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中国有哪些在外国人看来难以完成的事?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6 15:45:26 2次浏览

关于问题中国有哪些在外国人看来难以完成的事?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独上】的最佳回答:

那可就多了去了,至少在以下 6 个领域中,我国做到了一骑绝尘!

1:特高压输电技术

如果有人问,全球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在哪?毫无疑问,在中国!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最先进的输电技术,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掌握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国家,在这个领域中,中国标准就是唯一标准!

所谓特高压输电技术,其实就是将电力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外一个地区的技术,简单来说,牵一根电线就行,可是,在超远距离传输的时候,想要做到快速的同时,避免出现太大的电力损耗,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了。

现如今,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还在使用传统的输电技术,输电的速度慢不说,输送过程中还会出现大量的电力损耗,而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就完全规避了这一问题,不仅快速,而且损耗极低。

也正是有了这一项技术的加持,我国才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做到全民通电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所有发达国家,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2:量子通讯技术

量子通讯技术,这个只能在科幻电影中才能听到的名词,如今也照进了现实,我国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真正掌握了量子通讯技术。

目前来看,这一通讯技术只有我国掌握,美国在这一领域当中,仍旧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美国顶级专家曾多次登门求学,但是很可惜,技术不是你想学,想学就能学!

量子通讯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通讯技术,它先进的地方就在于无法被窃听,所以,我们在使用这项技术进行通讯的时候,不需要进行任何加密,哪怕说的是大白话,对方也无法窃听,只能干着急。

早在 2017 年,我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长达 2000 公里的商用量子保密通信线路“京沪干线”,此外,我国还为各大银行提供了量子加密通讯服务。

对于这项技术,西方国家十分眼馋,可是,他们在该领域还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突破啊!

3:核电站技术

中国不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核电站的国家,但中国核电站的安全性却做到了世界第一!

纵观历史,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核电站都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我国自建设使用核电站以来,从未出现过任何事故,这就叫实力。

现如今,中国建造的核电站已经变成了安全的代名词,无论是华龙一号,还是最新研发的第四代钍基核电站,在安全性方面,都做到了世界第一,所以,连发达国家都开始找我们建设核电站了,比如英国。

除此之外,我国还拥有世界唯一的核废料处理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将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转变为清洁能源,然后二次利用,彻底解决了核污染的问题,启明星二号装置就是最好的代表,它可以将核废料的利用率提升到 95%以上,大大降低了核污染的问题。

反观其他所有使用核电站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在内,他们都没有处理核废料的能力,所以,核电站源源不断产生的核废料,他们只能将其收集起来存放在地下,越存越多,越存越多,这就相当于是在往自己脚底下埋炸弹,早晚都会出问题。

现如今,日本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他们的核废水已经存不下了,已经决定往海洋当中排放了,真可谓是损人利己之典范!

4: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套导航系统,它拥有全球定位和实时导航的功能,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成熟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有人说,不就是一个导航系统吗?我手机就有导航系统!

其实,导航系统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曾几何时,美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导航系统的国家,全世界各个国家都要使用美国的 GPS 系统,要依赖人家的导航系统航行,或者发射某种武器。

可是,美国向来都是没有诚信的,他曾多次恶意关闭 GPS,导致其他国家的定位仪器失灵,船只在大海上盲目的航行,导弹无法锁定目标,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这种情况我国也曾经历过,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一套属于自己的导航系统,现如今,我们做到了!

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度之高、覆盖范围之广,均经超过俄罗斯的导航系统,目前,也只有美国的 GPS 系统能与北斗系统相媲美,不过,美国的诚信不足,所以,各个国家还是愿意跟我国合作,使用北斗定位系统。

5:高铁技术

中国不是第一个建设高铁的国家,但却是技术最高、里程数最多的国家。

截止到去年为止,我国的高铁运营里程数已经超过了 4 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的设计时速是 300 公里,但是京沪高铁在试跑的时候,时速却达到了 486.1 公里,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我国向来都有基建狂魔的称号,尤其是在修建高铁这方面,更是无人能敌,所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都与我国合作了高铁项目,现如今,中国高铁在全球高铁的市场份额当中,已经占据了接近 70%的比例。

通过数据就能看出中国高铁的技术之高,也能看出各个国家对中国高铁的信任。

此外,我国的磁悬浮列车技术也是世界第一,第一批时速达到 605 公里的磁悬浮列车在青岛成功下线交付使用。

时速 605 公里,什么概念?这就叫实力!

6:超级钢技术

炼钢是一个技术活,想要炼出超级钢,更是一个技术活儿。

钢铁在炼制过程中,做到高强度的同时,会降低延展性,提升延展性的时候,又会降低强度,想要让两者同时提升,一个字,难!

不过,中国的科学家人才济济,只是一个炼钢的问题还难不倒我们,我国成功研发出来的新型特种钢,不仅拥有 2200MPA 的强度,还拥有 16%的延展性。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来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普通民用船所用的钢材,强度达到 250MPA 就够了。

军舰所需要的钢材,强度至少要达到 300MPA 以上。

航空母舰所用的钢材,强度需要达到 800MPA。

潜艇需要沉入海底,所以对钢材的要求更高,强度要达到 1100MPA 以上,这也是美国和俄罗斯潜艇钢材的强度数据。

现如今,我国生产出来的特种钢,强度达到了 2200MPA,强度足足是美国特种钢的 2 倍,而且,我们在保证强度的同时,还拥有了极强的延展性,这一点极为难得。

美国麻省理学院的科学家一开始还不相信,还对我国的特种钢材进行了技术验证,结果显示,中国制造,就是这么牛!

写在最后:

以上 6 个领域,都是我国目前一骑绝尘的领域,类似的领域还有很多,而且,我国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我国或许能做到全面领先世界!

大国崛起,星耀全球!

【2】、来自网友【 猫哥的视界】的最佳回答:

1 从弱小到掌握世界话语权

让我们先回到上世纪 80 年代,那时刚刚改革开放,中国各行各业都很弱小。可是,国外企业会因为弱小就放过你吗?

实证一,维生素 C-从弱小到掌握世界话语权

(来源:搜狐)

1980 年代之前,维 C 生产的工艺都是 1933 年德国人发明的的“莱氏化学法”,它需要经过五道工序,并由三家大药厂组成的维 C 联盟所垄断:瑞士的罗氏公司,德国的巴斯夫和日本的武田制药。

到了 1980 年,中国全新改进维 C 生产工艺,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维 C 垄断联盟以罗氏为代表,1986 年把这个专利的非中国部分使用权买下来了。

但是他们买下专利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其他的欧美国家药厂同他们形成竞争,说到底,还是不相信中国人的技术,以及中国人的生产能力。

买下专利没多久,全球维 C 的需求量和价格节节攀升,到 1994 年,价格最高达到了 18 美元/公斤。

中国很多药厂纷纷上马维 C 生产线,但垄断集团这时候做了一个极为不明智的举动——想通过降价来逼死中国药厂,一年之内把维 C 价格砸到了 4 美元/公斤。

可是,4 美元/公斤,对于采用新技术的中国药厂来说,还是能赚得微利,不仅撑得住,还能持续爆产能,而对仍然使用老技术的垄断集团就是割喉大放血了。

最终,这场垄断性价格战的结果是:瑞士罗氏卖掉了自己的维 C 生产厂(因为仍持有中国专利的境外使用权),日本武田把维 C 厂停产后卖给了同属垄断集团的德国巴斯夫,后来巴斯夫也扛不住中国药厂的压力,停产了。

目前,全球超过 90%的维 C 由四家中国药厂生产,中国的风吹草动决定了全球维 C 的定价。

2 从零到世界第一

再回到上世纪“萌娃看世界”的 90 年代,中国的基建刚刚兴起,但关键机械设备中国不能生产,国外企业会因为你是“萌娃”就手下留情吗?

实证二,盾构机-从零到世界第一

(来源:人民网)

早在 18 世纪初,布鲁诺尔就从一种外号叫“凿船贝”的软体动物船蛆身上获得灵感,发明了利用人工进行盾构的方法。

可惜的是历经清政府、北洋政府、民国政府,这种理念先进的隧道构筑方法始终未能在中国得到推广应用,中国盾构机的基础相对于盾构机强国基本为零。

中国这些年大搞基建,盾构机需求尤其大,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盾构机厂家是一家德国企业,欺负中国没有盾构机,一台要卖 7 个亿。

即使高价买了之后,另一个“痛点”就是维修非常不方便。

当时外方对中国进行技术垄断和封锁,维修保养时不允许中方参与,维修所需工时也完全取决于外方,一旦出现盾构机故障将严重影响中方工程的施工进度。

更让人气愤的是国外厂商一方面联手“抬价”,导致每台单价极贵;另一方面并不重视中国市场,坏了之后的维修要等上很久。

维修人员来中国,还得由施工单位付 2000-3000 美元/天的差旅费,一个简单的故障常常要来回几次,十天半个月才能将盾构机修好。

这种进口设备对隧道施工是如此的重要,于是自己研制盾构机迅速上升为国家意志。

2002 年在科研经费不富裕的情况下,还是将土压平衡盾构关键技术研制列入“863 计划”,此时距离第一个使用盾构机施工的西康铁路完工还不到一年时间。

研制总装的重任落到了中铁隧道集团身上,2002 年 10 月中铁隧道集团盾构机研发项目组正式成立。

刚成立的项目组只有 18 位成员,其中多数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按照日后成长为盾构机设计专家、中铁装备总工程师王杜娟的话说“对于我们来说,别说研发盾构机了,很多人连盾构机都没有见过”。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杜娟与同事终于在 2008 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土压平衡盾构机,冲破国外的技术垄断,掌握了技术话语权,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在研发人员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下,在国家“863”计划提供的资金、政策、智力支持下,中铁隧道集团出厂了国家首台 863 计划自主研发的复合式盾构设备。

客观地说,这台盾构机仅仅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在后续的国产盾构深入研究中,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也相继加入进来。

在多方合力下,中国盾构机实现了西方企业不能做到的重服务、高度定制化的生产目标,更能利用产业集聚的效应降低成本。

从此价格低、服务好的中国盾构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主流闯进日本、欧洲等市场,创造了从基本为零到短时间内盾构设备份额占全世界 2/3 的奇迹,成为世界第一。

3 从引进到创造奇迹

再回到本世纪初,此时的中国犹如口袋里稍微有点钱就去闯世界的少年。中国急需改造老旧的铁路网络,俗话说莫欺少年穷,国外企业会因为你是少年就另眼相看吗?

实证三,高铁-从引进技术到领先技术,中国骄傲

(来源:搜狐网)

中国当时想要从德国和日本引进高速铁路(日本称新干线)的全套技术,被两国无情打脸。

我们自己无法设计和制造高铁,对国外厂商又求告无门,于是,中国铁路有了用市场换技术的大胆想法。

第一阶段:向全球购买(2004-2010)

2004 年初,中国铁道部门举行了一次国际竞标。很多国际竞标者比如日本川崎、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庞巴迪和法国阿尔斯通都参加了。

中国铁路部门并没有选择某个竞标者,而是要求每个企业设计和生产各自类型的高铁列车,条件是他们必须在中国制造,而且必须接受中国的信号标准。

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这些企业开心地接受了这些条款。于是他们特许了自己的技术并开始在中国生产各自的列车。

从 2004 年到 2014 年这 10 年间,中国高铁网络中运行着不同企业的各种列车。

名单如下(“中国铁路高速”英文简称 CRH,全称 China Railways High-speed):

CRH1:购买自庞巴迪的女王系列,最高时速 200 公里左右。以中国标准看,称不上高铁列车。女王系列普遍应用于欧洲,形状是一模一样的。

CRH2:来自川崎重工。日本人太害怕中国人抄袭他们的新干线技术,所以他们选择一个旧版本的新干线 E2-1000。

这个版本也称作山彦号列车,运行于东日本铁路公司的铁路网里。其时速大约 300 公里,但 CRH2 被限制在 250 公里。

CRH3:由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在中国生产。基于 Velaro 系列。这种列车普遍出现于德国、西班牙和土耳其。德国 ICE、英国欧洲之星、土耳其 TCDD,都是一模一样的列车!

CRH4:没有 CRH4,因为 4 在中国是不好的数字。

CRH5:法国阿尔斯通设计。基于 New Pendolino,最高时速可达 280 公里。

看到没,2014 年前中国人享受着来自加拿大、日本、德国和法国的列车,我们并没有窃取技术,是我们用真金白银购买的。

第二阶段:通过合资企业模仿自己的(2008-2014)

在尝试了各种不同品牌和性能的列车后,中国铁道部选择了最好的列车系列及其相应的企业,并要求他们对列车进行定制以满足新的要求:时速 380 公里,而且这些列车必须和中国铁路信号标准相兼容,以及必须在中国生产。

于是日本人退出。日本人拒绝提供定制化的 380 公里时速列车,因为他们认为 380 技术是他们最新新干线的关键,必须首先应用在日本。

他们目前的标准 E7 或 700,时速依然是 350 公里左右。于是他们决定撤销进一步的生产以及后续和中国的所有合作。

同时,中国铁道部也要求新的列车必须由中国的合资企业来生产。这也是日本选择退出的原因。但是西门子和庞巴迪同意了,因为他们大部分收入来自中国,不想失去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

在和西门子以及庞巴迪成立合资企业后,中国国内的企业负责生产一些零部件。通过混合制造,国内企业静悄悄地学习并掌握了大部分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于是,CRH380-A,首个国产设计出炉了。

CRH380-A 的研发始于 2008 年初,原先是交给日本人来完成的,以设计出新的时速 380 公里的列车,用于京沪线。

(来源:人民网)

它本该成为顶级品牌,但是日本人决定退出这个项目,并撤走了所有材料和关键技术。然而,中国还是决心继续进行这个项目。

日本的退出让我们面临了巨大障碍,因为日本只透露了时速 250 公里的技术,中国人甚至无法获取总体控制系统的源代码。

为了克服技术障碍,自 2008 年底开始,中国铁道部和科技部建立了一个特殊团队叫做“226 计划”。这个团队的作用是确定关键的技术问题。

通过利用国家的体制优势,这个团队组织了国内三家设计技术公司的人才:青岛四方,中国中车,中车唐山公司,以及中国的 25 所大学、56 个关键实验室和 500 家原始设备制造商,其中包括了 500 多名研究员和 10000 名工程师,都对这个计划作出了贡献。

CRH380-A 是首个自主设计的中国高铁列车。2010 年推出时,日本人很愤怒,认为他们的技术被中国人窃取了,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发作。

第三阶段:完全的自主设计和制造(2014-2018)

在经过 15 年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后,中国人终于开始创新和制造自己的高铁列车,并迅速向世界亮出了三个第一,成为中国高铁技术走向全球市场的“国家名片”。

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随着中国高铁迅速发展,”南北车”整合成“中国中车”后规模效应凸显,中国在全球高铁市场的份额已经稳坐全球第一的宝座。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中车已经占据全球 69%的市场,远远超过”前辈”川崎重工(9%)、阿尔斯通(8%)和西门子(3%)等,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今,中国中车的产品已经销往全球 104 个国家和地区,83%有铁路的国家都购买了该公司的产品。

订单增速全球第一。

中国制造出海的特征之一就是”迅速占领市场”,而高铁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之一,更是将这一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7 年至 2015 年间,日本和法国的高铁交付量略有所下降,而中国的市场份额却已经从原本的不到 6%,迅速扩大到逾 60%,这得益于中国高铁的订单增速。

营业里程全球第一

2018 年末,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 3 万公里,为 2008 年的 44.5 倍;另外,中国高铁营业里程还达到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位居全球第一。

而经过近 10 年的努力之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个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高铁,当之无愧的中国骄傲。詹天佑在天之灵应倍感欣慰。

詹天佑(来源:搜狐网)

4 成就世界超级工程

进入 2010 年,中国富起来了,口袋鼓起来了,准备干一件世界超级工程,但在国外企业眼中,依旧是那只肥羊,不宰你宰谁?

实证四,海底沉管隧道-成就世界超级工程

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要修一条 6.7 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由于没有经验,找到技术最好的一家荷兰公司,人家开口就是 15 亿咨询费。

谈判过程异常艰辛,最后一次谈判,中方说给你们三个亿,只要一个框架,能不能给我们最重要、风险最大的这部分支持。

但是,荷兰人说我们给你唱首歌吧,一首祈祷歌,双方不欢而散。

荷兰人的冷嘲热讽,再一次激发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昂扬斗志。

2017 年 5 月 2 号,在港珠澳大桥的收尾工程中,最后一节沉管,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吊装,最终接头的沉管像“楔子”一样被精确安装在海底 28 米深的两节沉管之间,成功地把海底隧道连为一体。

从第一节沉管浮运安装到最后的沉管接头,大桥建设者们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把 33 节巨型沉管在深海中分别对接了 34 次,创造了“一年放置十节沉管”、“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最终接头毫米级偏差”等多项震撼人心的世界纪录,圆满完成了 34 节巨型沉管的施工任务。

而且,在这项沉管安装任务中,我国建设者还创造了海洋沉管隧道滴水不漏的建设奇迹。

全球范围内无数案例的研究表明,隧道中出现一些漏水是很常见的情况。曾经有一位欧洲著名岛隧专家依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全世界的节段式沉管漏水率平均值为 10%左右。

也就是说,10 个接头中很可能会有一个漏水。这位专家还认为世界上没有沉管隧道 100%不漏水的纪录。

然而,就在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的建设中,中国工程师凭借自身的严谨和创新第一次做到了巨型沉管的滴水不漏,从而成就了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界超级工程。

由此,在海底沉管技术方面,中国拥有了 500 多项专利,牢据世界领先水平。

5 迈向世界导航技术的“无人区”

最后从 2015 年至今,中国航天航空领域进入了技术和成果的爆发期,引发世界瞩目。

但是,要知道航天航空领域中国可是从一穷二白开始的,从建国之初就被技术大国封锁与打压开始的,其中的艰辛与曲折,耻辱与欺骗,又有多少世人知道呢?

实证五,导航心脏原子钟-知耻后勇,迈向世界导航技术领域的“无人区”

美国 GPS 之所以在全世界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美国在原子钟研发方面起步较早,并且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

过去美国在卫星领域对中国实施最严苛的技术封锁措施,别说学习核心技术,就是一点点技术边角料也不会给中国学习的机会。

中国研制北斗时,欧洲本来要给中国提供原子钟,没想到欧洲为了其伽利略导航系统能够取得优质频段,向美国交了投名状,接近交货时反悔了。

当时的情况是,已经向欧洲宇航局交了 3 亿美元的合作研发费用,还是被挡在了核心技术大门十万八千里之外。

一根鸡毛都没捞到,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这只有倒逼得中国自己研发了。

结果,2018 年 1 月 12 日,中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了第二十六、二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

最核心的两颗卫星心脏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一台高精度铷钟和一台星载氢钟,这两个心脏所有指标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中国的原子钟研发已经进入国际第一梯队。作为导航领域的最尖端技术,中国正在进入星载原子钟研制的‘无人区’,未来中国的星载原子钟将会有更多原创性突破。

6 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实证六,重大突破,中国的太空飞机

太空飞机指的是太空穿梭机,能够像飞机一样穿梭于外太空和地球大气层内,可以重复使用,是未来夺取制太空权的关键。

美帝在航天航空方面对中国的技术和信息封锁,可谓严防死守,密不透风。

中国研制太空飞机的消息已经发酵了十多年,何时首飞?

9 月 4 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一枚可以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该飞行器将会在太空飞行一段时间,像飞机一样返回预定着陆场。

(来源:新华社)

研制多年的太空飞机成功进入了外太空,意味着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空天飞机的国家。

事实上,在此次火箭发射之前,国外网站就认为长征 2F 火箭的发射器存在明显的改装,将会发射更宽的有效载荷,很可能是与美帝 X-37B 同类的太空飞机。

当然,美帝官媒的报导无一例外的宣称:这是又一次山寨美国。

接着,中国还会发展能够载人的空天飞机,被称为”腾云工程”,可以带人去太空旅游,运送航天员等,也可以发射各类卫星,为空间站运送货物等。

中国的太空飞机实现了重大突破,这场历史性的跨越才刚刚开始。

历史实证告诉我们,国外的先进技术是拿来垄断的,绝不是“文明的礼物”。

欲得王冠,必先承其重,中国现代技术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血与泪、汗水与掌声、封锁与反封锁交融的历史。

当我们挣脱枷锁,站起来了,放眼全球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反而打着人类文明和世界共同进步的旗号,要求分享中国的量子技术、北斗技术、可燃冰技术、干热岩技术、可控核聚变技术、核材料处理技术,这是历史的轮回?!

当下,面对美帝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企业没有退路,中国科技没有退路,中国更没有退路。

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有自由女神庇护的美国也不能。团结、实干、智慧,只有前进去争取“未来之战”的胜利。

最后,有必要重温皮耶鲁齐所著《美国陷阱》一书的结尾语:

“我们不能上当受骗……华盛顿都会维护少数工业巨头的利益:波音、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埃克森美孚、哈里伯顿、诺思罗普·格鲁曼、通用动力、通用电气、柏克德工程、联合技术等等……

梦醒的时候到了,我们不能放过这个时机。这既是为了欧洲,更是为了法国。要么是现在,要么将永无机会,奋起反抗,为自己赢得一份尊重。这是最后关头!”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