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13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18 20:28:57 2次浏览

关于问题明朝与清朝的大决战,洪承畴的 13 万军队,为何全军覆没?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正史漫谈】的最佳回答:

松锦大决战,洪承畴输得很憋屈,但却并不意外。纵观明朝末年,明军从不缺少优秀的统帅,但战场上的敌人并不是他们的唯一对手,身后朝廷掣肘、身边战友挖坑,往往更致命。

万历 46 年(1618),努尔哈赤宣布告天七大恨,兴师攻打辽东明军;下一年,因轻敌冒进、军备松弛等问题,明军在萨尔浒战败。

此次失败虽出人意料,但并不是世界末日;明朝固然有各种问题,但资源总量、人力物力都远非后金可比,在人才方面更不是问题。同年 6 月,熊廷弼奉命经略辽东。

熊廷弼到位后,很快得出如下总结:辽东明军虽多(他就地集结了 18 万),但装备不足、缺乏训练;金军虽少,但准备充分、战斗力彪悍。他据此制订了专务防御的政策,先稳住阵脚、再寻机反攻。

不得不说,熊廷弼的思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可谓深谙战争逻辑之精髓。随后一段时期,明军虽无进展,但后金也不敢轻易出兵,这对努尔哈赤而言并不是什么有利的局面。

然而,当时的北京城内,党争、阉宦之祸愈演愈烈,辽东战场也难以独善其身。天启元年(1621),因政敌的中伤,在任还没满一年的熊廷弼被迫离任。短短几个月后,继任者袁应泰架不住努尔哈赤的进攻,沈阳、辽阳等 70 多座城邑相继失陷,袁应泰自杀身亡。

困境当前,熊廷弼再度被启用。当时,辽东明军分为广宁、天津、三大板块,顶在最前面的是广宁巡抚王化贞,熊廷弼驻扎山海关、节制三方。但是,对于当时的兵部尚书张鸣鹤而言,王化贞才是自己人;因此,当熊、王因防、攻路线起了冲突时,张鸣鹤果断支持王,对熊则极尽打压、架空。

这种情况下,想在战场上打赢是不可能的。下一年,广宁失陷,明朝在辽东战场再次遭遇大溃败,退入关内的熊廷弼、王化贞先后被处死。

同年 8 月,天启帝朱由校的老师、大学士孙承宗临危受命出任蓟辽经略使。在他主持事务的四年间,辽东局面为之一振:修复大城 9 座、城堡 45 个,练兵 11 万,“立车营、水营,省度支六十八万,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开屯五千顷”。孙承宗稳扎稳打、逐渐向前推进,收复失地 200 里;努尔哈赤甚至被迫舍弃都城辽阳,北迁首都于沈阳。

然而,到了公元 1625 年,由于阉党的中伤,孙承宗不得不辞职。魏忠贤党羽高第继任后,下令明军退守山海关;但面对努尔哈赤的大举进攻,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将领顽强抗敌,取得了宁远大捷,努尔哈赤负伤而死。 皇太极继位后,于公元 1627 年再次败于宁远城下,明军取得宁锦大捷。

但在战后,由于魏忠贤的连续攻击,袁崇焕被迫辞职。没多久崇祯继位,他再度被起用,虽曾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但在魏忠贤余党的轮番弹劾下,于崇祯三年(1630)被疑心病极重的皇帝凌迟处死。

袁崇焕死后,不断有明军边将投敌,而内部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朝内外交困。此消彼长,清军的势头一度不可遏制,曾经四次绕道攻进关内,极大消耗了明朝的实力。其中,在公元 1638 年,清军连续两次入寇,在京师附近横行无忌,卢象升、孙承宗陆续战死。

眼见形势危急,崇祯帝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调来当时正在陕西镇压农民起义、打得李自成几乎覆灭的洪承畴。公元 1639 年初,洪承畴正式出任蓟辽总督。

当时,辽西由北至南散布的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宁远、山海关,组成了明朝仅剩的薄弱防线,被称为“宁锦防线”。皇太极则以锦州为突破口,采取长期围困、稳扎稳打的模式,试图蚕食这条明军最后的战线。

公元 1640 年,皇太极下令清军“驻扎屯田,令明山海关外宁锦地方不得耕种”;下一年 3 月,清军推进到锦州城外,采取深沟高壑之策、试图困死明军。而城内的祖大寿则顽强抵抗,外城被突破后继续死守内城,并设法派人向朝廷求救。

锦州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朝廷不敢怠慢。7 月,崇祯调集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蓟州总兵白广恩、玉田总兵曹变蛟、山海关总兵马科、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宁远总兵吴三桂,共计 8 镇 13 万兵马,几乎是当时明朝在东北方向的所有精锐,总指挥自然是蓟辽总督洪承畴。

就这样,时隔多年之后,为了挽救政权的命运,明朝再度组织起一支规模庞大的野战军,直面实力比萨尔浒时更为强劲的清军,这就是松锦会战,也是明、清在山海关外的最后一场大决战。

洪承畴不愧为一代名将,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军事经验、对战场敌我力量的分析,拟定了稳扎稳打、且战且守的策略。这一决策,是出自军事层面的依据,理论上最为合情合理;但朝廷里的皇帝崇祯、兵部尚书陈新甲更多的则是出于政治、经济上的压力,他们勒令洪承畴必须速战速决、加速救援锦州,不得拖延。

君命不可违,洪承畴只能硬着头皮改变战略。当时他已路过杏山,于是便把辎重粮草留在杏山、松山之间的笔架山,自己率领 6 万大军急行军。8 月初,洪承畴在乳峰山痛击清军,对方遭遇了多年未见的惨重伤亡。清军失利有多严重?史书众说纷纭、数字相差悬殊,但皇太极的反映则证实了形势的严峻,据称,他得到战报后“忧愤呕血”,亲自赶赴前线指挥。

皇太极确实很有一套,他抵达松山前线后,敏锐抓住明军舍弃粮草、轻军冒进的特点,派兵袭取了笔架山的明军补给,并切断了杏山、松山之间的通道;

粮草被断,洪承畴决心殊死一搏、就地与皇太极展开决战。然而,王朴、唐通、白广恩、马科、吴三桂却先后率部溃逃,明军顿时崩盘、一泻千里,共计 5 万多人被清军追击、截杀,吴三桂等人撤到宁远,洪承畴带领曹变蛟、王廷臣以及残部 1 万多人退守松山,沦为清军包围中的孤城。

经过连续五次突围失败后,公元 1642 年 2 月,松山城内粮草断绝,副将夏成德投靠清军、打开城门,曹变蛟、王廷臣战死,洪承畴被俘。困守锦州的祖大寿眼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塔山、杏山也陆续失陷。至此,松锦决战以明军的完败而告终,明朝在山海关外仅剩宁远一座孤城。此后,明朝彻底失去了与清军进行正面军事对抗的可能,内忧外患下,灭亡进入了倒计时。

从熊廷弼到孙承宗、袁崇焕,再到洪承畴,我们可以发现,明朝日渐被动的主因,与其说是军事上乏力,不如说政治层面的混乱无序。作为泱泱大国,明朝并不缺少力挽狂澜的国之柱石,但这些才俊,几乎无一例外地在皇帝、朝廷的操控、掣肘下举步维艰,或被杀、或战死、或降敌。明朝以这种方式灭亡,让人遗憾叹息。

【2】、来自网友【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的最佳回答:

1641 年,大明集结 13 万大军,下定决心要与大清在辽西走廊决战。

可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洪承畴的 13 万大军迅速灰飞烟灭了。

洪承畴善于用兵,他所率部队更是精兵强将,为何在此战中表现如此糟糕呢?

决战临近:决战未开,大明已失战略主动

自从宁远之战、宁锦之战连续吃亏后,皇太极认识到实力差距,难以骤胜,遂暂停直接对明军精锐进行大举进攻,转取“伐大木”策划:攻击蒙古、朝鲜,切断大明左膀右臂,后又迂回入关,深入大明腹地,削弱大明战争潜力。

到 1641 年时,后金已征服了朝鲜、蒙古,又向北控制了黑龙江流域,既解除了后顾之忧,又使其人口、版图、兵员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在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和大清迂回入关的双重打击下,大明这根“大木”的根基进一步动摇了。

形势变化,皇太极君臣遂决心:实施决战!

事实证明:皇太极发起决战的时机,对胜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明虽然仍然远大于满清,但此时,大明拼尽全力,也只能组织起 10 余万大军,其兵力与清军相当,而且,由于饷粮紧张,大明耗不起,只有尽快决战,其无论战略上没有太多选择空间。

此战,从一开始,皇太极就战局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围困锦州:皇太极牢牢把握战略主动

大明没有主动权,但皇太极如果操作不当,也未必能把握主动权。

当时,皇太极身边群臣主要有三种主张:1、绕过山海关,直接干京城!2、绕过宁远、锦州,“直抵关门”,直取山海关;3、逼近宁远、锦州,迫使他们没办法种地,自然不能坚持。

皇太极如果采取任何一条,恐怕就拿不住主动权了。

攻宁远孤城都攻不下,皇太极去直接打北京或者山海关,无疑自找没趣;而大明虽然弱了,但也不是什么小邦,你想小打小闹把人家挤出去那也是做梦。

皇太极选定了:锦州。,

锦州在辽西走廊东北部,锦州往西南,松山、杏山、塔山,每城间隔 20 里,再西南 40 里,才是另一重镇宁远。

明军救援锦州,以宁远为基地,距锦州百里,路途遥远,补给线较长,利于清军骚扰、截击。

皇太极在距离锦州 90 里的义州驻兵,以为后勤基地。

随后,皇太极发兵攻打锦州。

如此,清军“先处战地”,无论是打,是拖,都有底气,已把握了主动。

无奈的明军将帅

锦州被围,蓟辽总督洪承畴该应战了!

洪承畴不是草包。

他认识到:明军兵力并无绝对优势。而且,明军不善野战。

所以,他认为,明军应该“且战且守”,大军带着粮食、物资,从宁远到塔山,再到杏山、松山,步步为营,稳步推进。

被困锦州的祖大寿也颇有大局观,他派人来告:锦州城池坚固,我们扛得住,您可以稳扎稳打,不必浪战!

无论是援军还是守城军,都清醒认识到应取稳扎稳打之策,大明不是没有将帅之才。

可是···朝廷不干了!

李自成、张献忠闹得欢,这个情况下,集结十余万大军战辽西,朝廷已经够有魄力了!再拖?没钱啦!

洪承畴只能急进。

失败的中央突破

对于急进之法,陈新甲提出的方法是:分兵四路,夹击围城敌军,迅速解围。

洪承畴吸收萨尔浒之战的教训,决心集中兵力,并敌一向,中央突破。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将辎重部署于宁远、杏山、笔架山等处,自率吴三桂等步、骑十万人,分为两个梯队(洪自率 7 万居前),进至松山。

多尔衮指挥部队奋力迎战,不能取胜。

此时,锦州守军在祖大寿指挥下发起反击,收复了外城。

形势朝着有利于明军的方向发展。

此时,有人建议:趁皇太极援军未至,出奇兵,迅速击破当面之敌,洪承畴未采纳。

如此,在皇太极抵达前,明军虽占据优势,却始终不能破围,改变战局。

当皇太极抵达后,战局再次逆转。

形势瞬间逆转

皇太极得知明军大军前来,立刻“传集各路兵马,星集京师”,并将十五岁以上的满、蒙壮丁全部从军,奔赴锦州。

主力对主力的决战,就此开始!

皇太极抵达前线,立刻观察形势,他发现了明军的问题:“大队集前,后队颇弱”。明军精锐十分靠前,后方薄弱。

皇太极做出部署:主力部署于松山、杏山之间,切断松山与后方联系。

洪承畴又不是木头,当然不会就范,立刻组织对清军的猛攻。

明军,仓促反击;清军,立足未稳。

野战对野战,明军没有优势,激战一日,胜负难分。

皇太极一面阻止抵抗,一面袭破了明军屯粮的笔架山。

此时,战场上,双方未分胜负;但是,形势上,只携带数日粮食的明军已经陷入了清军包围。

崩溃

洪承畴担心步、骑兵被敌人分割,虽将乳峰山步兵退回松山,十万大军收拢,拼死一战。

次日,再战一日,仍未分胜负。

攻势受阻,粮草被断,明军气势大挫。

洪承畴与众将商议后,决心突围,回到宁远就食,再图后举。

撤退,是最复杂、危险的动作,必须妥善部署,统一行动,否则,满盘崩溃。

明军崩溃了。

原计划次日一起突围,但是,当晚,王朴擅自先逃,吴三桂等总兵见状,也争先撤退···

明军撤退混乱,步骑兵互相践踏,损失惨重。

皇太极已预料明军当夜可能撤退,已周密部署,封锁通道,坚决堵击。

见明军分散突围,皇太极做出调整:各部见明军逃遁,明军逃遁多少人,我们就以多少人去追,争取多歼灭敌人!

如此,明军的突围,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皇太极预料明军退到杏山后,仍会后撤,遂派军再迂回设伏。

···又一场大崩溃!

一番奔逃,明军被歼者达 53000 余人!

其实,突围当晚,明军曹变蛟曾攻入皇太极大营。

当时,清军主力已排除追击明军,力量单薄,因此,一时“军中大惊”。

只是···曹变蛟后援不继,只得退出。

可见:明军如果保持统一、有效指挥,未必没有机会成功突围,甚至可能有意外收获。

只是···军心已散,一败涂地。

全歼

大量歼灭明军后,清军开始收尾。

清军挖壕筑墙,把仍在松山的洪承畴所部也围了起来,如围锦州一样。

大明令洪承畴死守待援。

只是···此时的大明,哪里还有什么援军可以派来的?

次年二月十八日夜,松山沦陷,洪承畴被俘。

三月十日,坚守了近两年的祖大寿出降,锦州沦陷。

随后,清军在红衣大炮的帮助下,轻松攻取了杏山、塔山,基本控制了辽西走廊。

松锦决战结束。

此次决战,大明王朝仅存的战略力量被歼。

不久,当李自成从西安出发时,精兵强将悉数折于松山的明军无法抵抗。

大明亡了。

松锦决战,是皇太极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无论是围城打援,还是迂回断敌,或是分兵追击,他都牢牢把握了战场节奏。

大明救不了锦州,不算意外。

但是,大明重兵集团,短短时间灰飞烟灭,则是人祸了。

首先是国力受损。

由于国力受损,大明此战兵力并无优势,而且,无法采取其最擅长的步步为营之法推进。

以不占优势的兵力,用不擅长的方式展开决战,明军未战即已处被动。

其次是主帅人选不当。

洪承畴确实是一位不错的统帅。无论是前期镇压农民军,还是投清后,他都表现出了很强的军事、政治才能。

但是,此战前,洪承畴多与农民军交战,与八旗交战经验不足。

此战中,明军在已经决定急战解围的情况下,依然高度集中,以防清军分割、迂回。

这种战法,对付农民军效果不错。

但是,面对作战经验丰富、机动力极强的清军,则“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被兵力相当的清军切断后路。

其实,当时的辽东明军,在袁崇焕等人的经营下,已经具备了相当不错的野战部队,完全可以更加主动。

只是···谁让袁崇焕们已经被崇祯爷自己解决了呢?

洪承畴对辽东军不太熟悉,辽东军将对洪承畴也不太信任,最后,突围时,众将不听号令,各自突围,引发了总崩溃!

国力已衰,将帅无人,大明的国运,到头了。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