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大家见过两个亲家结婚的事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0 17:17:01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大家见过两个亲家结婚的事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丫头在上海】的最佳回答:

我们村牛鼻子,他老婆去浙江打工就跟别人跑了,牛鼻子灰溜溜地回来了,独自一个人带大一双儿女。他儿子和女朋友都快结婚了,因为牛鼻子的一个举动,儿子的婚事泡汤了。

牛鼻子还没结婚,他父母就走了,剩下他和他姐姐相依为命。

她姐姐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牛鼻子,牛鼻子叫牛震华,鼻子大鼻孔大,有鼻炎经常吸溜吸溜的,被人给起了外号叫牛鼻子。

牛鼻子娶了他姐姐的好朋友,那女的比他大 3 岁多,看了好个日子提了几件衣服就来牛鼻子家生活了。

婚后夫妻俩过得还不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年添了二个娃,整了个儿女双全。

家徒四壁的牛鼻子想出去打工,把一双儿女托付给他姐,夫妻俩去了浙江,在一家罐头厂上班。他们厂是生产黄泥螺罐头的。

四川人很少吃海鲜,那种味道很多人受不了,牛鼻子他老婆呆不习惯,闹着要辞职去旁边纸箱厂。

牛鼻子嫌纸箱厂工资低,就没有辞职,他老婆去了纸箱厂上班。

没想到这是他最错误的决定,纸箱厂的主管是个丧偶男,不到一年就和牛鼻子老婆搞上了。

快到春节了,这女的给牛鼻子留下一封信跑了,说牛鼻子家太穷了,她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了。

牛鼻子一个人失魂落魄地回到老家,从他姐姐家接回一双儿女,从此再也不提出去打工了。

那些年一个男人又当爹又当妈着实不易,两个人孩子常年挂着鼻涕泡,头发都粘地打结了,邻居有时候看他们可怜,会烧锅热水帮他们洗洗。

牛鼻子的儿子牛建,初中毕业就去城里学修车,孩子是苦过来的,对修车技术很是下功夫。

带他的师傅总夸他机灵,一点就透。

口碑好了,找的人多了,钱挣得也就多了,地位自然也提高了。

挣钱后的牛建回乡下翻盖了他们家 4 间破瓦房,一栋崭新的小楼建成后,媒婆把他家门槛都踏破了。

牛建相中了村里的阿芳,阿芳家就一个独生女儿,经济条件也不比牛建家里差,大家都看好这对年轻人。

谈了近 2 年打算结婚了。两个小年轻人打算去拍婚纱照。便邀请了双方父母参与。打算拍照纪念一下。

阿芳选中了一套露肩的婚纱,两个年轻人站前面,牛鼻子和未来的亲家公和亲家母站后面。

牛鼻子反手挠后背痒痒,不小心触碰到了亲家母,亲家母马上发火了,啪就给了牛鼻子一耳光,说牛鼻子流氓,有意袭胸。说他人品不好,没老婆连亲家母都不放过。

婚纱照没拍成,两亲家打起来了,这段婚事就到此结束了。

人家女方说他们家家风不好。不敢让女儿嫁进来。

牛建气得辞了工作到外地打工去了。

干了两年带回来一个外地女孩儿,这女孩爸爸在工地上支幕的时候摔死了,就她和妈妈相依为命。

第一次来认门儿的时候,女孩和她妈妈一起来的,周围邻里都希望他们能成,都去他们家帮忙做饭招待客人。

女孩儿的妈妈是个很朴实不善言辞的农村妇女。

你鼻子的姐姐不知道啥时候想到这一出,她劝女孩妈妈随孩子一起嫁过来,这样省得女儿担忧她,还得舟车劳顿两边跑。

女儿出嫁了她一个人在老家也显得孤苦伶仃的,嫁过来互相有个照应,女儿到时候怀孕生娃都需要人照顾。这样两家合一家,再好不过了。

反正离她们老家有远,这样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大大方方的地在女儿家住着,女儿的家就是自己的家,同时也能稳定女儿女婿的夫妻关系。

他们就是想搞什么花样,都得顾及到父母,毕竟一散伙就是 2 对。孩子们会很慎重的。

这样四个人一条心为了这个家,能过过不好吗?

没想到最后这母女俩同意了这个方案,牛鼻子苦了那么些年,有个女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当然求之不得了。

婚礼的时候,大家都是真心祝福这父子俩娶了一对好女人。

这家人一直过得不错,没有听到有负面消息出来。

想必一个嫁对了,一个娶对了。或许这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2】、来自网友【职场火锅】的最佳回答:

我是律师,邻居是一对年轻小夫妻。前不久,来邻居家暂住的姚阿姨满脸羞红,悄悄地向我咨询这件事:亲家公是鳏夫已经十几年,她是寡妇也几十年了。亲家公在家庭聚餐时突然说要娶她,惊得一家人的筷子全都掉在了地上。

根据姚阿姨的口述,事件的大体经过是这样的:

姚阿姨今年 55 岁,风韵犹存,虽然是乡下女人,但长得白白净净的,一点儿也不像农村妇女。

姚阿姨的亲家公叫老张,是城里的退休干部,今年已经 65 岁了。老张单身十几年了,姚阿姨守寡也十几年了。

在中秋节的晚餐上,亲家公多喝了几杯白酒,竟然当着女儿和女婿的面,对姚阿姨说了一句话,全家的人都臊红了脸,也把姚阿姨惊呆了,恨不能找到地缝钻进去。

姚阿姨跟我讲了这个“故事”,问我应该怎么办?下面,就是姚阿姨自己讲述的人生故事:

我叫姚红梅,今年 55 岁了,家在乡下,没上几年学,没什么文化。我长得身材好、脸蛋也算漂亮,当年嫁给了村长的儿子。小日子头几年也不错。后来,村长犯了错误,没几年就走了。从此,我们的家道就开始衰落。

老公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突然出车祸走了,家里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是我一个寡妇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子拉扯大的。儿子从小受了不少苦,但他很争气,考上了成立的名校。毕业后,留在城里发展。

儿子长得高高大大的,是一位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后来就跟一位城里的女同学结婚了。女同学的父亲是一位退休干部,老伴走了十几年了,一个大男人把女儿拉扯大,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亲家公在一个小区里有两套房子,一套他自己住,一套给儿子当婚房。我还是一个人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有时候也感到非常孤独害怕,经常跑到城里小住几天。但是,又怕城里的媳妇不欢迎我,所以,住几天就赶紧返回乡下,生怕城里人嫌弃我。

亲家公老张比我大 10 岁,今年已经 65 岁了,一个人住在一个三居室里,显得冷冷清清的。我在儿子家小住的时候,他经常邀请我去他的房子里做客,我觉得他还是很绅士的。

今年中秋节,儿子担心我自己在乡下太冷清,非要接我去城里一起过节。晚餐上,亲家公非常高兴,非要喝白酒,结果就多喝了几杯,说话的时候舌头都打卷了。

酒足饭饱之后,我正准备回儿子家休息。亲家公不知道是酒后失言,还是借酒说话,突然对我说:亲家母,今晚你就别回去了,我单身,你也守寡,干脆嫁给我,咱们成一大家子,互相也有一个照应,多好呀!

我当场臊红了脸。我不由自主地看了儿子和儿媳,发现他俩的脸也是通红的。儿媳赶紧夺下老张的酒杯,说道:爸,你喝多了,赶紧休息吧。

亲家公大声说:我没有喝醉,我说的是真心话。老姚守寡多年,我一个人独居也多年了,她一个女人独自住在乡下无人照顾,我一个人住也需要人来照顾。两个人结合,不是挺好的吗?你们马上有孩子了,我们也可以一起帮你们带呀!

羞得我满脸通红,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我赶紧拉着儿子和儿媳回到他们的小家。晚上的时候,儿子和儿媳到我的房间里,问我的意见?我说:这不是乱了纲常吗?

儿子和儿媳倒是很开明,说:只要你们愿意,我们做儿女的就支持,让父母幸福才是最大的孝顺。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尴尬的局面。

我想了一个晚上,想得我脑壳痛。其实,亲家公平时挺绅士的,也不像胡来的人。只是我有点担心,城里男人看不上我这位乡下的寡妇。如果我们结合来,在儿子和儿媳面前,我觉得挺难堪的。

而且,城里的男人有两套房子,退休工资据说也有七八千元,完全可以找一个更年轻更漂亮的城里女人结合呀。万一过几年,老张又嫌弃我怎么办?我岂不是丢大人了!

姚阿姨征询我的意见,我简直无语了,从业多年,从来没遇到过如此尴尬的现实问题。亲家公和亲家母结婚,只在电视剧里看见过如此“热闹”的桥段,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能遇到。那么,应该如何来看待这种特殊情况呢?

【1】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亲家之间是没有障碍的,是完全可以结婚的。

亲家公单身,亲家母守寡,两个人完全是陌生的两个人,不是亲戚关系,没有血缘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至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2】从伦理纲常上来说,亲家之间结婚还是被人议论的,关键是子女能否接受。

两个孩子相识相知相恋直到结为夫妻,带来的就是两个家族之间的联姻,各种复杂的人情世故、财产支配等矛盾纷沓而来,这是客观规律,不是主观臆想,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自古以来既如此,千百年来,只有人性亘古不变。

两个亲家之间,按道理说,是夫妻双方的家庭后盾,是夫妻两人立场的平衡力量。如果两位亲家结婚,把两个家庭的平衡打破了,看似非常美好,但是遇到利益纠纷,就比较难处理了。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从情感道义上过不去儿女的心理大关。儿女之间都不愿意接受父母再婚再嫁的,但是为了父母的幸福,儿女也能接受父母再婚再嫁,但是,亲家之间结婚,从表面上看是亲上加亲,但是背后肯定被人议论、嘲笑,面子上过不去。所以,外人的目光和非议可以忽略,但儿女之间的意见是绕不过去的,如果儿女不接受,这种婚配就很难幸福。

【3】亲家之间结婚,抛开感情先不谈,确实是性价比最大的结合。

亲家公在城里,单身十几年,有两套房子,有退休金待遇,不愁生活,却愁情感寄托,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一位女人照顾他的生活。亲家母在乡下,也单身十几年,没有收入,孤苦伶仃。如果两人结合,可以搬到城里居住,解决了儿子的顾虑;可以居住在亲家的房子里,解决了分居问题;可以互相照顾,解决了彼此照应的问题;可以共同帮助儿女带孙辈,经济实惠。

【4】亲家之间结婚,最大的障碍是情感变化和财产纠纷。

正如姚阿姨担心的,亲家公是城里人,经济条件好;女方是乡下人,没有经济来源,吃穿用度都依赖男方,男方如果变心,女方就会再次受到伤害。姚阿姨也担心,男人条件好,从心底瞧不起乡下女人,如果照顾不周,也会受到男方的嫌弃。姚阿姨更担心,男人对她没有感情,只是想找一个保姆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还有一个更大的顾虑:两个人的结婚,会不会带来两个家庭的财产支配的分歧。如果男人找一个保姆,虽然能照顾起居生活,但是儿女们特别担心老头子被女保姆进行精神控制,把家产都留给保姆,或者担心保姆把老头子的家产都骗走了。

两个亲家结婚,也是有这样顾虑的。如果儿女的婚姻稳定、家庭和睦、儿孙满堂,两个亲家结婚就是亲上加亲、好上加好,如果儿女婚姻出现矛盾,两位亲家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都觉得尴尬,如果儿女婚姻出现变故,两位亲家之家的纠纷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所以,从这个意义看,亲家之间结婚还是要慎重决策。

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还是欢迎万能的粉丝们吧,大家给出出主意吧,欢迎留言。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