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听说会写材料的人在体制内特别吃香,到处抢着要,是真的吗?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6 20:36:59 4次浏览

关于问题听说会写材料的人在体制内特别吃香,到处抢着要,是真的吗?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80 后小公】的最佳回答:

体制内很多单位的确对写手求贤若渴。

本地去年有编制的单位几乎都在找人,其中开出的条件提到最多的就是“会写材料的优先考虑”。

去年某天和一个单位主要领导小聚,席间谈起单位缺人,小公跟他开玩笑,说你们单位是重要部门,想调个人不是分分钟的事?

该领导笑呵呵道,调人是不难,想找个合适的难。

小公问,那你要什么样的人?

该领导顿了顿答到,其他都好说,最好会写点材料,有文字功底哪怕是事业编也可以考虑,先借后调,你有合适的人尽管推荐过来。

小公应道“好”,然而至今没有给他推荐过一个人。不是小公不想推荐,实在是没人可推荐。现在会写材料、愿写材料的人太少,但凡有一个出色点的,早就被一些核心机关、强势部门招入帐下,能够“闲置”下来的写手多半也是因为单位不放或个人不愿动所致。某种程度上,现在体制内的写手可以说是一将难求。事实上,在和该领导讨论此事之前,已经有四五个单位的领导在各种场合让小公推荐写手,最后无一例外都不了了之。

数据说明一切。去年本地机关单位对 30 多个岗位进行了遴选,90%以上的都是综合性岗位,其中一条硬性条件就是要具备一定的文字材料功底,由此可见写手在体制内的吃香程度。

当然,会写材料在体制内有利有弊。

第一,好处是容易获得机会。如前所述,写材料如同敲门砖,有一手材料功底可以获得两个方面的机会:一是纵向调动,只要能写材料,从乡镇不仅可以到县直,还有机会到市直甚至省直,一切皆有可能;二是横向调整,会写材料也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被领导放到身边当联络员、秘书、办公室主任,走上晋升的捷径。

第二,弊端是容易把自己写进坑。写材料是敲门砖不假,但是因为愿意写的人太少,能用的人不多,一旦被领导放到材料岗,很容易被钉死在那里,只要找不到接班人,几年甚至十几年不能提拔。长期透支身体和心理,郁闷干到退休的司空见惯。

一句话,写材料是门技术活,有一技在手是好事,可以获得跟多意想不到的机会,但是一定要注意写的节奏,要想办法找到接班人,不能长期写、死板写,否则好事也容易变成坏事。

【2】、来自网友【白石 215515578】的最佳回答:

体制内材料水平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下限,但绝对决定一个人的上限。

1.材料水平不高,但是业务能力出众,人际沟通能力强,也能混的风生水起,混个中层业务科室负责人也不是难事,但是再往上一步就有点短板弱项了,单位一般的晋升顺序都是,科员—副科级—科长—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局长,大多领导提拔前都要在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锻炼一段时间,这就需要绝对的材料水平。

2.办公室主任有时候就是写材料的代名词。这个位置兵头将尾,除了协调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写材料那是基本功,也是即战力,并且都是综合性材料,像各类会议的领导讲话,年度的工作方案,全局性实施意见等,比起业务科室的工作方案和报告,办公室的材料要综合性强,指导性强,覆盖面广,有时领导要的急,一两个小时就要拿出一篇质量过硬的讲话稿,所以没有过硬的材料水平真拿不下来!同理,材料水平上不过关,再往上进步就难,这是硬伤,且没办法统筹和弥补,再说,没两把刷子,也镇不住下面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办、市委办这些两办的人晋升快,人家都是日复一日材料积累起来的。

3.材料水平不是先天的,绝对是后天练出来的。这个跟学历高低,专业背景有关,但关系也不大。所以,不要顾虑你什么学历,大学学的啥专业,只要肯下功夫,平时多锻炼,一年入门,三年提高,五年单位一支笔绝对没问题。我身边好多朋友同事,中专大专初始学历,财会护理农学专业,放到文秘岗位上锻炼几年,现在都是本单位笔杆子,神枪手是子弹喂出来的,笔杆子是码字码出来的。勤学苦练,未来可期。

4.体制内怎么锻炼和提高写作水平。首先基本功得打好,那就是得先熟悉各类公文写作格式,熟悉了各种格式,至少行文上不会出现原则性错误。其次就是多学习本单位各类文档资料,学习你的前辈们怎样写材料,既能紧扣主题又能融合单位实际,这是基础功。有些领导就是材料高手,在一次次改稿中确实受益匪浅。平时把单位近几年的各类总结报告领导讲话找来,一为慢慢琢磨研究,二为学习借鉴,应急时可直接拿来借用。材料大多是旧瓶装新酒,基本框架不变,目标任务,工作要求明确了,其他指导思想,保障措施等大多一样,无非是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密切部门协作,建立长效机制等。三要拓展阅读。这是提档升级的关键。好多公众号,阅读号,包括人民网,半月谈等,都有讲公文写作的,每天抽时间阅读,将好句子摘抄,好架构学习,好文章收藏,然后琢磨人家的文章架构,段落布局,然后建立自己的干货铺,学而时习之,学而常用之,慢慢你就是高手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