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有哪些茶知识是喝茶的人必须要懂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4 16:23:35 3次浏览

关于问题有哪些茶知识是喝茶的人必须要懂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兄台请喝茶】的最佳回答:

判断茶的好坏,我觉得这是喝茶人必须要懂得的。茶有很多,所以不管喝什么茶,一定要大体判断出茶的好坏,才不会上当受骗,也可以在喝茶时,跟得上节奏,说得出一二。

这里有个通用的判断标准,那就是“香、清、甘、活”。

清代的兵部尚书梁章钜曾到武夷山游玩,夜宿天游寺,吃完饭后,寺中的僧人静参和尚便以茶招待他。喝茶聊天中,静参和尚说道:茶分四等,一曰香,凡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而今之品茶者,皆以此为无上妙谛矣。就是说茶的最基本等级就是香,但是这个香,即使是小草也有草香,而现在喝茶的人,都以香为判断茶好坏的依据。

殊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矣。就是说高一等级的茶,茶香和茶汤都是很通透清澈的,不会有杂味。

再等而上之则曰甘,香而不甘,亦不过好茶矣。就是说再往上一个等级的茶,是应该有回甘的,如果茶只是香,却不能回甘,也不是好茶。

再等而上之则曰活,活之一字,需从舌本辨之,微乎微矣,且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得此消息。意思就是说最高等级的茶,是活的。活这个字,需要用舌头来辨别,而且变化很微妙,也必须用山泉水来冲泡,才能喝出茶的活。按我自己的理解,活可以分为四种,一是茶的叶底冲泡后是鲜亮有活力的,而不是看上去就跟枯叶一样。二是茶的香气是很持久的,不是冲泡两泡后香气就消失了,即使十余泡后,香气虽然淡了,但仍旧可以闻到草木的原始香。三就是茶汤汤色和滋味每泡都是均匀的,不是冲了头两泡后就没味道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觉得喝茶必须懂得的知识,能辨茶,能讲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就很棒了。

【2】、来自网友【希希陌上行】的最佳回答: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起了茶。虽然中国的茶文化号称博大精深,但是由于耳濡目染的缘故,茶文化对很多国人来说,却并不复杂深沉。于茶,无非选茶、泡茶、喝茶三件事,只要弄懂了这三件事中的一些知识,我们就可以喝到我们喜欢、对我们身体有益,而且还好喝的茶。

选茶篇

选茶并不难,只要把握好以下一些基本知识就可以了。

1.茶并非都是新茶最好

在喝茶界,向来有喝茶喝新的说法,很多人对陈茶敬而远之,有的甚至嗤之以鼻。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茶。

茶按照发酵度的不同,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类。喝茶喝新只适用于绿茶(普洱茶生茶除外)、黄茶和非足火烘焙乌龙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分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晒青红茶四类。红茶性温,刚刚做出来的红茶比较燥,新茶喝了容易上火,一般至少需要放两三个月再喝。小种红茶(保质期三年)焙火比较足,新茶需要放半年再喝。晒青红茶讲究年份,经过陈放以后茶的品质要远比新茶好。

普洱茶生茶、白茶、足火烘焙乌龙茶、黑茶不仅不主张喝新茶,而且也和晒青红茶一样讲究年份,经过陈放以后茶的品质要远比新茶好。

所以,喝绿茶、黄茶和非足火烘焙乌龙茶时,选茶要选新茶;红茶放一段时间再喝最好;喝普洱茶生茶、白茶、足火烘焙乌龙茶、黑茶时,还是尽量选有年份的茶吧。

2.茶并非都是明前茶最好

所谓明前茶,一般是江南绿茶产区的讲究,如龙井、信阳毛尖等,这些茶都以明前茶为最好。

绿茶中的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没有明前茶,一般以雨前茶(谷雨)为最好。

绿茶中的普洱茶生茶采茶时间较早,有的二月底就开始了,晚一点的三月份开始采摘,所以也没有明前茶最好这个说法。如果有,那也是一个来自于绿茶的伪概念。

其他的茶类如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也是如此,茶季或早或晚,也没有明前茶这个讲究。

所以,明前茶只是部分绿茶的概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茶。

3.茶并非都是芽茶最好

我的老家是绿茶产区,所以大家都习惯喝绿茶,也习惯了按照绿茶芽茶为尊的标准来衡量其他的茶。

大部分绿茶、白茶、黄茶、工夫红茶会以芽茶为最好,普洱茶生茶、黑茶中如果拼有一定的芽茶,香气会好一点,但是如果芽茶太多,陈放的价值就不会太大。

其他的茶类,如红茶中的小种红茶,乌龙茶,绿茶中的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这些茶中不能有芽茶,用来制茶的茶青必须是二三或三四开展的壮叶。

所以,选茶时以芽茶的多少来衡量茶叶的品级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茶叶品种和茶类。

4.并不是所有的茶喝了都会对自己的身体好

不同的茶类因为发酵度的不同,茶性温寒会有所不同;人也一样,不同的人,体质也有热、中、寒的不同,所以人们在选茶时,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选择不同的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喝茶有益健康的目的。

一般而言,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寒热选择茶性温寒相反的茶类,比如,热性体质(爱上火)选择寒性茶,如绿茶、黄茶和一些后发酵茶,如陈年普洱茶生茶、白茶、黑茶等。寒性体质就选择一些温性茶,如乌龙茶、红茶等。

其中,陈年普洱茶、白茶、黑茶经过足够时间(15 年左右)的陈放以后,茶性会逐渐变得中和,喝茶适应人群最多。

泡茶篇

能否喝到一口好喝的、适合自己的茶,选茶是前提,泡茶却是关键。

1.泡茶要注意水温

泡茶时要根据茶叶的嫩老、发酵程度、陈放时间来决定水温。一般来说,茶叶越嫩,用来泡茶的水温就越低,如很嫩的绿茶芽茶,泡茶水温在 85 度左右为宜。不仅绿茶如此,级别比较高的黄茶、工夫红茶,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用料比较嫩的普洱生茶新茶也应该如此。

像一些发酵度比较高、茶青粗壮的红茶、乌龙茶泡茶时应该用沸水。

像一些用料比较粗壮且又经由长时间陈放的陈年普洱茶生茶、白茶、黑茶等,泡茶时不仅需要用沸水,如有可能,利用沸水浇淋茶具外部让泡茶水保持一定时间的高温状态,泡出来的茶口感会更好。

2.泡茶要注意方法

常见的泡茶法无外乎闷泡法和功夫茶泡法两种,两种泡茶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茶。

一般而言,茶青偏嫩的绿茶(普洱茶生茶除外)、黄茶、红茶芽茶适合使用闷泡法。白茶中的白毫银针也可以使用闷泡法。

而一些茶青粗壮的乌龙茶、红茶更适用功夫茶泡法。陈年普洱茶、白茶、黑茶一般不主张闷泡,应使用功夫茶泡法。

陈年普洱茶、白茶、黑茶使用煮茶法也别有风味。

3.泡茶要注意茶和水的比例

泡茶时要根据泡法来调整茶和水的比例,如果使用闷泡法,茶水比例在 1:50 左右(如果讲究一点,不同的茶类宜有所不同),即 200 毫升的玻璃杯,投茶 4 克,闷泡 3-5 分钟就可以了。

如果使用功夫茶泡法,茶水比例大致在 1:20 左右,即 120 毫升的盖碗,投茶 6 克,如果是壶,壶出水比较慢,投茶量可酌减,茶水比例在 1:30,即 120 毫升的壶,投茶 4 克。

不过,泡茶时的茶水比例并非绝对,具体可以根据喝茶人的口感轻重来调整。比如我自己因为常年喝茶,口比较重,使用闷泡法习惯 1:40;使用功夫茶泡法,120 毫升的盖碗,乌龙茶投茶 8 克;120 毫升的紫砂壶,陈年普洱生茶投茶量为 6 克。

喝茶篇

在我周围的喝茶人中,有为数不少的人是因为喝茶有益健康的缘故才选择了喝茶。但是,并不是喝了茶,茶就会有益健康,要想喝茶有益健康,还得注意以下一些知识:

1.喝茶要分时间

喝茶时,如果不是因为改不了的习惯,喝茶最好要分时间,在三个时段尽量不要喝茶,即饭前、饭后一个小时,晚上睡觉之前。

饭前饭后喝茶,茶里的有些物质会阻碍一些营养元素如铁等的吸收,也会和一些菜肴里的元素(如草酸等)一起形成有害物质(结石)。而且,空腹喝茶,茶会对肠胃产生强烈的刺激,有损肠胃健康。

睡前喝茶,尤其是对有些对茶中的咖啡因比较敏感的人群来说非常不合适,因为会影响睡眠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失眠。

2.喝茶要经常变换品种,可根据季节更替变换茶类

不同的茶营养元素不一样,排除偏好的缘故,可以经常变换喝茶的品种,这样对身体会好一些,而且也可以让自己有机会领略不同茶的风味。

此外,一年有四季,四季寒暑不同,在不同的季节,根据身体特质更替变换茶类,这样喝茶才会对身体有益。

如冬季寒冷,可以喝一点温性茶,如足火烘焙乌龙茶、红茶、熟普等;春天寒热交替,可以喝一点茉莉花茶;秋天可以喝一点陈年普洱茶、白茶、黑茶;夏天天热,可以喝一点绿茶、陈年陈年普洱茶、白茶、黑茶(年份稍短一点)。

3.喝茶要适量,不能以茶代水,不能喝浓茶

有些茶友喜欢喝茶,常年以茶代水,个人窃以为这种喝法不太可取,长时间下去对身体没有好处。

虽然喝茶对身体有好处,但是喝茶也需适量,切不可以茶代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多喝水对身体还是要好一些。

除此之外,喝茶太浓对身体也不太好,浓茶刺激性,也容易让人喝茶过量,喝茶时应该尽量不要喝浓茶,如果实在觉得喝淡一点没滋味,那就少喝一点浓茶,多喝一点水吧。

结束语

喝茶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可以让我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和放松,这也正是很多人选择喝茶的缘故。但是,这一切都要以正确选茶、泡茶、喝茶为前提。

以上的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选茶、泡茶、喝茶,可以让我们在享受喝茶乐趣的同时,又能让茶造福于我们的身体。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