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一个人究竟可以贪心到什么地步?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6 09:47:13 4次浏览

关于问题一个人究竟可以贪心到什么地步?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快乐的小小少年】的最佳回答:

有一回中午,我在大伯家吃饭的时候,小叔高高兴兴地跑来了,说要借钱买辆电动汽车。大伯一听气的就说:“你当我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啊?”说完,当场就把小叔给轰了出去。

01,小叔一进门,就张口跟大伯借钱

那天上午,刚在家吃完早饭,我爸就催我去买点礼物,过去探望一下大伯。我心想,大伯家那么有钱,谁看得上你那点礼物啊?但父命难为,我开上车直奔超市买了点水果,就直接去了大伯家。

到了大伯家之后,大伯就笑嘻嘻地问我:“你们厂里放假了啊?”

我笑了笑,说:“年底了,厂里都放假了啊!”

大伯一边泡茶,一边说:“你还不如回老家来工作吧?你堂姐在市里上班,工资也还可以的啊!也有二三千块钱的呢!你在那边厂里上班,工资还可以啊?”

我说:“也就二三千块钱吧!但是包吃包住嘛,所以还能攒点钱。”

又闲聊了几句之后,大伯就站起来,一边往厨房走,一边说:“你坐沙发上看会电视吧!我去厨房把菜给洗一下。”说完,大伯就进了厨房。

期间我想进厨房帮忙,被大伯推了出来。中午大伯炒好菜之后,正当我们准备吃饭时,小叔过来。一进门,就对大伯说,为了方便跟朋友到处去钓鱼,他准备买辆电动汽车,想跟大伯借个 3 万块钱。

大伯一听,就调侃似地说:“你钓个鱼还要买辆电动汽车的啊?买辆电动三轮车就可以了啊!”

小叔撇了撇嘴,说:“刮风下雨的时候,骑个电动三轮车也不方便啊!”

大伯也没理搭他的话茬,说:“你吃中饭了吗?”

小叔点点头,说:“刚在家吃完中饭了啊!”

大伯用手指了指,说:“那你就去坐沙发上喝点茶吧!我这刚炒好菜,正准备吃饭呢!”

小叔走到沙发那里,端了一杯茶之后,就站在那一边喝,一边跟大伯聊买车的事情。大伯也不想搭理他,就开玩笑似地说:“我哪有闲钱借给你啊?我家闺女也说要买车的呢!”

大伯说完之后,就不理小叔了。小叔见大伯也不理他了,就端着个茶杯,往沙发上一坐,在那看电视。我心想,你倒是会玩啊!钓鱼还要买辆车呢!

02,大伯一气之下,就把小叔给轰了出去

我们有说有笑地吃完饭之后,大伯刚坐到沙发上,小叔就嬉皮笑脸地给大伯倒了杯茶迎上来了,说:“就借个 3 万块钱嘛!等我买了车之后,还能和你一起去旅游呢不是?”

大伯轻哼一声,撇了撇嘴,说:“我可没那闲功夫跟你去旅游啊!”

小叔见大伯根本没有想要借钱给他的意思,就原形毕露了,没好气地说:“不就跟你借个 3 万块钱嘛!你那么有钱,对亲弟弟怎么那么小气呀!”

大伯细数他的过往:“你家盖房子的时候,跟我借了 5 万;装修,又借了 2 万;去年夏天的时候,你家闺女结婚,你又跟我借了 3 万。你有一次主动还过我钱吗?你连提都没提过。你当我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小叔被大伯怼了这么一顿之后,当场就站起来,气呼呼地说:“你是我亲哥,你家那么有钱,我就跟你借个几万块钱,你好意思让我还钱的啊?而且你当时来县城里做生意,还是我借给你钱的呢!”

大伯当场就把茶杯往桌上一摔,说:“那是你找我借的钱,凭什么不好意思让你还钱的啊?”

说完,大伯就把小叔给轰了出去。我心想,就 3 万块钱,你俩还吵起来了。你不想借给小叔,那就不借给他好了。干嘛还要怼他几句,再把他给轰出去呢!亲兄弟不至于啊!

大伯见小叔下楼之后,就又倒了杯茶,然后心平气和地跟我说:“你小叔,他就是贪心啊!以前跟我借过一次 2000 块钱的时候,钱不多,我当时就说 2000 块钱就当送给他了。结果,后来他家盖房子来借钱,装修来借钱,闺女结婚也来借钱,而且借了之后,根本就不提还钱的事情。”

我说:“那你们都是亲兄弟嘛!他看你家又有钱,所以他也就不提还钱的事情了。”

大伯笑了笑说: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哪有这么贪心的啊!二千块钱嘛,送给你小叔也就送给他了。但后来他越借越多,2 万,3 万,还有 5 万,这你小叔也不提还钱的事情,是不是就有点不厚道了呢!

临走之前大伯还说,其实他之所以会借钱给小叔,也正是因为当时他来县里做生意的时候,小叔借给他 2 万块钱,他很感谢小叔,所以小叔后来盖房子和装修的时候,他才会那么爽快地借钱给小叔的。

但是,小叔不仅不懂得感恩,反而有点贪心了。而且还说大伯就应该不好意思让他还钱,这下大伯可就不惯着他了。因此,大伯才会直接把小叔给轰了出去。

因此,通过小叔去跟大伯借钱,却被大伯轰出去的那件事,我认为:

人一旦贪心,眼里就只有自己的利益,完全不懂得感恩了。总想着占别人便宜,其实贪心,就是自私,把别人的好意,都当成了理所当然。碰到贪心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亲戚,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谢谢。

【2】、来自网友【有故事的桐桐妈】的最佳回答:

因为负债几百万,为了保护前妻和财产,他净身出户,与前妻离婚了。离婚后,他找了一个女强人。他一直对前妻很愧疚,想尽办法从妻子的身上榨取钱财来弥补前妻和儿子。

葛先生与前妻育有一个儿子,他前妻是一个贤妻良母,他很喜欢前妻。

葛先生曾经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住大别墅,还有几百万存款。

后来,他沉迷赌博,把存款全输掉了,还倒欠几百万。

为了不连累前妻,葛先生和前妻离婚了,别墅给了前妻,儿子的抚养权归他。

他不但净身出户,还背了几百万外债。而他前妻则一身轻,一点债务也没有,还住着一栋大别墅。

葛先生离婚后,想东山再起。

当时,他有技术,有市场,就是没有钱。

为了东山再起,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合伙人。

袁女士是一个富二代,从小到大生活无忧,没有吃过苦,她和前夫育有一个儿子。

由于某些原因,她和前夫离婚了,儿子的抚养权归她。

袁女士离离后,遇到了葛先生。

袁女丈有钱,是个女强人,做事风风火火的。

袁女士就是葛先生期待的那根救命稻草,他努力追求她。

最终,两人各带着一个儿子,组成了一个重组的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没有生育一个共同的孩子。

两人结婚后,葛先生出技术,袁女士出资金,两人一起合伙开了一个矿石加工厂,葛先生作为工厂的法人代表。

工厂的资金全部都是由袁女士筹资的,葛先生一分钱也没有出,他只出技术。

袁女士的前夫在南京市中心留了一套房子给她和儿子,她把房子拿去抵押贷款办厂。

办厂的第一年,没有成功,亏了。

袁女士的压力非常大,她想尽办法筹钱,而作为她丈夫的葛先生却一毛不拔。

葛先生知道妻子经济非常困难,他只看在眼里,心里却一点都不着急。

葛先生由此至终都没有想过在金钱方面,会给妻子袁女士一点点帮助,但凡他有一点钱,都会拿去补贴前妻。

后来,袁女士把房子给卖掉了,拿来还债。房子没了,又欠一屁股债。她咬了咬牙,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业梦,于是她又想办法筹钱。

袁女士的父母已经 80 多岁了,两老看到自己的女儿这么拼命地创业,他们也很支持她。

两老把自己在小区的一套房子卖掉了,卖了 200 多万,他们把这些钱全部都给了女儿袁女士办厂。

两年过去了,厂子还是没办成功,而且把父母买房子的钱全部都亏掉了。

当时的技术确实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非常难,无法攻克这个问题。

失败乃成功之母。

袁女士仍然坚信总有一天,她会做成功的。于是,她又到处筹钱。

袁女士的娘家人给了她很大的支持,只要她打个电话回娘家,跟娘家人说她没钱了,娘家人总会想方设法给她筹钱。

后来,她的弟弟帮她办了几百万的信用贷款,让她坚持了下去。

又坚持了两年后,袁女士依然没有把工厂办好。

在办厂的第五年,袁女士的弟弟和弟媳妇因为转业了,得到了一笔转业安家费。

他们二话不说就把这笔安家费都给了袁女士,并且没有写下一张欠条的。

不但袁女士的娘家人支持她,就连她的姨夫也支持她创业。

袁女士的小姨因为意外离去,得到了一笔 12 万的安葬费。她姨夫把 12 万全部给了她,全力支持她创业。

娘家人就是袁女士最大的后盾,他们希望她能够创业成功,希望她幸福。

他们知道袁女士是一个女强人,他们都坚信她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所以都在后面默默地支持她。

袁女士办工厂的那几年,前前后后大概投入了七八百万,而这些钱都是娘家人给予她的帮助。

而她的丈夫葛先生仍然是一毛不拔,他总抱着一个员工的心态。反正工厂亏本了,他也不在意的,在经济上从来都不帮妻子减轻一点压力。

但凡他身上有一点钱,都会拿去补贴他的前妻。他觉得他前妻跟着他没有过上好日子,所以一直都愧对前妻。

葛先生由此至终一直都没有放下前妻,而且频繁和前妻联系。

而他的这个举动,就让妻子袁女士非常不满。

袁女士也知道葛先生爱的不是她,只是想利用她为他东山再起而已。

就在袁女士辛辛苦苦的办厂的时候,葛先生没把心思放在工厂里面。

他前妻一个电话打给他,他就会风风火火地赶到前妻那边,把工厂和妻子全部都抛到脑后。

袁女士心想,丈夫对前妻还是念念不忘的,万一她的厂子办成功了,他们赚了钱,丈夫肯定会抛弃她的。

于是,袁女士就多了个心眼。

那时候,她的工厂还没有步上正轨,但是还是有一点点收益的。

每当有了收益之后,袁女士都会帮葛先生还债。她心急如焚地帮葛先生还债,却根本不知道葛先生在外面欠了多少债。

而葛先生一点压力都没有,他将妻子帮他还债视为理所当然的事。

葛先生一直都是这样,把债务抛给了妻子,把温情留给了前妻。

葛先生因为赌博欠下了几百万外债,经常有人上门讨债。

他对于自己欠下的债款,一点都不害怕别人上门讨债。

他觉得没钱也一样能高枕无忧,过年可以炒一个青菜也能接受。

因为他知道妻子袁女士是一个女强人,就算天塌下来了,也有她顶着。

所以他把所有的压力都让袁女士来承受,自己躲在一边活得非常潇洒。

袁女士之前从来没有吃过苦头,如今过年了,她都不敢上街买青菜,不敢见人,她感到压力山大。

袁女士很害怕,她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来向她讨债,她每天过着心惊胆跳的日子,连外面的太阳也不敢见。

葛先生看到那时候厂子还没有盈利,他自己作为工厂法人的话,如果工厂负债,他也是有一定的责任的。

如果工厂没办成功的话,他真的不敢想象后果。

办厂第五年,袁女士要求把工厂的法人代表更改为自己的名字,而且提出离婚。

葛先生因为欠了很多债,一直都没有还完,袁女士一直都在帮他还。

所以,他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就同意把工厂的法人代表更改为袁女士的名字,并且同意离婚。

这样,离婚之后,他对于工厂的亏损,是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

两人离婚不离家,仍然住在一起。

2 年后,厂子办成功了,并步入正轨。

袁女士都不知道自己帮葛先生还了多少债了,她一直都在帮他还债。而她的工厂赚了钱,她也和他一起在分享收益。

葛先生过上了好日子了,当然也会一直想着他的前妻和儿子。

看到工厂办起来了,葛先生眼红了,一定要为儿子争取工厂 30%的股份。

葛先生考虑到他与袁女士已经不是夫妻关系了,袁女士的财产也不是他们的共同财产。

他知道这个厂将来都是袁女士的儿子的,跟他没有关系,所以他就要为自己的儿子争取一部分权益。

即使袁女士愿意和他分享那个工厂的利益,但他仍然不心满意足。

他觉得袁女士给他的那些钱,就好像是施舍一样,万一哪一天她不给了,那他就没有任何的保障了。

于是,他就强烈要求袁女士把工厂 30%的股份转让给他的儿子。

袁女士坚决不答应葛先生这个要求,她认为这个工厂是她和她娘家人的功劳,葛先生没为她付出过一分钱。

而且,在她办厂的时候,葛先生表面上与前妻是离婚了,但他们的关系依然与以前一样。

葛先生的前妻和她娘家人有任何问题,他们只要打一个电话给他,他立马会不顾一切地奔赴到那一边去。

就连前妻的弟弟要找工作,这样的问题,前妻打电话给葛先生,他也会立马给她安排的。

对此,葛先生给出的解释就是,他的前妻是一个非常温柔的人,没心机;而袁女士非常奸诈,一个很有心机的人。

他和袁女士在一起没有安全感,他和前妻在一起就很有安全感,他们的感情很深厚。

听了葛先生的话,袁女士非常伤心。

她为了帮葛先生还债,7 年以来都过得非常艰难。她 7 年来都没有买过衣服,都是穿以前的衣服,甚至穿她外婆和她妈妈的衣服。

她做得这么节省,就是为了给葛先生还债。哪怕葛先生还欠一个人的债没还完,她心里也不安心。

袁女士处处为葛先生着想,而他想得的全是他的前妻,这样袁女士觉得非常不公平。

袁女士害怕一旦她把工厂的 30%的股份让给他儿子,他与前妻的联系会更加频繁。

这样对她是不公平的,他前妻没有承担过葛先生的一分外债,却能光明正大地享受着她奋斗多年来的成果,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看到袁女士坚决的态度之后,葛先生就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

他建议他们重新办一个厂或公司,两人各占 50%的股份,而他把自己那 50%的股份让给他的儿子。

袁女士坚决不同意这个建议,毕竟开一个新厂不一定能办成功。

而且开厂需要很多资金,而这些钱全部都是由袁女士承担的,葛先生不用掏一分钱。

如果公司亏了,葛先生没出一分钱,他就毫发无损。

如果公司盈利了,葛先生就能够占到 50%的股份。

这个项目明显对于葛先生就是有利的,他真是会精打细算。但是袁女士不是傻子,她当然不会同意葛先生的建议。

人心不足蛇吞象!

袁女士已经帮葛先生还了几百万的债务了,而且工厂盈利的钱,她也和他一起分享,但他还是不满足,仍然想分更大的蛋糕。

一个人如果贪得无厌的话,只会让别人厌恶。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