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妙招免费各类生活中的小问题知识以及音乐简谱等,是你了解世界未知知识的好地方。

抑郁症是一种病?还是人的一种状态?

十万个为什么 晴, 空 2024-3-21 02:07:58 2次浏览

  许多人的心里或许都有疑问:“抑郁症是一种病吗?还是人类自身发展中,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

  

  直到现在,还有不计其数的人认为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必须用药物治疗,且他们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嗤之以鼻。

  

  当自己或身边的人有抑郁症状的时候,难道只能在医院里寻求帮助吗?只有吃药才是唯一的出路吗?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有什么不同的解决方法吗?这些问题在本文都会得到解释。

  

  事实上,大部分的抑郁症都不是由生理因素造成,而是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后天固有的思维模式以及无效化的行为选择等造成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持有‘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病’这样的观念,它误导了大众,使之形成了不正确的思维和信念,让我们将正确的治疗方式越推越远。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为什么绝大部分的抑郁症是人类心理状况的反映”。

  

  第一,日常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让我们产生抑郁和焦虑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参加重要的面试或考试、与爱人或朋友的离别”等引起情绪剧烈波动的场景,但这些却也是我们成长、生活中难以回避的部分。面对这些场景,有很多人可能会选择逃避,因为它使我们感到紧张和焦虑。

  

  那么,或许有人会问:“难道我们都得病了吗?难道我们都需要药物治疗吗?”快乐、痛苦、悲伤、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都可以是正常人类发展和经历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给这些感觉贴上“疾病”的标签,我们将会被误导然后失去我们所需要的度过这些困难时期的知识、支持以及工具。不仅如此,这种行为还会影响人们如何看待自己,接着将这种错误的标签转变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自我概念的永久性部分。

  

  新概念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持有“抑郁是一种精神病”的观点,间接地鼓励了患者去服用精神类药物或接受物理治疗。然而,这在很多时候其实并没有起到很大的帮助,甚至在一些案例中,他们变得更糟了,包括但不限于精神类药物引发的副作用。这种观点没有看到一个人为什么抑郁的全貌,也没有看到个人独特的环境背景下所需要的最好形式的帮助。

  

  第二,为感觉贴上“疾病”的标签的医学模式限制了缓解抑郁症状的选择性

  

  在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和理念中,他们习惯于认为“生病了就应该看医生、打针吃药”。因此,当抑郁症被视为一种“精神病”,他们就会按照惯性,理所应当地认为需要“吃药”。

  

  在过去这几十年里,抗抑郁药物的使用突飞猛涨,然而仍有超过 60%的抑郁症患者自述说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快乐。不过,在某些国家中,一些医学疾病并没有规定一定要使用药物。一位印度医学体系中的医生认为:“当饮食不当时,药物是没有用的。当饮食正确了,药物也就不需要了。”他强调了尽管饮食不是起作用的唯一因素,但健康的生活习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仍有重要意义。

  

  知名学者 Dr.Barry Duncan 在其著作《你怎么了:揭穿功能障碍的真相并改变你的生活》中指出:“尽管看似悖论,抑郁症等问题实则为我们提供了以崭新方式生活、得出全新结论的机会。患有抑郁症固然痛苦,但它使我们关注到对生活某些方面的不满。因此,抑郁症有可能成为改变人生轨迹的契机。”

  

  在生活中,我们皆曾经历困境、挫折或抑郁时期,感受到无尽的痛苦。然而,当问题得以解决,回顾过往,我们会发现这些艰难时刻实则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例如,我们学会了如何寻求援助并建立人际关系,对遭遇类似困境的人更具同理心,抗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得到提升,心灵更加成熟、沉稳。

  

  对此观点,荣教授表示认同。他认为,苦难也可成为个人成长的契机,而个人成长又能带来快乐与内心平静。换言之,抑郁症可能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转折点,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是谁”以及“如何更好地生活”等生命中很重要的议题。这是一个充满危机与机遇的转折点,是一个能够引发改变的机会。

  

  抑郁症的科学

  

  关于抑郁症的神经病理成因,尽管已有众多理论,但却鲜有确凿且经得起反复论证的证据。尽管研究技术和神经影像学取得了进展,但抑郁症的生理病因或生物标志物尚未被揭示。

  

  进一步而言,针对抑郁症医学治疗的 meta 分析综述显示,抗抑郁药物与安慰剂在抑郁量表上的差异微乎其微。而一项关于改善抑郁症的研究发现,与患者建立积极联系的精神科医生,即使使用安慰剂,其疗效也优于与患者关系不佳的医生使用真实抗抑郁药物。

  

  换言之,医生与患者之间积极稳定的关系可能在治疗效果上优于药物。总体而言,除了一小部分严重抑郁患者外,研究证实抗抑郁药物在缓解抑郁症状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服用药物会产生负面影响。

  

  荣教授强调,人们应该意识到绝大部分的抑郁症并不是一种传统理念上的生理疾病,它更多的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在这个时候,积极地寻求帮助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是最有效的选择,而不是将药物治疗视为唯一的选择(重度抑郁症除外)。

  

  如何应对抑郁症?

  

  那么,如果我们有了抑郁的症状,该如何应对呢?接下来是一些可选择性实施的方法。

  

  1.对生活做出改变

  

  有时候你不得不服用药物来应付有压力的生活,这可能说明你是时候重新评估你是如何生活的以及如何才能做出有效的改变,它或许会是你生命中成长的转折点。

  

  举例来说,一位女性在进行心理治疗时决定停止愤怒和言语侮辱,她在治疗后学会了有健康的边界,并且能够在合适的时候说“不”,同时决定与有酒瘾且在外有小三的丈夫分开。尽管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时刻,但她现在变得更快乐了,抑郁症状也慢慢消失了。

  

  2.给它一点时间

  

  有些抑郁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自然而然”地缓解。有研究发现,在没有进行治疗的情况下,特定抑郁症的改善幅度从 20%提升到了 60%。

  

  3.寻求心理治疗

  

  研究报告表明,心理治疗从长远来说比药物治疗更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治疗会维持积极的影响,然而药物治疗却没有。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你确定抑郁症的成因,并为你制定一个如何让你变得更好的更具个性化的计划。

  

  心理治疗能够教你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脾气和情绪。绝大多数人称当他们参与心理治疗 3-6 个月时,就产生了持续性的改善和好处。即使在一些情况下,药物治疗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但研究告诉了我们心理治疗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普遍且更有效,其效果能在治疗结束后继续保持,并且几乎没有副作用。因此,该研究说明心理治疗应该作为抑郁症治疗的第一选择。

  

  

喜欢 (0)