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银行破产最多赔储存户50万,中国的千万、亿万富豪的财富在银行里是怎么存的?

十万个为什么 空空 2024-4-12 15:27:40 4次浏览

关于问题银行破产最多赔储存户 50 万,中国的千万、亿万富豪的财富在银行里是怎么存的?一共有 2 位热心网友为你解答:

【1】、来自网友【熊猫投资】的最佳回答:

所以说不同地位的人,看待事件的角度,完全不一样,我们这些没有 50 万元存款的人,天天在考虑最高赔付 50 万元的事,实际上千万、亿万富豪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事。可以说所谓的富豪在银行的存款常常反而仅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都不多,破亿那简直是微乎其微,别问我怎么知道,我们当地上市的几家企业都在我所在的银行授信,那些老总开户的账户,常常才几百万余额,连私人银行客户都不算(私人银行最低标准:日均存款 1000 万元),所以说,有钱人基本不会存银行,他们的钱只会进行再投资或者扩大产能,最不济的就是买房、买房再买房。

举两个最现实的例子:

我做过的两个授信客户,两家企业都是创办于 80 年代末,其中一个老板经营思路是:赚钱——扩大产能——投资其他行业——赚钱——扩大产能——投资其他行业,到目前为止,他的关联企业及子公司多达 200 多家,每年的授信审批查关联企业及征信都是一大令人头疼的事情。

另外一个老板,属于小富即安的思想,没有创立品牌,一直给大企业做代加工,因为成立时间久,做工良好,业务量一直没少,但是在公司人数到达 500 人左右之后,就一直维持在这个数,没有扩大产能接新单。按贷前调查这个老板所说的,一方面他不想自己太累,钱是赚不完的;另一方面,觉得自己的能力也就只能管理这么多人,再多自己也管不过来。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企业的效益也不错,目前每年的净利润在两三千万,这么多年下来,最少也好几个亿了,但是没有,这个老板账户里也没什么钱?为什么呢?购房达人,从 90 年代末开始买房至今,目前他以及他老婆(授信只要求提供实际控制人及配偶资产情况,故而不知道他小孩有多少房子)名下有 120 几套房子,遍布全国各地,按他所说的,到哪里旅游都有房子住,多余的房子委托出租后,还可以收租。

所以富豪的钱,基本没有人会傻傻的存银行。

银行倒闭的可能性

我国成立以来,确实有银行倒闭过,但只有两家:海南发展银行以及北省肃宁县尚村农信社,对比全国 4000 多家银行而言,比例不及 0.1%。而且这都是小银行,如果富豪们选择四大行,根本无需担心倒闭的问题,因为这四大行属于全球重要性系统银行,已达到大而不能倒的地位。

大到不能倒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指当一些规模极大或在产业中具有关键性重要地位的企业濒临破产时,政府不能等闲视之,甚至要不惜投入公帑相救,以避免那些企业倒闭后所掀起的巨大连锁反应造成社会整体更严重的伤害,这种情况即称为“大到不能倒”。

此外,50 万限额,并非说你超过 50 万的就全部亏损,而是说,银行一旦倒闭,保险公司先赔付你 50 万元,剩余超过 50 万元的,要看银行的清收情况(银行可是有很多固定资产、贷款以及投资的),最终按比例偿还,所以说超过 50 万元的也并非就代表损失。

总结

你这个问题呢?明显就属于杞人忧人!

【2】、来自网友【白猫财眼】的最佳回答:

这就是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

穷人总盯着 50 万存款的安全性,因为 50 万是巨款,富人并不在意银行的那些存款,因为都是小钱。

富人手上价值最大的的资产,按排名分别是企业股权、不动产、金融资产,最后才是存款。

其中,存款的比例很低,甚至远不及富人的负债,也就是说,存在银行里的那些个流动资金,可能都是问银行借来的。

富人存银行,基本清一色都是挑大银行,四大行居多,而且基本上都是活期,要么就是协议存款,一样是约定活期。

他们根本不在乎那些利息,不像普通民众会因为 1%都不到的利息差,把钱存入小银行和信用社,安全防线全靠着 50 万存款保险保障制度。

今天聊聊富人的资产和存款。

企业股权

这个是绝大多数富人最在意的资产,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动产。

绝大多数富人最值钱的一定是企业股权。

我们国家并不像海外一些家族,有百年的积累和沉淀,可以完全依靠金融投资来生生不息,大部分都是最近 20-30 年,做企业起家的。

如果有研究过胡润百富榜,就会明显发现,几乎占据榜单的全部是企业家。

对于企业家来说,最值钱的一定是公司股权。

个人的身价来自于股权的增值,现金流来自于企业的分红,分红多少一样是按股权比例。

所以,没有比企业股权来得更重要的了。

由此,你也可以明白,那些抛售股权来套现的企业家们,对于自己企业的未来并不那么的看好,更不那么的热爱,只是把企业当成了资产,做了资本套利而已。

不动产

很多人很单纯地认为不动产指的就是房子。

对于富人来说,不动产的类别有很多,比如说写字楼,比如说酒店,比如说土地产权,还有商铺等等。

富人喜欢购买豪宅,这个是无容置疑的,豪宅的升值虽说没有普通的高端住宅快,但是豪宅的保值性是无容置疑的。

其次就是一些核心商圈,不管是商业用地,商场,还是一旁的写字楼,都是富人用旗下物业公司去持有的。

还有酒店、公寓等等,很多也都是富人旗下的产业,只不过不是直接以个人名义持有,大多是通过持有公司间接持有。

不动产作为实体资产,对于富人的资产结构平衡也起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可以说,不动产是相对抗通胀的,比起企业股权需要精心经营,不动产的属性是富人把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部分。

金融资产

很多人理解金融资产就是现金,其实是很大的误区。

富人一样会持有很多金融资产,比如私募股权基金,就是买创业公司的股权,比如二级市场私募基金,就是私募股票基金,通过基金购买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权,比如信托资产,其实就是大企业和政府信用背书的债权。

再比如普通的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券商资管理财、保险产品,甚至一些国债、企业债等等。

可以说富人的金融资产非常丰富,而且很有可能都放在不同的地方,所以综合的安全性很高。

即便是全部把钱放在银行里,成为银行的私行客户,私行给客户配置的产品大多也都是代销产品。

所以即便银行出事了,这部分代销的产品,绝大多数还都是安全的。

其他资产

富人还有很多值钱的其他资产,豪车、游艇、私人飞机,还有名表、奢侈品。

不要看这些东西都是消费品,有折损,如果是私人定制款,或者全球限量款,价格可能不跌反涨,有保值的功能。

富人还有大量的收藏品,诸如黄金、珠宝、首饰、字画、古玩。

这些藏品大概率也都是保值增值的,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出现价格下跌。

可以说富人的资产丰富程度非常高,总体的抗风险能力也是非常好。

绝大多数的富人最终变穷,大多是因为企业经营不善,并不是资产配置出现问题。

现金资产

富人除了在银行里存一部分现金,一般家里的保险柜和公司的保险柜,也会有大量的现金。

这里指的大量,可能是百万计的居多,但没有大家想象中的一墙壁,或者一整床。

很多富人在银行里的钱,大多是企业账上的现金,个人在银行里存现金的,其实真的很少。

富人的信用卡透支额度都是上百万的,所以出门压根不需要现金,刷刷卡就行了。

不过他们为了保险起见,一般会在车上,或者包里预备一些现金,用于应急。

富人的负债

绝大多数富人都有很多的负债,基本上都是抵押贷款居多。

为了让自己钱的利用率更高,他们往往会采取抵押贷款的形式,将资产做二次变现。

股权质押和不动产抵押是最常见的。

而合理的资产负债率也是相对比较健康的。

比如,富人原本拥有 10 亿资产,他们会通过抵押贷款出来 5 亿,再去购买 5 亿资产。

这样他就拥有了 15 亿资产,外加 5 亿的负债。

资产越多,其实抗风险能力是越大的,尤其是应对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本质上都要依靠资产来抗风险。

有 50 万,该不该买资产?

很多人说,对于储户来说,一家银行最多只能赔付 50 万。

如果我有 100 万,就要分开存两家银行。

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有 100 万现金资产,那就真的该好好想想怎么样去做资产配置了。

首先,不是说银行存款不好,但是长期做银行存款的结果,就是购买力贬值。

这个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解释得通,尤其是如果能看懂货币增法量的话。

即便不懂经济学,单单地从历史长河来看,银行存钱一定是缓慢贬值的一个过程。

能对抗通胀的一定是资产,至于是什么资产,我觉得可以参考上文提及富人配置的那些资产。

虽说 100 万不是特别大的数目,但是对于全国绝大多数民众来说,已经可以算个天文数字了。

全国可以拿出 100 万现金的家庭,从银行的数据统计来看,是不足 1%的。

可能在一线城市,100 万资金买不起一套房,甚至一间卧室,但是对于全国人民来说,真的是非常巨大的财富了。

不管是有 50 万还是 100 万,都应该想想怎么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进行保值了,而不是整天担忧银行的安全性,这个是银保监会应该关注的。

天上不会掉馅饼,财富肯定不是大风刮来的,没有那么多的人出生就含着金汤匙。

但财富也不是靠银行存出来的,而是每个人踏踏实实一步步赚钱积累起来的。

于其有心思担心富人存在银行里的钱安全不安全,不如想想自己该如何努力,赚到更多属于自己的钱。

喜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