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如果在古代,发生了新冠疫情,那时没疫苗,是不是人类就灭亡了?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26 16:00:17 7次浏览

关于问题如果在古代,发生了新冠疫情,那时没疫苗,是不是人类就灭亡了?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味哎儿】的最佳回答:

中国在东北考古发现当中的红山文物遗迹层,就发掘出了成堆的人骨的尸骸。尸骸的周边有火烧过的痕迹,有的尸骨也有火烧过的痕迹。看上去就是一次集体大屠杀。

然而尸骨的姿势,没有爬下门口的迹象,反而有向尸骨堆上方爬行的迹象。这表明被烧的人没有逃出火圈的行为。

于是有人判断这就是一场疫病,犯病的人都集中在一起,被烧死了。而且每个人都是自愿的。

中国的古籍当中记载着很多疫情来的时候,封村的现象。也就是一个村庄的人,只准进,不准出了。清朝和民国之间,东北爆发过一次疫情,记载当中就有人去治疗这些疫病的人。除了中草药以外就是燃放炮竹。据说炮竹里面有硫磺可以杀灭细菌真菌。有疫情的村庄最主要的还是燃烧艾草。

中国古人除了艾草等香料,驱赶病菌真菌以外,还有朱砂.石灰.硫磺.草木灰等。食品的防腐方式就是用枸树的树叶,另一个就是用石灰水漂洗过的麦秸秆做的草纸。石灰漂洗过麦秸秆做的草纸,又称为黄标纸。

事实上中国古代除了对肺结核不认为是传染病以外,其他病症都是传染的。因此强调人,甚至一个整村庄的隔离。除了烧艾草给予相关的中草药以外,最普遍的就是井里面放中草药。让人们在饮水的时候,用水的时候都有这种草药在里面。

这些防疫和隔离是人们自发的,有慈善组织组织的,更严重的时候就有政府组织了。

中国古人,人人腰间佩戴有香囊,就是用香气的气,具有散发功能,把佩戴人周围的空气用香气包裹起来,使不干净的空气靠进不了人的身体。所以清明的时候要门窗上挂艾草菖蒲,都成为一个节日被固定下来了。只不过民间传说是驱邪避凶了。在文字和小说戏剧里,香囊被说成了男女定情物的荷包。五四运动以后,荷包又成了钱包。所以现在中国人,也不随身挂香囊了。

所以中国的天花麻风病鼠疫霍乱,等等传染疾病都可以被防治的。防治的方法主要是隔离。

这就是中国人口,一直处于世界第 1 位的原因。因为其他国家的人如果有疫情了,都是自然淘汰法。也就是不染病的人活下来,染病的人自然要死去。

事实上不论是什么疾病或者是疫情,都是有人不会感染这种病的,有人感染以后可以恢复好,有人感染以后就死掉了的。

因此一九六几年欧洲就有学者说,人类人口的减少只有两种,一种是战争,一种是疫情的疾病。

这就是这回新冠疫情来了以后,中国人凭自己的经验要人为干涉;有些国家凭着自己的经验,不进行人工干涉,而是与病毒同在。

看一看中国人的施礼方式,文雅的人是隔一定距离双方,打一个鞠躬,豪爽的人是隔一定距离互相抱个拳,女人施礼是隔一定距离膝盖往下蹲一下。人与人之间,是不接触不靠近的。握手礼是五四运动以后开始的,拥抱礼是与外国人交往的时候,依据外国人的习惯进行的。军人的单手放在眉骨间的单手敬礼,是看进入中国的洋人军队学来的。而原先中国的军人下级给上级敬礼,是单腿跪地,右手握拳向下一放的向地面的,上级不必回下级礼的,平级都是抱拳施礼的。

所以中国式的施礼,都是防止相互交叉感染疾病的。

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看后咱也在上面留上点啥。

【2】、来自网友【完美风筝 fJ】的最佳回答:

不会的,过去有老话说:大疫不过三年。意思是再大的瘟疫,基本在爆发三年内就“偃旗息鼓”了。一方面,得益于人们在遭疫之后重视和预防,针对疫病用药,扑杀致病源头;另一方面,疫病从刚开始的致死率高,到逐渐变异,致命程度下降,同时人体也会强化免疫系统,对抗瘟疫;再一方面,夏季高温气候,也有利于消灭疫病,控制疫情传播。

那么,从前年开始出现、这两年折腾全球的新冠疫情,会在今年结束吗?

用“大疫”来衡量全球新冠疫情,妥妥的入选:

1、从范围上看,绝大部分国家出现病例,有的反复被疫情“打翻”,目前只有 4 个国家零确诊。

2、从人数上看,确诊病例早已过 4 亿,死亡总人数已超 600 万,仍在上升中。

3、从影响上看,经济社会发展不同程度受损,一些行业受波及元气大伤,有的人接种疫苗仍被感染。

4、从应对上看,有的国家坚持抗疫,努力保障民众生命健康;有的国家选择“躺平”,不仅本国受损,还波及他国,极不负责任。

5、从余毒上看,无论是早期新冠患者,还是近期新冠轻症人员,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身体和健康受损,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和调养。

6、从对比上看,新冠疫情的“同族兄弟”非典,二十年前也引起不良影响和恐慌,但几个月后就消失了。新冠疫情发生二十多个月,至今仍在全球流行。

与人类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瘟疫相比,新冠病毒毫不逊色,以 5 次较大规模的瘟疫为例:公元 165—180 年的天花,使古罗马人口骤减三分之一;公元 14 世纪欧洲的鼠疫,弄死了约 2500 万人,我国 20 世纪初也在东三省出现,后被及时扑灭;印度曾爆发大规模霍乱,使数十万人丧生;18、19 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肺结核传染,受害者数以百万计;20 世纪初的大流感,全球人口减少了五分之一。新冠与它们相比,应该属于目前新世纪影响最大的瘟疫,对社会、经济、医疗等方面冲击很大。

即使再大的瘟疫,放在人类历史长河,总有到头的时候。用老话“大疫不过三年”衡量,新冠疫情会在今年“熄火”吗?

要从这几个方面衡量:

1、古人预感瘟疫的发生,有几个硬指标:如久旱、久雨、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大饥荒、夏奇热冬奇冷、地震洪水、鼠灾蝗灾、战事频繁等。但令人蹊跷的是,新冠疫情的发端,与这几条都不沾边,突然就来了。

2、古代科技落后,人们很难通过病理分析找到瘟疫的蛛丝马迹,但会祷告神明、约束自己、对染病去世的人妥善处理,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瘟疫传播,降低传染速度。但新冠疫情至今没有明确的病因,没找到中间宿主,也就是没有搞清楚是怎么传播到人身上的,防疫手段是被动式的,疫情至今未见明显减缓的迹象。

3、过去生产力低下,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往来、交通较少,即便发生瘟疫,可能也是在某一地、某一城,隔离就没多大事了。现代社会人员流动频繁,沟通紧密,使新冠疫情传播加快,且有的地方反复发作,反复感染,反复折腾,然后波及其他地方。

4、病毒是会变异的,这是古今所有瘟疫源头的共同点,但新冠疫情的病毒变异太快,起码大多数人知道有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变异毒株名字,德尔塔基本传染数是 1 传 5,奥密克戎则可达到 1 传 50 乃至更多,幸亏其毒性下降了。

5、新冠病毒至今未找到特效药,无论是感染后中西药治疗,消杀,接种预防疫苗,戴口罩,控制社交距离等,均是被动防护。

所以,只有在攻克新冠有效药物问世,或新冠自身变异后毒力慢慢下降,人体免疫力+疫苗防护力可有效防御时,新冠疫情才能说是克服了。目前说在今年结束,医生个人持保留态度。

新冠疫情出现至今,大多数人的家庭、工作、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1、一些人因行业冲击太大而失业,一些人的娱乐活动大幅减少,社会前行的速度减缓了。

2、有的人不幸感染离世,有的染病留下后遗症,健康人群因社交减少,有的出现抑郁症,更多人对生活充满不安。

3、戴口罩成为必需,做核酸成为刚需,打疫苗成为急需。医护人员、社区人员、志愿者很辛苦。

4、测体温成为习惯,闻惯了消毒水的味道,旅行成为遥远的回忆,出行必须查验健康码、行程卡。

5、家中备好应付 7 天以上不出门的米面蔬菜和饮用水。出差有时也活在随时被隔离的阴影中。

但愿新冠疫情早日过去,终会过去,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