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秦始皇嬴政灭掉六国后,六国的国王去哪了?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3-27 14:59:29 2次浏览

关于问题秦始皇嬴政灭掉六国后,六国的国王去哪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妖火说历史】的最佳回答:

对于六国国君的结局,有的正史上并没有给出准确说法。

但是如果综合野史来看的话,六国的亡国之君,无一例外,全都让秦始皇消灭了肉体。而且,其中有好几个,并不是秦始皇下令杀的,而是被活活饿死的。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按照韩赵魏楚燕齐的顺序进行的。所以,第一个被抓住的,是韩国的末代国君韩安。

韩安即位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到了公元前 238 年,也就是秦始皇正式亲政的那一年。作为韩国的末代国君,韩安其实也很无奈。他登基的时候,韩国就已经极其弱小,基本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但即便如此,韩安当时还是选择投靠赵国,希望能够通过和赵国的联合,保住韩国最后一部分地盘。但很可惜,长平之战以后,就算是赵国也是元气大伤。别说帮韩国了,自己都扛不住秦国。

所以,就在韩安登基九年之后,随着秦国一切准备妥当,秦始皇开始准备扫平六国,韩国直接被秦国一波带走。因为韩国国力太弱,灭韩的时候,秦国甚至都派出一位像样的名将,只派出了一位内史就把韩国给灭了。

顺便说一句,内史是一个官职的名字,而且还不是一个军队官职。按照战国时期的官制体系,内史是一个主管财税的官。对于这位灭韩的官员,史书上只是记载了他单名一个‘腾’字,连他姓什么都没说。

估计当时在秦国看来,韩国实在是太弱,所以当时秦始皇也没把灭韩当成一个大事。

不过,随着韩国灭亡,韩安被活捉。接下来,如何对待这位亡国之君,秦始皇还是很慎重的。

最开始的时候,秦始皇其实并没有直接杀了韩安,而是将其软禁了起来。或许在当时的秦始皇眼里,他还是比较在乎所谓的舆论的。如果善待这些亡国之君,能够让他们的百姓,更好的臣服,那秦始皇也不会对他们做什么的。

但可惜的是,就在韩安被软禁四年之后,在原来韩国的首都,残存的韩国旧贵族,直接发动了一场叛乱,打算再次复国。虽然这场叛乱,被秦始皇轻易镇压了下去。但这件事本身,却让秦始皇重新开始思考,到底要如何对待这些亡国之君。

或许……这些亡国之君活着,非但不会让他们的臣民,彻底臣服,反倒是会让他们的臣民,觉得有希望复国。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只能杀了。

所以,在这场叛乱被镇压之后不久,秦始皇就直接处死了被软禁的韩安。而韩安的例子,也让秦始皇在对待接下来几位亡国之君的时候,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所有亡国之君,必须彻底消失!

在韩安被杀之前,因为之前赵国帮韩国抵挡,所以秦始皇接下来就开始进攻赵国。在王翦的带领下,赵国这边虽然抵挡了一阵子,但最后还是被灭了。而赵国被灭之后,赵国最后一代国王,赵迁,当时只有十五岁,直接被秦始皇流放到了湖北房县。

在战国时期,湖北房县这边,基本上就是边疆中的边疆了,生活环境极为恶劣。而赵迁被流放湖北之后,正史上对他就再也没有任何记载了。但是据野史传闻,赵迁后来因为流放环境太恶劣了,最后直接被活活饿死。

而赵迁被抓之后,赵国的残余贵族向北方的代郡逃窜,重新拥立了赵迁的哥哥赵嘉,做了新的赵王,历史上也称之为代王。后来,赵嘉联合燕国,又抵抗了秦国六年,最后被秦国大军彻底推平。赵嘉本人被俘虏,后来在正史上同样没有记载结局。但是据野史传闻,应该是被流放而死。

赵国被灭之后,下一个被灭的是魏国。公元前 225 年,王翦水淹大梁,魏国末代国君魏假,直接投降。而魏假投降之后,正史上同样没有记载他的结局。但是在《列女传》当中有明确记载,魏假投降之后,是被秦始皇直接下令处死了。

《列女传》虽然不是正史,但可信度极高,而且成书于西汉。考虑到《列女传》的成书时间,和秦灭六国相差的并不算太远,所以这个说法还是很有可信度的。魏假这位末代魏王,最后应该就是被秦始皇杀了。

魏国被灭之后,下一个是楚国。公元前 223 年,楚国被灭,末代楚王熊负刍被俘。有意思的是,熊负刍被俘之后,秦始皇先是把他贬为了庶人。而秦始皇给他安的罪名,并不是他阻挡秦国统一天下,而是因为他得位不正。当年熊负刍并非太子,是他弟弟先做了楚王,然后他的门客,袭杀了他的弟弟,弑杀了楚国的国王之后,才拥立他做了楚王。

而熊负刍被废之后,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再是楚王,所以史书上就没记载他的结局。就连野史上,都没有任何靠谱的记载。但是考虑到楚国同时代的一些王室成员的结局,熊负刍最后应该是被流放了,结局和赵迁差不多。

熊负刍被俘之后,他的哥哥熊启,也就是昌平君,逃到了淮南地区,后来在楚国贵族的推举之下,又做了楚王。后来,随着秦国继续推进,熊启也挡不住了,最后直接兵败被杀,死在了战场上。对于熊启的死,史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

楚国之后,下一个被灭的是燕国。公元前 222 年,燕国被灭,燕国的末代国君燕喜,直接被俘虏。正史上对于燕喜的最终结局,同样没有记载。但据野史传闻,燕喜后来被装入囚车,押送咸阳。途中,秦军士兵没有给他任何食物和水,所以最后燕喜是饥渴而死。

燕国之后,就是最后被灭的齐国了。在之前秦灭五国的过程当中,齐国一直都置身事外。等到燕国被灭之后,这时候齐国就算再想找一个盟友,都找不到了。所以,当秦军攻入齐国之后,齐国基本没抵抗。末代齐王田建,直接开城投降了。

而田建投降之后,按照之前谈好的条件,秦始皇给了他一块封地,然后将他软禁在里面。但是同时,外部不给他任何食物。所以最后,田建也是活活饿死的。

纵观六国末代国君的结局,我们不难发现:这几个末代国君,没有任何一个得到什么好下场。这其实也不奇怪,因为以当时的局势来说,他们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定时炸弹,会让那些亡国贵族,还有很大的复国希望。

所以,为了国家的安全,秦始皇只能下令,把这几个亡国之君,全部用各种手段,从肉体上彻底消灭了。

【2】、来自网友【指动济南】的最佳回答: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表:1、灭韩。2、灭赵。3、灭魏。4、灭楚。5、灭燕。6、灭齐。

东方六国被灭后,六国的国王去向和下场分别是这样的:

1、韩王安:投降被俘,被软禁于陈县(今河南淮阳一带)。5 年后,亡韩故臣韩国旧都新郑叛乱被平定。随后,秦始皇下令把并没有参与叛乱的韩王安处死,以绝后患。

2、赵王迁:投降被俘,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的深山之中,最终饿死山中。据载死时年方 15 岁。曾作如下亡国之歌:“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不闻调琴奏瑟兮,唯闻流水之汤汤!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故乡!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余听不聪兮,敢惹秦王。”

代王赵嘉:赵王迁之兄。赵国被灭后,逃到赵国代地复国,被拥戴为代王,并与燕国共同聚兵抗秦,6 年后兵败被俘不知所终

3、魏王假:投降被俘。关于魏王假的结局有两种说法:正史记载不详,只说秦军水淹大梁,俘虏魏王假,灭魏国,魏地设为秦国郡县。

而刘向所著的《烈女传》记载:“秦杀假”。据传,魏王假出降后,本人与魏氏王族全被秦军杀掉,只有信陵君魏无忌的族人得以逃脱。

4、楚王负刍:投降被俘。秦王政亲自前往樊口接受了负刍的纳降,并当面斥责其“弒君之罪”,被废为庶人。因为负刍本是楚幽王、楚哀王庶兄。楚幽王去世、楚哀王即位仅两个多月,就令党羽袭杀楚哀王,自立为王,所以有“弒君之罪”。

楚王启:楚王负刍之弟。楚国被灭后,昌平君熊启逃到淮南兰陵,被拥立为楚王复国,以长江为屏障,据吴越之地抗秦,后来被秦军所灭,楚王启自杀。

5、燕王喜:投降被俘。关于燕王之死,正史同样记载不详,但野史有传言,燕王喜被俘后,由王翦率军押往秦都咸阳。“途中,饥渴而死。”走一路没有管吃管喝,活活饿死和渴死了。

6、齐王建:投降被俘。对于齐王建正史中所述极多:齐王建在位 40 多年没有遭受战祸。任命舅舅后胜担任相国,后胜接受秦国间谍的大量金钱,就派很多宾客到秦国,秦国又给他们很多钱,这些宾客回来搞反间活动,劝说齐王不要于秦国为敌。因此秦灭五国时,齐国置之不理,视若不见。等五国灭亡后秦军攻入山东临淄,百姓没人反抗。于是齐王建投降秦国。齐人都抱怨齐王建不早与诸侯合纵攻秦,听信奸臣和宾客的话而亡国,唱道:“是松树?还是柏树?让王建住到共城的不是宾客吗?”

关于齐王建的最终下场则出自《战国策》:说是当初秦国大兵临境时,秦国宾客诱骗齐王建,称只要投降便赐他 500 亩封地,后胜也劝说不要抵抗。等齐王建投降后,为兑现赐地诺言,秦王政把齐王建安置在共地的 500 亩荒僻松树、柏树之间,令兵士看管,不允许供给食物,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