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金日磾是个胡人,凭什么得到汉武帝的宠信与重用?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18:27:49 13次浏览

关于问题金日磾是个胡人,凭什么得到汉武帝的宠信与重用?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妖火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汉武帝宠信金日磾,起初是同情金日磾的身世,后来则是因为金日磾知恩图报,能力非凡,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回报汉武帝,这让汉武帝大为感动,逐渐地汉武帝也对金日磾这个人非常敬佩。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金日磾的背景,我们得先了解一下,金日磾这个匈奴王子是怎么变成汉臣的经过。

公元前 121 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击匈奴,以出色的军事能力连连攻破匈奴,在这年春天的时候,霍去病攻破了执浑邪王子,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祭天用的金身佛像。

到了夏天的时候,霍去病又在祁连山攻破了浑邪王和休屠王,这两个匈奴王是匈奴的重要军事基地,一下子被攻破,让匈奴遭到了重创,匈奴单于得知这几个月被霍去病连连攻破自己的军事重地,损失惨重,对这两个匈奴王非常生气。

尤其是浑邪王,已经被霍去病打败两次了,损兵折将,令无数匈奴人失去亲人,悲痛不已,这样的能力已经不被匈奴单于接受,所以接下来匈奴单于是一定会杀了浑邪王来泄愤,告慰死去了将士和在世匈奴子民。

浑邪王深深了解匈奴单于的心性,也知道自己的两次战败有可能会性命不保,于是打算投降汉朝,保住自己的性命,但是经过两次战败,自己手上的兵力已经不多了,投降了汉朝虽然能够保存性命但是绝不会受到汉朝的重视和优待。

于是浑邪王打算拉拢和自己同病相怜的休屠王一起投降汉朝,这样自己的功劳也就更大了,没想到浑邪王和休屠王说了投降汉朝的想法之后,休屠王竟然答应了,其实休屠王只战败了一次,和自己相比,匈奴单于不会把休屠王怎么样的,顶多会被撤职罢了。

可能是休屠王太过畏惧匈奴单于的暴怒,汉朝又向来穿戴善待投降的匈奴,以汉朝的律法,战败虽然会被处死,但是可以用官职和钱财来赎罪,于是胆小的休屠王答应和浑邪王一起投降汉朝。

不料,就在休屠王满心欢喜的拖家带口准备去汉朝的时候,浑邪王竟然把休屠王杀掉了。

浑邪王为什么要杀休屠王呢?

原因很简单,浑邪王认为自己拉拢了休屠王和自己一起投降汉朝,虽然自己的功劳可能会比自己一个人投降汉朝的功劳大,但是跟只战败一次,手里还有不少兵力的休屠王比起来,自己的功劳一定是不如休屠王了。

浑邪王开始觊觎休屠王手里的兵力,想着如果自己手里有多一些的兵力,就可以在汉朝混一个高位官职,所以,浑邪王就将休屠王杀了。

真的好残忍啊!浑邪王这事办的,真的是很不地道。

而这个被杀了休屠王,正是这个金日磾的父亲。金日磾的父亲因为错信他人,不仅丢了自己的性命,也使自己的妻儿跌落人生的谷底。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休屠王背叛匈奴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金日磾和自己的母亲就被迫成为了叛徒的妻儿,即使休屠王被浑邪王杀了,在匈奴族人的眼里,只不过是狗咬狗一嘴毛,根本不会有人从金日磾母子的角度去同情他们。

金日磾母子只能受到匈奴人的排挤和欺负,所以金日磾母子不能留在匈奴,不然一定会受尽折磨而死,所幸浑邪王还有一丝人性,没有对金日磾母子赶尽杀绝,在投降汉朝的时候,将金日磾母子一同带走归降了汉朝。

到了汉朝之后,金日磾母子不再是什么王族,已经变成了普通归降的匈奴人,被安排到了汉朝的一个叫黄门署的马厩做了一个养马的马倌。

从天堂跌落地狱是什么感觉,想必金日磾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被浑邪王背叛之前,金日磾是有父母宠爱的匈奴王子,然而如今,因为浑邪王的背叛,父亲被杀,自己家的军队被夺走,自己和母亲弟弟,受尽匈奴人的嘲笑白眼,甚至还沦为一个养马的。

金日磾的人生被迫进入了寒冬,这一年,金日磾才十四岁,就早早尝尽了人生的苦楚,而金日磾只能接受,接受不堪的命运,接受自己小小年纪就只能养马为生奉养母亲和弟弟的生活现状。

也不知道这样的日子,金日磾过了多久,突然有一天,金日磾的生活迎来了曙光。

有一天,阳光很好,汉武帝在宫中设宴游玩,高兴了,想要将好不容易找来汗血宝马拉出来溜溜,于是饱受生活艰苦的金日磾,就垂着头牵着马出现在数十位马夫的队伍里,作为胡人,金日磾的身形格外高大,长相比较威严,在人群中非常惹眼。

汉武帝一眼就看到这个高大的帅小伙,但是这个帅小伙总是低着头,不像其他的马夫,见到盛大的场面和众多的妃嫔之后,眼睛滴溜溜地乱看,金日磾很规矩,只是低着头,汉武帝对金日磾好奇不已,于是向身边人打听金日磾的情况。

一打听之下才发现,原来这个高大的帅小伙,是匈奴族休屠王的儿子,王族后裔,父亲休屠王错信浑邪王而被杀,金日磾因此沦为阶下囚,汉武帝一看这个郁郁寡欢的帅小伙,突然之间心里面升起了一股怜悯之情,当即封金日磾为马监。

马监就是一个掌管长安皇宫所有马匹的小头头,虽然是一个小官,但是比金日磾之前每天养马还是好很多的。

之后汉武帝见金日磾做马监做得没什么毛病,就将金日磾逐渐升迁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金日磾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被汉武帝照顾着,迷迷糊糊的将自己的日子越过越好。

于是汉武帝经常将金日磾带在身边教导培养,还时常赏赐他,金日磾虽然是一个胡人,但是知恩图报的道理,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面对汉武帝的善意,金日磾很感恩,甚至没想到汉武帝对自己有这么好。

当今时代还好些,在古代胡人被称呼为蛮夷之人,在中原人的眼里,胡人野蛮粗俗,不懂礼数,没有文化,是比较低劣的种族,金日磾在汉朝生活之后,对这些歧视都深刻的感受到了,所以金日磾对于汉武帝的善意非常诧异。

汉武帝对金日磾没有种族上的偏见,作为一个帝王,汉武帝的境界真的是很高了,有足够的包容性,能够接受不同。

汉武帝一开始是因为同情,后来就发现金日磾是个可用之人,金日磾不愧是王族后裔,家庭教育不同于普通胡人,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甘平凡的态度。

还有一点就是,汉武帝也认为金日磾有那个想要改变现状的野心和能力,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结果发现,果然值得培养,金日磾回报给汉武帝的,远不止眼前的这些。

公元前 91 年,汉武帝已经到了晚年,这一年巫蛊之祸爆发,太子刘据被丞相刘屈氂和江充合伙陷害,江充等人栽赃太子用巫蛊谋害汉武帝,太子刘据得知此事后,为自保起兵诛杀江充等人,被刘屈氂跑掉了。

刘屈氂向汉武帝告发太子刘据在皇后卫子夫的帮助下私自起兵造反,汉武帝见太子起事,慌忙之下让刘屈氂出兵镇压,不料刘屈氂借机追杀太子,太子刘据情急之下逃入民间,不久太子的行踪暴露,被刘屈氂的追兵找到,最后太子不堪受辱自杀了。

之后,群臣上奏,要求彻查太子刘据起兵事,事情查清楚后,真相大白,太子并没有造反,只是迫于无奈自保而已。汉武帝大为懊悔,将江充灭族,将曾经迫害过太子的人全部处死。

这就是巫蛊之祸的简要经过,其实巫蛊之祸牵连甚广,涉案人员并没有全部落网,比如巫蛊之祸前,马何罗就曾经和江充交好,马何罗的弟弟马通还因为诛杀太子有军功得到爵位,巫蛊之祸真相大白之后,汉武帝派人查涉案人员。

马通和马何罗担心自己被江充牵连被杀,便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造反算了。金日磾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察觉到马通兄弟神情异样,就开始暗中跟着二人,马通兄弟也察觉了,于是暂时没有起事,只是默默的找机会。

有一次汉武帝在林光宫游玩,金日磾因为不太舒服在里面休息,马通兄弟假传圣旨深夜外出,一起杀了使者之后,发兵起事了。

第二天早上汉武帝还没有起床,马何罗就堂而皇之无缘无故的进入汉武帝休息的内殿,这时金日磾正在上厕所,见到马何罗从宫室进入,觉得异样,灵机一动,立刻进入汉武帝休息的內室躲起来。

不一会见到马何罗果然向着汉武帝的卧室走去,袖子里还藏着刀,马何罗在卧室里看见金日磾神色大变,就要夺路而逃,金日磾趁机保住他,大声呼喊抓刺客,汉武帝被金日磾的呼喊声叫醒。

这时侍卫们也冲了进来,想要拔刀杀了马何罗,汉武帝唯恐刀剑无眼伤到金日磾,阻止侍卫不要用刀剑,随后金日磾一个抱摔,将马何罗摔到地上,被侍卫们抓起来了,经过严刑审讯,马通马何罗等人都被诛杀。

这不过是一个护驾的事情,为什么要将这件事讲得这么详细呢?

因为在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令人感动的细节,一个是金日磾暗中观察马通兄弟,随时守在汉武帝身边,这种关切是真心实意的,普通的君臣是做不到了,只有汉武帝和金日磾这种超出一般范畴的惺惺相惜才能做到。

第二点就是,金日磾抓住马何罗之后,汉武帝生怕侍卫们的刀剑伤到金日磾,从这个细节来看,汉武帝也是非常在乎金日磾的安危的,金日磾对于汉武帝来讲,不止是一个臣子,还是一个坚实的守护。

经过这件事,汉武帝被金日磾深深感动,金日磾忠勇机智的美名也传遍了天下。汉武帝真正意识到金日磾对自己的感恩和关心,从此之后更加信任和重用金日磾了。

公元前 87 年,汉武帝已经年迈,逐渐走向了油尽灯枯的结局,因为皇子稀少可堪重用的人选不多,汉武帝无法,最后选了八岁的刘弗陵继位太子,传承汉朝的江山。

因为汉武帝被窦太后压制多年,汉朝开国时期又有吕后专政的情况发生,汉武帝深深感到不能让女人把持朝政,于是将刘弗陵的母亲钩戈夫人处死,这就是著名的去母留子。

太子才八岁,一定要有一个稳妥的人来辅佐,汉武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命霍光担任辅政大臣,汉武帝的长女鄂邑公主照顾刘弗陵的生活起居,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一起辅政。

霍光知道汉武帝最信任金日磾,就想要谦让金日磾做辅政大臣,金日磾却以自己是外族人处理国政会被人质疑为由拒绝了。

金日磾就是这样知礼守本分,他子汉武帝身边几十年,从来没有因为得到汉武帝的优待而娇狂过,金日磾为人谨慎忠厚,连汉武帝赐给他的美女都不敢亲近,受到了汉武帝的恩遇,只想报恩,不求回报。

金日磾这样的人在古今中外都很少见,是一种很纯粹的人,就是这样的人,才能跨越种族的歧视,与汉武帝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的革命友情。

同年三月,汉武帝撒手人寰,去世前特意留下遗诏,以金日磾护驾有功的功劳,封金日磾为秺侯,金日磾却以刘弗陵年幼还需要辅佐为由拒绝了封侯,因为封侯是要迁离长安的。

好景不长,就在汉武帝去世后的第二年,金日磾病重,霍光不顾金日磾的意愿执意按照汉武帝的遗诏,奏命汉昭帝请封金日磾为侯爵,金日磾的子孙后代都可以享受侯爵带来的福荫。

金日磾病重不久就悄然离开人世,享年四十九岁,汉昭帝还为金日磾举行隆重的葬礼,并赐谥号敬侯。

金日磾用自己的一生回报了汉武帝,汉武帝一生权势滔天疑心深重,却从来没有怀疑过金日磾的忠心,这就是金日磾人品贵重的体现。

金日磾以一介胡人的身份受到汉武帝重用,凭借的就是他忠勇无二,知恩图报,心地善良,能力非凡,才得到了汉武帝一生的照拂和善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金日磾这样的人,纯粹到极致,在任何时代都是比较稀缺的,虽然简单,但是金日磾该有的都有了,如果我们也能像金日磾一样的坚定不移,也一定会有福报的。

【2】、来自网友【真正鳄鱼不哭】的最佳回答:

正因为他是胡人好吗?

按《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武帝元狩中,票骑将军霍去病将兵击匈奴右地,多斩首,虏获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票骑复西过居延,攻祁连山,大克获。于是单于怨昆邪、休屠居西方多为汉所破,召其王欲诛之。昆邪、休屠恐,谋降汉。休屠王后悔,昆邪王杀之,并将其众降汉。封昆邪王为列侯。日磾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

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磾独不敢。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日磾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上闻,愈厚焉。

金日磾不仅是胡人,甚至还是奴隶!而这恰恰成为他的优势,因为他没有政治基础,为了自家荣华富贵,只能一心效忠皇权。刘彻重用尚书架空丞相,就是想要独揽大权,而他又不能没有助手,所以要找那些少有家族牵挂的人。

《旧唐书·李林甫传》:林甫固位,志欲杜出将入相之 源,尝奏曰:“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帝以为然,乃用思顺代林甫领使。

李林甫说的对不对是另一回事,但“寒族即无党援”的道理是古来相通的。帝王心术而已。

另外金日磾为人有才能,又谨慎低调,这也是刘彻看中他的原因之一:

日磾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日磾每见画常拜,乡之涕泣,然后乃去。日磾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兒,常在旁侧。弄兒或自后拥上项,日磾在前,见而目之。弄兒走且啼曰:“翁怒。”上谓日磾“何怒吾兒为?”其后弄兒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兒。弄兒即日磾长子也。上闻之大怒,日磾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兒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

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光以女妻日磾嗣子赏。初,武帝遗诏以讨莽何罗功封日磾为秺侯,日磾以帝少不受封。辅政岁余,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磾,卧授印绶。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