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在不买房的情况下,如何让手里持有的货币不贬值?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4 06:54:57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在不买房的情况下,如何让手里持有的货币不贬值?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大爱无恨刘成】的最佳回答:

从人类历史上有纸币的那一天开始,纸币的贬值就成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因为纸币的产生太容易了。只要开动机器,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出多少;而且纸币上的数字也很容易满足印刷者的需要。

货币贬值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对外兑换的贬值,一方面是购买力的缩水。我想,我们今天讨论的命题应该是:

如何减少购买力的缩水而不是对外兑换的贬值。

那么,如何减少自己手里货币购买力的缩水?只有减少自己现金的持有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一个人持有的现金越少,购买力缩水带来的损失越低,这个显而易见的,也是通俗易懂的问题。那么问题就来了,有不少人肯定要问:“我如果不存放一定数量的现金,将来一旦有

不时之需,

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既要减少现金的储备量,又要确保应对以后可能到来的不时之需。这的确是一门很难掌握的技术,尤其是在不买房的情况下。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请大家酌情考虑:

第一、必须保留部分现金储备。这部分现金可以存放银行,吃点利息,以减少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

俗话说得好: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所以作为普通人,无论如何,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具体持有多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比如:

1、你的孩子正在读高三,马上面临着要上大学了。那么,你就得预备孩子四年大学的费用,大概需要 15 万——20 万;如果要考研,就得再加上 10 万,就必须准备 30 万左右的学费。

2、家里有老人需要赡养,就得在准备老人一旦生病住院的医疗费用 10 万左右吧。

3、如果孩子正在谈婚论嫁,还得准备 10 万左右的操办婚礼的费用。

不过,孩子结婚可以收到一些红包钱,所以这一条费用不是硬性支出,甚至还可能有所创收。

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如果持有 40 万——50 万的现金,基本可以应对不时之需了。

银行存款可以根据自己的预判来分成: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不同档次,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第二、有了五十万的存款,剩下的钱就不建议再搞储蓄了,毕竟存款利息太低了。

超过五十万的以上现金,可以部分买成国债、国库券。这样的风险很小,也比储蓄收益高一点。

第三、要想跑赢通货膨胀,仅仅靠储蓄和国债是不够的。还要选择其它的渠道来投资。

1、优质的股票,或者是处于价值低洼地带的股票。

2、基金。

3、保险。

这三种投资渠道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一般人也很难赚到大钱。我以前买了几次理财型保险,最后收益跟长期存款差不多,后来我就坚决不买了。毕竟我们只有几十万的存款,就是算到家,一年无非也就是多赚了万八千的。

要投资这三个产品,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就是:

你看到的是收益,人家看到的是你的本金。

第四、就是买!买!买!

就是留有了足够备付金以外,多余的钱实在不会理财,就买成物件存放起来。买什么呢?我告诉大家,可以买的东西很多,具体不能一一列举了,只要掌握一个原则,然后排除不能买的东西就可以了。下面我先告诉大家买的原则就是:

收天下百物之贱者而居之,以时贸易。

这是管仲治理齐国的时候提出来的富民措施。意思就是:

购买所有的处于价格低洼地带的东西,然后等待时机,再进行贸易。

大家明白了吧?就是把现金,买成目前来看是便宜的东西。什么东西便宜?从长期来看,物价上涨是连续不断的,所以什么东西当时来看都是便宜的。我们现在买什么不比以前多花钱?我们是不是经常仰天长叹:物价又涨了!

当然不能因为将来价格的上涨,我们就随波逐流什么都买。有些东西,无论将来价格涨到多少,我们也不能买来存放,因为它们是有保质期的。那么,我马上告诉你,哪些东西不能买。

1、粮食、蔬菜、水果、药品、化妆品不能多买,只要买保质期内够用的即可。我们明知道粮食将来要涨价,可是买了以后我们怎么保管?我们也知道,药品(保质期大多是 2——3 年)的涨价势不可挡,可是过了保质期,谁还敢服用?

2、衣服、鞋、帽等穿戴用品不要买。这些东西,除了品牌的,普通的产品都几十年也不大涨价。

3、家电不要买。家电一直在相对跌价。上世纪 90 年代,一台 29 英寸的大彩电需要将近一万元;而现在的 50 英寸的彩电才 3 千块钱左右,而且性能比原来好得多。

4、汽车不要多买,这个产品的趋势也是越来越便宜。另外要保有一台汽车,需要不少的维护费用。

到市场一看,我就发现:我们以前看过的小人书涨价了五六十倍,品相好的,涨价是上百倍;几十年以前我们用过的茶具、陶瓷肥皂盒、陶瓷帽筒涨价了上百倍;幼年时代玩过的艺术扑克牌涨价了几十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学生课本,现在也有人收购,涨价了几十倍;就连使用过的信封,也涨价了将近百倍;文物、字画更不用多说;农村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的喂猪的石头槽子,也有人高价收购……

可以说,能够增值的东西太多了。我的一位朋友,五十年前,花了二十斤粮票换的一个黄花梨木小茶几,现在价值上百万。

所以,不用的现金,买成东西,只要避开以上 4 种,其它东西大概率都会升值,只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你买的东西要有容易变现的渠道。

第五、投资自己,提高自己的吸金能力。

只要自己具备了挣钱的能力,就不必要储备现金。一个人的能力越大,就越不需要现金储备。举个简单例子:我认识的一位著名中医,一个月的收入就是二十多万,他还需要存钱吗?这样的人,只要人在,随手拈来就是钱。

所以,我们必须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

吸金

”能力。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提高自己的职称、文凭、专业技术上。

最后我要说的是:“要想使自己的资金不贬值,就得使自己本身不贬值。除此之外,真的没有万无一失的好办法。

【2】、来自网友【W 果果丰】的最佳回答:

我是普通工薪阶层,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只针对工薪阶层来谈论这个问题。

如果不买房,我们手里的余钱还是那句老话,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把手中的钱按不同的比例分别打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存银行。但这里说的存银行,不是说你随便找一家银行存钱就完事了,而是需要你多方打听比较,找出那家利息最高的银行。这里还需注意,不能单纯的比较利息高低,还要把其它的因素考虑进去,综合衡量哪家银行收益高就选哪家。比如,甲银行年利率是 3.18%,乙银行年利率是 3.125%,表面上看甲银行年利率高,但乙银行每一万元存款返 60 元,这样加起来就是乙银行收益高。在银行存钱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因为国家现在允许银行破产,一家银行破产最高赔付 50 万,所以一家银行存钱不要超过 50 万元,只要不超过这个额度,资金应该是安全的。

二、理财。现在银行、证券公司、各种理财平台都有许多的理财产品,鱼龙混杂,需要你有一双慧眼去识别比较。再有就是要考虑你自己的承受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我个人认为,如果你大胆激进,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高回报的理财。而对于一些稳健型的人来说,可以重点锁定几家银行的理财,随时关注银行推出的产品,发现有合适的及时下手。

三、股票基金。这方面不建议拿出太多的资金,而且不要太贪,少赚点就卖出。

四、零钱的管理。过去我们习惯把零钱存在余额宝,但现在余额宝利息太低,不建议存在那里。现在有许多的银行和网上平台都有“开心天天乐”、“朝朝盈”等等的每日理财,可以把零钱放在那里面,每天都有利息,还可以随时取用,很方便。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