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那些一次性CPA过六门的人是怎样做到的呢?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3 22:31:56 3次浏览

关于问题那些一次性 CPA 过六门的人是怎样做到的呢?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是果果妈妈啊】的最佳回答:

没有一年六科的经验,但一年四科的备考经验可还行?

本人一年考了会计、财管、审计、经济法四门考试,60 分飘过,满打满算从 2 月份过完年开始准备到 10 月份结束,有 7 个多月的时间,算是了却了一年来最大的心愿。下面把自己的备考方式,以及走的一些弯路写下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背景:

本科学的经济学,工作后也一直从事的会计行业,所以是有一些基础。

备考时间:

从 2 月除过完年回来开始,到 10 月中旬开始,大概 7 个多月;因为有工作,所以工作日有效备考时间大致为 3 个小时左右(晚 8:00—11:30),双休日除了跟朋友吃饭等特殊事情外,都在备考。

因为备考时间总体很紧张,所以没有看教材,采取了网课+做题(轻 1)的方式;一开始的计划准备考 6 门来着,后来实在来不及了,临时变成了 4 门,还有一门经济法是硬着头皮上的。

备考 TIPS:

1、因为时间紧、任务重,选择性的放弃一些分值占比低、独立性比较强的章节还是很有必要的。会计放弃了政府会计和财务报表,财管放弃了最后三个章节:责任会计、业绩评价和管理会计报告;审计放弃了第五章;经济法放弃了反垄断法和国有资产法律制度。这里放弃的意思是完全没有看过,考试遇到了全靠蒙的状态,其他还有一些只初步复习了,但是后期没有巩固的章节。

2、一定要一边学习,一边复习,不然很快就能把前面的忘光。

3、最后 1—2 个月一定要刷题,刷题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不然学再好都没用。

一些备考资料推荐:

①教材:

永远不要否认教材在 CPA 备考中的重要性。

②网课:

对财会基础薄弱自制力较差的小伙伴来讲,合适的网课是必须的。

③辅导书:

大多数人都是选择东奥会计在线的轻松过关系列,当然我也一样,轻 1 和最后六套题必备,其他的自选。

④自己的笔记及错题整理:

必备!最后阶段的复习,任何冲刺班押题卷都没有自己的错题适用性更强,它涵盖了你所有不会的知识点。

(3)网课老师选择

推荐几个大家都认可的几个老师:

会计—张志凤、南文文

张志凤会计界的名师!能把会计知识点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解明白,不过老师讲的更加深入一些,基础不好的小伙伴最好能把轻 1 先过一遍,再去细听效果更佳。

南文文 CPA 红宝课绝对是必听课,

南老师对会计的考点讲解很准,讲解的做题方法是最适合考试提分的,能把考点和做题方法两点掌握住不怕会计上不了 70+。

审计—范永亮、张敬富

范永亮能把审计讲活了,而且很到点,特别是难点,讲的特别好。

张敬富能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适合基础不好的同学。

财管—郑晓博,南文文

郑晓博的财管更加偏基础一些,而且他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适合初次接触财管,打好基础。

南文文红宝课的老师,跟会计一样,把财管里的考点把握的很好,很多计算公式和做题步骤讲解的很清楚,掌握熟练后,70+没什么问题。

经济法—南文文

只推荐南老师的课,经济法本身不难,都是背诵记忆的内容,备考方法上能够紧抓考点去记忆,当然要比其他方法好上百倍~

税法—叶青

叶青老师对税法的讲解很细,特别是一些法规,记忆要点和重点部分都详细的讲清楚,非常推荐!!

战略—吕鹏、南文文

吕鹏老师的课更加结合实际内容,适合初学者去学。

时间短的话,把南文文刷一遍,战略科目的重点通通记住,然后疯狂做题,通过不是问题。

备考过程:

2—4 月:

听完会计 1-30 章的网课,主要听张志凤和南文文红宝课,搞懂南文文课程讲义里所有的考点和例题;以周为单位制定复习计划,一共是 11 周左右,将 30 章会计分

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特殊业务 1、特殊业务 2,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

六个部分。

资产:

﹡第一周: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

﹡第二周:长期股权投资

负债:

﹡第三周:负债、借款费用、职工薪酬、或有负债

﹡第四周:金融工具、股份支付

收入费用利润:

﹡第五周: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特殊业务 I:

﹡第六周:政府补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所得税费用

﹡第七周: 外币折算、租赁

特殊业务 II:

﹡第八周:会计政策估计和会计差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

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

﹡第九周:企业合并,并复习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工具

﹡第十周:合并报表

﹡第十一周:合并报表

每一周周一到周五主要听张志凤和南文文的课件,一般都是 1.8—2 倍速,特别困难的地方 1 倍速,或者来回听很多遍,这样一晚上 3 个小时,大概能听完 3 个一个小时左右张志凤的课件+半小时的南文文的课件,把考点形成框架。

周六周日,为复习+做题时间,主要练习的内容包括张志凤和南文文讲义上的例题,轻 1 的客观题;因为 2—4 月工作很忙,周六可能加班,所以其实有效时间也就 10H—12H 每周。

5—6 月:

复习会计,做轻 1 的试题,同时开始学习财务成本管理;因为会计在第一遍学习之后,只是形成了基本的概念,一边学一边忘,所以这个时候意识到,要是完全不碰,可能过不了两个星期就会忘光,所以在这个阶段一边复习会计一边学习财务成本管理。

财管对我来说是比较轻松的科目,因为之前大学期间学了很多,很多计算公式都背过,所以这门课基本没有怎么花费时间。整体的策略是,

每天晚上 1.5 小时整理会计框架,1.小时听郑晓博和南文文的财管,

听课也是 2 倍速听,主要是为了加快复习进度,先快速把所有知识点过一遍。然后

周末为刷题时间

,一天刷会计的题,一天刷财管的题。

整理会计知识点框架的时候,首先是闭卷整理,依靠自己的记忆,能写多少写多少,然后再看讲义和轻 1 进行补充,主要目的是形成知识框架,把琐碎的知识点装进框架,确保每一道题都能联想起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主要也是按照上述 6 各部分的顺序进行整理,每周一个部分,但是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写了三周才写好,后来考前发现又全部都忘了,所以建议大家可以考虑

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放到最后一个月去学习和巩固。

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经常利用零散时间,抓起一张纸就开始默框架,如果时间很多的话,还会在脑海里补充框架中知识点的细节。

学习财管:基本也是跟会计一样的学习方式,财务成本管理共分为了五部分,

财管基础、长期投资、长期融资、短期资本管理、管理和成本会计

,但是因为还要同时复习会计,所以财管的速度慢了一点:

财管基础:

第一周:财务管理基本原理,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价值评估基础

长期投资:

第二周:资本成本,投资项目资本预算

第三周:债券股票价值评估,期权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

长期融资:

第四周:资本结构,股利分配股票分割与回购

第五周:长期筹资

短期资本管理:

第六周:营运资本管理

管理和成本会计:

第七周:产品成本计算

第八周:标准陈本法,作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

第九周:短期经营决策,全面预算

财务管理主要就是以轻一上的知识点为准,配上郑晓博和南文文老师的课,然后做题。

7—8 月:

7 月份开始审计,这个阶段,会计已经复习两遍了,但是类似企业合并和财务报表的重难点还是不扎实,所以这个阶段会计的主要内容是,

主攻章节重难点,兼做主观题练习。

财管经过两个月的复习,基本掌握,现在是每周用半天时间复习整个知识框架和做题巩固。

审计听范永亮和南文文,复习时间规划如下:

早上提前了 45min 起床,用来复习财管的知识点。

具体的时间分配:

周一到周四晚上两个小时,主要听审计网课

周一到周四晚上一个小时,按章节做会计的历年真题中的主观题(轻二),整理比较复杂重要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周五晚上休息,约饭,逛街

周六周日用一整天学习和复习审计,另一天巩固会计

第一周:审计概述,不在审计地图中,但是还挺重要的,介绍了审计很多重要的概念。

第二周:审计计划:初步业务活动、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

第三周: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

第四周:风险评估

第五周:风险应对

第六周:审计抽样

第七周:审计业务循环,包括采购和付款,销售和收款,生产和存货,货币资金的审计

第八周: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思考,审计沟通

第九周:利用其它会计师的工作,集团报表审计

第十周:其它特殊项目的审计

第十一周:完成审计工作、审计报告

复习到审计报告之后,8 月份就过完了,由于时间原因,战略上先放弃了最后三章,准备最后两个星期再抽时间恶补一下。

9 月:

进入九月份后,我意识到,考 6 门是没希望了,但还是希望能考个四门,最后选了内容相对较少,重点相对集中的经济法,因为经济法只有 12 章,看了历年试题分布,

重点集中在 4—9 章,能够占到 70%以上的分布。

如果只是以通过为目标的话,把这六章复习好,再加上第三章,考题内容能达到 80%,算上错误率,60 分可以的。

经济法也听了科,1.8 倍速听的南文文,直接以考点为主要学习目标。

前面已经学完三门了,9 月最大任务就是

降低遗忘效率

,同时会计已经看了三遍,所以对于一些重点很熟悉,可以复习得很快,按照之前理出的框架,把知识点再过一遍就 OK。然后就是做题,因为时间不够,所以我并没有大量刷题,可能这也是导致最后分数不高的原因之一。

财管基本不需要担心,审计开始像第二遍复习会计一样列知识框架,填充知识点,然后每周做轻 1 后面的模拟题,主观题也需要重点去做,主要时练习答题的方式。

周一到周四:早上早起 1h 复习审计

周一到周四:晚上 2 个小时,听经济法网课

周一到周四:晚上 1 个小时,复习会计知识点,练题保持手感

周五晚上休息

周六周日:一天学习经济法,听网课+做题,一天早中晚分别复习审计、会计和财管。

具体的时间分配为:

第一周:

经济法第一章+经济法第四章

财管:第一部分财管基础

审计:审计概述、审计计划、审计证据

会计:资产、负债

第二周:

经济法第二章+经济法第五章

财管:第二部分长期投资

审计:风险评估、风险应对

会计:特殊事务 I

第三周:

经济法第六章

财管:第三部分长期筹资

审计:审计循环+ 审计抽样

会计:特殊事务 II

第四周:

经济法第七章

财管:第四部分短期资本管理+ 第五部分 成本会计(一部分)

审计: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思考、集团报表审计

会计: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

第五周:

经济法第八章

财管:第五部分成本和管理会计

审计:其他特殊事务的审计

会计: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

10 月:

进入 10 月,10 月份幸好有个国庆,然后考前还请了 3 天假,所以考 CPA 前只上了 7 天班哈哈,因为有了连续的一整天的时间,所以这个月的复习虽然时间短,但是很有效。

经济法:第九章看完,然后开始整理知识框架,同时记忆知识点

其他的各科,就是不断针对之前写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然后刷题。

最后:

等到考前两天,我跟公司请四天假,准备准备考试前的所有东西。

等到考试结束后,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结果,想着至少能够过 3 科,但查完成绩后,惊喜地发现四科全过,虽然是低分飘过,还是很开心~~~

最后的最后:

祝愿正在备考 CPA 的小伙伴们都能顺顺利利通过考试,加油~~

【2】、来自网友【为学日增为道日减】的最佳回答:

我是一门没过!对的,注会六门,只有审计考了 59,差一分,不然就是一次性过了。我大学的学的专业跟财会不搭边,知道有注会的资格证书,还是源于大四毕业那年,一舍友修的会计双学位,他给我推荐的。他也只是简单一提,说是难度很大,很有用。我自行上网查了,注会的专业阶段共六门,会计、财管、税法、经济法、审计、战略风险,当时就下定决心要考了,光看涉及到的这些内容,自己就认为很有用,很务实。从小到大,我妈就告诉我要有一技之长,因此了解了注会,就坚定了信念,一定要考过。那时大四,舍友们都在准备找工作,只有我每天去图书馆,翻看一些会计基础、会计原理的普及书,从无到有,从零开始的感觉现在想来都唏嘘不已。因为还没毕业,报考时,还需要学院开即将毕业的证明,现场考试资格认证,报完名,买了一套教材,一套轻松过关,一套历年真题,就开始了准备。六月份毕业,大家各奔东西,只有我,依旧在校园里,只不过换了个校园,主要是怕遇到熟人老师尴尬。从七月开始,每天七点起床,晚上十点半睡觉,中午正常午休一个小时,直到考试结束。由于时间紧张,基础不好,会计三成,财管税法各两成,剩下的各一成,按照这个比例,分配时间和精力。每天上午精力最充沛,主攻会计财管,下午税法审计经济法战略交替进行,晚上会深度解决那些难以理解的问题,然后消化吸收。早偶尔坐累了,也会去小树林朗读,经济法审计战略适合朗读。我没刻意去背过,就是诵读。国庆七天,也没做其他安排,买了最后六套题,自我模拟,掐时间,让自己紧张起来。晚上自己打分修改,查缺补漏。坦诚说,模拟考试中,只有会计有把握,其他科目都在过与不过之间。几乎每门都整了三遍,心无杂念的就去考了,然后最终成绩也与自己付出的时间成正比,会计分最高,84,战略最低,62,其他都在 70 左右。已经过去好多年了,现在自己还佩服当年那个努力的小伙,而现在的自己,希望不负过往,未来依旧加油????

感谢答友!希望大家点赞加关注,用心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