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有线电视收费没人看,为什么不发展无线接收,建的电视塔干嘛用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6 17:40:40 4次浏览

关于问题有线电视收费没人看,为什么不发展无线接收,建的电视塔干嘛用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并州郭仙森】的最佳回答:

作为有线电视从业人员,我愿意认真回答这个问题。先说一下我对未来网络电视或者说网络发展的预期:三网融合是必然的,无线和有线的并行发展也是必然的。即使有了卫星直播电视,电视塔的作用还是会存在,不过是功能被弱化了。有线电视作为从刚开始建设就知道是过渡性产业,随着技术发展被淘汰也是必然的,因为新出现的技术会提供更好更低价(因为成本低)的选择,有线的衰落主因不是因为垄断经营或者服务差,收费高很大因素确实是因为成本高。不过请问有哪个技术性行业是永远不过时不被淘汰的吗?

但是,有线电视台可能还会存在很多年,因为有线电视技术也在进步,专业的带宽优势和节目源先天的丰富,真实的高清和流畅的画面(其它市面上的盒子有些是假高清),拥有其它网络电视盒子无法超过的节目收视体验,还因为人们的习惯问题,或者说用户数量最终会减少到不会再减,留下比较忠实的用户,但作为整体的产业走下坡路在所难免,因为这个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另外有些通常所说的价格便宜的网络电视盒子,很多是有欺骗行为的,根本是非法经营,一旦被查封,损失的是最初掏钱的用户,还没处说理去。即使电信联通的网络电视通过和广电部门合作方式绕开了广电对其不许经营视频节目的禁令,但这种方式是有政策风险的,也存在说被叫停就停的可能,而且其收费低廉是表面的,现在为了抢市场,过分低价营销,还有很多节目是未经授权的非法传输,建议用户能用就用,但不要彻底把资费捆绑,一旦政策有变或涨价就后悔了。有线电视不看了要及时办理停机业务,家里已经装修好的线路别拆,避免将来不能再次作为选择项。

作为有线电视人,我认为这个行业远没到彻底淘汰的时候,随着技术进步,有线也会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很高兴看到有很多人在下面回复,虽然的批评的意见居多,不过我并不认为有啥,有线是垄断行业没错,大家的意见也主要是针对垄断的。关于有线的成本较高这个问题,说起来内容比较多,不过只要是有心人应该能估计出来一些,有线的维护成本大大高于无线系统,不必强调。另外有线台和电视台是两回事,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归电视台,而且也很大部分是用来购买节目和运营成本,已经多年没有财政拨款了。

我最后的观点不是说有线这种形式还能维持很久,不改变肯定是不行的,但有线一定能找出新的出路,这种自信来自于国家产业政策升级的大方向,不会以个人好恶能改变。大家不喜欢的是垄断这种形式,我们也未必喜欢。用更低的成本享受更好的服务是用户应该的选择,我个人家里就有一台电信公司发的盒子,虽然我看有线是免费的,但电信的也是交话费赠送的,我觉得很好看,但这种低价的可持续性是应被怀疑的,另外里面节目的来源也有问号,以后能否保持这种低价和物美?很值得怀疑,我是知道节目资源的成本的。对用户来说,现在能用就用吧,不过别在资费上把自己捆绑太深为好,从以往经验看,这点电信应该比有线黑多了。

【2】、来自网友【乡村鱼儿】的最佳回答:

尽管有线电视收费没人看,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看。况且电视塔都是以前做的,你总不能拆了它吧。象我们这里有五,六十岁的老人还是看数字电视。我三嫂家也是看数字电视,她家买的是液晶电视,即使安装无线网,她也不会用。她现在还是用的老式手机,以前老式手机都不会用,你叫她怎么用无线网。我真的不是贬低她,人与人之间的智商是有差别的,别人如果说,她说她书读少了,只读到三年级,其实这些根本和读书无关。表面上只读三年级,实际上读六,七年,因为一年级留两级,二年留两级,三年级留两级。有次去洗衣服,一个侄媳妇说“你晓得该多蠢”。

她家以前用过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后来看到别人都用手机方便些,于是吵着要三哥买手机给他。三哥说“你不会用,买得也没益”。我说你教她,教牛也教得熟,不会发短信,只接电话,按那个绿色的按钮就可以。但是她还是不愿意尝试,有一次她家打沼气,那个师傅打电话给她,听到响声不知道按哪个按钮接,从后面跑到前面叫我帮她接,我赶紧帮她接了。有一次,她女儿打电话给她,我女儿和一个叔伯外孙女儿在她家玩,这时她女儿打电话给她,她不会接,把那个红色的按钮按了,一按就停了,我女儿和同伴提醒她说:“三婶,你按错了,应该按绿色的按钮”。她不服气地说“净是的,我不比你清楚点。我还赶不倒你?”这时她女儿打给她的铃声又响了,她又赶紧把红色按钮一按,一按就关了。最终没有接到他女儿的电话。我女儿和同伴简直笑岔了气。笑他三婶又蠢又死不服气。那时我女儿还在读三年级,也只有三年级的水平,但玩电脑,用手机什么都会。不过她三婶这几年总算进步了,能接电话了。但不会发短信。手机通讯录也不会输名字存着。如果要打电话,就去找抄电话的本子。三哥二十年之前买一部崭新的自行车让她学,但她不敢学。怕人摔了,说走路稳当些。其实她比我长一个头。我一米五六,她一米六六。后来她家的那部自行车成了废铁。你说,这样什么都不愿意尝试的人能用无线网吗?守着固有的模式生活着。

当然,她是有很多优点的,力大如牛,背柴能背我两个那么多。我自愧不如。就象三哥说的“又蠢又笨又打不倒节算,有点笤力”。形容得很贴切。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