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生产队时期“上河工”,农民用肩膀挑出了哪些有名的河、渠?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20:11:58 2次浏览

关于问题生产队时期“上河工”,农民用肩膀挑出了哪些有名的河、渠?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一丝不苟星球 pQ】的最佳回答:

河南林县修的红旗渠,如今成旅游景区。纪录片巜气旗渠》描写了生产队时期,百姓战天斗地。大兴水利建设的英雄壮举。语文课夲中,周总理在修建十三陵水库劳动。我们峰峰矿区修建的跃峰渠。各地都有水利建设。肩挑人扛,小推車,人力車万人工地很多。

【2】来自网友【范从开】的最佳回答:

生产队时期“上河工”,农民用肩膀修理了淮河,修凿出了“红旗渠”,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件。

【3】来自网友【cnog 程】的最佳回答:

河,是淮河,渠是红旗渠,红旗渠是被称作世界八大奇迹,经过十年和数十万人艰苦卓绝劳动创造建成了一千几百公里人工天河,解决了当时几十万人饮水灌溉问题,牺牲了很多建设劳动英雄者,现在成了中国劳动建设丰碑,也是重点文物建设保护单位!

【4】来自网友【渔樵之人 W】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请!生产队时期“上河工”,农民用双手治理了淮河,整修了废黄河,梳理了京杭大运河,修建了红旗渠、苏北灌溉总渠……

解放前,淮河支流淤积,堵塞严重,使淮河流域的安徽、江苏两省几十个县,每年夏季都要遭受水灾。解放后,党中央毛主席下决心要把淮河治理好。每年冬季,苏皖百万农民参加奋战,用了 7、8 年的时间,在上游疏通了 1000 多公里的河道,在下游修建了 168 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赶走了水患,保证了淮河的航运、灌溉、泄洪、排涝、发电、饮水。

清朝年间,古黄河淤积改道,解放后,为了防止水土流失,让古黄河造福人民,党和政府带领人民修建水库,把上游来的水留下来,用于灌溉、发电、养殖,增加可耕田面积和造林面积。现在,古黄河流域已经变为苏北富饶之地。

有“人工天河”之称的红旗渠,全长 70.6 公里,是林县人民,利用十年的时间,在太行山腰建造的一条送水渠。那时没有先进的工具,全靠人力,土法上马,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终于战胜困难,建成了红旗渠,解决了这里的人民灌溉、饮水问题。这简直是人间奇迹,记得当时的小学课本上,就有介绍红旗渠的课文,内容有:高山顶上修条河,河水哗哗笑山坡,昔日在你脚下走,今天从你头上过。这首诗说得真好。

京杭大运河也叫运粮河,解放前无雨季经常断流,解放后,在党和政府带领下梳理河道,在容易断流的邳州、皂河、宿迁、泗阳、淮阴等地段,建造了数十个节制闸,保证了京杭大运河的航运,有利于两岸农田的灌溉、泄洪和人们的饮水。

解放以后,共产党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在劳动工具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全国建成了数以万计的农田水利工程,修建的大小水库数以千计,全靠人的一双手,不少人不仅白天干,夜间也拼命干。修建十三陵水库,治理海河,党中央毛主席也亲临工地,参加劳动。若没有那老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就不会有今天的粮食丰收,也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5】来自网友【气死五只黑乌龟的人】的最佳回答:

前三十年生产队时期,农民无报酬挑出了淮河(治理),红旗渠(新建),以及大大小小 4 万 8 千多座大小水库(新建),和无数条的江河湖泊治理。后三十年单干农民挑出了什么河和渠,我一点也不知道。

前三十年中国农民是伟大的农民!!!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