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为什么说一战要比二战更加惨烈?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7 00:02:50 5次浏览

关于问题为什么说一战要比二战更加惨烈?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辉哥论史】的最佳回答:

二战实际上远比一战惨烈,但国际上确实普遍有一战比二战惨烈的印象。主要原因是欧洲中心论,尤其西欧掌握着国际话语权所导致。

一战的伤亡不过 1600 万,主战场是西线,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伤亡都超过百万,德国、法国、英国均损失惨重。英国贵族几乎集体被德国机枪收割,妇女开始大批进厂干活。

而法国更惨,年轻人三分之一战死、三分之一打惨、三分之一成了精神病,所以二战法国的表现可以理解。

一战的副战场是东线,俄国、奥匈和德国伤亡也不小。其实俄国的伤亡比英法更大,但一战对东线的宣传很少。

还有南线,奥匈、意大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等国,重要性还不如俄国,所以历史上一笔带过,很少有人知道详情。

至于中国、美国、日本这些后期参战国,纯粹是打酱油抢夺胜利果实的,更不值一提。哪怕是经济已经牢牢占据第一位的美国,在一战中也是打酱油的,美军到了法国只能做苦力,压根就不当正规军用。

从一战后的凡尔赛会议也能看出来,英法牢牢掌握着国际局势,别说德国和奥匈这些战败国,就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列强说了也不算。

二战的伤亡超过 9000 万,苏联超过 2000 万,中国和德国超过 1000 万,日本和波兰也损失惨重。

而且二战的惨烈程度也远超过一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比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更残酷。

日本对中国、德国对东欧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细菌实验,德国还搞起了种族灭绝,这都是一战所没有的。

但二战掌握核心话语权的英法美伤亡都不大,英国算多的也就几十万人,美国也损失了几十万人,法国战场损失还没有得性病损失的人多。

在英法美眼里,斯拉夫人本身就是奴隶,犹太人被歧视是普遍现象,东亚人更不值一提。只有西欧人的命最金贵,但是二战中他们损失又不大,所以在他们掌控的舆论环境中,二战自然不如一战惨烈。

【2】、来自网友【江湖小晓生】的最佳回答:

二战死亡人数在 7000 万人左右,受伤人数在 1.3 亿人左右。

一战死亡人数在 1600 万人左右,受伤人数在 1000 万人左右。

单纯从这个数据来看,二战明显比一战要惨烈太多了。但是,论惨烈程度,一战的确还是远超二战,这是为什么呢?

一、一战主要在欧洲,二战遍布全世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枪杀了。因此奥匈帝国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发动了对塞尔维亚的入侵。

塞尔维亚是俄国的好哥们,大家都是斯拉夫兄弟,因此沙俄要搞大斯拉夫主义,便开始加入到对抗奥匈帝国的行列中去了。

俄国动手了,他的老对手奥斯曼帝国还能忍?打了 200 多年的俄土战争了,也不差这一仗了吧?因此奥斯曼帝国开始对俄宣战。

这个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皇帝威廉二世不爽了:欺负我哥们?这不合适吧?德国和奥地利,那是同宗同源的关系,再加上当时的德国打算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所以表示支持奥匈帝国,加入到了战争。

德国动手了,法国作为曾经被德国揍得抬不起头的国家,当然不甘示弱。因此加入到了对付德国的行列中。

比利时、卢森堡,这两个小国家简直想骂娘,每次德国要动手,都先拿他们开刀。因此他们是被迫加入到了反对德国的行列中。荷兰举着双手表示:我保持中立!

保加利亚王国一开始没有参战的意思,他左顾右盼,发现俄国压根打不过德国和奥匈帝国,因此果断加入了德国这一边,打算分一杯羹。

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来打去,全都是在欧洲这些个地盘十分狭小的国家。你说他们能有多少人口呢?加在一起,也才和我们差不多吧?

可一战中,他们的损失却达到了 1600 万人之多,这对他们来说,可谓是灭顶之灾了。

肯定有人说,中国、美国、日本不是也参战了吗?说实话,中国就派了劳工过去意思了一下,日本派了几艘船过去放了两炮,美国就知道卖军火捞钱。基本都在打酱油,所以说这三国在一战中没有太大的损伤。

二、一战总是打阵地战,二战战场灵活很多。

一战的时候,武器装备还不算太先进,也就是枪炮之类的,顶天了有几架飞机。并没有出现翻山越岭的坦克,以及带着飞机满世界转悠的航空母舰。

所以说,一战很容易就陷入一种局面,那就是阵地战。一开始双方遭遇以后,先放炮,放完炮就打枪,接下来,大家就开始挖战壕。

之后的日子,大家便都躲在了战壕里,架上铁丝网,等着对手来攻。这是非常简单粗暴的阵地战,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所以说,阵地战中,谁负责进攻,谁的损失就是巨大的。对手躲在战壕里,想要收拾你太简单了。只要你想打破沉默,就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战中,著名的 3 大阵地战,就能解释这一切。

第一,凡尔登战役。

1916 年 2 月,德国向法国发起进攻,主要战场就在凡尔登,这里被称为打开巴黎的钥匙。虽然地方不大,可战略地位很重要。

德军主力到达前线的时候,才发现法军已经在当地布置下了 4 道防御阵地。这下完犊子了,要想强攻,就必须要付出惊人的代价。就算德军是法军的 2 倍多,也未必能啃下这里。

德军一来就发射了 100 万枚炮弹,把 40 公里的战线,炸得连一根毛都看不到了。法军完全扛不住这些猛烈的炮火,不得不往后撤,放弃了第二道防线。

这个时候法国元帅贝当,动用了 3 千多辆汽车,帮助法军运送物资。这是汽车首次大规模投入战斗使用,过去步兵是真的用双脚走路的步兵。

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法军战斗力立马就上来了,开始与德军进行拉锯战。也正是这一段时间,双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没办法,德军的炮弹打光了,要想冲锋,就得死人。法军也一样,想要夺回阵地,也得冲锋,照样会死人。

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死亡人数超过了 25 万之多,还有 50 多万人因此受伤。

第二,索姆河之战。

这就更惨了,为了减轻凡尔登的压力,英法联军打算渡过索姆河,对德军发起突击。但是这里有德军构筑的三道防线,可谓是铜墙铁壁,想要突破这些防线,英法联军必然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老规矩,英法这边先一顿炮轰,随后趁机冲锋,拿下了第一道防线。但是英军在一天之内的损失,就达到了 6 万人之多。没办法,你冲锋的时候,人家拿着机关枪在那儿把你当靶子射呢。

此后双方又进入到了拉锯战中,这下又完犊子了,每推进一公里,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这场战争中,英法德三国,损失的兵力居然超过了 100 万人之多,史称索姆河地狱。

第三,布鲁西洛夫突破。

英法在西边和德国打得相当惨烈,因此他们一直要求沙俄赶紧在东边搞出点事情来,以此减轻西边的压力。

俄国之前一直和奥匈帝国的军队陷入阵地战的尴尬之中,谁也不敢再动手了。这个时候,俄国打算发起反攻,当然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奥匈帝国的军队虽然撤了,可德军的支援又来了。

之前俄国取胜,一来是不怕损失士兵,二来速度比较快。可现在双方再次陷入僵局。因此这场阵地战中,双方的损失非常大。俄军损失了 50 多万人,奥匈帝国损失了 110 万人,德国损失了 35 万人。

从这 3 场阵地战中,我们就能看得出,一战的阵地战有多惨烈了。反观二战,武器先进以后,就不存在这种阵地战了。

需要推进战线的时候,可以动用大规模的装甲部队。还有航空母舰,可以带着战斗机满世界打支援。伤亡人数虽然高,可惨烈程度,却比不上一战。比如说,一颗原子弹,一眨眼功夫送走了 30 万人,和用机枪慢慢扫射,造成 30 万人伤亡,你说哪个惨烈吧。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