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传说中的Ok镜到底是科学还是收割机?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2 04:00:15 6次浏览

关于问题传说中的 Ok 镜到底是科学还是收割机?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长治爱尔视光】的最佳回答:

首先,据《山西角膜塑形镜报告会》来说,角膜塑形镜可谓是有效地帮助孩子抑制了近视度数的增长,这是绝对的权威机构发表的数据报告。

其次,医院不是没有推广,而是因为你看到的推广少,据我(专业的眼科医院人员)了解:角膜塑形镜属于视光科,而视光科的推广在眼科医院中是推广最少的,几乎全靠的是口碑。比如,一个班有一个孩子戴着角膜塑形镜效果感觉很不错,那么就会有 2 个、3 个的孩子家长来医院直接验配角膜塑形镜。而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最后,我想说,佩戴角膜塑形的小孩会经常复查视力和眼轴发育,能让家长不断的过来验配角膜塑形镜,并一箱一箱的买护理液,家长一定是看到了角膜塑形镜的作用!所以,角膜塑形镜不是智商税。

我带你了解角膜塑形镜的品牌,你的孩子该选择哪种角膜塑形镜?

国内主要销售的角膜塑形镜品牌

1.欧几里德(Euclid) –美国 2.阿迩发(α)–日本 3.亨泰(HL)–中国台湾 4.露晰得(Lucid)–韩国 5.梦戴维(欧普康视) –中国

6.普诺瞳(爱普诺德) –中国

7.荷兰 Dreamlite–荷兰

如何衡量角膜塑形镜片的好坏呢?

一.从材料看

透氧系数越高越好、湿润角越低越好。

二.从设计看

国内现在售卖的角膜塑形镜品牌均采用 VST 设计,逆几何四弧或五弧设计。不同品牌里,各弧段的数值大同小异,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还有舒适度,这一点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家长要多询问孩子佩戴后的舒适度,毕竟是晚上睡眠戴的,值得注意下。

三.从加工工艺和质量内控看

说到底就是了解生产商的设备好不好,以及生产出来的镜片是不是达到国际 GP 镜片的标准所引起的误差范围。

四.从出厂验配机构和出厂验配人员看

角膜塑形镜是根据个人眼部情况量身订做的,这个家长都有所了解。其次,它的验配涉及诸多参数直接影响镜片设计。角膜塑形镜验配中,医师的专业度对验配质量及佩戴者的眼部反应有着直接影响。

目前,由于青少年近视人数巨多,市场上对角膜塑形镜有大量需求,但眼前有经验的专业医生严重匮乏,致使一些不规范的机构使用短期培训上岗人员造成国内角膜塑形镜验配专业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

话说这些数据虽然都可以公开,但能够全部看懂还是有些技术门槛的。笔者无法点评每个产品的优劣,但想提醒有些专业人员也不要太偏重于某个或某几个单项数值,镜片材料是否合适,关键要看各项参数平衡,并非大家想的透氧性能肯定越高得越好,或者镜片一定越薄越好,或者湿润角越小越好,只能说在其他数据都稳定的前提下,提高材料透氧性、减少镜片厚度或者减少镜片湿润角是有利的。

完美的镜片材料是要保证最佳的透氧性能、最大的硬度、最好的弹性、最小的湿润角、最大的透射比……很显然无法兼得。所以,如果有人能根据患者检查的数据仔细分析,推荐患者使用的品牌或许才是最好的。

说过镜片材料,接着聊聊设计。国际主流的角膜塑形设计有两大类:VST 和 CRT,两种设计理念各有利弊,在美国好像 CRT 有较大优势,也是第一个注册申请的专利,个性化程度较高,参数更改方便。不过使用 CRT 设计的元老品牌 Paragon 还未能进入国内,所以,目前国内所有品牌都是基于 VST 设计来的。

但就算是同一种设计理念,具体设计方法在各品牌之间也有所区别,比如各个弧段的配比、从中心到周边的弯度变化速率以及临床推荐的验配流程等。由此可造成的验配影响包括降度快慢、对不同患者的定位稳定性、可达最大降幅甚至佩戴舒适度。可能又有家长要问了,那哪个牌子的最好呢?(挠头 ing)还是那句话,各有利弊,不同的设计适合不同的角膜形态,从这个角度来说并非价格越贵一定越好,只能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其它问题可以评论去问,随时在线回答哦~

【2】、来自网友【张大鸽子】的最佳回答:

90 年代早期,在某一集《戏说乾隆》之后的新闻节目里,我第一次看到了质量低劣的 OK 镜导致青少年角膜受损的报道,在无比强烈的震撼之后,我不得不加看了一集《加里森敢死队》压惊,这几乎是我在生命的前 30 年,OK 镜带给我的唯一记忆。

2010 年,我已经算是一个老眼科大夫了,科室里突然开始介绍 OK 镜,包括验配的指导,以及大量的学术文献,那时我还在想,是不是我看花了眼。

而今天,几乎每周我都会接到朋友的电话,咨询 OK 镜的事,常常第一句话就是:OK 镜是智商税吗?

我很理解他们对 OK 镜的误解,他们大部分都曾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见闻。所以,不如干脆这次讲一讲 OK 镜的前世今生,对了,还有他的那些新朋友们比如离焦框架镜啥的!

说 OK 镜,就得先聊 RGP,聊 RGP 就得先说起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按理已经不是新东西了,大部分人最初会担心卫生问题,但了解的多一些的更关心的是“缺氧”!

人角膜的氧气来源主要是眼前的空气,隔上这么一个软片片,氧气就过不来了,时间长了很容易出问题。于是就有人发明了一个叫作 RGP(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的东西,这玩意儿有两个特点,第一透气性特别好,第二就是特别硬!

虽然硬的东西戴着不舒服,但也带来了一个优点,他很难和眼睛形成紧密固定的接触,在眼睛里动来动去的,这样就保证了眼泪的不断冲刷,保证细菌不能随意滋生,保护了眼健康。所以验配 RGP 要特别注意它的弧度,既不能太松,动来动去找不到了,也不能太紧,像帽子一样扣在眼睛上,眼泪流动不起来就违反初衷了。

RGP 在美国非常流行,但这是合乎历史的潮流的,毕竟 RGP 是更安全更健康的产品嘛。

而 OK 镜的起源就和 RGP 有关,主角是个糊里糊涂的视光医生,他不知怎得就把病人的 RGP 弧度搞错了,定制了一个特别平的 RGP,按理这个片子是不适合戴的,因为动的特别厉害,很可能戴几天就丢了。

巧不巧这病人也是个二百五,戴着戴着竟然忘了摘,夜里戴着睡觉了,(我曾经见过戴隐形 6 个月忘了摘的,有空细聊)第二天早上一觉醒来才发现。

但更有意思的是他摘掉这片定错的 RGP 后,发现不戴眼镜也能看清了,于是赶紧去找那位视光医生。

那视光医生仔细一想,又那么掐指一算,明白了:原来因为 RGP 太硬,又正巧做的比较平,这人把他放到眼睛里压了一整夜,正好把角膜压平了,这就和作准分子激光差不多,所以近视眼就不近视了。

当然,眼睛是有弹性的,不管怎么压,终归要回弹的,但一代神器 OK 镜就这么被发明出来了!

所以你看,OK 镜是从另一个很健康科学的产品 RGP 产生出来的,所以本来就是健康正规的东西,不过 90 年代到了中国以后变了味道,比如“不开刀、不手术、不戴镜、彻底治愈近视”等等特别恶心的虚假宣传。

比较倒霉的是很快又有了山寨,伪劣产品,于是出现了本文最开始提到的质量问题,很快的就销声匿迹了……

对于那个时候的眼科医生来看,OK 镜也就是一个避免白天戴镜的东西,冒那么大风险不划算,消失也就消失了吧……

不过 OK 镜只是在咱们中国暂时消失了,其实在其他卫生监管比较严格的国家还是一直在发展,这就和国情有关联。因为在中国戴个眼镜会显得很有知识的感觉,在欧美反倒是一幅书呆子被人欺凌的形象,相信看过蜘蛛侠的朋友会有比较深刻的感受,蜘蛛侠变身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眼镜扔了……

这个场景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

在这二十年发展的过程中,医生逐渐地发现和证实,佩戴 OK 镜后,似乎近视的脚步就减慢了,这就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了。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觉得也许是个巧合,但在 2010 年前后,文献越来越多,证据越来越充足,自然而然,OK 镜就又杀回中国了。

和 10 年前的黯然离场不同,虽然 OK 镜依然很麻烦,价格昂贵,甚至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是能控制近视的话,那这些付出就相对划算了,医生认可,家长也认可,迅速地得到了推广,甚至连国家的近视防控指南里也有 OK 镜的身影。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意识到,OK 镜不是智商税,而是科学、医学在各种巧合、和精心设计的研究中不断进步的结果。否定 OK 镜,相当于要否定近百篇的研究结论,要证明全世界的科学家串通一起弄虚作假,不同层次的医生集体被愚弄,这是我们不可想象的!

最后提一句,医生并不是仅仅从 OK 镜对近视的控制数据就接受了它,而是更进一步研究,发现 OK 镜之所以起作用就是改变了周边离焦。所以 OK 镜不仅是周边离焦在近视防控中的直接应用,也反证了周边离焦的正确性,这在专栏第一期中已经提过了,这就不多说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