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唐太宗放400名死囚回家探亲,秋后问斩,第二年结果如何了?如何评价唐太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2 03:23:29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唐太宗放 400 名死囚回家探亲,秋后问斩,第二年结果如何了?如何评价唐太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流光居士】的最佳回答:

公元 633 年,李世民来到监狱,告诉囚犯们:“快过年了,你们也回家去看看吧,我只有一个要求,来年春天你们必须一个不少地回来。”囚犯们含泪答应,他们转身就离开了这座阴暗的监狱。

这群犯人,不是关些日子就能出去的普通犯人,而是已经被判定死刑的犯人。

但李世民却下令放他们回家,难道就不怕他们得到自由后不守约定吗?李世民这么做又图什么呢?难不成是给后人演一出明君的戏码吗?

一、囚犯守约,所有人按期回来。

这年腊月,李世民在皇宫里叹气道:“马上快过年了,又到了全家团圆的时候,可惜的是,监狱里的那批死刑犯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吩咐侍卫:“走,随我前去监狱看看。”

到了监狱,李世民特意走到关押死刑犯的区域,他打量了一圈,发现这群人蔫头耷脑,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即将过年的喜气。

于是,他开口说道:“你们虽然是有罪之人,但都是大唐的子民,如今马上过年了,你们有什么要求吗?说出来,能满足的都会满足你们。”

囚犯大吃一惊,不敢搭话,但眼神都在谨慎地打量李世民,有个胆大的人出声说道:“陛下,你这是放长线钓大鱼吗?那可要让您失望了,用我们可钓不到鱼。”

李世民知道,这群人不相信自己,他也并不责怪,只是主动提出:“我现在可以放你们回家,趁着过年,好好和家人团聚,但我有个要求,那就是来年春天,必须一个不少,回来依然接受死刑。”

这段话,像一束光,照亮了阴暗的监狱,囚犯们依然不敢相信,但随着监狱门大开,他们一步一步走出了大牢,才发现这不是梦。

大臣们得知后,都说李世民在胡闹,这群死刑犯怎么可能还会再回来呢?想再把他们抓回来,可就难比登天了。

因此,这个新年,李世民过得很好,囚犯们过得也不错,只有这群操心的官员们,过得很闹心。

转眼间,约定时日已到,大臣们都说没人会回来了,然而当初离开的囚犯,一个不少全部回来了,每个人脸上都多了一份坦然,仿佛死刑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了。

李世民自己也没想到,能够一人不少,他很感动,于是赦免了这群囚犯的死罪,还把他们放回了家。

二、放囚犯回家,只是有感而发。

其实,李世民不是唯一偷放囚犯回去的人,还有个人也这样做过,虽然事情不完全相同,但本质上差不多,只是他没有李世民这么大的权力而已。

这个人叫唐临,是武德年间万泉县的县丞,是个芝麻官,顶头上司正是万泉县的县令。

万泉县的大牢里,有十来个囚犯,大多都是因为欠税被抓进来的,这时正赶上农忙季节,他们又都是家里的顶梁柱。

唐临心有不忍,就和县令商量:“大人,这些人的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如今又正是农忙季节,能不能把他们先放回去种地,然后再让他们到期回来呢。”

县令胆小怕事,还没等做出决定,就干脆告病躲起来了,于是唐临自己做主,把这十来个囚犯放回家种地了,等种完地再如期归来。

到了日子,这十来个囚犯也都如期回来了,唐临也因为此事落得了“为民着想”的好名声。

唐临放囚犯回家,是为了让囚犯帮家里种地,减轻农忙负担,那么李世民放囚犯回家是为什么呢?

其实,没有为什么,李世民放囚犯回家只是有感而发,赶上过年团圆之时,他也希望这些即将没有生命的人,能够和家人好好团聚,减少这辈子的遗憾。

至于赦免囚犯的罪过,也是因为囚犯遵守约定,这是李世民对于信守承诺的人的奖赏。

那么,他是真的不怕这些人逃跑吗?

答案是不怕。

因为这群人逃跑成本太高,如果只是个人潜逃,家人就是人质,如果拖家带口逃跑,在大唐的疆域内,又怎么能逃脱李世民的手心呢?

归根结底,李世民是皇帝,手握生杀大权,个人情感也会被无限放大,他不怕囚犯逃跑,也不图什么,只是用自己手上的权力,去做了一件他认为对的事。

三、李世民是明君,不需要演戏。

然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他却不这么想。

欧阳修在《纵囚论》写到:“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意思是,信义是对君子的,刑罚是对小人的,那些犯了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的,也就是小人中的小人。

也就是说,他认为死刑犯是小人中的小人,不存在信义这一说,但李世民却因为他们信守承诺而赦免了死罪,这是不应该的。

当然,也有其他人认为,李世民就是在沽名钓誉,是演了一出明君的戏码。

但问题是,李世民需要演戏吗?

李世民不需要演这一出戏,证明他是明君,也不需要靠这些囚犯,为自己增加美名。

毕竟,如果没有李世民,这些囚犯的生死,没有人知道,而没有这些囚犯,依然不妨碍李世民是明君。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司法并不是完全严谨的,在家天下的背景下,司法很容易被权力操控,也就是说,这些死刑犯是不是真的罪大恶极,没人能够保证。

这点可以排除,李世民把这些人放回去会为祸乡里,而按照他们能够回来接受死刑,也可以判断,这些都是老实人。

抛去危害本身,我们再来说,李世民演戏的可能。

第一,这些人是死刑犯,把他们放回去,除了那些死刑犯的家人,没人会夸赞李世民,因此不涉及所谓的名誉。

第二,历朝历代,李世民对自己手下算是最好的,他的手下几乎都得到了善终,这也从侧面说明,他是个明君。

李世民作为皇帝,如果说到演戏,这些青史留名的人已经足够费他的时间和功夫了,他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从不知名的囚犯身上下手吧。

故而,李世民放囚犯回家,并不是深思谋虑的演戏,他只不过是一时的有感而发罢了。

这件事的矛盾点,就在李世民的身份上,他是皇帝,一言一行都会受人监督,也都会被无限放大,也因此落得个“沽名钓誉”的嫌疑。

你怎么想?欢迎留言。

【2】、来自网友【馋嘴肥猫说古今】的最佳回答:

关于唐太宗纵囚这件事情,一般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唐太宗仁慈怜悯;

二、这是演戏;

三、唐太宗沽名钓誉。

然而,如果认真探究历史的真相,往往与我们所看到的表面完全不同。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家一齐通过古籍的记载来寻索和研究。

看看关于唐太宗纵囚这件事情的历史记载:《旧唐书》中也有内容相同的记录,那么,可以肯定,唐太宗纵囚确有其事。让 390 名死囚回家过年,第二年再自觉自愿地前来伏法。居然没有一个人逃走。

君王是多么的仁慈怜悯,而民众又是多么信守诺言!

但是,事情真是这个样子的吗?

也不完全是。

大家把史书往前翻翻,看看这段记载: 《资治通鉴》与《旧唐书》的资料数据都相同,所以这些记载应该是可信的。

细心看就发现个问题,贞观四年的死刑犯是 29 人。

那么,到了贞观六年,大唐的死刑犯增加到了 390 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使死刑犯数量增长了十几倍呢?

查遍史书,也找不到关于这段时间内大唐的社会风气变坏的记录。

而在贞观五年,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张蕴古案”: “张蕴古案”在唐朝乃至中国司法史上都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经常被一些历史学者和法律研究学者拿来引用。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河内有个人名叫李好德,这家伙嘴上没有把门的,他经常发表一些反帝反封建的言论(当时这属于“大逆”),被人举报到了朝廷。

当时,大唐最高法院的审判长是张蕴古,他就负责这个案件。

张蕴古对唐太宗说: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个名叫李好德的家伙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经常胡说八道,按照大唐的法律,精神病胡说八道不应该负法律责任。

唐太宗相信了张蕴古,下旨释放了李好德。毕竟,在任何一个朝代,精神病人的言论是不负法律责任的。

但不久之后,唐朝的纪委经调查后举报,说法院审判长张蕴古的籍贯是相州,而那个所谓的精神病人李好德的哥哥曾经担任过相州刺史,与张蕴古的交情很深。张蕴古徇私枉法,欺瞒圣上。有人看到,他还与那个所谓的精神病人一起耍麻将。

唐太宗闻奏十分愤怒:“张蕴古真可恶,我抓住了囚犯,他居然与囚犯打麻将,还纵放罪人,必须严惩!”

于是,唐太宗就下令杀了张蕴古。

杀掉张蕴古以后,唐太宗又开始后悔了,觉得自己有些太冲动了。为了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再次犯下类似的错误,唐太宗提出了加强死刑复核制度。

唐太宗还对死刑复核制度进行了细化和条例化:

人命关天,必须要谨慎谨慎又谨慎,反复审核:

通过这样的措施,据史料称之为“全活甚众”。

但是司法部门报上来的死刑犯却大量增加,从贞观四年的 29 人剧增至 390 人。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如此: 就是说,张蕴古纵囚获罪被杀,同行的法官们害怕了,宁可错杀,也绝不肯放过,免得连累到自身。所以各级法院严刑峻法,上报的死刑案就大量增加。

唐太宗本来想搞的是“仁政”,杀了张蕴古,却吓怕了法官们,严刑峻法,宁错杀也不肯放过,判为死刑的犯人就大大增加。这就完全违背了李世民“仁政”的执政理念。

那怎么办呢?难道就这样杀掉死囚吗?当然不能这么干。

于是,就有了贞观六年的特殊政策,对这些死刑犯“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

当然,实际上各方都是有默契的。通过上下沟通,大家都心照不宣。到了第二年,390 个死刑犯全都返回来伏法:

所以说,关于此事,唐太宗仁慈的成分的确实有,他沽名钓誉的成分也有。囚犯们守信的成分有, 君王、官员、犯人和民众大家心照不宣,密切配合,分角演戏,共同创造了司法史上的一个奇观。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