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陈氏太极拳的“新架是老架”怎么回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7 02:28:45 4次浏览

关于问题陈氏太极拳的“新架是老架”怎么回事?一共有 5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博学多才的橙子 HP】的最佳回答:

家里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外人不知道的也不必知道。知道了也没大意义。

【2】来自网友【漪思飘绪】的最佳回答:

这种陈式太极拳的争议“新架是老架,老架是新架”——“新架”指陈发科的 83 式,“老架”指陈照丕的一路 75 式。

陈家沟关于太极拳的争议,要从陈家沟的事情去说。

陈子明(1878——1951)的著作中《太极拳要义二》,有对父亲的记述:“先严讳复元,自旭初,初学于耕耘公,功成后复从仲甡(1809—1871)习新架”。——这是陈家沟第一次出现老架、新架的区分。

那时,在陈家沟教的拳,多称为陈长兴的老架,那时的“新架”就是后来的小架。

陈子明的父亲陈复元,最初从学陈耕耘,后来又向陈仲甡(1809—1871)习练新架。 由于他的父亲学拳于陈耕耘和陈仲甡, 陈耕耘的父亲就是杨露禅的师父陈长兴,所以他的这篇拳理中的前面部分有陈长兴流传下来的《十大要论》和《用武要言》一些内容; 陈仲甡是陈鑫的父亲,后面部分有陈鑫著作拳理中的某些内容,不过并非完全的抄袭,而是经过自己的组织写作。

陈式太极拳历史上第二次出现“老架”、“新架”的叫法,是陈照奎在陈家沟教拳的时候。

1928 年,陈发科(1887-1957)去北京去传艺,教的一路 83 式,没有听说他改了拳。他去世后 60 年代初,他的儿子陈照奎到上海教拳,说此拳为陈长兴老架 83 式。

有人认为: 陈发科在北京教拳多年以后,有创新加上去的东西。他加了 3 个式子:三换掌,退步压肘,中盘。而且,在原来的每一个式子上“加花”,就是为每一个老式子加上了预备动作和很多发力动作,在原来拳架的朴实无华上多了锦上添花。

而陈发科本人对于他教的东西一直不叫太极拳,而是叫炮捶。解放前陈发科主要在北平国术馆,解放后 1953 年创立了首都武术研究社,自任社长。

沈家桢、顾留馨 1963 年编的《陈式太极拳》一书根据陈发科所授内容,定了一路 83 式、二路 71 式,此书影响甚广。

在陈家沟,陈发科的孙子陈小旺,没有跟他祖父学过拳,他在陈家沟跟堂伯陈照丕学的一路 75 式。在 1985 年写了一本《世传陈式太极拳》就把这套陈家沟流行的 75 式作为“陈氏世传老架”。

1972 年陈照丕去世后,73 年陈照奎到陈家沟去教一路 83 式。陈家沟的拳师,包括陈小旺在内,就把这套 83 式称做“新架”。 陈照奎对此非常反感。当时,这种老架、新架的区分是颇具争议的。陈家沟是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地方是老的,但是现在的拳却不一定是老的,因为陈长兴的曾孙陈发科,1928 的到北京去了,他在北京教的一路 83 式才是老架。

陈氏老架一、二路成于 1833-1913 年之间;陈氏新架一、二路成于 1887-1957 年之间。

依据陈照丕的老拳谱 92 势(无大小架之分),陈发科的第五路陈氏太极拳(并非陈家沟拳械谱的“第五套拳”),可知,陈长兴所传拳法招式,不止于一路、二路。

陈照奎 1979 年在石家庄时曾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五哥陈照丕当年也是跟我父亲学的拳嘛。都是陈长兴公一脉相传的拳架嘛!”1980 年在焦作时,他也说过:“怎么能说我父亲传的叫新架?我们练的这才是我们家传的真正传统老架。”

陈家沟的老架、新架,均以陈长兴传授为时间标准,并非指陈家沟拳械谱的通背拳谱。

我在 1981 年到陈家沟去时,从太极拳学校教务长陈伯先和几位老者口中,倒听见了几句真话,他们说,“老架(指 75 式)是新架,新架(指陈发科在 1928 年前在陈家沟教的一路 83 式)是老架!”——(陈式太极拳的老架和新架 . 万文德)

(本文信息来自网络相应专题)

【3】来自网友【洒脱蜻蜓 QZ】的最佳回答:

据老师说,新架是陈发科前辈在家里关门自己练习的功夫架子,其要求更为繁琐,小圈小劲特别多。

【4】来自网友【黄和太极拳】的最佳回答:

是更新换代。

【5】来自网友【太极周公】的最佳回答:

陈式太极拳老架为陈长兴所创,新架为近代陈发科所创。二者同根同源,新架由老架演变而来!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