇贵妃。

乾隆三十年秋天,乾隆在热河打猎,魏佳氏随驾,期间魏佳氏怀上十七阿哥永璘。

乾隆带着魏佳氏从热河回到京城后,就赶紧下令修缮皇后才有资格住的养心殿东耳房,让魏佳氏安心住下养胎。

这可不是一般后妃能够享受的待遇,从这一个细节,我们也能看出乾隆对魏佳氏的盛宠。

自从被幽禁的继后辉发那拉氏去世以后,乾隆还让魏佳氏以皇贵妃之尊统摄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

那拉氏“不废而废”,有名无实,而魏佳氏则是”无冕之后“,只是没有皇后的名分罢了。

不过,即便那拉氏被幽禁后不久就去世了,乾隆却再也没有重新立后。

眼看着只有一步之遥,就能成为后宫名正言顺的主人,可这一步,令妃就是迈不过去。

既然乾隆这么宠爱令妃魏佳氏,实际上她也统率六宫了,为何不干脆立她为后呢?

其一,是因为魏佳氏有汉人血统,且出身低微。

满清对于后宫嫔妃的选拔是有严格标准的,魏佳氏作为一个包衣汉人,被乾隆册封为皇贵妃,本就破例了,如果再封她为后,势必会引起朝中大臣的群愤。

而且不管乾隆如何为她抬旗,始终都改变不了她真正的出身。

皇后富察氏离他而去,继后那拉氏抑郁而终,当乾隆身边只剩下最喜爱的魏佳氏时,他不可能没有想过立魏佳氏为后。

但是魏佳氏不仅有汉人血统,而且出身低微,一向骄傲自负的乾隆为了不违背礼制,唯一的选择就是将这个想法扼杀在摇篮里。

尽管乾隆给了魏佳氏仅次于富察氏的全部宠爱,仍旧没有办法说服自己,说服世人,立她为后。

其二,不是不想立她为后,而是不敢。

因为康熙朝曾出现过“九子夺嫡”风波,这让康熙伤透了脑筋。

所以雍正上位后,吸取教训,为了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雍正决定不再公开设立太子,从此实行秘密建储。

到了乾隆这一朝,乾隆将皇后富察氏所生的儿子永琏立为太子,可惜永琏才活到 9 岁就离世了。

后来富察氏为乾隆生下一子永琮,乾隆又将这个小儿子设为太子,可这个孩子福薄,仅仅两岁就得天花夭折了。

或许是因为太伤心,之后的很多年,乾隆都没有再立太子。

直到乾隆三十八年,他才将魏佳氏的第二个儿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秘密立为皇储。

为了确保继任者的安全,避免出现皇子自相残杀的局面,乾隆写好诏书便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

一旦乾隆将魏佳氏册封为皇后,极有可能会暴露永琰的皇储身份,那么秘密立储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且还会对未来继任者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所以,不是乾隆不想立魏佳氏为后,而是心思缜密的乾隆,不敢立这个后。

不过,乾隆也没亏待了她,不仅特许她佩戴只有皇后才能用的东珠朝珠,还封她的大女儿为“固伦和静”公主,而“固伦”这个封号只有皇后的女儿才有资格得到。

关键的是,她的儿子永琰也被乾隆选中,成为皇位继任者。

只可惜,永琰被秘密立储后仅仅两年,魏佳氏就驾鹤西去了,享年 49 岁。

悲痛交加的乾隆,不仅将魏佳氏的葬礼办得十分隆重,还下令将她葬于自己的裕陵地宫中。

这一年,乾隆又一次给魏佳氏一家抬旗,抬入满洲镶黄旗。

乾隆六十年,乾隆禅位,永琰登基,乾隆不忘逝世二十年的魏佳氏,同时也是为了让永琰成为嫡子,所以亲自拟定谥号,追封魏佳氏为“孝仪纯皇后”。

令妃从一个小小的宫女开始,一路高歌猛进,有生之年成为实际上的六宫之主,去世后最终还是被追封为皇后,成为清朝唯一有汉人血统的皇后。

如若令妃泉下有知,想必也会倍感欣慰了。

即便乾隆一生中最爱且永远无法忘记的,还是自己的原配富察氏,令妃也早已心满意足了。

毕竟,自富察氏从乾隆的生命中抽离后,令妃几乎得到了乾隆全部的偏爱和恩宠。

如果说富察氏是乾隆心中永远的白月光,那么令妃无疑是乾隆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