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晚上是怎么过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04 16:45:06 3次浏览

关于问题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晚上是怎么过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华山顶上不老松】的最佳回答:

目睹此提问,就不难看出提问者是“来者不善”,不是那个时代的阶级异己,便是其在那个时代被改造而不思悔改者。无论出自何种,都必定是对社会主义制度与毛泽东时代恨之入骨者。

连三岁的孩子都会知道,世上哪个时代不曾有过晚上?提问者却如此热衷于“关切”“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晚上是怎么过的?”,而非其它历史时期,不就是在玩弄“小聪明”,想方设法来诋毁六七十年代吗!

应该说,随着科学技术与时代不断的进步,不仅是农村,哪怕是城市,过去年代的“夜生活”与而今肯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试想,如果今天年代的“夜生活”还不如八九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的的“夜生活”还不如六七十年代,那还能说得上什么时代进步与发展吗!

然而,有些人动辄就拿六七十年代,而非其它任何时代说事,难道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六七十年代,人民生活真的连旧中国都不如吗?!若如此,那人民为什么要跟着毛主席与共产党,去推翻蒋家王朝?如果六七十年代人民生活比旧中国还不堪,那八十年代初我们拿什么来改革,拿什么去开放?如果六七十年代真的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又为什么至今依然让老百姓怀念着那个时代呢?这不是惊天的欺世谎言又是什么?!

由此可见,一些人至今不忘借网络與论平台,肆意妄为,歇斯底里去抹黑六七十年代,就是不甘心其剥削制度的覆灭,而试图借改革开放之机,与西方反华势力狼狈为奸,梦想卷土重来,是可忍孰不可忍!

【2】、来自网友【风雨无惧 0S6I】的最佳回答:

谢谢邀答。在笔者的印象中,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晚上过得也不是那么单调无聊。一定程度上,感觉还真是丰富多彩呢。

一般人都会认为,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晚上可能吃了饭就是睡觉,其实不然。那时物质文化生活不如现在丰富多彩,但也有其特色。

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到晚上仍然夜以继日,有做不完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六七十年代农村人,白天出集体工回来后,基本上天黑了。先是将满天飞的小孩儿们,鸡鸭狗儿们找回家,然后做晚餐,一家人吃完晚饭,男人坐在禾坪里抽几袋旱烟,女人收捡餐桌后,或教教子女读书写字,或料理子女洗漱睡觉。

体贴女人的男人,会与女人一块照管子女、料理家务,或与女人聊聊天、哄女人早早睡。但事实上还有很多事等着女人去做。要洗完一家人换下来的赃衣服,要煮好明天的猪潲,要缝补白天不小心刮破的衣服……

等到大家都差不多睡了,家庭主妇才能料理自己,准备睡觉。如果家里老人健康,则可以做不少家务,老人如果身体不好的话,夫妻出工回来还得料理老人。

其实,碰到“双枪”(抢收早稻、抢插晚稻)农忙时节,村里(那时叫生产队)还要组织“出晚工”,也就是大家在家里简单吃点晚饭后趁着透亮月色,又到田里做事,或者扯秧,或者割禾。无论男劳力还是女劳力,只要身体好的,都要参加。

农村人为了不误农时,拼命干活,他们很累的,但他们不怕累不怕苦。收成粮食后,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交公粮”。他们往往又是天还没亮就挑着稻谷走二十多里地去送公粮!

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到晚上喜欢听广播,关注国家大事。

我于六十年代初出生在湘南农村。六十年代末村里建了一个小水电站,安装了辗米机,家家户户安装了电灯,每家每户还安装了有线广播喇叭。

广播喇叭是大队(行政村)统一安装的,大队广播站配了播音员,每天早中晚各播放一次。先是播音员打开场白,然后转播上级广播站播放的内容,或者播放本地好人好事等。

这广播是很吸引人的。公社(乡)大队(行政村)有什么消息或安排,都通过广播播放,国家大事都能通过广播听到。

早上、中午大家都忙,很少专心听,晚上七点开播,九点结束。我们村祠堂大门挑梁上也安装了一个广播喇叭。每到热天,大人小孩都喜欢拿着矮凳坐在禾坪里听广播。

我十岁那年,广播里播放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上天”的消息。开始大家搞不懂是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这第一颗人造卫星每天都会转播《东方红》这首歌!

此后,每天一到晚上七点就等着大队广播站播音员开始广播。如果听到有国家发展的大好消息,大家都非常高兴。

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到晚上,喜欢看电影,看一次电影高兴好几天。

那时,公社(乡里)有电影放映员,各个大队(行政村)或大村庄轮流放映,差不多每个月放映一次,每次放三场,要放到晚上十二点甚至更迟。

那时,去大队部看电影路远人多,主要是年轻人去,老年人则在家里,热天都聚到在禾坪里来聊天,冷天则围在火塘边就烤火,一直等到看电影的娃们回来,并听娃讲完电影故事再睡觉。

如果总是到大队部放映,老人们有意见。于是,后来分片放映。我奶奶听说在下面村子里放电影,她早早的做好饭,等我父母一回来快速吃完晚饭就全家出发。那时奶奶才六十多岁,做事都还很麻利。奶奶与我母亲都不识字,但他们说“这电影真好看”。

记得,那时基本上都是“打仗的电影”,比如《狼牙山五壮士》、《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英雄儿女》、《地道战》、《上甘岭》等等,实在太好看了!

大家看到打鬼子、打敌人胜利了不知有多高兴,看到英雄牺牲了,无不叹息。电影看得多了,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等等英雄人物成为我们的偶像。我们从小立志长大后去当解放军,保家卫国。

说实在的,六七十年代,农村物质文化生活远不如现在,吃粗粮多,穿着也是小的捡大的穿。能看电影、听广播,就是非常奢侈的文化活动,是农村人最好的享受。

那时的农村人,似乎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白天下地干活,晚上上床睡觉”。农村人是那么勤劳、那么纯朴、那么渴望听到国家发展的好消息!

六七十年代,尽管我还不懂事,但农村的晚上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对我的影响也是很深的!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