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军舰近防武器备弹量感觉很少,几秒钟就打光了,实战时够用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6 22:28:59 6次浏览

关于问题军舰近防武器备弹量感觉很少,几秒钟就打光了,实战时够用吗?
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风去了无痕 D 论史谈兵】的最佳回答:

军舰近防炮射速每分钟 3 千发以上,弹箱备弹量不过千余发。很多人就疑问:这弹药打一分钟都不够,实战怎么能行啊?

回答是:完全足够了!实战是并不是扳机扣到底,以最大射速“哗哗哗”一口气将弹药打完的,这样打的话,一是没必要,二是可能一下就把炮打废了。

比如你的汽车最大表速 220 迈,你倒以 200 迈时速去高速上拉上半天试试,这样保你发动机会拉废,会烧机油。

那么近防炮的实战是怎么打的?

近防炮不一定非得用最大射速开火,射速是可调的,射击时会按目标威胁程度而设定射速,火控系统会控制火炮瞄准、并以短点射的方式射击摧毁来袭目标。

  • 假设对方冲进来一架低速直升机,或者小炮艇,莫非也用 4000 发/分钟的射速开火?

比如射速定为 3000 发/分,一次射击时间 2 秒。

那么就是每秒 50 发炮弹。2 秒内连续 100 发炮弹像雨水一样直泼出去,只要瞄得准一般就可以摧毁目标了。

这样,1200 发的弹箱可供射击 12 次,也就是说可以连续对抗敌军 12 次攻击,这已经足以完成一次战斗任务了。

  • 以此类推:射击 3 秒/次,就是一次射击 150 发炮弹,可以连续射击 8 次。

那么,如果 12 次射击完成后,敌军导弹还在源源不断袭来,怎么办?

首先得说明,近防炮在实战时的每一次射击意味着什么?

近防炮是军舰的最后一道防线,它不是瞎打乱射的!只有当敌军导弹穿透我舰队区域防空网与近程防空网,将逼近我舰 3000 米以内时,近防炮才会瞄准射击。

所以,近防炮射击后,只有“你死我活”的二种结果,绝无第三种。

要么击毁了来袭的导弹;要么没击中、自己反而被导弹打中了。

而能把近防炮打出 10 次,并打空弹箱的,说明已经成功拦截摧毁了敌军 10 次导弹攻击,这是闻所未闻的奇迹!

那么,不妨假设奇迹就发生了。

当本舰的近防炮弹箱成功地打空了。那么,舰上还有弹药库,你只是打空了炮体弹箱内的弹药,弹药库内还有备份。

舰上的区域防空武器与友邻舰仍在战斗,总会有重新装弹的机会。

战争是打体系的,军舰是有编队的,武器系统除了近防炮,还有更重要的区域防空与近程防空导弹。

如果一艘军舰上的近防炮把弹药打空了,战斗却还在进行,敌军导弹仍源源不绝飞来,又需要近防炮来抗击了。

那么就说明,该舰所在编队已覆灭,只余他一艘军舰在孤军奋战了,而且舰上的中程防空与近程防空导弹都也打光了。这样的话,来得及就二次装弹,来不及就准备光荣吧!

但是,战争史上从未出现过这种事,如果三战爆发,会不会发生这种情况也难讲。

因为海战中大多数被击沉的军舰,都是弹药充足,甚至一弹未发就被击沉的。

公开资料中的各国近防炮备弹量。

一:

美军密集阵 6 管 20mm 速射炮,最大射速 3000-4000 发/分钟,射速可调。

基本型弹箱备弹量:989 发。

改进型弹箱备弹量:1550 发。

二:中国海军 730 型 7 管 30mm 近防炮系统。

这是我国海军驱逐舰和护卫舰上的主力近防炮,以后可能会逐渐被 1130“万发炮”近防武器系统取代。

注意了,730 近防炮射速有三档可调。

高射速:4200 发/分钟

中射速:2200 发/分钟

低射速:1200 发/分钟

弹鼓备弹量有二种:640 发、1000 发。

【2】、来自网友【兵器知识谱】的最佳回答:

的确如此,军舰近防武器备弹量确实非常少,弹仓的弹药通常为数百发到千余发不等,如果选用最高射速档射击时,真的是几秒钟之内就能将弹仓内的弹药全部耗尽。

比如说国产 1130 型近防系统,它的最高射速档是 11000 发/分钟,相当于 1 秒钟就能打出去 166 发炮弹,而弹仓内的备弹量却只有 1200 发,如果连续开火的话,不到 8 秒就全部打完了。

即便是把射速调到最低档的 4000 发/分钟,每秒钟也会打出近 67 发炮弹,不到 18 秒也就全部打完了,这也是人们常说“军舰近防炮只有一次开火机会”的原因,同时更是产生“实战时够用吗”疑问的原因。

如何来解答这个问题才能更直观呢?相信这样一句话就足够:军舰近防炮的核心价值是永远不发挥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军舰近防炮的性能,就以美制 MK-15 型“密集阵”舰载近程防御系统来例举吧。

该系统采用 6 管 20mm 加特林式 M61A1 型“火神”速射炮,由弹链供弹,备弹量 980 发,射速分别为 3000 发/分、4000 发/分、4500 发/分三个档,最大拦截距离为 1500 米,最小拦截距离为 450 米。

▼下图为美军陆基版“密集阵”近防系统以及被它成功拦截的小口径火箭弹,近防武器在军舰上鲜有战绩,这是因为军舰的防空火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它很难有表现机会,这也是它体现价值的方式,即不发挥作用。

探测系统由一部 VPS-2 型搜索雷达、一部 AN/VPS-2 Ku 型火控雷达、一部光电探测仪组成,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为 5000 米,火控雷达最大追踪距离为 1800 米,光电探测仪最大观测/探测距离为 10 公里。

在 1500 米的有效拦截距离内,该系统在最大射速档上的命中率为 90%,也就是说连续两次开火就能确保 100%摧毁来袭目标,假设每次拦截耗弹 200 发,那么该系统一共有 4 次开火机会,如果按照每两次开火为有效拦截行为,那么它实际上只有 2 次拦截机会。

这就意味着军舰上的其它防空武器系统必须尽力确保能够拦截全部的来袭目标,如果确实难以达到 100%拦截目标,也只能允许 1 到 2 个漏网之鱼的出现,否则军舰安全就无法保证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军舰的舰载防空系统设计得十分强大,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宙斯盾”系统,该系统作战原理十分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基于强大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以及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上开发出来的自动作战平台。

单舰“宙斯盾”系统有 840 部以上独立设备,其中包括 19 台 UYK-7 计算机和 20 台 UYK-20 计算机,以及 22 个战术显示器组成,当三艘“宙斯盾”舰组合在一起时,可构成一个半径 300 公里、高度 200 公里的“战区防御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区域防空能力”。

▼下图为正在演示新一代“宙斯盾”系统操作的美军指挥官,该系统的强大之处在于只要指挥官下达作战命令,所有的防空作战都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化开展,理论上单舰可以同时拦截 40 个来袭目标,因此留给近防武器表现能力的机会真的不多。

如此强大、高效的防空作战系统主要用途是针对前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提出的“导弹饱和攻击”战术,而“宙斯盾”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应对一次饱和攻击。

可见仅仅舰载远程防空系统就具备应对大量来袭目标的能力,为了防止出现“挂万漏一”的现象,除了大型远程防空系统以外,军舰还配备了近程导弹防御系统,比如说“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它的作用是针对距离 30 公里、高度 5.5 公里的来袭目标实施拦截,因此哪怕是大型远程防空系统在应对饱和攻击时出现了“漏网之鱼”,最终也会被近程防空导弹所拦截。

所以做为军舰“最后一道防线的”近防炮系统实际上很难得到真正的表现机会,换言之,如果近防炮在实战中开火了,那就说明远程、近程两层防空导弹系统都失效了。

倘若近防炮已经到了 2~4 次开火都不能完成拦截,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己方已经在海战中处于绝对劣势,战败就在眼前!在这种情况下近防炮弹仓哪怕有几千发、上万发炮弹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是我们说军舰的近防武器核心价值是不发挥作用的依据,这一点与步兵配发手枪的道理是一样的,当战斗已经发展到用手枪,并且还嫌手枪备弹不足时,那只能说明战斗天平已经向敌方倾斜了,可见步兵的手枪核心价值同样是永远不发挥作用。

因此军舰的近防武器备弹量不在于几百发还是几千发,更不在于能打几秒还是几分钟,一次实战下来,它一发都没打才是最好的结局,那说明我方在海战中完胜了。

下图为泊位里的我军 052C 型导弹驱逐舰,我国 052C/D 型驱逐舰、055 型导弹驱逐舰以及传说中的 052E 都安装了性能与美军“宙斯盾”系统相近的作战系统,俗称“中华神盾”,在强大的自动化作战系统加持下,别说近防炮了,就连近程防空导弹也未必能在实战中得到表现机会。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