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的儿子?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7 18:42:05 5次浏览

关于问题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的儿子?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远见卓识轮船 qo】的最佳回答:

从好几个地方看,福康安极其可能是乾隆的私生子。

比如说,福康安自小是在宫中长大的——要知道,在清朝,在宫中生长的只能是皇子。其他的一律免谈。即使皇孙,也只能生长在藩王府里,没有批准,都不许入宫觐见皇帝。想当年,康熙曾破例把未成年的乾隆带回紫禁城小住,这就成为了乾隆吹牛吹一辈子的资本。而福康安不但在宫中长大,而且是在乾隆身边长大的,这是亲儿子才有的待遇啊。甚至,《清高宗纯皇帝实录》里,还记载有乾隆亲口说过的话:“福康安由垂髫豢养。经朕多年训诲。至于成人。”——看到了吧?“经朕多年训诲”,乾隆培养好些亲儿子都没这么用心。

还有,福康安的大哥福灵安是多罗额驸,迎娶了宗室郡王之女为妻;二哥福隆安为和硕额驸,迎娶了乾隆皇帝的第四位皇女和硕和嘉公主为妻。如果福康安不是乾隆的儿子话,那么,按照乾隆对福康安的宠爱,他娶一个皇女来做额驸,那是铁板钉钉的事儿了。诸位可不要说乾隆没有女儿适合配给福康安。乾隆最宠爱的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就比福康安小两岁,许配给福康安,刚刚好。但乾隆却装作没看见,甚至连亲王、郡王的格格都不赏给一个福安康。明摆着,福康安就是爱新觉罗氏的种。

另外,清代除了在入关之初册封吴三桂、尚可喜等“三藩”以示拉拢外,后来一直贯彻“异姓不可封王”政策,即只要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无论立下何等功勋,都不能封王。但福康安却被追封为王爵——嘉勇郡王。乾隆甚至还考虑给予他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说起来,乾隆性格古板,一生遵奉祖制。对于福康安,他却“违例”这么做,就说明,福康安本质就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即封福康安为王爵,是不会被祖宗在天之灵责怪的。因为,祖宗之灵在天,对这事儿拎得门儿清。

有趣的是,嘉庆上台后,手脚非常麻利地褫夺了乾隆给予福康安家族的各项殊宠,将其福康安后人的爵位一降再降,最后发配新疆伊犁了事。这也说明了在嘉庆帝眼中,福康安一脉,就是见不得阳光的“野种”,应该把他扫得远远的去,眼不见为净。

“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之说,也并不是后来才有。在乾隆朝,民间就已经悄悄流传开了。

不过,乾隆不介意。

嘉庆很介意。

在嘉庆朝,有一首诗流传很广,里面有“龙种无端降下方”之语,嘉庆帝偶然读到,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那首诗,后来被收入《清朝野史大观·清宫词》。

【2】、来自网友【正说清代十二朝】的最佳回答:

前几日,褚英后人爱新觉罗·焘赤状告著名学者易中天公开侮辱乾隆皇帝的消息,让乾隆皇帝这位饱受争议的清代帝王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和易中天一样,多数网友忘记了乾隆皇帝收复新疆、稳定台湾、抵御外辱的伟大功绩,只记得他“闭关锁国”带给近代中国发展的严重阻碍,只记得他大兴“文字狱”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巨大伤害。甚至,连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的诸多荒唐传闻也被扒了出来。

其中,生前晋封贝子爵位,死后追封嘉勇郡王的乾隆朝名将——富察·福康安,乃系乾隆皇帝私生子的传闻再次成为了乾隆皇帝荒淫、惭德的有力证据。

那么,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皇帝的私生子?

坊间流传许久之“弘历乘间逼幸傅恒妻,遂有娠。未几,生一男,即福康安”的传闻,究竟是污蔑还是事实?

以《满清外史》为代表的野史传闻,还专门给出了 3 项证据,用以证明“福康安乃系乾隆帝私生子”的事实。

1、乾隆皇帝有机会、有时间“逼幸”傅恒妻

福康安,乃系富察·傅恒第三子,乾隆皇帝原配嫡后——孝贤纯皇后的亲侄子。按照野史传闻的说法,傅恒的福晋那拉氏“以淑房戚,得出入宫掖”。顺治年间,孝庄太后虽然停止了汉官外命妇入宫的惯例,但满官外命妇尤其是外戚家族的命妇依然能够在元旦、皇太后寿诞、皇后千秋礼或者亲蚕礼时入宫行大礼。

作为孝贤纯皇后的娘家嫂子,傅恒福晋能够出入宫廷甚至前往皇后寝殿请安、聊天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很可能在皇后的寝宫中见到过傅恒的福晋。于是,乾隆皇帝便顺理成章的“乘间逼幸之,傅恒妻不敢拒,遂有娠”。

但是,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福康安出生于乾隆十九年,距离孝贤纯皇后崩逝的乾隆十三年已经整整 6 年时间。既然孝贤纯皇后都已经没了,傅恒的福晋还去皇后的寝宫干嘛?也就是说,此时的傅恒福晋就算是有入宫的机会也只能出现在重大节日的庆典上,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乾隆皇帝纵然再风流也断不会如此荒唐吧!

更何况,当时的富察·傅恒已经官居保和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乃系乾隆朝名副其实的朝廷一把手,基本相当于前朝的宰相。乾隆皇帝即使看中了傅恒的福晋,即使有时间、有机会“逼幸之”,也会考虑考虑这位朝廷一把手的感受吧?就算他不给傅恒面子,让其追忆了一生的孝贤纯皇后也一点面子都没有吗?

2、如此恩宠福康安,却不将其纳为额驸

傅恒一生共育有四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其中,福灵安迎娶了愉郡王弘庆之女,封“多罗额驸”;福隆安迎娶了乾隆皇帝的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封“和硕额驸”;而最受乾隆皇帝恩宠的福康安,却纳娶了一位总督的女儿,没能成为乾隆皇帝或者皇亲国戚的女婿。

于是,《满清外史》等便给出了“傅恒凡四子,其三子皆尚主为额驸,宠眷反不及福康安。而福康安独不尚主,其故可想见矣”的隐晦说明。也就是说,福康安私生子的身份决定了他一定不会成为额驸,更不可能成为乾隆皇帝的女婿。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

乾隆皇帝对于傅恒诸子的圣眷优渥,“乃因皇后加恩”,更有着为乾隆鼎盛做出巨大贡献之富察·傅恒的缘故。傅恒所生四子,几乎全都得到过乾隆皇帝的盛宠,被乾隆皇帝自幼抚养宫中的更不止福康安一个。但乾隆皇帝毕竟是天下之主,不是富察氏一家的皇帝,能将一位宗室之女和和硕公主下嫁给傅恒的儿子,已经是非常人能及的特殊恩宠。如果乾隆皇帝再将福康安招为额驸,其余的满洲勋贵家族势必会心生不满,朝野势力也会出现严重失衡。

更何况,在乾隆皇帝的诸位公主中,仅有皇七女和皇九女与福康安年龄相仿。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刚满 3 个月就被指婚给了拉旺多尔济;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年仅 6 岁就被指婚给了悍将兆惠之子——乌雅·扎兰泰。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即使想将福康安招为额驸也不可能了,因为公主们都已经被指出去了!

3、违背清朝祖制,将其生前封贝子、死后封郡王

作为异姓功臣,福康安被生前封贝子、死后封郡王的特殊恩宠,被野史笔记、坊间传闻视为福康安私生子身份的最有力证据。

《满清外史》认为,“弘历爱福康安甚,屡欲封之为王,使与诸皇子均,而绌于家法,不得如愿”,于是便对福康安屡屡委以重任,以赚取晋封爵位的政治资本。可在具体作战任务中,乾隆皇帝必定会“简名将劲旅以辅之”;深知乾隆皇帝深意的前线战将们,也都“迎合其意,故作不胜状,以让功于福康安”;这才有了福康安的数次惊世之功,才让乾隆皇帝有了光明正大晋封福康安王爵的理由。

对于福康安所立诸多战功中的水分,众多清史名家也给出了“特以贵族外戚,总长师干,归功享成而已”的客观认定,但乾隆皇帝之所以这样做绝非是为其晋封王爵做出的刻意铺垫,而是为了自身的英明形象。

福康安可是乾隆皇帝“由垂髫豢养,经多年训诲,至于成人”的人物,基本相当于乾隆皇帝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因为富察氏一门对乾隆皇帝的赤胆忠心,因为富察·傅恒于军中的巨大威望,福康安无疑是乾隆皇帝最为信任的清军统帅,更是为其完成“十全武功”的最合适人选。为了彰显自己的英明,彰显自己的教诲之功,福康安只能屡立战功,只能被刻意塑造成一代战神才行。

更何况,能够率军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驱逐廓尔喀大军;能够组织渡海作战,稳定台湾局势;能够于丛山密林中开展攻碉战并取得胜利;福康安的赫赫战功中即使有着阿桂、海兰察等名将的贡献,但也绝对不能抹杀福康安的主要贡献。正如清史研究名家戴逸先生所言,“福康安四十多年短促的一生都是在战斗环境中度过的,军书旁午,夙夜勤劳,才赢得了紫阁图形、封王进爵的最高颁赏”。

后记

诚然,就福康安所受乾隆皇帝“空前旷后,冠绝百僚”的绝世恩宠来看,也难怪后世以龙种疑之。但有一位被乾隆皇帝捧在手心、追忆一生的姑姑——孝贤纯皇后;有一位位登首辅,二十余年中出将入相,为乾隆鼎盛做出绝对贡献的父亲——富察·傅恒;还有一个对乾隆皇权誓死效忠、绝无二心的富察家族支撑;原本就战功赫赫、无人能及的福康安能够被封王爵,也在情理之中。

正如乾隆皇帝所言,“福康安秉性公忠,能视国事如家事,其才猷识见,又能明敏周到,如此方不愧为休戚相关、实心任事之大臣”,自己一手抚养、教导的臣子为自己完成了“十全武功”中的一半,乾隆皇帝欣慰之余,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骄傲。和乾隆皇帝诸位资质平庸的皇子相比,福康安能被晋封王爵也属必然!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一百十七》、《清实录·高宗实录》、《啸亭杂录》、《满清外史》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